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1).docx
-
资源ID:73604200
资源大小:44.78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1).docx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11994年,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世界上拥有亿万美元以上的巨富中,1987年拉美只有6名,但六七年后,便增为42名;而拉美的贫困人口却从60年代的9000万增加到90年代的1.9亿,全地区人均收入下降到70年代初的水平。数据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 )A美媒试图摧毁拉美民族自信B跨国公司持续扩张造成的恶果C拉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D拉美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21973年3月,联合国安理会就巴拿马从美国收回巴拿马运河区主权问题召开会议。会上第三世界国家对巴拿马的要求一致表示支持,没有一个国家的代表为美国的立场辩护,但美国行使了否决权。后经不断斗争,巴拿马最终于1999年收回运河区全部主权。巴拿马成功收回运河区主权的原因有( )A美国身陷越战国力严重衰退B第三世界对美国霸权的冲击C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全力支持D巴拿马运河地位作用的下降3二战后,“去殖民化并没有结束西方对非西方世界的影响或给先前被统治的民族带来和平与繁荣”。出现这种局面的根源在于( )A新独立的民族国家没有形成团结的局面B世界超级大国的干涉C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依然存在D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4某一西方学者曾经说过: “大战降低兴英国和西欧各国的影响,并且削弱了他们统治世界的能力,因此,这就为百益成长壮大的非殖民主义运动铺平了道路,在某些地区,则刺激了民族解放斗争和革命的发展。”由此可知二战后民族解放斗争高涨的原因之一是( )A亚非拉人民的觉醒B帝国主义力量削弱C殖民者间矛盾激化D亚非拉实力的增强5有学者指出:洞察过去70余年历史发展轨迹,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东亚“工业发展的雁型模式”、南亚印度“混合现代化”模式、拉美和西亚非洲国家的进口替代和出口促进的“依赖发展型”模式以及“中国模式”。这表明发展中国家( )A经济发展道路多元B重视维护国家政治经济权益C经济建设依赖欧美国家D进一步加速各国之间的合作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民族解放浪潮空前高涨。下列相关重大事件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有( )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成为共和国阿尔及利亚成立民族解放阵线阿尔及利亚独立英军撤离苏伊士运河区ABCD7非洲五百年的屈辱、五百年的抗争都在1990年尘埃落定。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的事件是( )。A纳米比亚独立B非洲独立年C埃及独立D阿尔及利亚独立8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非殖民化宣言,认为外来统治是对基本人权的践踏,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基本原则;宗主国应采取措施无条件将所有权力移交给托管地和非自治领土的人民,使之能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由此可见:20世纪60年代初( )A世界殖民体系彻底崩溃B发展中国家民族意识觉醒C民族解放运动成就显著D国际政治新秩序正式确立9二战后,法国总统戴高乐认识到“阿尔及利亚必须享有自治权”,应该使阿尔及利亚问题的解决符合时代的特点,“特别是在当前这个全世界每个民族都要掌握自己命运的时代”。这揭示出当时( )A世界殖民体系走向了崩溃B法国国际影响力的下降C亚非拉国家都已赢得独立D阿尔及利亚将率先独立10世界殖民体系瓦解后,许多新独立的国家发现,他们自己在高度商业化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挣扎,因为主要的工业化国家似乎掌控一切。这表明新独立的国家( )A缺少战胜发展中困难的勇气B经济受制于工业化强国C无法走出长期被殖民的困境D都无法融入经济全球化1120世纪60年代,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发展迅速,仅1960年就有17个国家宣布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到60年代末,非洲独立国家的总数已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总人口的88%。20世纪60年代非洲民族独立运动( )A推动了国际力量对比的新变化B是不结盟运动的结果C终结了大国对非洲事务的干涉D帮助中国重返联合国12下表是20世纪60年代前后坦桑尼亚中学历史考试的部分试题。该表反映了当时( )1967年前的试题1967年及稍后的试题许多欧洲国家是非常成功的殖民势力,你对此如何解释?简短描述如下各项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性:雅典,游牧民族新石器时代神圣罗马帝国、伽利略。我们可以从古代非洲帝国学到什么?讨论1957年加纳独立对其他非洲国家的影响“津巴布韦”是非洲人的成就,评论该说法。A非洲民族独立意识开始觉醒B欧洲的殖民势力遭到根除C非洲文明的世界影响力扩大D非洲的殖民体系走向崩溃13“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有人想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你们听见有话说,要爱你的邻居,恨你的仇敌。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下列哪一位人物的思想主张与材料内容相符( )A甘地B孙中山C拿破仑D华盛顿14印度尼西亚的很多重要建筑都以苏加诺的名字命名,苏加诺为印度尼西亚作出的突出贡献是( )A成立印尼共产党,推翻了荷兰的殖民统治B成立民族主义政党印尼民族党,争取民族独立C19261927年,发动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D与荷兰殖民当局合作,促进了印尼的发展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国家走上了利用外资发展国民经济的道路,一度促进了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诸如巴西的“经济奇迹”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等。这种局面造成的负面影响是( )A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债务风险加大B出口单一农作物,经济波动较大C单纯追求经济速度,忽视经济质量D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经济体系建设16历史上印度作为英国的殖民地,素有“英王王冠上最明亮的宝石”之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再次出现民族解放运动高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领导印度人民争取民族解放、最终获得独立的印度领导人是( )A纳赛尔B曼德拉C尼赫鲁D华盛顿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英国的世界霸权是在与新航路开辟后先后兴起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国等国的激烈竞争中,依靠其国内资本主义生产的绝对优势而逐渐确立起来的。17561763年的英法七年战争以英国胜利而告终,英国“在欧洲之外成为海上和陆上的主人”。1815年拿破仑战争后,英国的海上优势地位进一步确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已遍布各大洲。19世纪40年代,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为了在全球范围内掠夺原料、开拓市场,英国进一步加强对外扩张。到20世纪初,英国的殖民势力达到顶峰,领土遍及全球六大洲及24个时区,面积达2000多万平方千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摘编自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历史教育比较研究中心编历史读本·世界史等材料二 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不断掀起高潮。到90年代初“冷战”结束时,几乎所有的亚非拉国家实现了民族独立,几个世纪所形成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一些国家在独立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民族解放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两大潮流的进一步汇流。1945年联合国诞生时,成员国总数是51个,大多数是欧美国家,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起着主导作用。到2011年,联合国成员已经增加到193个,其中绝大多数是战后独立的国家,以这些国家为主体形成的第三世界成为国际政治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但是,西方国家在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秩序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殖民主义遗留的影响仍然存在,新兴国家的社会和经济转型发展面临诸多难题。摘编自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殖民帝国形成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影响。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947年印度获得独立。两年后,新中国诞生。两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奴役,实现了民族独立。中国睦邻史材料二亚洲国家摆脱殖民统治后,各地的经济发展速度不平衡。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加坡、韩国的国民经济年增长率超过10%,经济发展速度名列世界前茅。到80年代,它们的经济发展增长率仍然一直保持近9%,远远超过西方发达国家。60年代以前,韩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新加坡也仅仅是一个从事转口贸易的港口城市。可是,70年代以后,它们已经分别成为工业巨人和国际金融及贸易中心,工业、贸易和金融的实力令世界刮目相看。世界近现代史下册(1)根据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获得独立和新中国诞生具有哪些相同的国际影响?中印两国实现民族独立的方式又有什么不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材料二中现象的共同原因。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参考答案:1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进入90年代后,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呈现以下显著特点:国民经济实现了复苏;国内市场越来越开放;私有化成为改革国有企业的主要手段;经济改革不断深化;外资流入量大大增加;宏观经济形势日趋稳定,通货膨胀得到遏制;区域经济一体化势不可挡;贫困问题日益突出。拉美国家的收入分配状况在经济改革后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变得更严重了。基尼系数通常用来衡量一国或地区的居民收入差距,基尼系数越接近于“0”表收入分配越均等,越接近于“1”表示收入分配越不均等。13个拉美国家的基尼系数均高于0.4,超过国际“警戒线”水平,尤其是巴西,巴西的人口占整个拉美地区总人口的约三分之一,其基尼系数是拉美地区最高的。阿根廷、委内瑞拉、秘鲁和哥伦比亚的基尼系数一直在增加,说明居民收入分配随着经济改革反而拉大了差距。结合材料可知,与1987相比到1994年,拉美国家巨富人数增加了7倍,但是“拉美的贫困人口却从60年代的9000万增加到90年代的1.9亿,全地区人均收入下降到70年代初的水平。”说明进入90年代,拉美国家收入分配不均,人均收入差距加大,所以材料数据能够反映出拉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C项正确;材料只是公布了拉美国家进入90年代后的经济发展状况,与摧毁拉美民族自信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跨国公司”,排除B项;仅凭材料提到的贫富人口数量,无法得出拉美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排除D项。故选C项。2B【详解】依据材料“会上第三世界国家对巴拿马的要求一致表示支持,没有一个国家的代表为美国的立场辩护,但美国行使了否决权”可以看出体现了第三世界支持巴拿马,从而促使巴拿马最终收回运河区主权,B项正确;“严重衰退”表述错误,排除A项;“全力支持”表述错误,排除C项;巴拿马运河是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著名国际航运水道,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排除D项。故选B项。3C【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多数从前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仍然是第三世界国家,它们相对贫穷,为工业国家提供原材料并依赖富裕国家的商品和援助,在政治上,很多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仍然受着殖民主义的深刻影响,因此,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是造成它们落后的根源,C项正确;二战后,新独立的民族国家有所团结,如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等,排除A项;世界超级大国的干涉是“先前被统治的民族”不能和平与繁荣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B项;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是影响因素但不是根源,排除D项。故选C项。4B【详解】由材料中“大战降低了英国和西欧各国的影响,并且削弱了他们统治世界的能力”可知,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原因之一是帝国主义力量削弱,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亚非拉人民的觉醒,排除A项;C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C项;亚非拉实力的增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5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不同发展模式,这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道路具有多元化,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到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家政治经济权益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到发展中国家对于欧美国家的依赖,排除C项;材料只是描述了不同的发展模式,但是并未提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排除D项。故选A项。6C【详解】依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民族解放浪潮空前高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20世纪5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成为共和国;1954年,阿尔及利亚成立民族解放阵线;1956年,英军撤离苏伊士运河区。C项正确;阿尔及利亚独立是在1962年,排除ABD项。故选C项。7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掀起了独立运动的高潮,有很多国家获得了独立,此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继续发展。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A项正确;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而1960年是“非洲独立年”,这一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1922年2月28日,英国被迫承认埃及独立,排除C项;1962年7月3日,阿尔及利亚正式获得独立,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8C【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联合国非殖民化宣言否定了殖民主义,肯定了民族自决原则,这是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取得的重大成就,C项正确;此时世界殖民体系正遭受猛烈冲击,但尚未“彻底崩溃”,国际政治新秩序也未能“正式确立”,排除A、D项;一战前后,在反帝斗争中,民族意识就已经在亚非拉地区觉醒,排除B项。故选C项。9A【详解】依据材料“阿尔及利亚必须享有自治权”、“特别是在当前这个全世界每个民族都要掌握自己命运的时代”等信息可知,法国总统戴高乐的言论体现了二战后阿尔及利亚的独立和非殖民地化,看到了民族解放运动成为势不可挡的时代洪流,这说明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走向了崩溃,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世界殖民体系走向崩溃,不能说明法国国际影响力的下降,排除B项;当时不是所有的亚非拉国家都赢得独立,排除C项;阿尔及利亚将不是二战后率先独立的国家,排除D项。故选A项。10B【详解】根据材料“他们自己在高度商业化的工业化国家似乎掌控一切”可知,新独立国家的经济受制于工业化强国,B项正确;A、C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表述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11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迅猛发展、独立国家发展到41个之多,推动了国际力量对比的新变化,A项正确;当时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并非不结盟运动的直接结果,排除B项;终结了大国对非洲事务的干涉的说法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帮助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是亚非国家在联合国的斗争而非20世纪60年代的非洲民族独立运动,排除D项。故选A项。12D【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坦桑尼亚中学的历史试卷试题,在1967年以前侧重考查欧洲文明,在1967年后侧重考查非洲文明,说明其意图是在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进国民的民族文化认同,反映了非洲国家逐渐摆脱殖民者影响,殖民体系逐渐走向瓦解,D项正确;非洲民族独立意识早在19世纪末就已经觉醒,排除A项;“根除”表述太绝对,排除B项;材料信息看不出非洲在世界影响扩大,排除C项。故选D项。13A【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甘地提出的以爱、真理和非暴力争取印度自治和独立的思想与题干材料相符,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材料,排除BCD项。故选A项。14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加诺是印尼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对荷兰殖民者采取不合作政策,1927年苏加诺等人成立民族主义政党印尼民族党,代表印尼资产阶级的利益,积极争取民族独立,B项正确;苏加诺为印度尼西亚作出的突出贡献是成立民族主义政党印尼民族党,争取民族独立,AC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15A【详解】根据“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国家走上了利用外资发展国民经济的道路”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国家过分依赖外资,造成还款压力增大,从而造成严重的金融风险,所以负面影响是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债务风险加大,A项正确;这种局面造成的负面影响是过分依赖国际资本,BCD项与依赖国际资本的描述不符,排除。故选A项。16C【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印度人民在国大党领袖甘地、尼赫鲁和穆斯林联盟领袖真纳等人的领导下,积极争取独立,士兵和工农斗争风起云涌。最终领导印度获得独立的领导人是尼赫鲁,C项正确;纳赛尔是埃及领导人,曼德拉是南非领导人,华盛顿是美国独立战争领导人和美国总统,排除ABD项。故选C项。17(1)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列强进行殖民扩张;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市场和原料;英国较早确立资本主义政体;英国实力强大;英国在殖民战争中取得胜利。(2)使亚非拉国家赢得民族独立;为新兴独立国家经济发展创造条件;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冲击了传统的国际秩序;促进世界多极化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详解】(1)根据材料“英国的世界霸权是在与新航路开辟后先后兴起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国等国的激烈竞争中,依靠其国内资本主义生产的绝对优势而逐渐确立起来的。”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列强进行殖民扩张;根据材料“为了在全球范围内掠夺原料、开拓市场,英国进一步加强对外扩张。”可知,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市场和原料;根据材料“到20世纪初,英国的殖民势力达到顶峰,领土遍及全球六大洲及24个时区,面积达2000多万平方千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可知,英国较早确立资本主义政体,英国实力强大;根据材料“17561763年的英法七年战争以英国胜利而告终”可知,英国在殖民战争中取得胜利。(2)根据材料“到90年代初冷战结束时,几乎所有的亚非拉国家实现了民族独立,几个世纪所形成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可知,使亚非拉国家赢得民族独立,为新兴独立国家经济发展创造条件;根据材料“殖民体系彻底崩溃.一些国家在独立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民族解放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两大潮流的进一步汇流。”可知,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冲击了传统的国际秩序;根据材料“到2011年,联合国成员已经增加到193个,其中绝大多数是战后独立的国家,以这些国家为主体形成的第三世界成为国际政治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可知,促进世界多极化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18(1)影响:改变了世界各国的力量对比;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极大地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方式:中国是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通过武装斗争和农村包围城市,推翻了本国的反动政府;印度是在民族资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通过人民的斗争,迫使英国殖民当局“和平”移交了政权。(2)共同原因:新加坡、韩国抓住机遇,吸引外资;根据本国的国情制定适合本国的经济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启示:进行经济建设时要根据本国的国情制定适合本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国要继续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解析】(1)影响:根据材料中国、印度实现了民族独立,可分析出改变了世界各国的力量对比;根据材料“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奴役,实现了民族独立”可分析出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结合所学可分析出极大地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方式:结合所学可分析出中国是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通过武装斗争和农村包围城市,推翻了本国的反动政府;结合印度甘地以及民族资产阶级政党领导的运动等史实可分析出印度是在民族资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通过人民的斗争,迫使英国殖民当局“和平”移交了政权。(2)共同原因: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抓住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得出新加坡、韩国抓住机遇,吸引外资;结合所学可知,新加坡、韩国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可分析出根据本国的国情制定适合本国的经济战略;结合所学可分析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启示:结合所学可分析出进行经济建设时要根据本国的国情制定适合本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结合中国新时期以来取得的成就可分析出中国要继续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