季节性施工措施情况_1.pdf
季节性施工措施情况 第一节 雨季施工措施情况 一、雨季施工管理目标(一)雨季施工主要以预防为主,采取防雨及加强排水措施,确保雨季生产的正常进行,尽量减少因季节性气候对工程施工的影响。(二)加强雨季施工的信息反馈,及时掌握雨情、汛情信息。二、雨季施工准备 进入雨季施工前认真查看现场总平面布置图、平面临水临电布置图,做好现场临时排水沟,保证现场雨水的顺利排除。三、审图 雨季施工前认真查阅施工图纸、方案、相关安全质量规范,找出雨季施工中要进行的分项工程及所用的人、机、料、施工工艺、安全质量施工注意点等,作到雨季施工中重点突出、心中有数。四、主要施工技术措施(一)土方工程 1、雨天严禁土方开挖、运土及土方回填,如有边坡塌陷等特殊情况时必须回填(级配砂石)时,在现场大门口处铺设阻燃草帘,并同时用水冲洗车辆,以免污染市政道路。2、如采用灰土回填,所使用的白灰装袋码放,底部用木方垫高200mm,上用苫布覆盖。3、现场按照需要设置 2 名专职抽水人员,并配置固定及流动水泵,雨天按照集水井顺序及时抽水,保证施工现场无积水。4、雨后要及时对基坑边坡进行观测,发现异常问题立刻组织人员处理。5、注意收听气象局的天气预报情况,根据预报的内容,安排防范重点及具体防范方法。(二)路基工程 1、进入雨季施工的土路基,要根据工程特点合理安排机具和劳力,组织快速施工。2、雨季路基施工计划安排,要集中人力、机具,分段突出,本着完成一段再开一段的原则,当日进度当日完成,要做到随挖、随填、随压。3、土路基如属填土施工时,一定按设计横坡以上的横坡(2%4%)整平压实,以防路基积水,对当日不能填筑的土,要大堆堆放,以防雨水浸泡。4、土路基开挖路堑时,要开挖纵向和横向排水沟,使雨水及时排出。5、低于附近地面的施工路段,应在路基外挖排水沟(截水沟)及时排水,以防流入施工路段。6、取土坑或集中取土地段,应按原地面排水情况或改进排水系统,做好排水工作,避免取土范围内积水。7、在不下雨的时间内,应选择因雨易翻浆处或低洼处等不利地段突击施工。8、在雨后,要及时检查路拱及边沟等排水设施的排水情况,碾压完成段或未碾压的路基排水及渗水情况,路床积水情况。9、边沟、积水坑、渗水坑等排水设施,如堵塞、溢满应立即沟通排水,以防连日阴雨积水倒流入土路基。10、路基因雨造成翻浆时,应立即挖除换土或填石灰土、砂石等,做到按机具、人力情况逐段实施处理,严禁全线开挖,每段应在下雨前做到“挖完”、“填完”、“压完”,大量翻浆地段利用机械铲除,小量翻浆相距较近时,应一次挖通处理,挖除翻浆应彻底干净,不留隐患。五、主要管理措施(一)雨季施工管理 1、雨季来临前,领导小组认真组织有关人员制定雨季施工方案,并组织各施工队对项目进行全面检查,对方案中各项措施进行落实、实施,检查施工中存在的隐患。所需材料要在雨季来临前落实到位,进入雨季后,每周定期综合检查。2、成立防汛领导小组,制定防汛计划和紧急情况处理措施,除包括工程本身外,还包括现场及周边建筑物的安全。3、项目经理部设专职的值班人员,保证昼夜有人值班并做好值班记录,同时要设天气预报员,负责收听和发布天气情况。4、做好施工人员的雨季施工培训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临时设施、临电、机械设备、排水情况等。5、检查施工现场及生产生活区的排水设施,疏通各种排水渠道,清理雨水排水口,保证雨天排水通畅。(二)施工现场管理 1、场地排水:清理现场障碍物,道路两旁严禁堆放物品,保持现场道路畅通。2、施工现场及生产基地的工棚、仓库、食堂等在雨季前进行全面检查和维修,保证基础、屋面不塌陷、不漏雨,四周不积水。3、在雨季到来前,做好搅拌站防雷装置,安全部在雨季前要对避雷装置作一次全面检查,确保防雷。4、加强天气预报工作,防止暴雨突然袭击,合理安排每日的工作。5、原材料及半成品的储存和堆放(1)水泥全部存入仓库,下面要架空通风,保证水泥不受潮。(2)砂等材料要有足够的储备,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3)码放砌体材料在其底部用木方垫起,上部用塑料布覆盖。(4)模板堆放场地为全部硬化地面,防止因地面下沉造成倒塌事故。6、小型设施检修及维护(1)雨季前对现场配电箱、闸箱、电缆临时支架等仔细检查,需加固的及时加固,缺盖、罩、门的及时补齐,确保用电安全。(2)大风天气,要做好大型高耸物件的防风加固措施;(三)消防工作 1、将消防器材(如灭火器等)放置在用钢筋焊成的防雨棚内,保证防雨、防晒。2、对化学品、油类、易然品应专人妥善保管,防止受潮变质或起火。第二节 冬季施工措施情况 一、气象资料收集及记录工作(一)冬期到来时,如连续 5 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 5以下,则此 5 天的第一天为进入冬期施工的初日,即进入冬施。(二)当气温转暖时,最后一个 5 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 5以上,则 此 5 天的最后一天为冬期施工的终日。即解除冬施。(三)施工现场设大气测温箱,由试验员负责,日平均气温要求是 1 天内 2、8、14 和 20 时等 4 次室外气温观测结果的平均值。二、冬期施工准备工作(一)组织措施 1.进入冬期施工前,项目部成立冬期施工领导小组,组织全体人员学 习冬季施工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认真执行各项冬期施工技术规程、法规和施工验收规范。2.进入冬期施工前,应做好施工人员的冬施培训工作,特别是对现场的测温保温人员、电焊工等组织技术业务培训,学习本工作范围内的有关知识,明确职责,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3.组织相关人员对施工现场的过冬准备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临时设施、机械设备及保温等项工作。4.项目部结合本工程的施工情况,由技术部负责编制冬期施工方案,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专项方案交底。(二)现场准备 1.项目部根据实物工程量提前组织有关机具、冬施材料及保温材料的统计、预订及复试工作。2.施工现场临时供水管道及物资材料做好保温防冻工作。3.项目部设置专人负责接收天气预报,将每日天气情况记录在现场天气预报牌上。(三)安全与防火 1.施工用电安全:冬期施工前项目部统一检查现场施工用电设备及设施的安全防护、漏电保护情况是否符合要求,建立冬期定期检查制度。由专业电气工程师复核计算现场冬施期间的电容情况,是否满足施工需要。2.大雪后必须将操作面的积雪清扫干净,并检查马道平台,如有松动下沉现象,务必及时处理。三、冬施安全注意事项(一)根据冬施任务特点,对职工进行冬施安全生产教育,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冬施安全措施,并结合本工程做好书面交底。(二)高空作业遇大风雪(六级及以上大风)应及时停止操作,风雪后要对架体、供电线路及起重设施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应清理干净冰雪后再施工,防止滑倒跌伤。(三)施工现场严禁吸烟,工地临时用火要有审批制度,开动火证。施工现场严禁使用明火或碘钨灯取暖。(四)生活区火源要加强管理。食堂在入冬前应全面检查,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五)电气焊作业应设专人看火,并备有消防用具。易燃、易爆物品器材受冻后严禁用明火加热或进行烘烤解冻。(六)现场消防器材齐全,消火栓、上下管线要试水,有防冻措施并设明显标志。(七)冬施前,对职工宿舍、办公室采用电力能源取暖的要统一检查,严禁私拉乱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并有专人管理,经常检查,防止漏 电伤人。(八)电源开关,控制箱等设置要加锁,设专人负责管理,防止漏电触电。(九)当采用暖炉加温时应将烟或燃烧气体排至棚外,并应采取防止烟气中毒和防火措施。暖炉应设置风斗,以便排除烟气。看火人员在看火期间严禁睡觉,应保持清醒状态,如有头晕或呼吸困难等中毒迹象,应立即至门窗洞口处呼吸新鲜空气,并呼叫他人抢救。非看火人员不得进入加温楼层。暖炉在使用后,及时作好炉渣清理工作,特别注意仔细检查有无未熄灭的余火,确认无危险后,方可离开。暖炉周围不得存放易燃、易爆 物。(十)工地现场内剩余的建筑材料统一堆放,钢筋、模板、木方、扣 件等放入仓库或在工地堆放场堆放整齐,进行覆盖,防止雨雪,以免受潮。(十一)各种化学外加剂及有毒物品、油料等可燃物品要设专库存放、专人负责管理,并建立严格的领发制度。四、冬期施工具体措施(一)施工准备 1.进行冬季施工的工程项目,在入冬前应组织专人编制冬季施工方案。编制的原则是:确保工程质量;经济合理,使增加的费用为最少;所需的热源和材料有可靠的来源,并尽量减少能源消耗;确实能缩短工期。2.根据实物工程量提前组织有关机具、外加剂和保温材料进场。(二)土方开挖 1.冬季施工的土方工程,要做好防冻工作,必须在入冬前做好防冻措施,可用挖掘机将表层土翻松整平,厚度宜为 150cm。天气特别寒冷的时候,可增加表面覆盖,宜选用木屑、棉被等保温材料。2.当开挖面积较小,机械不宜进入,且冻土较深时,可采用烘烤法解 冻。根据当地能源情况,可采用燃煤化冻。在冻土上铺设 200cm煤层,点燃后加铁板覆盖,让其不起火焰燃烧,两天时间可融化冻土60cm100cm。如冻土较深可采用分层铺煤烘烤或爆破的方法分层分段进行。3.除常规开挖要求外,冬季冻土开挖应注意以下几点:必须周密计划,组织强有力的施工力量,以便连续不断施工,避免为冻的土冻结;各种管道、机械设备和油料等采取保温措施,防止冻结遭受破坏或变质;运输道路采取防滑措施,如撒上沙子或炉渣,必要时车辆装防滑链;土方开挖完毕,应立即安排施工,防止基础下的基土受冻,如有间歇应覆盖草袋、草垫等保温;如间歇时间较长,应在地基上预留一层松散土层(2030cm)不挖除,并用保温材料覆盖。(三)土方回填 1.准备用于冬期回填的土方应大堆堆放,上覆盖二层草垫,以防冻结。2.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温材料。3.土方回填每层铺土厚度应比常温施工减少 2025%,预留沉降量比常温施工时适当增加。用机械夯实时,每层铺土厚度不得超过50cm,夯实厚度为 3035cm。4.当用含有冻土块的土料用作填方时,室内的基坑(槽)或管沟不得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室外的基坑(槽)或管沟可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但冻土块体积不得超过填土总体积的 15%,管沟底至管顶 0.5m 范围内不得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冻土块的粒径不得大于15cm,铺填时,冻土块应分散开,并逐层压实。5.垫层可在气温不低于-10时施工,但必须采取保温措施,使基槽、素土不受冻,施工时应采取随闷、随筛、随拌、随夯,随覆盖的五随措施,当天夯实后并覆盖草垫二至三层。(四)混凝土冬季施工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出机口温度,应优先考虑拌和水加热,如不满足要求才考虑骨料加热;水泥不能直接加热。对拌和水加热时,水温不宜超过 60,如超过 60,应改变加料顺序:将骨料与水先拌和、然后再加入水泥,以免造成水泥假凝,影响混凝土质量。对砂石骨料加热一般是采用排管通热水或通蒸汽加热。骨料加热的最高温度不宜超过 60。采用蒸汽加热时,粗骨料可直接加热,但不能影响混凝土的水灰比。混凝土拌和前应用热水或蒸汽将拌和机冲洗,拌和时间应比一般季节延长 50左右。冬季的混凝土运输应尽可能减少转运次数,最好采取一次直接运送。运输设备要有可靠的防风措施,并尽可能加以保温。各种运输设备在工作结束时,必须立即用蒸汽或热水冲洗干净;恢复工作时要首先加热。冬季混凝土浇筑的防冻措施主要有蓄热法和暖棚法。蓄热法一般适用于气温在-10以上,暖棚法适用于气温在-10以下。蓄热法就是在混凝土浇筑块的外表面用导热性能低的材料进行保温,热源为预加到混凝土组成材料的热和水泥水化热。施工用的模板应为保温模板,浇筑完毕的混凝土顶面 要立即用保温材料覆盖。蓄热法实质上就是表面保温法,它和混凝土坝的表面保护,在形式上是一致的;但它们的目的和要求却是不同的。表面保护的目的是防止混凝土的表面裂缝,它要求混凝土的内表温差不超过允许标准。蓄热法的目的是防止混凝土的表层冻害,它要求混凝土表层温度不低于其正常凝固硬化的温度。暖棚法就是在混凝土浇筑仓位上搭设暖棚,棚内通常用蒸汽排管或暖风机供热,使棚内温度保持在 05左右。暖棚主要由棚盖、支承结构和保温层的围护结构等组成。我们通常采用的型式有三种。绑扎式暖棚是一种简易暖棚。用 1010cm 的预制混凝土柱作支承,高 3.54.Om。棚盖采用圆木现场绑扎。保温层采用草帘、草垫及帆布等。棚顶的混凝土下料口设活动料口盖,并用麻袋片包草垫保温。组装式暖棚,其棚盖采用单片钢桁架组装而成。因其跨度较大,支承结构可以设置在模板以外。棚顶同样须设混凝土下料口及活动料口盖。装配式暖棚,主要包括钢桁架组合梁、定型保温支承结构、吊装结构及围护结构等部分。整个棚盖为一整体吊装单元。其主要优点是安装拆除方便。综上所述,混凝土冬季施工根据不同的温度,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使混凝土在冬季施工中,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结构厚度、施工季节和养护条件变化,来满足混凝土施工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