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 .pptx
1食品污染物的分类1.生物性污染 2.化学性污染 3.物理性污染 第1页/共74页21.生物性污染:微生物(细菌与细菌毒素、霉菌与霉菌毒素、肠道病毒如肝炎病毒和口蹄疫病毒)寄生虫和虫卵(蛔虫、绦虫、肝吸虫、肺吸虫、姜片虫等)昆虫(甲虫、螨、蛾、蝇、蛆等)第2页/共74页32.化学性污染:来自生产、生活和环境中的污染物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运输工具等接触食品时溶入食品中的有害物质 滥用食品添加剂 在食品加工、贮存中产生的物质 掺假、制假过程中加入的物质第3页/共74页43.物理性污染:来自食品产、储、运、销的污染物 食品的掺杂使假 食品的放射性污染 第4页/共74页5食品污染造成的危害 1.影响食品的感官性状2.造成食物中毒3.引起机体的慢性危害4.对人类的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 第5页/共74页6第一节 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第6页/共74页7一、食品的细菌污染 食品的细菌污染主要指非致病性细菌对食品的污染,是用以衡量食品污染程度,间接估测食品变质可能性及评估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是食品卫生中最常见的有害因素之一。Food Bacteria Pollution:Non-pathogenic bacteria induced food pollution,one of the most common harmful factors in food hygiene,an important index to scale the pollution degree and estimate the possibility of food spoilage indirectly.第7页/共74页81.食品细菌:在食品中常见的细菌。致病性细菌相对致病性细菌非致病性细菌:绝大多数第8页/共74页9常见的食品细菌:l假单胞菌属:食品腐败性细菌的代表,广泛分布于食品中,特别是蔬菜、肉、家禽和海产食物中,是导致新鲜的冷冻食物腐败的重要细菌。l微球菌属和葡萄球菌属:营养要求较低,在肉、水产品、蛋品中常见,有的能分解食品中糖类,且能使食品变色。第9页/共74页10l芽胞杆菌属和梭状芽胞杆菌属:多见于肉和鱼,是罐头食品中常见的腐败菌。l肠杆菌属:为常见的食品腐败菌,多见于水产品、肉及蛋。l弧菌属和黄杆菌属:在低温和5%食盐中均可生长,在鱼类等水产品中多见。黄杆菌属能产生色素,与冷冻肉制品及冷冻蔬菜的腐败有关。第10页/共74页11l嗜盐杆菌属和嗜盐球菌属:嗜盐,在12%食盐甚至更高浓度的食盐中仍能生长,多见于咸鱼。l乳杆菌属:在乳品中多见。能使奶变酸。可用于制作酸奶。第11页/共74页122.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污染指标与食品卫生意义: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污染指标包括: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 致病菌 第12页/共74页13(1)菌落总数:定义:是指在被检样品的单位质量(g)、容积(ml)或表面积(cm2)内,所含能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培养所生成 的 细 菌 菌 落 总 数。以 菌 落 形 成 单 位(colony forming unit,CFU)表示。单位是cfu/g(ml,cm2)。Under strict conditions,Food(per g,ml,cm2)can make every living bacteria cell develop into only one macroscopical colony,which is called the total colony number of food,expressed as colony forming unit(CFU).第13页/共74页14食品卫生意义:a.是食品清洁状态的标志。A pollution level marker of food食品食品一级鲜度一级鲜度二级鲜度二级鲜度卫生标准卫生标准带鱼带鱼104/g106/gGB2734-81河虾河虾5106/g107/gGB2740-81第14页/共74页15b.预测食品的耐保藏性。Estimating food storage degree and time limit 食品食品菌落总数菌落总数保藏温度保藏温度保藏时间保藏时间鱼鱼105cfu/cm206天天103cfu/cm2012天天第15页/共74页16(2)大肠菌群定义:来自人或温血动物肠道,需氧与兼性厌氧,不形成芽胞,在3537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染色阴性杆菌。A group of aerobic or falculative anaerobic,G-,non-spore bacilli,fermenting lactose at 35 and 37,24h,generating acid and gas.第16页/共74页17Composition组成成 肠杆菌科的埃希菌属(杆菌科的埃希菌属(Escherichia)典型大典型大肠杆菌杆菌 柠檬酸杆菌属(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肠杆菌属(杆菌属(Enterobacter)克雷伯菌属(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Sources来源来源 Directly or indirectly from human and warm blood stool.直接或直接或间接来自人与温血接来自人与温血动物物粪便。便。第17页/共74页18Expression表示方法表示方法 Total Colony Number and Coliform Group have been viewed as the routine index of many food in our present food hygiene standards.我我国国现行行的的食食品品卫生生标准准已已在在很很多多食食品品中中将将菌菌落落总数数和和大大肠菌群作菌群作为微生物的常微生物的常规指指标。The Coliform Group in food is described as maximum probable number(MPN)of per 100ml(100g)tested sample.食食品品中中大大肠菌菌群群系系以以每每100ml(100g)检样内内大大肠菌菌群群最最近似数表示(近似数表示(maximum probable number,MPN)。)。第18页/共74页19食品卫生意义:a.食品曾受到人或温血动物粪便污染的标志。其中典型大肠杆菌说明粪便近期污染,其它菌属可能为粪便的陈旧污染。Stool polluted index of foodb.作为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示菌。An indicative bacteria of intestinal pathogenic bacteria contaminated food第19页/共74页20二、霉菌与霉菌毒素对食品的污染及其预防第20页/共74页21 霉菌是真菌的一部分。菌丝体比较发达而又没有较大子实体的那一部分真菌,统称为霉菌,亦称丝状真菌。(一)霉菌与霉菌毒素概述羊肚菌水玉霉第21页/共74页22 1.霉菌毒素:(1)霉菌毒素的定义:是霉菌在其所污染的食品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霉菌毒素通常具有耐高温、无抗原性、主要侵害实质器官的特性,且多数可致癌。目前已知的有200种左右。按其所产生毒素的主要霉菌名称来命名与分类。第22页/共74页23(2)霉菌产毒的特征:霉菌产毒只限于少数菌种中的个别菌株;产毒株的产毒能力有可变性和易变性;产毒菌株与所产生的霉菌毒素之间并无 严格的专一性。产毒霉菌产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条件。第23页/共74页24(3)霉菌毒素中毒的特征:没有传染性流行。具有明显的地方性与季节性。没有免疫性。第24页/共74页252.霉菌的繁殖和产毒条件:(1)基质:基质是霉菌繁殖和产毒的基本条件,也是霉菌的营养来源,主要是糖、少量氮和无机盐。因此极易在含糖的饼干、面包等粮谷类食品上生长。第25页/共74页26(2)水分a.游离水和结合水:l结合水(bound water):是指存在于食品中的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非水成分通过氢键结合的水。l游离水(Free water):是指存在于食品中的与非水成分有较弱作用或基本没有作用的水。在组织间可以循环移动,在食物中形成汁液。当压榨或切断食品时,游离水可以分离出来;加热至水的沸点时,游离水容易被蒸发脱出。第26页/共74页27 b.b.水分活性/水分活度l定义:凡只是能供微生物利用的那部分水分,称为水分活性(water activity,aw)。即在相同的温度与压力条件下,食品中水分蒸气压与纯水蒸气压之比,aw=P/P0。l水分活性的食品卫生意义:食品的aw值越小,越不利于微生物增殖。第27页/共74页毕德平,肖梅青毕德平,肖梅青.在食品卫生工作中推广使用水分活性值指在食品卫生工作中推广使用水分活性值指标必要性的探讨标必要性的探讨.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19991999,2222(1 1):):16-1716-17第28页/共74页29按水分含量多少难以判断食品的保存性。食品AW的高低是不能按其水分含量来考虑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要求的最低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要求的最低A AW W为为0.860.86 水分含量:牛肉水分含量:牛肉2323,乳粉,乳粉1616,肉汁,肉汁6363降低食品AW的方法:干燥,加盐或糖第29页/共74页30(3)湿度 适于霉菌繁殖的环境相对湿度为8090%,环境中的相对湿度越小,越不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和产毒,相对湿度降至70%霉菌则不能产毒。第30页/共74页31(4)温度:大部分霉菌适宜生长的温度是2028,10或30生长显著减弱,0几乎不生长。一般霉菌产毒的温度略低于生长最适温度,如黄曲霉生长最适温度为37,而产毒则以2832为宜。第31页/共74页32(5)通风:通风条件好,有利于食品的水分蒸发,降低环境温度和湿度从而不利于毛霉、青绿曲霉等霉菌的繁殖和产毒。第32页/共74页33 3.主要产毒霉菌:(1)曲霉菌属:黄曲霉、赭曲霉、杂色曲霉、寄生曲霉等;(2)青霉菌属:岛青霉、桔青霉、黄绿青霉、扩张青霉等;(3 3)镰刀菌属:三线镰刀菌、雪腐镰刀菌、禾谷镰刀菌、梨孢镰刀菌等。(4 4)其他菌属:绿色木霉、漆斑菌属、黑色葡萄状穗霉等。第33页/共74页34与食品污染关系密切且比较重要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杂色曲霉毒素,镰刀菌毒素,展青霉素、黄绿、赭曲霉毒素、杂色曲霉毒素,镰刀菌毒素,展青霉素、黄绿青霉素、岛青霉素、桔青霉素等。青霉素、岛青霉素、桔青霉素等。第34页/共74页354.霉菌污染食品质量的评定及食品卫生意义(1)食品卫生意义:霉菌污染引起食品变质。Food go moldy产生霉菌毒素引起人畜霉菌毒素中毒。Mycotoxins poison people and livestock 第35页/共74页36(2)质量评定:污染度:单位重量或容积的食品中霉菌菌落总数。cfu/g检测霉菌菌相构成:所谓霉菌菌相是指食品中污染霉菌的种类。曲霉和青霉 食品即将霉变根霉和毛霉 食品已经霉变 第36页/共74页37第37页/共74页38三、食品的腐败变质 食品的腐败变质(food spoilage),指食品在一定环境因素影响下,由微生物作用而发生的食品成分与感官性质的各种变化。Under certain condition,the ingredient and sensory properties of food change variously,caused by microbes,including all changes leading food reduce or lose edible value or commodity value.第38页/共74页39(一)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Microbe微生物作用微生物作用 Food composition,character 食食品本身的品本身的组成和性成和性质 Environment effect外外环境境(temperature,humidity,light and nitrogen温、湿度,光照,温、湿度,光照,氧气)的影响氧气)的影响 All depend on another,interact,function together.三者互三者互为条件,互条件,互相影响,相影响,综合作用合作用的的结果。果。第39页/共74页40(1 1)Microbe effects Microbe effects 微生物作用微生物作用微生物作用微生物作用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food spoilage.An important factor for food spoilage.占占优势的的微微生生物物本本身身的的生生理理特特点点是是能能产生生分分解解食食品品中中特特定成分的定成分的酶,使食品,使食品发生腐生腐败变质。细胞胞外外酶将将食食物物中中多多糖糖、蛋蛋白白质分分解解为简单物物质,被被细胞吸收。胞吸收。细胞胞内内酶将将吸吸收收的的简单物物质进行行分分解解,产生生代代谢物物,使使食食品具有不良的气味及味道,使食品品具有不良的气味及味道,使食品发生生变质变化。化。常常见的腐的腐败菌:菌:Bacteria(细菌):菌):Major Molds(霉菌)(霉菌):Minor Yeast(酵母):(酵母):Third第40页/共74页41(2)食品本身的组成和性质:组织酶 食品的营养成分组成 pH 水分 渗透压 第41页/共74页42(3)环境因素:温度、湿度、紫外线、氧气对食品腐败变质也有一定的影响。第42页/共74页43例水产品易腐败变质的原因:a.体内酶的强烈作用。b.水产品体内水分较多。c.水产品的pH值较高。d.渔业生产供销整个过程辗转反复。第43页/共74页44e.组织结构较松,微生物易于在体内扩散。f.天然免疫因素少,缺乏防御屏障和杀菌 物质。g.水产品缺少碳水化物,产酸少,不能起 抑制微生物的作用。第44页/共74页45(二)食品腐败变质的化学过程与鉴定指标 食品腐败变质的过程实质上是食品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等营养成分的分解过程。由于食品成分分解的过程及其形成的产物十分复杂,因此选择食品腐败变质的定量的客观指标相当困难。第45页/共74页46Protein-abundant food:蛋白:蛋白质腐腐败 含含蛋蛋白白质丰丰富富的的肉肉、蛋蛋、奶奶、鱼、豆豆制制品品等等在在适适宜宜的的条条件件下下,在在各各种种腐腐败菌菌的的作作用用下下,蛋蛋白白质分分解解为相相应的的胺胺类等等,所所以以这类食食品品以以蛋蛋白白质腐腐败为其主要特征。其主要特征。Fat-riched food:脂肪酸:脂肪酸败 含含油油脂脂丰丰富富的的食食品品,一一般般不不适适宜宜微微生生物物增增殖殖,而以脂肪酸而以脂肪酸败为其主要特征,是理化性其主要特征,是理化性质的的变化。化。Food rich in Carbohydrate:碳水化合物酵解:碳水化合物酵解 主主要要是是微微生生物物酶或或动植植物物组织中中酶的的作作用用,此此过程的主要程的主要标志是酸度增高。志是酸度增高。第46页/共74页471.食品中蛋白质的分解:蛋白质的分解过程:胺类 氨、一甲胺、二 硫化氢 (组胺、酪胺)甲胺、三甲胺 氨基酸蛋白分解酶蛋白质肽肽链内切酶 脱羧 脱 氨脱硫第47页/共74页48鉴定指标:l 感官指标 l 物理指标 l 化学指标 l 微生物指标 第48页/共74页49a.感官指标:蛋白质食品,目前以感官指标最敏感可靠。包括气味、色泽、粘度、弹性。通过嗅觉可以判定食品是否有极轻微的腐败变质。第49页/共74页50b.化学指标:l 挥发性盐基总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是指食品水浸液在弱碱性下能与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的总氮量。适用于肉、鱼类、大豆制品。例猪肉卫生标准(GB2707-94):20mg/100g第50页/共74页51l三甲胺 trimethylamine 是季胺类含氮物经微生物作用还原产生的。鱼贝类肉内正常成分三甲胺氧化物(TMAO)被细菌的三甲胺还原酶还原生成三甲胺(TMA)。主要适用于鱼、虾等水产品新鲜度的评价。第51页/共74页52l K值(K value):是指ATP分解的低级产物肌苷(HxR)和次黄嘌呤(Hx)占ATP系列分解产物总和的百分比。K值主要适用于鉴定鱼类早期腐败:K20%,鱼体绝对新鲜;K40%,鱼体开始有腐败迹象。在实际的工作中,主要测定在实际的工作中,主要测定TVBNTVBN加感官指标进行加感官指标进行判断。判断。第52页/共74页53 c.物理指标:主要是测定食品浸出物量、浸出液的电导度、折光度、粘度、pH等指标,其中肉浸液的粘度测定尤为敏感。d.微生物指标:第53页/共74页542.食品中脂肪的酸败:影响脂肪酸败的因素:a.促进因素:脂肪酸不饱和度,紫外线,氧,水分,铜、铁、镍等金属离子,油料动植物残渣。b.抑制因素:天然抗氧化物(维生素E,植酸,茶多酚),人工添加的抗氧化剂第54页/共74页55脂肪酸败的基本过程:a.加水水解:脂肪 甘油、游离脂肪酸、甘油一酯、甘油二酯。b.自身氧化:脂肪 过氧化物、醛、酮、醇、酯、低分子脂肪酸、羟酸、脂肪酸聚合物、脂肪酸缩合物等第55页/共74页56 鉴定指标:a.感官指标:包括色泽、透明度、气味、味道等。脂肪酸败时,感官性质会发生改变,如鱼、肉食品脂肪变黄,油脂具有特殊的刺激气味,俗称“哈喇味”等。第56页/共74页57 b.理化指标:有比重、凝固点(熔点)、碘价、折光指数,皂化价、过氧化值、酸价、羰基价等。脂肪酸败的早期指标:过氧化值 酸价 羧基价 第57页/共74页583.碳水化物的分解:酵解过程:食品中的碳水化物在细菌、霉菌和酵母所产生的相应酶作用下,发生酵解而生成各种低级产物。CHO 单糖 醇、醛、酮、羧酸 CO2+H2O第58页/共74页59 鉴定指标:a.感官指标:产气,酸甜味、醇类气味 b.理化指标:测定中间产物,酸度。第59页/共74页60四、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措施 食品保藏(food preservation):为了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常通过改变食品的温度、水分、pH、渗透压以及采用其他抑菌、杀菌措施,对食品进行加工处理。第60页/共74页61(二)低温保藏1.低温工艺的应用原理:(1)延长微生物繁殖一代所需时间。(2)显著降低食品中酶促及非酶促化学反应速度。温度每降低10,化学反应速度可降低一半。(3)低温可降低水的蒸气压、水分活性值。纯水在0、-10、-20和-30时水分活性值分别为1.00、0.907、0.823和0.750。第61页/共74页62 2.低温保藏的方法:(1)冷藏 是预冷后的食品在稍高于冰点温度(0)中进行贮藏的方法。冷藏温度一般为-215,常用冷藏温度为48。第62页/共74页63(2)冷冻 是采用急冻或缓冻方法将食品冻结,然后在能保持冻结状态的温度下贮藏的保藏方法。常用冻藏温度为-12-23,适用冻藏温度为-18。第63页/共74页644.低温工艺的食品卫生问题:(1)食品冷藏前,应尽量保持新鲜,减少污染,以延长保存期限。(2)选定适宜的低温范围。低温下影响食品卫生质量的主要因素是脂肪氧化,脂解酶在-20才基本停止活动,因此,长期保藏肉类、鱼类,在-20-30下才可能有效抑制脂肪氧化和脂肪酸败。第64页/共74页65(3)用水或冰制冷时,水和结冰用水应符合饮用水卫生要求。(4)冷藏设备的冷媒,如氨、氯化钠、氯化钙、氟利昂等不得外泄。管道保持密封,注意防鼠、防臭、防霉以及人员、货品出入污染。(5)食品冷藏库应建立卫生制度,如货品先入先出,不超期存放,严格控制并记录温度、湿度。第65页/共74页66(三)高温保藏 高温工艺主要是利用热源,通过水、汽、油及金属器具等介质,对食品进行热处理。一般从60开始即可认为是热处理。第66页/共74页67 1.高温工艺的应用 可以改善食品色、香、味、形,提高食品的消化吸收率。加工食品时采用高温,既可使食品烧熟煮透又可消毒灭菌。食品经高温处理后,微生物因体内的酶、脂质体和细胞膜被破坏而死亡,再结合密封、真空和冷却等方法,即可使食品更长期的保藏。第67页/共74页682.D值(decimal reduction time)D值是指在一定温度下,能杀死食品中某种细菌90%(活菌数减少一个对数周期)所需的时间(分)。鼠伤寒沙门氏菌D55=10,即表示在55时10分钟可杀死食品中90%的鼠伤寒沙门菌。一般食品杀菌多采用4D5D值或5D6D值,但对低酸罐头为杀灭A、B型肉毒梭菌主张用12D。第68页/共74页69 3.加热杀菌方法:(2)一般煮沸法:100,使用于各种食品。(3)高温灭菌法:110121。可杀死繁殖型和芽胞型细菌。常用于罐头食品。(4)超高温灭菌法:122150。常用的是超高温瞬间灭菌法(UHT)137.8,加热2秒钟。近代微生物学奠基人路易巴斯德(1)巴氏消毒法:6095。第69页/共74页70(三)食品辐照保藏1.辐照工艺的应用:食品辐照(food irradiation)是4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新工艺,主要是将放射线用于食品杀菌防腐、防止生虫、抑制发芽等,来延长食品的保藏期限。辐照工艺主要是用60Co和137Cs产生的射线以及电子加速器产生的10兆电子伏(Mev)以下的电子束照射食品,使食品中微生物失活或者代谢活动减慢,同时使食品本身的生化过程放慢,达到食品保鲜及长期保存的目的。第70页/共74页71 辐照食品的特点:“冷灭菌”:经辐照的食品温度基本不上升,减少营养素损失有利于保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添加剂和农药残留量。射线穿透力较强,可在不解开包装的情况下照射大包装,适于工业化生产。食品辐照后不用冷藏,可保存数月达一年之久,能有效地延长食品货架寿命,便于运输。第71页/共74页72脱水与干燥(改变食品的水分)酸渍与发酵(改变食品的pH)盐腌与糖渍(改变食品的渗透压)第72页/共74页73Thank you!第73页/共74页74感谢您的观看!第74页/共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