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初中语文2023中考文言文阅读知识汇总.docx

    • 资源ID:73626339       资源大小:75.45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8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8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初中语文2023中考文言文阅读知识汇总.docx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知识汇总一、常见通假字通假字本字释义例句出处不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行说有悦又愉快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不亦说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十二章舍释解除、消除其人舍然大喜杞人忧天尔杓耳勺相当于“罢了”勺子但手熟尔徐以杓酌油沥之卖油翁阙缺空隙、缺口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转反啭返鸟鸣返回蝉则千转不穷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女汝你往之女家富贵不能淫曾衡拂增横弼增加梗塞、不顺辅佐曾益其所不能困于心,衡于虑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惠慧聪明汝之不惠愚公移山被式披轼穿着车前横木,周亚夫军细柳一文中用作动词,指扶轼军士吏被甲改容式车周亚夫军细柳要邀邀请便要还家桃花源记诎衡屈横弯曲横着诎右臂支船左手倚一横木核舟记冥溟海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学敩xiào,教导学学半虽有嘉肴与矜举鳏推举老而无妻选贤举能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大道之行也通假字本字释义例句出处食见饲现喂表现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才美不外见马说具属俱嘱全、皆嘱托百废具兴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辟辩得与乡避辨德欤向躲避辨别感恩、感激yú,语气词先前、从前故患有所不辟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错仓措苍与“意”连用,表“在意”青黑色故不错意也仓鹰击于殿上唐雎不辱使命支被肢披肢体穿着四支僵劲不能动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孰熟仔细孰视之邹忌讽齐王纳谏二、常见双音节古今异义词1.儿女古义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例:与儿女讲论文义。  (咏雪)今义子女。2.国人古义居住在国都中的人。例:国人道之。  (穿井得一人)今义本国的人。3.博士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例: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孙权劝学)今义一种学位。4.经纶古义筹划、治理。例: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今义比喻政治才能。5.丈夫古义有大志、有作为、有节气的男子。例: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富贵不能淫)今义女子的配偶。6.鲜美古义新鲜美好。例: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今义味道好。7.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例: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今义各种运输事业和邮电事业的统称8.黄发古义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例: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今义黄颜色的头发。9.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今义男子的配偶。10.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11.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今义连词,表示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变。12.牺牲古义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等。例: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曹刿论战)今义放弃某些利益;为正义的目的而舍弃生命。13.可以古义可凭借。例:可以一战。  (曹刿论战)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14.明日古义次日,第二天。例:明日徐公来。  (邹忌讽齐王纳谏)今义明天。15.地方古义土地方圆。例:今齐地方千里。  (邹忌讽齐王纳谏)今义部位,空间。16.开张古义扩大。例:诚宜开张圣听。  (出师表)今义商店开始营业或商店每天第一次成交。17.所以古义这里表示原因。例: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出师表)今义表示因果。18.痛恨古义痛心、遗憾。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出师表)今义极端憎恨或悔恨。19.卑鄙古义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例: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20.感激古义感奋激发。例:由是感激。  (出师表)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感动并产生谢意。三、常考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作动词期日中(陈太丘与友期行)期:约定饭疏食,饮水(论语十二章) 饭:吃非志无以成学(诫子书)志:立志狼不敢前(狼)前:上前一狼洞其中(狼)洞:挖洞但微颔之(卖油翁)颔:点头有仙则名(陋室铭)名:出名,有名不蔓不枝(爱莲说)蔓:生藤蔓。 枝:生枝茎棹数小舟(河中石兽)棹:划船每至晴初霜旦(三峡)霜:下霜丈夫之冠也(富贵不能淫)冠:行冠礼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过:犯错误军霸上(周亚夫军细柳)军:驻军处处志之(桃花源记)志:做记号未果(桃花源记)果:实现寻病终(桃花源记)病:生病故人不独亲其亲(大道之行也)亲:以为亲不独子其子(大道之行也)子:以为子策之不以其道(马说)策:用马鞭驱赶名词活用作动词忧谗畏讥(岳阳楼记)谗:说坏话大雪三日(湖心亭看雪)大雪:下大雪余拏一小舟(湖心亭看雪)拏:划船客此(湖心亭看雪)客:客居手自笔录(送东阳马生序)手:动手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腰:在腰间佩戴一鼓作气(曹刿论战)鼓:击鼓进军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服:穿戴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光:发扬光大临表涕零(出师表)涕:流泪名词活用作状语学而时习之(论语十二章)时:按时其一犬坐于前(狼)犬:像狗似的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隧:从通道负势竞上(与朱元思书)横柯上蔽(与朱元思书)上:向上。上:在上边有时朝发白帝(三峡)朝:在清晨复前行(桃花源记)杂然而前陈者(醉翁亭记)前:向前。前:在前面。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西:向西日光下澈(小石潭记)下:向下其岸势犬牙差互(小石潭记)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斗折蛇行(小石潭记)斗:像北斗星那样。 蛇:像蛇那样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箕畚:用箕畚装土石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北:向北。 南:向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先:在之前。后:在之后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翼:像鸟张开翅膀山行六七里(醉翁亭记)山:顺着山路名词活用作状语主人日再食(送东阳马生序)日:每日手自笔录(送东阳马生序)笔:用笔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面:当面北定中原(出师表)北:向北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温故而知新(<论语>十二章)故:学过的知识。新:新的理解与体会回清倒影(三峡)清:清波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险:险峻的大山志怪者也(北冥有鱼)怪:怪异的事物不知其善也(虽有嘉肴)善:好处百废具兴(岳阳楼记)废:荒废了的事业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贤:贤明的人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奸:奸邪的事情此皆良实(出师表)良实:忠良诚实的人有所广益(出师表)广益:启发和帮助攘除奸凶(出师表)奸凶:奸邪凶顽的人作动词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轻:轻视香远益清(爱莲说)远:远播风烟俱净(与朱元思书)净:消散干净互相轩邈(与朱元思书)轩:争着往高处。邈:争着往远处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尽:吃完请广于君(唐雎不辱使命)广:增广、扩充忠之属也(曹刿论战)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私:偏爱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亲:亲近  远:疏远意动用法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十二章心乐之(小石潭记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乐:以为乐形容词活用意动用法友人惭(陈太丘与友期行)惭:对感到惭愧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异:对感到惊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美:认为美使动用法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劳:使劳累凄神寒骨(小石潭记)凄:使凄凉。 寒:使寒冷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苦:使痛苦  劳:使劳累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饿:使饥饿空乏:使受到贫困(之苦)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动:使震撼。 忍:使坚忍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尽:使竭尽动词活用作名词传不习乎(论语十二章)传:老师传授的知识止增笑耳(狼)笑:笑料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射:射箭的本领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暴涨:洪水虽乘奔御风(三峡)奔:飞奔的马空谷传响(三峡)响:回声伛偻提携(醉翁亭记)提携:被牵扶的人,即儿童恐托付不效(出师表)托付:托付的事情使动用法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息:使平息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通:使通过而竖其左膝(核舟记)竖:使竖起且秦灭韩亡魏(唐雎不辱使命)亡:使灭亡流血千里(唐雎不辱使命)流:使流动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闻:使听到四、文言特殊句式(一)判断句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做谓语而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断的。但在古代汉语里,“是”多做代词用,很少把它当判断词用。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文言文中需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1.在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这种判断句式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醉翁亭记)2.只在主语后面加语气词“者”,谓语后面不加语气词“也,即“者,”式。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3.主语后面不用“者”,只在谓语后面用“也”来表示判断,即“,也”也”式。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4.前面不用“者”停顿,在谓语后面“者也”连用表示判断,即“,者也”式。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5.主语和谓语后面都不用语气词。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6.用“为字表示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7.用“乃”“即”“亦”“必”“诚“皆”“本”等副词表肯定判断。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梁父即楚将项燕。(项羽本纪)我亦鬼。(宋定伯捉鬼)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臣本布衣。(出师表)8.用副词“非”表否定判断。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9.“是”字在古代汉语中一般用作指示代词,也可用作判断句的谓语。同行十二年,不木兰是女郎。(木兰诗)(二)被动句文言文中的被动句一般不用介词“被”,而是以借用其他介词的方式来表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用介词“于”“受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2.用“为”表被动。身客死于泰,为天下笑。(屈原列传)3.用“为所”表被。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4.用“见”“见于”表被动。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5.无任何标志的被动句,只是有些动词本身表被动含义,需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帝感其诚。(愚公移山)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隔举于鱼盐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三)省略句古代汉语里,在不影响语意表达的情况下,某些句子成分往往省略,从而使语言更加简练,这种省略某些成分的句子就是省略句。1.主语的省略主语的省略在文言文中极为常见。其主要原因是文言文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做句子的主语。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词语又啰唆,这样省略主语句子自然就简洁多了。句子中是否省略了成分,要以上下文的意思或在整个语言环境中推断。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成分补出来。(桃花源里的人)见渔人,(桃花源里的人)乃大惊,(桃花源里的人)问所从来。(桃花源记)2.谓语的省略谓语一般是不能省略的,因为它是句了中最主要的部分,省略了就会影响语意的表达。但是,在古代汉语中,动词谓语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情况。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谓语要补充出来。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到论战)3.宾语的省略古代汉语中,宾语省略的情况要比主语的省略少,一般都是承接上文而省略。省略的宾语往往可以用代词“之”来代替。屠惧,投(狼)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屠)。(狼)4.兼语的省略古代汉语里,兼语句式中“使”“令”“拜”“召”等动词后面的宾语,同时又是后面主谓结构的主语,亦即兼语,往往可以省略。所省略的兼语一般都在上文出现过,因此可以用代词“之”或“其”来替代它。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方仲永)学。(伤仲永)5.介词的省略省略介词是古代汉语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我们需要引起注意,特别是表处所的介词“于”和表凭借的介词“以”经常省略。一厝(于)朔东,一厝(于)雍南。(愚公移山)6.介词宾语的省略介词“以”“与”“为”等的宾语,往往由于上文曾经出现过而省略。所省略的宾语一般也可以用代词“之”“其”等来代替。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驴)为神。蔽林间窥之。(黔之驴)此人一一为(桃花源中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记)注意:介词“于”的宾语一般不能省略。7.定语及定语中心语的省略现代汉语中的定语及定语的中心语一般是不允许省略的,而古代汉语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定语及定语中心语有时省略。而(吾)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四)倒装句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1.宾语前置。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白雪纷纷何所似”中的“何”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1)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一般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谁与”即“与谁”。)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何苦”即“苦何”。)(2)在否定句中,如果宾语是代词,那么宾语必须前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莫之许也”即“莫许之也”。)(3)用“之”或“是”作为标志的宾语前置,主要是为了加强语气。“之”“是”只起到提前宾语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何陋之有?即“有何陋”。)(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2.谓语前置即主谓倒装,是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把谓语放在主语的前面,加重谓语的语气或感情色彩。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主谓倒装向,正常语序应为“汝之不惠甚矣”。)3.状语后置介词“以”“于(乎)”“自”等后面带上宾语,组成介宾短语,这种介宾短语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放在动词或者形容词的前边充当状语,在古代汉语中,却多数放在动词或者形容词的后边充当补语。祭以尉首。(陈涉世家)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解析】以上诸句中的“以尉首”“以当世之事”“于长勺”乎东西”与“乎南北”都是介宾短语,在句中分别放在动词之后做补语。译成现代汉语时,则要提到谓语之前做状语,如“祭以尉首”要理解成“以尉首作祭”,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用军尉的人头来祭奠”。4.定语后置现代汉语里,定语一般都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起修饰限制作用。但是,在古代汉语里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有时也会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这种情况叫作“定语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都应提到中心词前边来。定语后置时,往往在中心词和定语之间加“之”字,有时也在定语后面加“者”字。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马之千里者”即“千里马”)。9

    注意事项

    本文(初中语文2023中考文言文阅读知识汇总.docx)为本站会员(鹿哥)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