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本科).pdf

    • 资源ID:73561648       资源大小:480.1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1.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1.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本科).pdf

    1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科学技术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优良的思想素质、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具有电子系统、信号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集成技术、微机电系统技术等宽厚的基础和系统理论知识,具备良好的分析、表述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爱国敬业、诚信务实、身心健康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本专业注重基础理论、注重理论与工程实际的结合,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毕业后可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要求在物理学、工程数学、电子学等方面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在微电子器件、集成电路、电路与系统、微机电系统等方面接受设计、制造及测试技术的基本训练,掌握文献资料检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本专业领域实验技能与工程实践能力。初步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和新技术的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2.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熟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及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3.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 12 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4.获得较好的器件、电路及电子系统的分析、设计及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能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具备撰写论文和参与学术交流的基本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科技创新和组织管理能力。5.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较好的外语能力,具有团队精神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三、主干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四、专业主干课程 专业主干课程包括: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C 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固态电子论、微电子工艺、微电子器件原理、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基于 Verilog 的数字系统设计、嵌入式系统及应用等。2 五、修业年限、授予学位及毕业学分要求 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毕业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修满 166.0 学分,其中通识教育类课程 67.0学分,专业教育类课程 65.0 学分,实践环节 34.0 学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3 六、学年教学进程表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第一学年教学进程表 学期 课程编码 课 程 名 称 考核 方式 学分 学 时 分 配 总学时 讲课 实验 上机 课外辅导 秋季 GC1600010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0 34 30 4 GC15000101 大学外语 1.5 40 32 8 GC00000100 军训及军事理论 3.0 3 周(10+10)GC03000120 大学计算机 II 2.0 42 30 12 GC17000101 体育 1.0 30 30 GN12000121 工科数学分析 5.0 84 84 (6)GN12000220 代数与几何 3.5 56 56 (4)GN07000130 大学化学 II 3.0 48 30 18 SC21200100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 1.0 16 10 6 小计 22.0 350+3 周 302+(20)18 12 18+(10)春季 GC15000102 大学外语 1.5 40 32 8 GC1600020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 32 28 4 GC00000200 文献检索 0.5 12 12 GC17000102 体育 1.0 30 30 GN12000122 工科数学分析 5.0 84 84 (6)GN11000121 大学物理 II 5.0 80 80 (5)SD08000130 工程制图基础 3.5 64 48 16(48)SD03000510 C 语言程序设计 I 2.5 54 30 24 GH00000001 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 1.0 20 20 小计 22.0 416 364 40 12+(59)夏季 GH00000002 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 1.0 20 20 GO00000001 全校任选课 1.0 20 20 SP00000100 大一年度项目 二选一 2.0 2 周 SP00000200 暑期外语能力训练 2.0 2 周 小计 4.0 40+2周 40 4 备注 参加创新教育类课程或活动获得创新教育学分,要求见第九项“有关说明”。5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第二学年教学进程表 学期 课程编码 课 程 名 称 考核 方式 学分 学 时 分 配 总学时 讲课 实验 上机 课外辅导 秋季 GC16000300 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0 60 48 12 GC15000103 大学外语 1.5 40 32 8 GC17000103 体育 0.5 15 15 (15)GN11000122 大学物理 II 4.0 64 64 (3)GN11000211 大学物理实验 I 1.5 33 3 30 GN1200030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5 44 44 (4)GN12000400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2.5 42 42 (4)SD06000130 电路 III 4.0 64 64 SD06000220 电路实验 II 0.5 18 18 SP08001330 工程训练(金工实习)2.0 2 周 小计 23.0 380+2 周 312 48 20+(26)春季 GC16000400 基本原理 3.0 48 40 8 GC15000104 大学外语 1.5 40 32 8 GC17000104 体育 0.5 15 15 (15)GN12000500 数理方程 2.0 32 32 (4)GN11000212 大学物理实验 I 1.0 27 27 SD06000520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II 3.5 56 56 SD06000600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1.0 24 24 SD05000210 信号与系统 I 4.5 72 60 12 SC21200200 固态电子论 4.5 72 72 SC21200300 固态电子论实验 1.0 20 20 小计 22.5 406 307 83 16+(19)夏季 GO00000002 全校任选课 1.0 20 20 GH00000003 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 1.0 20 20 GH00000004 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 1.0 20 20 SP21209100 创新训练 I 1.0 16 8 8 SC21209100 专业前沿专题讲座 1.0 16 16 小计 5.0 92 84 8 备注 参加创新教育类课程或活动获得创新教育学分,要求见第九项“有关说明”。6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第三学年教学进程表 学期 课程编码 课 程 名 称 考核 方式 学分 学 时 分 配 总学时 讲课 实验 上机 课外辅导 秋季 GN12000700 数学实验 1.5 40 16 24(6)SD05000310 数字信号处理 I 3.0 50 42 8 SD06000720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II 3.5 56 56 SD06000800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1.0 24 24 SD03001030 微机原理与接口 III 3.0 48 36 12 SC21200400 微电子器件原理 3.0 52 52 SC21200500 微电子工艺 2.5 40 40 SC21200600 微电子器件与工艺实验 1.0 20 20 SP21200700 认识/生产实习 3.0 3 周 GO00000003 全校任选课 1.0 20 20 小计 22.5 350+3 周 262 56 32(6)春季 SC21200800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3.0 52 44 8 SC21200900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双语)3.0 48 40 8 SC21201000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3.0 52 32 20 SC21201100 基于Verilog的数字系统设计(双语)2.0 36 28 8 SP08001400 工程训练(电子工艺实习)2.0 2 周 GO00000004 全校任选课 1.0 20 20 专业选修课 4.0 62 以下为专业选修课 SE21201200 SoC 设计基础(英文)2.0 32 32 SE21201300 微传感器技术 2.0 30 30 SE21201400 微电子机械系统基础(双语)2.0 32 28 4 小计 18.0 270+2 周 夏季 SP21201500 数字集成系统课程设计 2.0 2 周 SP21201600 模拟集成电路课程设计 2.0 2 周 SP21209200 创新训练课 II 选修 1.0 16 8 8 小计 4.0 4 周 7 备注 参加创新教育类课程或活动获得创新教育学分,要求见第九项“有关说明”。8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第四学年教学进程表 学期 课程编码 课 程 名 称 考核 方式 学分 学 时 分 配 总学时 讲课 实验 上机 课外辅导 秋季 专业选修课 7.0 108 以下为专业选修课 SE21201700 微电子器件可靠性 2.0 30 30 SE21201800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2.0 30 30 SE21201900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论 2.0 30 30 SE21202000 射频微电子学概论 2.0 36 28 8 SE21202100 嵌入式软件 2.0 30 30 SE21202200 传感器接口集成电路 2.0 30 30 SE21202300 集成电路抗辐射设计概论 1.5 24 16 8 SE21202400 生物芯片技术(英文)1.5 24 12 8 4 小计 7.0 108 春季 SP21202500 毕业设计(论文)15.0 15 周 CQ00000100 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 1.0 8 次 小计 16.0 15 周 9 备注 毕业设计(论文)在 4 秋学期开始安排。10 七、实践性教学环节统计表 课程名称 学分 实践训练(周)军训及军事理论 3.0 3 周 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 1.0 8 次 数字集成系统课程设计 2.0 2 周 模拟集成电路课程设计 2.0 2 周 工程训练(金工实习)2.0 2 周 工程训练(电子工艺实习)2.0 2 周 认识/生产实习 3.0 3 周 毕业设计(论文)15.0 15 周 大一年度项目 二选一 2.0 2 周 暑期外语能力训练 2.0 2 周 创新教育 2.0 详见第九项有关说明 合计 34.0 31 周 八、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比例表 课程 大类 课程类别 学分%学时%上机(学时)实验(学时)课外 辅导(学时)学分 合计 通识教育类 公共基础课 22.5 17.1 478 20.1 12 60+(30)67.0 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课 36.5 27.7 634 26.6 24 75(42)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 4.0 3.0 80 3.4 全校任选课 4.0 3.0 80 3.4 专业教育类 学科基础课 30.0 22.7 530 22.3 48 90(48)65.0 专业核心课 24.0 18.2 408 17.1 8 76 6 专业选修课 11.0 8.3 170 7.1 合计 132.0 100 2380 100 92 241 66+(120)132.0 九、有关说明 1.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要求学生至少选听 8 次,最后统一记录 1.0 学分。2.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分三个模块,其中文史经典与世界文明模块需选修 2.0 学分,人文艺术与美学欣赏模块和社会、经济与管理类模块各选修 1.0 学分。3.全校任选课分十大类课程,包括科学与技术类、经济管理类、艺术类、历史类、社会学类、语言文学类、法学类、哲学类、体育类、综合类,学生可以任选其中的课程,要求四 11 年内完成 4.0 学分。4.专业前沿专题讲座:要求学生至少参加 8 次,最后统一记录 1.0 学分。5.创新学分要求学生在四年内至少修满 2.0 学分,获取途径有:(1)学院创新训练基础实验室开设的实验,完成实验后按照实验级别获得相应学分(初级 0.5 学分/项、中级 1.0 学分/项、高级 2.0 学分/项)。(2)选修全校开设的创新研修课、创新实验课、学院开设的创新训练课,并通过考核,相应学分认定为创新学分(1.0 学分/次)。(3)学生参加学校备案的国际、国家或竞赛项目,获得奖励或完成项目任务:获国际或国家级一等奖(含国家级特等奖)得 3.5 学分;获国家级二等奖及一等奖得 3.0 学分;获国家级三等奖及二等奖得 2.0 学分;同一作品在各级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中多次获奖不累计加分,取最高分计算。(4)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并顺利结题者,每人次得 3.0 学分;参加校级项目并顺利结题验收者,每人次得 2.0 学分。(5)在校期间发表研究论文或申请专利:在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每篇得 2.0 学分,要求论文发表必须体现第一作者所属单位为“”(英文为“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且在前两位有效;获得专利授权每项得 2.0 学分,专利申报必须体现第一持有者所属单位为“”。(6)参加院系组织的各类学术交流及讲座活动(1.0 学分/8 次)。*注:创新学分可以累计,不设上限,但不能代替其他课程学分。

    注意事项

    本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本科).pdf)为本站会员(hg158****2095)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