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运输与配送-物流学-教学课件.ppt
第三章第三章 运输与配送运输与配送 本章重点v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及适用范围v(1)配送的概念v(2)配送种类v(3)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v(4)配送线路的选择 第三章第三章 运输与配送运输与配送 1、运输管理、运输管理一、运输在物流中的地位一、运输在物流中的地位(一)运输在物流中具有特殊的地位1、运输是实现物资实物转移的关键 2、物流对运输技术、组织工作有特殊的要求。3、运输费用在物流成本中占有较大的比例。4、运输对社会产品的需求有其特殊地位。(二)运输与其它物流环节的关系1、运输与包装的关系2、运输与装卸的关系3、储存与运输的关系 BLH(5)LBH(6)车辆内廓尺寸(厘米)材料外廓尺寸(厘米)车内配置件数及剩余未装满空间值按车厢H配置 (件)H按车厢B配置(件)B按车厢L配置 (件)L(1)(2)(3)(4)(5)(6)(7)(8)L1343 l 80333251663B265b 65348452043H243h 30838254423车辆内廓尺寸与包装外廓尺寸配置表车辆内廓尺寸与包装外廓尺寸配置表v上述六种配置方案的装载件数分别为:v(1)=1648=512(件)v(2)=3208=480(件)v(3)=1638=384(件)v(4)=3344=396(件)v(5)=3208=480(件)v(6)=3444=528(件)v第(6)种方案装载最多.二、运输的基本概念v4、甩挂运输:用牵引车拖带挂车至目的地,将挂车甩下后,换上新的挂车运往另一目的地的运输方式。v5、集装运输:使用集装器具或利用捆扎方法,把裸装物品、散粒物品、体积较小的成件物品,组合成一定规格的集装单元进行的运输。v6、联合运输:一次委托,由两家以上运输企业或用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共同将某一批物品运送到目的地的运输方式。三、运输生产的特点v1、运输产品的无形性v2、运输生产的即时性v3、运输生产对象的不可控性v4、运输生产的流动性四、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及适用范围v(6)环境污染程度小v(7)运输成本低v2、适用范围v(1)在国土幅员辽阔的大陆国家,铁路运输是陆地运输的主力。v(2)适合于经常稳定的大宗货物运输,不仅是中长距离运输,也包括短途运输v(3)中长距离的一般货物运输v(4)能够适应于中长距离和短距离的城际间旅客运输的需要。v(5)现代快速市郊旅客列车能够满足大城市周围通勤、通学和日常交通的迫切需要四、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及适用范围v2、适用范围v(1)公路运输在中短途运输中效果最突出v(2)担负高档工业品、蔬菜,水果等鲜活货物的直达运输。v(3)补充和衔接其他运输方式的运输v(4)在特殊情况下也可担负长途运输四、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及适用范围v(三)水路运输v1、技术经济特点v(1)运输能力大v(2)运输成本低v(3)投资省v(4)劳动生产率高v(5)航速较低四、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及适用范围v(四)航空运输v1、技术经济特点v(1)航空运输的高科技性v(2)航空运输的高速性v(3)高度灵活的机动性v(4)安全性和舒适性好v(5)国际性v(6)建设周期短,投资少,回收快。四、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及适用范围2、适用范围运输航空:适用于旅客、高价值货物、邮件的长途运输通用航空:适用于航空摄影、航空探矿、航空调查、农业播种、除草施肥、防治虫害、人工降雨、林业播种、防火护林、抗载救护、飞播牧草、侦察鱼群等。四、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及适用范围v(五)管道运输v1、技术经济特点v(1)运量大v(2)管道占用土地少v(3)不受地形限制v(4)不受气候影响v(5)易实现自动化和进行集中控制v(6)沿线不产生噪音,有利于环境保护v(7)漏失污染少v(8)管道无法移动四、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及适用范围v2、适用范围v流体货物五、合理运输与不合理运输v(一)合理运输的概念v指在物流的过程中,按照交通运输条件、商品合理流向和市场供需情况,走最少的里程,经最少的环节,用最少的运力,花最少的费用,以最快的速度,将“物”从起运点运达目的地的运输v影响合理运输的主要因素:运输距离;运输环节;运输工具;运输时间;运输费用。五、合理运输与不合理运输v2行驶路线安排不当(1)对流运输。亦称“相向运输”、“交错运输”,指同一种货物,或彼此间可以互相代用的货物,在同一线路上或平行线路上作相对方向的运输称对流运输。(2)迂回运输。是指货物绕道而行的运输现象。(3)重复运输 是指一种货物本来可以直达目的地,但是却在目的地之外的其它场所将货卸下,再重复装运送达目的地,这是重复运输的一种形式。另一种形式是,同品种货物在同一地点一面运进,同时又向外运出。(4)倒流运输。是指货物从销地或中转地向产地或起运地回流的一种不合理运输现象。(5)过远运输。是指舍近求远的货物运输现象。五、合理运输与不合理运输v3运力选择不当(1)弃水走陆。(2)大型运输工具的过近运输。(3)运输工具承载能力选择不当。(4)托运方式选择不当。六、运输管理的业务流程订单信息路线计划信息反馈客户点货、装车卸货、签单运输业 务部七、物流过程中的运输决策七、物流过程中的运输决策v1、运输方式的选择v在运输决策中,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运输方式的选择,这也是运输决策要讨论的重点问题。选择运输方式,可以在考虑具体条件的基础上,根据下述五项具体项目做出大致的判断:(1)货物品种。(2)运输期限。(3)运输成本。(4)运输距离。(5)运输批量。七、物流过程中的运输决策七、物流过程中的运输决策v2、运输服务商的选择、运输服务商的选择 v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运输时间。(2)运输时间和计划安排的一致性。(3)运价。(4)设备可利用性。(5)货差与货损。v在选择运输服务商时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服务质量比较法(运输质量和服务理念)(2)运输价格比较法(3)综合选择 八、运输合同八、运输合同v(一)货物运输合同的概念和特征(一)货物运输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概念:货物运输合同是指承运人和托运人、收货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的货物运输计划,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特征:v1它的标的是运送货物的行为。v 2货物运输合同具有标准合同的性质。v 3货物运输合同具有较强的计划性。v4有约束第三者的性质。八、运输合同八、运输合同v(二)货物运输合同的种类(二)货物运输合同的种类 v铁路货物运输合同、公路货物运输合同、水上货物运输合同、航空货物运输合同、管道货物运输合同、联合货物运输合同。v公路货物运输合同:所谓公路货物运输合同是指利用公路运输货物的托运方与经营公路货物运输的企业或个人签订的规定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八、运输合同八、运输合同(三)货物运输合同的主要内容三)货物运输合同的主要内容 v公路货物运输合同的主要内容:货物的名称、性质、体积、数量及包装标准;货物起运和到达地点、运距、收发货人名称及详细地址;运输质量及安全要求;货物装卸责任和方法;货物的交接手续;批量货物运输起止日期;年、季、月度合同的运输计划;提送期限和运输计划的最大限量;运杂费计算标准及结算方式;变更、解除合同的期限;违约责任;双方商定的其他条款。八、运输合同八、运输合同(四)货物运输合同参考文本样式(四)货物运输合同参考文本样式 v 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及适用范围及适用范围?2、配送管理一、配送概念 配送(distribution)。在经济合理的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二、配送在物流中的作用(一)配送是物流系统的终端,是直接面对服务的部分;(二)配送是物流的缩影。三、配送类别按时间数量差别进行分类:1、定时配送:配送企业(配送中心)根据与用户签订的协议,按照商定的时间准时配送货物。优点:易于安排工作计划和运输工具。缺点:对于用户临时调整货物的品种、数量,在数量变化较大时,会给配送作业带来困难。2、定量配送。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按照规定的批量配送货物的一种方式。优点(1)此种配送方式能够充分利用托盘、集装箱及车辆的装载能力,因此,可以大大提高配送的作业效率。(2)此方式不严格限定时间,便于配送企业合理调度车辆工具。(3)对于用户,因每次收到的货物品种数量固定,客观上便于合理安排人力和仓位。缺点:配送时间不严格限定,有时也会加大用户的库存。3、定时、定量配送。按商定的时间和规定的数量配送货物的形式。4、即时配送。根据用户提出的时间要求和供货数量、品种要求及时地进行配送的形式。优点:(1)即时配送可以满足用户的急需,它是一种灵活的配送活动。(2)由于此类型完全按照用户的要求进行,客观上能促使需求者压缩自己的库存,使其货物的“经常储备”趋势近于零。5、定时、定路线配送。按照运行时刻表,沿着规定的运行路线进行配送即属于定时、定路线配送。优:(1)可以同时为许多用户服务。它适用于用户较多而且比较集中的地区。(2)可以做到充分利用运输工具有计划地安排运送及接货工作。缺:只适用于消费者集中地区,且配送品种、数量不能太多。四、配送模式及选择(一)配送模式1、企业(集团)内自营型配送模式(1)即企业(集团)通过独立组建配送中心,实现对内部各部门、厂、店物品供应。(2)优缺点:缺点“大而全”、“小而全”造成较大程度的浪费。优点:在目前专业化、社会化配送还没有广泛形成时,在满足企业(集团)内部生产材料供应、产品外销、零售场店供货和区域外市场拓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2、单项服务外包型配送模式(1)是由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流设施设备(库房、站台、车辆等)及专业经验、技能的物流业务经营企业,利用自身优势,承担其他生产性企业在该区域内的单项物流服务。(2)缺点:是一种高消耗、低收益的配送模式。优点:是一种雇佣式的配送,使物流企业的设施设备得到充分利用。3、社会化的中介型配送模式(第三方物流配送)优点:此种配送模式有利于专业化、社会化商品配送中心的形成。4、共同配送模式是一种配送企业间为实现整体的配送合理化,以互惠互利为原则、互相提供便利的配送服务的协作型配送模式。(二)配送模式的选择1、目前选择:自营配送模式和单项服务外包的配送模式。2、未来选择:社会化的中介型配送模式和共同配送模式。3配送中心一、配送中心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流术语标准(GB/T18354-2006)中对 配送中心的解释是:“从事配送业务且具有完善信息网络的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主要为特定客户或末端客户提供服务;配送功能健全;辐射范围小;提供高频率、小批量、多批次配送服务。”物流中心的解释是“从事物流活动且具有完善信息网络的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主要面向社会提供公共物流服务;物流功能健全;集聚辐射范围大;存储、吞吐能力强;对下游配送中心客户提供物流服务。”二、配送中心的构成1、硬件设施(1)足够的场地、库房和合理的功能分区。管理区:是中心内部行政事物管理、信息处理、业务洽谈、订单处理以及指令发布的场所。一般位于配送中心的出入口。进货区:收货、验货、卸货、搬运及货物暂停的场所。理货区:对进货进行简单处理以及指令发布的场所。储存区:是对暂不必配送或作为安全储备的货物进行保管和养护的场所。加工区:是进行必要的流通性加工(如分割、剪裁、改包装等)的场所。分拣配货区:在这里进行发货前的分拣和按订单配货。发货区:是对商品进行检验、发货、待运的场所。退货处理区:是存放进货时残损或不合格或需要重新确认等待处理货物的场所。废弃物处理区:是对废弃包装物、破碎货物、变质货物、加工残屑等废料进行清理或回收复用的场所。设备存放及简易维护区。是存放叉车、托盘等设备及维护工具的场所。(2)保障配送中心内各物流功能合理、有效运作的各种设备。(3)辅助设施。89102345916172、管理系统和业务运作等软件。(1)保障配送中心运作与发展的各项事务性管理。(2)完成业务运营的信息处理的管理系统。三、配送中心选址(一)影响配送中心选址的因素1、人口特点。2、运输服务。3、纳税和资助。4、客户。5、能源。(二)配送中心选址的定量分析方法单一配送中心选址方法1.数值分析法:利用坐标和费用函数求出的由配送中心至顾客之间配送费用最小地点的方法。设有n个用户,分布在不同坐标点(Xi、Yi)上,现假设配送中心设置在坐标点(Xo、Yo)处。(x0,y0)(xi,yi)(x1,y1)(x2,y2)vH=vH-从配送中心到多个顾客的运输总费用;vai-配送中心到顾客i 的单位运费;vwi-到顾客i的运量;vdi-到顾客i的直线距离。2、重心法在平板上放一幅缩尺地图,并画出A、B所在地点,在各点上分别穿一个孔。用一定长度的细绳,分别拴上一个小重锤,每个重锤的重量是按顾客需要量比例换算求的。把拴有A、BN各重锤的线,分别穿过项中的各对应孔,然后在平板上方把各线的线端集中起来打一个小结,同时在平板上的打结处作几个记号。用手掌把绳结托起,然后让它们自由落下。这样多次反复实验,把落下点比较稳定处作为合适的选址点。四、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一)一般作业流程1、接受并汇总订单。2、进货。进货流程包括以下几种作业:(1)订货。(2)接货。(3)验收。(4)分拣。验收后,即按类别、品种将其分开,分门别类地存放到指定的仓位和场地。(5)存储。3、理货和配货。(1)加工作业。(2)拣选作业。按订单或出库单的要求,从储存场所选出物品,并放置指定地点的作业.(3)包装作业。(4)配装作业。4、出货(或送货)。(1)装车。(2)送货。五、配送中心岗位设置(1)采购或进货管理组。负责订货、采购、进货等作业环节的安排及相应的事务处理,并负责货物验收。(2)储存管理组。负责货物的保管、拣取、养护等作业运作与管理。(3)加工管理组。负责按照要求对货物进行包装、加工。(4)配货组。负责对出库货物的拣选和组配作业进行管理。(5)运输组。负责按客户要求制订合理的运输方案,将货物送交客户,同时对完成配送进行确认。(6)营业管理组或客户服务组。负责接受和传递客户的订货信息,送达货物的信息、处理客户退换货请求。(7)账户管理组。负责各类表单、收费发票、费用结算等工作。(8)退货与坏货作业组。当营业管理组或客户服务组接收到退货信息后,由其安排车辆回收退货商品,集中到仓库的退货处理区。六、配送线路的选择1、配送方案目标的选择(1)配送效益最高或配送成本最低。(2)配送里程最短。(3)配送服务为最优。(4)配送劳动的消耗最少。2、配送方案的路线选择里程节约法。2、配送方案的路线选择里程节约法。v里程节约法的原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v(1)由配送中心分别向两用户送货的里程为:L1=2a+2bv(2)巡回送货的里程:L2=a+b+cv里程节约额:=2a+2b-a-b-c=a+b-cabc案例:由配送中心P向A、B、C、D、E等五个用户配送物品。图中连线上的数字表示公路里程(km),括号中数字表示对货物的需要量(t)。配送中心备有2t 和4t载重量汽车,且汽车 一次巡回行驶里程不能超过30km。求解该配送中心满意的送货方案。1E(2)D(1)C(0.5)B(3)A(1.5)P84359679810347 节约里程表节约里程表ABCDEA3116B400C114D9Ev 节约里程数额排序表序号路程节约数额1C-D112D-E93A-E64B-C45C-E46A-B37A-C18A-D1v按里程顺序表并考虑配送中心的约束条件,确定配送路径为:v(1)PCDEP:4t车一辆,载货3.5t,行驶里程30km;v(2)PAP:2t车一辆,载货1.5t,行驶里程16km;v(3)PBP:4t车一辆,载货3t,行驶里程6km。作业:1、运输在物流中的地位。2、配送的概念及类别?3、配送模式及选择?4、配送中心的功能及作业流程?思考题:我国配送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