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陪护项目计划书swot分析.pdf
养老陪护项目计划书 swot 分析摘 要伴随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传统养老服务在生活照料、生活服务、精神慰藉等方面已无法适应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互联网新时代的发展,为解决现有智能养老服务困境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和解决方案。文章基于中国养老服务呈现出的“9073”现状,主要探究 5G 技术在远程医疗、智能设备、人工智能等方面如何赋能智慧养老服务发展。通过 SWOT 模型分析南京、镇江两地智慧养老服务发展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威胁,并提出推进智慧养老服务长远发展的具体对策。关键词5G;智慧养老;SWOT 分析;老年人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老年人口不断增多(见表 1),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养老显现“高龄化、失能化、慢性病化、空巢化”等特征,养老负担加重。从我国养老现状观察,居家养老占 90%,社区占 7%,机构占 3%,呈现出“9073”式分布。且社区养老多为日托形式,即白天老人在社区照料中心或养老服务机构接受照料,晚上被子女接回家中照顾,其本质仍为居家养老。1就此来看,如何有效服务占比近 97%的居家养老人群,是我国养老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江苏省作为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省份,65 周岁以上人口的占比历来高于全国(见图 1)。2其所面临的老年人养老压力更大,理应积极构建智慧养老模式,由固化养老模式转化为涵盖“互联网+”智慧养老模式的多元化养老模式,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需求。而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出现,使得养老服务突破地域限制,以“智能+”为核心覆盖养老服务各环节,为“互联网+”智慧养老模式带来新的机遇。由此,基于中国养老服务现状,以南京、镇江两所江苏省内典型城市为例,通过 SWOT 模型对其在 5G 背景下智慧养老服务的发展做进一步探析,为推进智慧养老服务模式长远有效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2 南京、镇江市智慧养老服务发展的 SWOT 分析2.1 优势分析2.1.1 符合现实养老需求随着社会发展,老年人对养老提出了更高的诉求,需要更多的悉心照料以及专业的护理服务。基于传统养老模式演变而来的“互聯网+”智慧养老模式,可以有效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体检养生、康复照料等居家养老服务,老年人可以在家中自由享受多层次养老服务,充分满足了以居家养老为主,以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为辅的绝大多数人的心理预期和现实需求。2.1.2 提升智慧养老服务效率从实地调研可知,南京、镇江两市智慧养老仍以线下实体服务为主,信息沟通方式也基本依靠线下进行,致使供需信息不对称,需求方难以快速从信息来源中筛选合适的养老机构和养老服务,供应方也很难获取对方需求从而提供相应服务。3因此通过智慧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的搭建,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线选择服务,提升供需两方匹配效率。同时通过智慧应用的集成,如配备健康诊断系统、定位告警系统、安全照护系统等,提供健康管理、定位求助、紧急呼救、安全监护等服务,针对性地向相关机构输送数据,调配养老服务,打破信息壁垒,降低信息匹配的成本,提高养老服务效率。2.1.3 完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智慧养老服务可以依托互联网技术将养老模式和医疗模式相结合,调动多元主体积极性,整合社会医养资源,协同南京、镇江区域发展。生义涵在“老龄化背景下互联网+养老模式的 SWOT 分析”一文中指出,通过将社区居家护理纳入医疗护理的一环以促进医联体和双向转诊制度的实施,实现老年人依托智慧养老信息平台可直接从社区护理转入对应医院进行治疗,再下转回原社区进行后续护理,解决“上转易,下转难”问题4,发展以医联体建设为基础的医、养结合智慧养老模型,促进南京、镇江两市医疗行业和养老行业协调互利发展。2.2 劣势分析2.2.1 基础建设水平不足无论是传统型服务机构,还是新型智慧养老服务,投入成本都非常高昂。就智慧养老服务产业而言,其对于前期研发、后期维护、信息平台搭建以及专业队伍建设要求更高,也意味着投入和运营成本的增加。高昂的成本在提高其购买价格的同时,降低了养老机构、福利中心及老年人的兴趣度和参与度,致使企业难以回收成本,循环往复,智慧养老服务普及难度加大,智慧养老基础建设购买力低下。此外,好的养老院需求大,不好的养老院需求更少,养老供需与资源配置的矛盾更加剧了不良循环。养老机构覆盖多,政府财政支出有限,政府无法对所有的养老机构提供足够的投资力度,南京、镇江两市的养老机构多以私营性质存在,机构缺乏足够的建设资金,阻滞“互联网+”养老服务的推进。2.2.2 存在互联网安全隐患互联网技术在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存在较高的信息安全隐患。有学者经过调查发现,安全隐患是老年人不使用智慧养老服务的最大阻力5。在项目实地走访过程中,南京、镇江两市老年人对于智慧养老服务持一定怀疑态度。首先,从年龄层次分析,有养老需求的老年人普遍年龄较高,对于自己能否掌握和操作新型智慧养老技术缺乏信心,具有一定抵触心理。其次,从受众群体分析,接受调查的老年人涵盖进城务工群体、独居老人群体,抵御信息风险能力较低,在面对信息诈骗时易受到财产损失。此外,从信息监管层面分析,智慧养老设备实现个人健康信息全面与互联网对接,但在监管不力情况下信息易泄露,存在安全隐患。2.3 机遇分析2.3.1 政府养老政策扶持南京、镇江两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加快促进养老产业发展,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见表 2),包括规划养老服务设施、预留养老建设用地、通过专项资金及保险补助养老服务、创新养老服务方式、引导多方力量帮扶养老行业等,为养老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2.3.2 老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南京、镇江市老龄人口占比高,且数量不断增加,数量的增加也带来需求的扩张。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人均生活水平的提升,需求层次也在上升,对于生活水平和健康质量的要求更高,客观推进了养老行业的发展。同时,伴随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的进一步结合,老年人口越发显现出“基数大、增速快、寿龄高”的特征,养老行业具有广阔且稳定的市场前景。2.3.3 5G 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数据传输速率远高于和网络延迟远低于之前的网络是5G 网络的显著优点6,基于极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庞大的连接,5G 网络的应用载体将更为丰富。通过 5G 网络灵活部署信息化平台即可实时监测用户特征数据、进行连续健康管理并对异常情况进行安全防范和及时告警,从安全和健康两方面为老人提供完备的护理服务。此外,5G 技术可以实现远程医疗、远程智能设备的控制以及 VR/AR 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解决现有的养老服务困境,也使智慧养老的发展更具可能性,是“互联网+”智慧养老模式的推动剂、助力器。2.4 威胁分析2.4.1 大众对于智慧养老认知程度不够目前,智慧養老由于价格门槛较高、宣传力度较小,大众对于“互联网+”智慧养老模式的认知程度较低。根据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87%的人表示不了解智慧养老概念并且不接受智慧养老服务。仅有 13%的人听说过智慧养老的概念,但表示愿意花费大量支出用于享受智慧养老服务的仅有 2%的人群。且大部分私营养老机构及社区福利中心仍以传统养老服务模式为主,使得老龄人口接触智慧养老的渠道更为闭塞。对“互联网+”养老模式缺乏认知,老年人对信息技术不了解,致使对于智慧养老概念不感兴趣,无法实际体会其养老优势,增加了智慧养老模式的推进难度。2.4.2 政府对于智慧养老监管力度不足政策的落实具有时间滞后性,而智慧养老模式带来的信息安全隐患和市场风险又要求强力度的政府监管。一方面,由于 5G 技术刚刚应用且智慧养老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较为缺乏。另一方面,随着智慧养老服务的普及和发展,服务平台呈现多元化发展,建设水平和规模各异,难以实现统一监管,且准入门槛参差不齐,也加大了政府的监管难度。7不健全的政府监管体制会损害智慧养老模式的用户及企业的权益,影响智慧养老模式的长远科学发展。3 南京、镇江市智慧养老服务发展的对策3.1 协调行业资源,助力科技进步5G 背景下的智慧养老模式涉及领域广泛,利用智能设备和智能家居为老人提供生命体征监测报警服务、远程定位走失报警服务、特殊情况呼救服务,还可以应用于远程医疗、就医协调、健康管理等服务,涉及 IT 行业、医疗行业、养老行业、设备制造行业等。但由于政策不清晰及模式处于起步阶段,各个产业之间的合作协同仍存在诸多问题,未形成良性互动与协助。此外,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多元发展,信息却相互封闭,不同平台间设备数据信息无法共享,限制了智慧养老产业发展。因此,政府应协调制定相关发展政策,适当予以补助,鼓励行业间合作共通,平衡利益分配;规范化养老平台使用,成立行业专项资金支持技术创新,建立安全共通的信息平台,实现养老信息的统一管理和合理共享,推进智慧养老模式创新持续发展。3.2 整合社会力量,组建人才队伍努力构建政府、社区、公益团体、高校组织多层次、多主体的智慧养老人才服务体系,整合多方力量参与“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就调查来看,南京、镇江两市养老行业的人才供给远低于人才需求,且队伍整体专业素质低下,无法适应智慧养老模式下对于人才专业化、综合性的多样化要求。需要高校尤其是高专院校持续推进养老服务和医疗行业人才储备工作,根据市场需求设置相关专业系统性培养人才,通过社会实践、企业合作等方式满足养老服务行业人才需求。社区及社会公益团体可以组建专业人才队伍,定点向附近老年人口提供人文关怀服务。政府要做好政策支持工作,如定向发放奖金、对智慧养老服务人员实施优惠政策等。多元主体的广泛参与能够为智慧养老模式提供更多人力、物力、资金方面的支持。3.3 加强政府监管,完善法律法规完善法律法规,出台规范化、具体化、可量化的智慧养老服务标准,明确政府、社区机构、企业、家庭等多元主体在智慧养老服务中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健全行业监管机制,提升市场准入门槛,引导优秀企业和社会资源进入智慧养老行业,使政府有形之手作用于市场无形之手,通过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和监管机制,反向调衡养老产业发展,为智慧养老行业注入新鲜血液以及充足的资本力量。确保智慧养老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引导“互联网+”智慧养老模式科学化、健康化发展,提高政府公信力,改善群众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