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理工大学11《电子系统课程设计》教学大纲2010版.pdf
-
资源ID:73559764
资源大小:52.54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1.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沈阳理工大学11《电子系统课程设计》教学大纲2010版.pdf
1 电子系统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30751011 周/学分:1 周/2 学分 一、大纲使用说明 本大纲根据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10 版教学计划制订 (一)适用专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二)课程设计性质 必修课(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模拟电子技术A、数字电子技术A、单片机、数字系统与VHDL 2后续课程:毕业设计 二、课程设计目的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设计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实践性课程。是学习完电子系统设计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通过课程设计,一方面可以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地进行设计方面的实践训练,另一方面,在参与实践过程中,还能提高如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获得相关电子设计与调试等方面的具体经验。为毕业设计奠定必要的实践基础。设计目的如下:1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电子设计方法和流程的理解。2针对电子系统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训练,结合具有实际意义的课题,完成一个独立的电子系统设计,实现一定的功能。3掌握应用单片机,或CPLD,或FPGA 进行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技巧和上机调试程序的方法。4掌握电子设计中的软件编程方法。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做好预习,掌握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基础知识,按设计流程进行原理图设计、PCB 设计,在开发板或自己焊接的电路板上进行硬件调试,并利用软件开发工具进行软件开发,最终将程序下载到硬件芯片中进行综合调试,最终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三、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 结合学生兴趣,教师事先向学生分配设计任务,根据任务的复杂程度,每个设计任务由12 名同学组成小组独立,小组中每个同学都要有独立的工作。整个课程设计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方案论证、硬件电路设计、软件设计、综合调试、系统测试、验收与评价。1方案论证: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设计题目提出解决方案,在获得教师认可后进行下一步设计工作,教师鼓励创新性设计思想。2 2 硬件电路设计:学生提出硬件设计方案,在获得指导教师的认可后,利用PROTEL 软件等工具,完成设计的原理图,再根据实际情况焊接实际的硬件电路,指导教师可提供必要的元器件。3软件设计:学生根据任务需求设计实现相应功能的软件,利用相应的软件开发工具完成程序的开发和调试。4综合调试:将编译好的程序下载到电路的相应芯片中,结合实现的结果对软、硬件进行综合调试。5系统测试:对系统进行综合测试,判别是否完成预定功能。6、验收与评价:教师组成答辩组对学生完成并提交的结果通过答辩的形式进行评价与验收,给出验收成绩。四、指导方式 由指导教师召开课程设计动员会,进行分组,指定课程设计的题目和内容,讲解部分题目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小组的协同工作和指导教师的辅导,完成题目。最后由指导教师进行验收及评定。五、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考查(学生操作演示,教师检查、提问,评定上机及论文成绩)。2评分办法:(1)从六个方面考核课程设计完成的成绩:原理图、PCB 或实际焊接电路、软件源代码、系统功能、验收和答辩过程中回答教师提问的情况、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工作态度(含考勤)、课程设计报告等综合打分。各方面占总成绩的比重如下:原理图:10%PCB 或实际焊接电路:10%软件源代码:10%系统功能:10%验收和答辩过程中回答教师提问情况:10%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工作态度(含考勤):10%课程设计报告:40%(2)对每一组按以上标准给出综合分,并将该分作为这组中最优秀同学的得分,其他同学的分数根据其在组中所承担的任务和表现进行相应的调整(不超过综合分)。(3)课程设计的选题新颖或实现了额外的功能,应予以适当加分。(4)成绩评定实行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的成绩。六、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电子系统设计教程刘昶 编,沈阳理工大学内部教材 嵌入式处理器原理及应用郭书军,王玉花,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SOPC 技术实用教程潘松,黄继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挑战SOC基于NIOS 的 SOPC 设计与实践彭澄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编写人:刘昶,张启东,孙维广 审核人:程磊 批准人:张焕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