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资料.pdf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 Educ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专 业 准考证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2015年04月06日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批农民纷纷涌向城市,成为了农民工,在城市工作,而他们的子女由于各种条件限制被留在农村上学,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人口城市化,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在今后较长的时间里,这个群体还将继续扩大,他们正处于受教育的关键期,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观念的滞后以及社区教育的空白,其安全、学习、心理和生活等方面都面临着诸多问题。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一代或几代人的成长与发展,关系到外出务工农民的根本利益,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但是,从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这一问题并未受到社会的实质性关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关注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a large number of farmers have flocked into the city,become migrant workers,and their children due to various constraints are left in the rural school,resulting in a special group of people-the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problem is city of population,social problems appeared in the process of rural labor transfer,a longer time in the future,the group will continue to expand,they are in the key period of education,because of the absence of family education,school education,the concept behind the blank and community education,are faced with many questions its safety,study,psychology and life.To solve the education problems of left-behind children,related to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a generation or several generations of people,related to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migrant workers,affect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uilding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and harmonious society.However,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this problem has not been substantive attention of the society,many problems to be resolved.Therefore,pay attention to and solve the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education problems,has the important theory significance and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Keywords:rural areas;Left-behind children;education problem;countermeasure 目 录 一、引言.1(一)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1(二)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1(三)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问题.2(一)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2 1自我封闭 性格孤僻.2 2情绪失控 容易冲动.2 3认知偏差 内心迷茫.2(二)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3 1学习动机不明确或不端正.3 2学习习惯差.3 3学习成绩落后.3 4学习环境差.3 三、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因素.3(一)家庭环境因素.3 1监护人监管不力.3 2家庭教育欠缺.4 3家庭经济负担过重.4(二)学校环境因素.4(三)社会环境因素.4(四)自身因素.5 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5(一)加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职责.5 (二)学校为留守儿童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5(三)加强政府对公共教育的责任.6 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制度.6 2大力发展农村经济.6 3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6(四)留守儿童自身的调节.7 五、结论.7 参考文献.8 致 谢.9 一、引言(一)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 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所谓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离开户籍所在地在外谋生,把未成年的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而与父母分离所产生的一类社会群体,具体而言是指父母的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后被留在家中的儿童”。基于一些客观情况的限制,将留守儿童的年龄范围主要限定在义务教育阶段(6-14 岁)。和“留守儿童”相对而言的概念是“非留守儿童”,是指跟父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农民子女,其父母亲没有外出务工。在“留守儿童”这个概念中,本研究认为“留守儿童”首先是农民的子女,必须是以异地转移的形式外出务工农民的子女,不包括那些以就地转移的形式务工的农民子女。这是因为,尽管这些农民也务工,但每天完工以后仍然回到家里和子女一块儿生活。(二)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 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主要有四种:隔代(祖辈)监护、上代监护、同辈监护和自我监护。隔代监护,即由祖辈抚养的监护方式。在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健在的家庭中,一般都采用这种监护方式。对于这种监护的方式,外出的父母比较放心,但这种监护方式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却有着难以克服的问题。首先,由于天然的血缘关系,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在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其次,祖孙辈年龄差距比较大,观念不一样,对许多事物的看法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难以相互沟通。最后,老人年岁大,精力不济,健康状况欠佳,再加上有的老人监护的远不止一两个“留守儿童”,力不从心。以上情况说明祖辈难以承担监护教育之责。二是上代监护,即“留守儿童”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姑、姨、等亲戚或他人抚养的监护方式。由于监护对象并非己子,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这样,上代监护也大多属于物质型和放任型的管教的方式,容易养成儿童任性的行为。而对于较为敏感的儿童来说,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怕事、孤僻、内向的性格。三是同辈监护,同辈监护中,有的监护者是哥哥、嫂嫂或姐姐、姐夫,这类监护者一般是年纪较轻,文化水平也较高,如果有就业信息或机会,他们随时都会外出打工。所以,该类监护者也存在着监护权不稳定的问题。而自我监护,也就是父母外出打工后,把监护权交付给了留守儿童自己。这类留守儿童往往除了要自己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外,他们还要承担起农业劳动力的角色,与前面三种监护类型相比,这种监护状况的留守儿童压力最大。他们一方面要照顾家里和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还要应付学校的功课和学习,可以说经受着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的双重考验。(三)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论文主要以农村留守儿童为教育与研究对象,根据调查的结果揭示农村留守儿童以及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继而探讨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策略。二、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问题 如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如果任其发展下去的话,将最终演变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据全国妇联最新调查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 6102.55 万,占全国儿童总数的 21.88%。由于留守儿童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些儿童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尤其是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严重断层或缺位。(一)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 留守儿童正处在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无法享受父母的照顾和关爱,得不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父母的长期在外对留守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一方面,祖辈或亲友缺乏对孩子科学喂养的知识,使得留守儿童没能得到合理的日常饮食。据留守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的相关调查显示,部分留守儿童体格生长发育指标水平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另一方面,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时得不到正常疏导,对其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由此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行为。“李宝峰调查研究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较高,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在 SCL-90 量表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 9 个因子上的分值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以下一些症状:1自我封闭 性格孤僻 这些孩子在年幼时便与父母长期分开,家庭环境的不稳定使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带来较强的孤独感。他们由于缺乏感情依靠,性格内向,遇到一些麻烦事会显得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长期的寡言、沉默、焦虑和紧张,极易使这些孩子形成孤僻、自卑、封闭的心理。这样的儿童在人际沟通和自信心方面自然比其他的孩子要弱。2情绪失控 容易冲动 留守儿童一般年龄在 16 周岁以下,正处于身心发育时期,情绪欠稳定,再加上意志薄弱,容易造成情绪失控和冲动。他们还容易对周围人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这种敌对心理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攻击行为。有些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对教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也易于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严重者往往还有暴力倾向。3认知偏差 内心迷茫 少数留守儿童认为家里穷,爸妈没能耐,才会出去打工挣钱,由此产生怨恨情绪和偏激想法。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他们,导致情感隔膜。他们难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未来感到茫然。多数儿童进取心不强,纪律涣散,再加上家里无人辅导,学习成绩普遍较差,逐渐逃学、辍学,以致过早地流向了社会。(二)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 1学习动机不明确或不端正 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是比较复杂的,有的为了父母学习,有的为了日后能挣大钱学习,有的为了混个毕业证学习,有的为了物质奖励学习,有的为了更多的知识,孩子的学习动机往往难以持久,又因缺少父母的监督指导,往往因为贪玩或畏惧学习困难而失去学习的动机、信心和兴趣。2学习习惯差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之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态度才能随时随地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享受不尽”。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孩子能否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培养得越早越好,但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较早,缺少对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学校里,虽然老师也对其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但他们在学校习得的良好学习习惯在家中得不到强化,课堂不专心听讲,课后不完成作业时有发生。3学习成绩落后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临时监护人多数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这些老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重养轻教使对孩子的教育走向放任自流,加之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迟到、早退、旷课是常事,长此以往,学习成绩普遍落后。4学习环境差 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学习环境的影响是很大的,有的留守儿童自己要洗衣服、做饭,甚至干少量农活,学习时间减少了,有的因为临时监护人监护力度不够,又因留守儿童是非分辨能力不强,容易受社会上不良环境影响,参加一些不良活动,从而影响学习,比如:经常出入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场所。三、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因素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仅是由其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引起的,而是由社会、家庭、学校环境以及留守儿童自身等因素共同导致的。(一)家庭环境因素 1监护人监管不力 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一般都是单亲、亲戚、祖父母,我国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也决定了单亲监护人一般都是母亲,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作为主要劳动力的父亲不在家,所以家里所有的农活都由母亲一人承担,根本没有太多时间顾及孩子,再加上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的学习也帮不上忙,还有监护人是(外)祖父母,对孩子都存在溺爱倾向,在充分满足物质需求同时缺少在精神道德层面的引导和管束,这及其容易使孩子滋生不良习惯。同时,祖辈监护人与留守儿童的代沟较深,很难进行情感和语言上的沟通。2家庭教育欠缺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许多父母认为自身的文化水平低从而将孩子的教育问题完全交给了学校,孩子放学后的作业问题对部分父母来说都是有困难的,所以无形中给孩子的学习造成影响。3家庭经济负担过重 由于农村传宗接代封建思想的影响,农村家庭子女普遍偏多,家庭经济负担重,为此,大部分农民外出打工挣钱,但孩子与父母长期分离直接导致了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及学习情况受到影响。(二)学校环境因素 一方面是农村教育系统对留守儿童重视程度不够。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造成性格多孤僻,学习成绩不佳,而学校为了升学率,成绩较好的学生成为他们主要培养对象,对于成绩欠佳的农村留守儿童则放弃教育管理,这些因素无疑都会促使留守儿童大面积失学、辍学。另一方面则是农村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较弱。受经费的影响,农村学校尤其是偏远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极差。很多教学课程无法开展,也没有为家住较远、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提供住宿条件。由于学校师资力量的薄弱,教师缺乏因材施教的能力,在学习方法上缺少研究,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逃学、辍学的想法。学校很少召开家长会,和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互动几乎没有。由此会产生诸多留守儿童问题。(三)社会环境因素 由于历史原因,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在我国长期存在着,正是这种户籍制度的存在,使农民尽管离开了农村到城市打工,但户口依旧是农村的,各种的福利待遇不能与城市居民建立平等,尤其是与这种二元结构及户籍制度相对应的义务教育制度也存在着严重的城乡不平等现象。进城打工的农民要想其子女在打工城市上学,需要缴纳昂贵的赞助费和借读费,尽管在有些城市设有农民工子弟学校,但他们的升学问题由于不同地区中高考制度的限制也难以解决。其次,地方基层政府方面未给予留守儿童足够重视以及政策措施不力。农民外出打工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所以当地基层政府支持农民外 出打工,而对留守儿童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教育问题上几乎没有强有力的政策,对贫困的留守儿童家庭缺乏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再次,社会广大农民外出打工成风,读书不重要观念盛行。孩子从小在这种环境中成长,错误的认为读书不重要。可见外出打工成风的环境以及读书不重要观念对孩子学习的影响是不可小视的。(四)自身因素 留守儿童的年龄普遍偏小,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极其容易受外界干扰和侵害,被坏人引入歧途。由于缺乏法律、生理、安全方面的知识,留守儿童的权利得不到保障,容易受到外界的伤害。由于留守儿童因自身年龄的因素,阅历和经验并不充足,不能很好地辨别是非好坏,交友不当,很容易被一些坏人引入歧途,从而造成学习上散漫,在学校里出现打架斗殴、迟到早退、违纪等一系列问题。留守儿童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长期无法得到父母在思想上正确引导和帮助,加上监护人的监管不力,导致情感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在行为上容易出轨。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一)加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职责 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父母可以通过电话等方式与子女经常沟通,倾听子女的心声,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做到关心子女的成长,使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另一方面家长应为留守儿童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避免过度的物质满足。物质和经济补偿弥补不了子女见不到父母对其造成的心理伤害。如果父母双双外出,则对子女的影响就比较大,但是如果有一个在家,则影响相对就要少得多因此,建议父母外出务工时,最好留一个在家监护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保证孩子家庭教育完整性,这样家长可以跟学校经常保持联系,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另外,父母如果都打工在外,也应努力创设条件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对子女造成的不良影响,可通过打电话或写信,条件比较好的,也可通过互联网发电子邮件或 QQ 等形式,了解孩子在家中或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把握孩子的动态过程,及时给予指导、教育。除了与孩子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外,还要与孩子的班主任、监护人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做到挣钱与关心子女教育两不误,使孩子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二)学校为留守儿童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 由于留守儿童大部分是隔代监护,祖辈们本身文化水平低下,除了照顾孩子的生存和生活方面以外,基本上把教育这等重点问题交给了学校。由此看来,学校的教育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学校应做到:第一,更新教育理念要更新,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加强安全知识与青春期教育,特别是针对女童,学校应该加强其性安全防范意识;第二,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情况,班主任要给这些留守儿童以特殊的关爱,多接近他们,并创造一个温暖的集体生活,让留守儿童不觉得孤单,从而弥补其因亲情缺失而受 到的伤害;第三,学校应开通留守儿童家长热线,方便家长及时、快捷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充分利用春节、假期孩子父母返乡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向家长深入地反映孩子的具体表现,和家长共同解决孩子的各种问题。最后要提高教师自身修养。学校领导们应该真正重视、切实关心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尤其是不能以班级的学业成绩、升学率等指标来考核教师,而应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关怀列入学校的整体规划和教师的绩效考评体系,形成一种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校园氛围。此外,学校还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通过多种学习途径提升自身的修养,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留守儿童教育提供良好的师资力量。(三)加强政府对公共教育的责任 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制度 留守儿童的大量产生和存在,是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以及与此相关的就业、教育、保障等体制的产物。家庭成员团聚在一起,这是每个家庭以及每个家庭成员的基本权利和要求。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更是每一个儿童的基本权利和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必须从户籍制度以及其他相关体制的改革入手,逐步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造成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政府应制定和实施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平等的权利。2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各级政府要大力发展好劳动密集型企业,增加就业岗位,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挣钱的门路,离土不离乡,以此减少外出务工现象,减少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因此,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是解决留守儿童社会化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问题,是当务之急。3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会越来越多,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首先,建立并完善农村教育和监护体系,使之成为农村教育保障机制。成立关心留守儿童教育指导机构,建立农村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建立对留守儿童家庭定期访问制度、与在外务工父母联系制度,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健康、安全和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承担起更多的教育、关心和保护责任。其次,相关部门应在城市民工集中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子女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引导他们妥善处理好提高经济收入、改善生活条件与子女教育之间轻重缓急的利弊关系,使其能够更加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问题。最后,政府部门要努力整治好学校周边环境,加强监管,取消学校周围那些接待未成年人的网吧、游戏厅等场所,加大危害学生安全和学校工作秩序的打击力度。给儿童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四)留守儿童自身的调节 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中应要学会自我调节,形成健康的心态,把学习看成是提升自我素质、谋求人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留守儿童自身应该学会自己为自己的学习生活创造条件,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地对学习产生兴趣,把学习看成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勇于面对和克服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要与同学友好相处,互帮互助。困境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有走出困境的信心和实际行动。因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不是别人赋予的,自己才是保存自我价值和意义的真正力量。五、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留守儿童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要充分协调和发动政府、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力量,共同关注并切实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从而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和发展,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1 王爱莲.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思考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6:94-95.2 李宝峰.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5):82-83.3 莫艳清.家庭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及其对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36.4 陈丽丽.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J.观察与思考,2006,(22)5 吴霓.吴霓: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J.河南教育,2006,(05)6 叶敬忠.5 中国留守儿童现状调查 6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7 程良道.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及对策J.湖北师范学院院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25):117.8 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01).致 谢 我衷心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刘老师。本论文是在刘老师的悉心指导及严格要求下完成的。刘老师治学严谨,给了我耐心、细致的指导,师从这样的导师是我人生的幸事。本论文的选题、大纲的修定、资料的收集、正文的撰写与修改无不凝聚着刘老师的心血。再次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刘老师以及全体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