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福利经济学[1]-高鸿业微观经济学-武大课件.ppt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 本章是微观经济学论证“看不见的手”“原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其目的在于说明:完全竞争模型可以导致帕累托状态,而这一状态对整个社会来说又是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是用理论对社会各种经济活动或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分析、证实或预测。它要说明的是“是什么是什么是什么是什么”的问题。它并不涉及到价值判断的问题。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则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要说明的是“应该是什么应该是什么应该是什么应该是什么”的问题。福利经济学是一种规范经济学。它研究市场经济体系的资源配置与福利的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政策问题。资源配置与福利的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政策问题。福利经济学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是:福利经济学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是:福利经济学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是:福利经济学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是:1、经济效率的含义2、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3、实现经济效率所要具备的条件第一节第一节 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一、一、一、一、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 假定整个社会只包括两个人如甲和乙,且只有两种可能的资源配置状态如A和B,甲和乙在A和B之间进行选择。进行比较后,有如下结果:一、A优于B 二、A与B无差异 三、A劣于B二、二、二、二、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经济效率经济效率经济效率经济效率 1 1 1 1、帕累托标准、帕累托标准、帕累托标准、帕累托标准 2 2 2 2、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改进 3 3 3 3、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1 1 1 1、帕累托标准、帕累托标准、帕累托标准、帕累托标准 将一的结论推广到多人社会在多种资源配置状态中选择的一般情况。便得到帕累托标准:帕累托标准:帕累托标准:帕累托标准:如果至少有一人认为如果至少有一人认为如果至少有一人认为如果至少有一人认为A A A A优于优于优于优于B B B B,而没有人认为,而没有人认为,而没有人认为,而没有人认为A A A A劣于劣于劣于劣于B B B B,则认为从社会的观点看亦有,则认为从社会的观点看亦有,则认为从社会的观点看亦有,则认为从社会的观点看亦有A A A A优于优于优于优于B B B B。1 1 1 1、帕累托标准、帕累托标准、帕累托标准、帕累托标准2 2 2 2、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改进 由帕累托标准可以推出由帕累托标准可以推出由帕累托标准可以推出由帕累托标准可以推出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改进的定义:的定义:的定义:的定义: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认为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化是认为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化是认为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化是认为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化是“好好好好”的,否则认的,否则认的,否则认的,否则认为是为是为是为是坏坏坏坏的。这种以帕累托标准来衡量为的。这种以帕累托标准来衡量为的。这种以帕累托标准来衡量为的。这种以帕累托标准来衡量为“好好好好”的状态改变称为帕累托改进。的状态改变称为帕累托改进。的状态改变称为帕累托改进。的状态改变称为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做经济效率经济效率经济效率经济效率。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具有经济效率的;不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缺乏经济效率的。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的两种情况:产品在消费者之间的任何重新分配都会至少降低一个消费者的满足水平 要素在厂商之间的任何重新配置都会至少降低一个厂商的产量第二节第二节 帕累托最优条件帕累托最优条件一、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一、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一、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一、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三、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三、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三、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三、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盒子的水平长度表示X的数量,垂直高度表示Y的数量。从OA水平向右是消费者A对第一种商品X的消费量XA,垂直向上是它对第二种商品y的消费量YA。从0B水平向左是消费者B对X的消费量XB,垂直向下是它对第二种商品Y的消费量YB。3、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条件公式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无差异曲线的切点,而无差异曲线切点的条件是在该点上两条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相等。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又叫做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帕累托最优条件:帕累托最优条件:帕累托最优条件: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1、条件 假定两种要素分别为L和K,其既定数量为 和 。两个生产者分别为C和D。下面用埃奇渥斯盒状图为工具来分析这两种要素在两个生产者之间的分配。2、分析过程 以OC和OD为原点画出C和D的无差异曲线。可以看出,如果初始的要素分配在两条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上,则不存在任何帕累托改进的余地。连接切点的轨迹,叫做生产的契约曲线。3、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无差异曲线的切点,而无差异曲线切点的条件是在该点上两条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相等。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又叫做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帕累托最优条件帕累托最优条件帕累托最优条件:三、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三、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三、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三、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1、假设条件 假定整个经济只包括两个消费者A和B,它们在两种产品X和Y之间进行选择,以及两个生产者C和D,它们在两种要素L和K之间进行选择以生产两种产品X和Y。假定C生产X,D生产Y。并且假定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亦即无差异曲线为给定不变,生产者的生产函数即等产量线为给定不变。2、生产可能性曲线1)性质2)边际转换率3)产品空间的三个区域4)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变动1)性质 由生产的契约曲线可以推导出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最优产出量集合的几何表示。生产可能性曲线3)产品空间的三个区域 生产可能性曲线PP将整个产品空间分为三个互不相交的组成部分:曲线PP本身 曲线PP右上方区域生产不可能区域 曲线PP左下方区域生产无效率区域4)、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变动 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任意一点表示在既定要素数量和技术状况条件下所可能生产最大产出组合。如果要素数量或者技术状况发生了变化,则可能生产的最大产出组合就可能发生变化,从而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位置就要发生变化。3、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任取一点 B,B点满足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以B点出发引垂线到 和可以构筑一个辅助的埃奇渥斯盒状图。图中的任意一点都表示既定产出 和 在两个消费者之间的一种分配。该埃奇渥斯盒状图中交换契约线上的任意一点均为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第三节第三节 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本节要研究的问题是:完全竞争经济的一般均衡状态是否实现了帕累托最优。西方经济学对此的基本结论是:任何竞争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同时,任意帕累托最优状态也都可由一套竞争价格来实现。一、实现帕累托最优所要求的条件一、实现帕累托最优所要求的条件一、实现帕累托最优所要求的条件一、实现帕累托最优所要求的条件1、交换的最优条件2、生产的最优条件3、生产和交换的最优条件2 2、证明过程、证明过程1 1 1 1)在完全竞争经济中,产品的均衡价格实现了交换的帕)在完全竞争经济中,产品的均衡价格实现了交换的帕)在完全竞争经济中,产品的均衡价格实现了交换的帕)在完全竞争经济中,产品的均衡价格实现了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累托最优状态。累托最优状态。累托最优状态。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对于任意消费者A、B来说,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相同的。由此证明:在完全竞争经济中,产品的均衡价格比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2 2)在完全竞争经济中,要素的均衡价格实现了生产的帕)在完全竞争经济中,要素的均衡价格实现了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累托最优状态。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对于任意的生产者C、D来说,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相同的 由此证明:在完全竞争经济中,产品的均衡价格比满足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3 3 3 3、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商品的均衡价格实现了生产和交换的、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商品的均衡价格实现了生产和交换的、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商品的均衡价格实现了生产和交换的、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商品的均衡价格实现了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在完全竞争经济中,由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和生产者利润最大化条件,可以得出:由边际转换率性质有: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商品的均衡价格比满足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第四节第四节 社会福利函数社会福利函数一、效用可能性曲线一、效用可能性曲线一、效用可能性曲线一、效用可能性曲线 过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任意一点B,构造一个消费的埃奇涅斯盒状图,该盒状图契约线上有一点e,在该点上两条相切的无差异曲线的共同斜率恰好等于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点B的斜率,而这两条相切的无差异曲线分别代表着两个消费者A和B的两个效用水平。该效用水平组合 可以看成是“最优”效用水平组合。这样一来,在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最优效用水平组合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对应关系。给定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一点,可以得到一对最优效用水平组合。由于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点有无穷多个,同时满足三个帕累托最优条件的最优效用组合也有无穷多个。由于在最优效用水平组合中,两个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反方向变化,故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效用可能性曲线来表示。帕累托最优条件仅仅告诉我们,社会福利必须在该效用可能性区域的边界。二、社会福利函数 社会福利函数:效用可能性区域或整个效用空间中每一点所代表的社会福利的相对大小。令W=W1,W2等,则可找到一组社会无差异曲线。最大社会福利在效用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上达到。三、不可能性定理三、不可能性定理三、不可能性定理三、不可能性定理 由以上可见,彻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的关键在于社会福利函数。阿罗在1951年在相当宽松的条件下证明了不能从不同个人的偏好当中合理地形成所谓的社会偏好。这就是有名的“不可能性定理”。阿罗意识到:所谓形成社会福利函数,就是在已知社会所有成员的个人偏好次序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的程序,把各种各样的个人偏好次序归结为单一的社会偏好次序。阿罗用高深的数学证明: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有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证明阿罗不可能性定理证明阿罗不可能性定理证明阿罗不可能性定理证明阿罗不可能性定理1 1、假设条件、假设条件、假设条件、假设条件、一个社会包括三个人,分别用1、2和3代表。、这三个人在三种社会状态a、b和c之间进行选择。、假定每一个人在各种社会状态上的偏好都是严格的。、每个人的偏好都具有传递性。1、2和3的偏好次序分别为(a ,b ,c)1、(a ,b ,c)2、(a ,b ,c)3。2 2、证明过程、证明过程、证明过程、证明过程对a和b两种社会状态进行投票。投票结果为:(a,b)a,b)1 1、(b,a)(b,a)2 2、(、(、(、(a,b)a,b)3 3社会偏好次序是a,ba,b对c和b两种社会状态进行投票。投票结果为:(b,c)b,c)1 1、(b,c)(b,c)2 2、(、(、(、(c,b)c,b)3 3社会偏好次序是b,cb,c对c和a两种社会状态进行投票。投票结果为:(a,c)a,c)1 1、(c,a)(c,a)2 2、(、(、(、(c,a)c,a)3 3社会偏好次序是c,ac,a 显而易见,投票产生的社会偏好次序和和偏好具有传递性的假定存在矛盾。3 3、结论、结论、结论、结论 按照投票的大多数规则,不能得出合理的社会偏好次序,也就不存在社会福利函数。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有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有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有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有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有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