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炼字完整.pptx
关于炼字 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杜甫说“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推敲”的贾岛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第1页/共17页学习目标了解炼字题常见的提问方式。掌握炼字题的解题技巧和答题步骤。第2页/共17页题型分析题型分析常见的设题形式:常见的设题形式:1 1、对某字进行赏析或简析某字的表、对某字进行赏析或简析某字的表达效果。达效果。2 2、某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某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3 3、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在哪里?4 4、某一联中最精炼传神的是哪个字,、某一联中最精炼传神的是哪个字,请作简要分析。请作简要分析。5.5.某字意蕴丰富,请简要赏析。某字意蕴丰富,请简要赏析。第3页/共17页思考:思考:古代诗人一般都注古代诗人一般都注重在哪些字上下功夫呢重在哪些字上下功夫呢?也就是说诗人炼字也就是说诗人炼字,大大多锤炼哪一类的词语多锤炼哪一类的词语?第4页/共17页这里动词“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闹”,运用拟人手法,将春杏怒放,生机勃勃之景生动形象、极具情趣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王国维赞之“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一、一、在鉴赏诗歌时,一要重点关照在鉴赏诗歌时,一要重点关照动词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巧用动词,可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分析归纳: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第5页/共17页 一个一个“孤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细细”字细密缠绵,贴切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的特征字细密缠绵,贴切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的特征和诗人喜悦的心情。和诗人喜悦的心情。二、形容词巧用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凉州词王之涣)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杜甫)第6页/共17页未必只望一眼,愁又怎能以“万里”计。但对比中有夸张,增添了表现力,把思乡之愁写得极富感染力。这首诗中,“一”原作“数”,郑谷将“数”改为“一”,与题目“早梅”契合。三、数量词运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运用确数,精炼有力,诗意隽永,富于趣味。一上高城万里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咸阳城西楼晚眺许诨)前村深夜里,昨夜一枝开。(早梅齐己第7页/共17页1.叠韵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者起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者起强调作用强调作用。四、在形式上与众不同的特殊词,主要是叠韵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实际上是一类特殊的形容词或副词增强韵律感、节奏感,模拟声音形态,使诗文更加生动形象。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第8页/共17页2.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3.表颜色的词一般用颜色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杜甫)第9页/共17页春风又春风又绿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绿绿”字,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为字,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为“吹绿吹绿”,既生动形象地,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南春风和煦、百草逐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之景,又写出了江南春风和煦、百草逐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之景,又在这盎然生机中展示出作者当时奉诏回京的喜悦,其高度的概在这盎然生机中展示出作者当时奉诏回京的喜悦,其高度的概括性,丰富的表现力,的确让人称道,难怪王安石不厌其烦,括性,丰富的表现力,的确让人称道,难怪王安石不厌其烦,易易“十许字,始定为绿十许字,始定为绿”。五、五、词性改变的活用词词性改变的活用词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表现力、感染力。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使这些词在特定的语境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使这些词在特定的语境中,起到不同寻常的作用,而成为一句诗或一首诗中的关中,起到不同寻常的作用,而成为一句诗或一首诗中的关键词,甚至成为一首诗的键词,甚至成为一首诗的“诗眼诗眼”或一首词的或一首词的“词眼词眼”。第10页/共17页溪亭溪亭 林景熙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孤灯隔远汀。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穿”、“数数”二字的艺术效果。二字的艺术效果。(4(4分分)【答案】【答案】(1 1)“穿穿”在文中有在文中有“穿行穿行”之意,之意,“数数”即即“数数数数”。(2 2)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3 3)“穿穿”字字形象的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形象的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数数”字传神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真题示例第11页/共17页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这首诗是李白流放遇赦后途经岳阳所做。注:这首诗是李白流放遇赦后途经岳阳所做。诗中的诗中的“雁引愁心去雁引愁心去”一句中哪个字用得生动精妙,一句中哪个字用得生动精妙,请进行赏析。(请进行赏析。(5 5分)分)答:答:“引引”(1 1分)分)“引引”是带走的意思。是带走的意思。(解释改(解释改字在句中的含义字在句中的含义1 1分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点明手(点明手法法1 1分)分)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把改字放入(把改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原句中描述景象1 1分)分)表现了诗人遇赦后的高兴心情。表现了诗人遇赦后的高兴心情。(点出改字的作用(点出改字的作用1 1分)分)第12页/共17页答题步骤:答题步骤:第一步第一步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等。(拟人、通感、化静为动等。(释含义、明手法释含义、明手法)第二步第二步 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放入到句中描述景象(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放入到句中描述景象(描景象描景象)第三步第三步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情境点情境/表感情表感情/谈效果谈效果)第13页/共17页 南浦别(其一)南浦别(其一)白居易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前人认为,“看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么?答案答案:同意。同意。“看看”,在诗中指回望,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步骤一)。离人孤独。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的形象(步骤二)(步骤二)。只一。只一“看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步骤三)。巩固练习巩固练习第14页/共17页这样写答案这样写答案格式:该词有的含义,采用修辞手法,化为释含义、明手法,写出了情形,描景象,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或烘托了的意境 说效果 。第15页/共17页一、炼字类型一、炼字类型:1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及所用手法。、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及所用手法。释含义、明手法释含义、明手法2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描景象,摹情态描景象,摹情态3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看表达技巧的作用。在整体上看表达技巧的作用。点情境点情境/表感情表感情/谈作用谈作用二、答题步骤二、答题步骤课堂小结动词、形容词、数词、叠词、拟声词、表动词、形容词、数词、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活用词颜色的词、活用词第16页/共17页感谢您的观看!第17页/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