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长输管道施工组织设计.pdf

    • 资源ID:73651247       资源大小:14.68MB        全文页数:23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1.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1.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长输管道施工组织设计.pdf

    文档 施工组织设计目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原则.1 第二章 工程概况.2 1、地形地貌.2 2、气象条件.2 3、交通依托条件.3 第三章 施工管理机构图.6 1、组织机构.6 2、各岗位职责及各部门工作职责.6 3、项目部主要人员.10 4、作业层人员配备表.11 第四章 总进度计划表及施工网络图和保证进度具体措施.12 1、总进度计划及施工网络图.15 2、施工进度保证措施.15 第五章 主要施工方案.20 方案一、丘陵及一般地段施工方案.20 方案二、公路、铁路穿越施工方案.39 方案三、定向钻穿越施工方案.65 方案四、地下管道、光缆穿越施工方案.72 方案五、水(鱼)塘穿越施工方案.76 方案六、管道并行、同沟敷设段施工方案.79 方案七、隧道安装施工方案.82 方案八、阴极保护施工方案.96 方案九、清管、试压施工方案.100 方案十、阀室土建施工方案.108 方案十一、阀室工艺安装施工方案.119 第六章 主要劳动力、材料、施工机械进场计划及安排.132 第七章 材料的采购、接收、保管、检验、运输措施.135 1、自购料的采购措施.135 2、材料的接收措施.135 3、材料的保管措施.136 4、材料的检验措施.137 5材料的运输措施.138 第八章 保证安全、质量、工期、文明施工和环保等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方法和控制手段.140 1、工程施工 HSE 管理与控制.140 2、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162 3、工期保证措施.182 4、现场文明施工.187 文档 5、环境保护措施.190 第九章 现场配合管理的措施.196 第十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及临时设施落实情况.199 第十一章 冬雨季、防台施工措施.200 1、冬季施工技术措施.200 2、雨季施工措施.206 3、台风时期施工措施.210 第十二章 政策处理组织机构和组织措施.212 1、政策处理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212 2、政策处理组织措施.215 第十三章 招标文件规定应提交的其它资料.225 第十四章 合理化建议及拟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226 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227 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231 附表三:拟投入本标段的劳动力计划表.232 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234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236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237 1 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原则 1、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69-2006 2、输油(气)管道同沟敷设光缆(硅芯管)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SY/T 4108-2005 3、石油天然气管道穿越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Y/T 4079-1995 4、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输油输气管道线路工程SY/T 0429-2000 5、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技术规范GB/T 21448-2008 6、长距离输油输气管道测量规范SY/T 0055-2003 7、顶进施工法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JC/T640-1996 8、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技术标准GB/T23257-2009 9、长输管道阴极保护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YJ 4006-1990 10、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 11、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379-2007 12、焊缝外观质量应符合钢质管道焊接及验收SY/T 4103-2006 的有关要求 13、射线检测应按石油天然气钢制管道无损检测SY/T 4109-2005,II 级为合格。14、超声检测应按石油天然气钢制管道无损检测SY/T 4109-2005,II 级为合格。15、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02)16、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17、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31-2007)18、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自动化仪表工程(SY4205-2007)1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2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1kv 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8-96)2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2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7-96)23、石油天然气站内工艺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Y0402-2000 2 第二章 工程概况 甬台温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是浙江省天然气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输气管道全长467.732km,设计输气规模为 95108m3/a,站场设计分输规模为 50.9108m3/a,设计压力 6.3MPa,气源为浙江 LNG,西二线天然气和丽水 36-1 气田天然气。本工程包括 2 条干线,2 条支线、15 座输气站场、22 座远控线路截断阀室。甬台温成品油管道是浙江省“十二五”能源规划的重要线路和今年的浙江省重点工程,起点为镇海石化算山首站,终点为温州瑞安油库,沿途经过宁波市、台州市、温州市的北仑区、鄞州区、奉化市、宁海县、三门县、临海市、黄岩区、温岭市、乐清市、龙湾区和瑞安市 11 个县(市)区,全线 430 公里。甬台温天然气/成品油管道工程线路工程 C 标段,全长 107.093km,共设 6 个阀室,大开挖穿越 864m,箱涵 196m,顶管穿越 3277m,定向钻穿越 2467m,河塘开挖 1474m,地下障碍物穿越 17 处,工期 530 日历天,以实际开工报告时间为准。计划自 2012 年10 月 20 日至 2014 年 4 月 2 日。1、地形地貌 甬台温天然气/成品油管道工程线路工程C标段位于三门、临海境内。三门县位于台州市东北部沿海,西枕天台山,东濒三门湾,北接宁海县,南毗临海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中、西部为低山丘陵地区,间有小块河谷平地,东部为滨海平原,河道纵横,土壤肥沃。临海境内背山面水,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地势自西向东倾斜。2、气象条件 两地均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7.1,全年积温5370,无霜期241天,平均蒸发量1231.4毫米,属湿润地区。3 3、交通依托条件 本标段沿线主要有甬台温高速、104国道等,并有其他乡村道路可达,局部地区交通较为不便。4、主要工程量 序号 清单项目名称 计量单位 工程量 备注 1 接桩测量放线 813 Km 53.471 2 406 Km 53.652 3 作业带清理及扫线 并行段 Km 42.953 4 同沟段 Km 6.948 5 单管段 813 Km 3.570 6 单管段 406 Km 3.751 7 防腐管运输 813 Km 46.588 8 406 Km 47.728 9 冷弯钢管运输 813 个 565 10 406 个 545 11 热煨弯头运输 813 个 425 12 406 个 373 13 管沟土方开挖及回填 并行段 Km 18.908 14 同沟段 Km 0.845 15 单管段 813 Km 2.301 16 单管段 406 Km 2.479 17 管沟石方开挖及回填 并行段 Km 19.686 卵石、砾石段 18 同沟段 Km 6.103 19 单管段 813 Km 1.269 20 单管段 406 Km 1.272 21 细土回填 m3 153990 22 管段安装 普通线路段 813 Km 40.040 23 406 Km 40.716 24 隧道段 813 Km 1.488 25 406 Km 1.488 26 隧道保护 Km 1.488 27 冷弯管预制及安装 813 个 565 m 6780 供参考 28 406 个 545 m 6540 供参考 29 热煨弯头安装 813 个 425 m 1676 供参考 30 406 个 373 m 2238 供参考 31 管线清管、测径、试压及扫水 813 Km 55.918 4 序号 清单项目名称 计量单位 工程量 备注 32 406 Km 56.506 33 恢复地貌 813 Km 53.471 34 406 Km 53.652 35 线路阀室 阀室安装工程 813 座 2 36 阀室土建工程 813 座 2 37 阀室安装工程 406 座 4 38 阀室土建工程 406 座 4 39 线路水工保护 m3 72471 40 标志桩、转角桩、测试桩、警示牌埋设、固定墩 标志桩埋设 813 个 252 41 转角桩、测试桩埋设 个 258 含里程桩 42 警示牌埋设 个 436 43 固定墩 个 4 现浇钢筋砼 44 标志桩埋设 406 个 406 45 转角桩、测试桩埋设 个 497 含里程桩 46 警示牌埋设 个 65 47 固定墩 个 4 现浇钢筋砼 48 大开挖穿越公路 无套管 813 m 184.02 49 有套管 m 322 50 箱涵 m 156 51 无套管 406 m 252 52 有套管 m 20 53 箱涵 m 20 54 有套管 同管/涵 m 86 55 箱涵 m 20 56 顶管穿越公路、铁路及河塘 813 m 403.59 条 57 406 m 1192 条 58 同套管 m 1682 条 59 定向钻穿越 813 m 1534 条 60 406 m 933 条 61 河塘大开挖 813 m 155 条 62 406 m 142 条 63 并行及同沟 m 1177 条 64 地下障碍物穿越 813 处 4 65 406 处 2 66 并行及同沟 处 11 67 管段连头 813 处 8 68 406 处 5 69 光缆敷设 813 Km 55.885 含警示带 70 压重袋 813 个 216 5 序号 清单项目名称 计量单位 工程量 备注 71 406 个 96 72 阴极保护 测试桩 813 个 62 73 牺牲阳极 个 2 临时阴保 74 测试桩 406 个 62 75 牺牲阳极 个 2 临时阴保 76 隧道附属建(构)筑物 处 4 6 第三章 施工管理机构图 1、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本工程的管理力度,按照工程项目管理程序,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领导班子,下设“五部一室”:即工程部、财务部、采办部、QHSE 部、控制部、综合办公室,作业层为本标段设 2 个主体焊接组、1 个穿越连头机组、2 个土石方机组、2 个穿越机组、1 个综合机组(防腐、运管、冷弯管制作、管线下沟及试压等)共 8 个机组。各部室对工程进行全面管理和协调。组织机构见下图:2、各岗位职责及各部门工作职责 2.1 项目经理职责 2.1.1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工程所在地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2.1.2 对工程项目施工进行有效控制,执行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实现安全、文明生产,努力提高经济效益。2.1.3 全面负责协调与业主、监理及地方政府的关系,为正常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2.1.4 全面负责项目部的施工生产及经营管理工作,对项目部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 财务部 采办部 综合办公室 控制部 工程部 安全总监 QHSE部 各施工机组 项目总工程师 7 协调、控制,对本项目的 HSE、费用、质量、工期负第一责任。2.1.5 负责处理施工生产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保证各机组施工生产有序开展。2.1.6 组织有关部门制定项目部各项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2.1.7 全面负责项目部“一体化管理”工作。认真贯彻上级有关“一体化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及规定,建立健全项目部“一体化管理”体系并推动其有效运行。2.2 项目副经理职责 2.2.1 全面落实项目经理的各项指令,协助项目经理做好施工生产工作,对项目部的成本、工期、质量等工作负有主要责任。2.2.2 具体负责日常人员、设备机具调动,权衡项目生产资源。2.2.3 对项目部施工生产进行组织、协调、控制,及时处理施工现场出现的问题,使项目施工生产有序进行。2.2.4 掌握施工生产动态,研究解决施工生产中出现的问题。2.2.5 及时向项目经理汇报施工生产中的难点及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2.2.6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重点抓好征地协调工作,为机组施工铺平道路。2.2.7 协助项目经理加强质量管理工作,优质、高效地开展施工生产。2.2.8 抓好项目各营地建设,为工程施工作好后勤保障工作。2.3 项目总工程师职责 2.3.1 执行项目经理的决策和部署。2.3.2 组织技术攻关,对施工技术问题负全面责任。2.3.3 组织好有关技术规程、技术标准的贯彻执行。2.3.4 制订工程质量目标,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和重点、难点施工方案。2.3.5 组织质量工作会议,分析和解决各种质量问题。2.3.6 对违反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和各项管理制度者,予以制止、纠正和批准处理决定。2.4 安全总监职责 2.4.1 协助项目经理管理项目整体安全生产工作,分析项目安全生产状况,制定安全生产计划。2.4.2 负责组织制定和审查项目部 HSE 两书一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奖惩方案、安全技术措施计划、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计划和方案,并组织或督促实施。8 2.4.3 组织检查各项目部门、各机组安全职责履行情况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重大问题。2.4.4 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协调开展安全生产专业检查。2.4.5 审查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并按要求督促实施。2.4.6 协调组织项目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2.4.7 制定安全生产措施,并督促落实。2.4.8 定期向项目经理提交安全工作报告。2.4.9 完成项目经理交办的其它安全生产工作。2.5 控制部职责 2.5.1 对整个项目的进度和费用进行控制。在控制概念上做到进度和费用控制的集合控制;在控制机理上做到进度和进度款的实时控制。2.5.2 负责工程的预决算编制及管理,保证按计划成本(费用)完成工程,防止成本超支和费用增加。2.5.3 编写施工计划,搞好计划管理,按预定进度计划实施工程,按期交付工程,防止工程拖延。2.5.4 负责合同起草、签订及管理工作。2.5.5 培养整个项目施工人员的合同意识,使施工人员能在合同实施过程中自觉地、认真严格地按合同要求行使权利、履行义务。2.6 工程部职责 2.6.1 参与组织有关施工准备工作,包括:组织设备维修、人员培训,组织营地建设和人员设备调迁。2.6.2 组织内部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2.6.3 组织协调施工,合理调配施工力量,解决现场施工问题,检查监督技术规范、标准的执行。2.6.4 办理工程变更及设计变更,处理现场技术问题,参与质量事故的分析与处理。2.6.5 检查、监督施工机组的原始技术资料填写及现场签证情况。2.6.6 组织工程检查、验交,参与组织保投产工作,整理、汇编竣工资料。2.7 QHSE 部职责 2.7.1 负责项目质量的策划,明确各个体系要素的责任部门。9 2.7.2 编写项目质量手册、质量计划和质量程序文件,确定项目质量方针、组织机构、管理职责、合同评审等全部质量体系要素的控制原则。2.7.3 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2.7.4 建立健全严格的质量奖惩制度。2.7.5 组织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培训,定期组织各机组召开质量分析会议,解决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2.7.6 收集质量信息,为处理质量问题、提高施工质量提供依据。2.7.7 建立 HSE 管理网络,将 HSE 管理职能和管理活动按照不同的级别进行分工,使之能够有效地开展。2.7.8 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具体情况,编写有针对性且实用的项目HSE 体系文件。2.7.9 全面负责整个项目的 HSE 培训、审核和监督检查。2.7.10 制订并实施工程应急反应计划,对项目交通安全进行严格管理。2.8 采办部职责 2.8.1 编制项目物资管理计划,并负责具体实施。2.8.2 严格按上级物资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物资的采购、验收、保管与发放。2.8.3 实行限额领料制度,按计划发放各种工程用料。2.8.4 监督检查各机组材料的保管及使用情况。2.8.5 组织物资的统计与核销,并及时上报。2.9 财务部职责 2.9.1 严格执行国家的各项财务政策和上级有关规定。2.9.2 做好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工作。2.9.3 制定项目目标成本控制计划并负责具体实施。2.9.4 参与组织经营活动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2.10 综合办公室职责 2.10.1 协助项目经理处理好与业主、监理及地方政府的关系。2.10.2 参与组织施工人员的调迁工作。2.10.3 制订项目经济责任制,并负责具体实施。2.10.4 按项目部有关规定做好人员选聘、考核培训及日常劳资管理。2.10.5 安排项目部组织召开的各类会议,负责项目部日常招待工作。10 2.10.6 负责工程项目的宣传报道工作。2.10.7 全面负责整个项目部的文件控制和信息管理工作,在项目部建立严格的文件控制制度,规范收发文程序。3、项目部主要人员 序号 部门/职务 姓名 职称 一 项目部领导(4 人)1 项目经理 李龙波 工程师 2 项目副经理 赖向辉 工程师 3 项目安全总监 胡正荣 工程师 4 项目总工程师 陈利新 工程师 二 工程部(3 人)5 工程部长 尹继善 工程师 6 土建工程师 杜育科 工程师 7 工艺、设备安装工程师 罗顺友 工程师 三 QHSE 部(2 人)8 QHSE 部部长 齐文庆 工程师 9 QHSE 监督员 陶志 助理工程师 四 控制部(2 人)10 控制部部长 王双平 经济师 11 计划、合同管理 张利华 助理经济师 五 财务部(2 人)12 财务部长 任兰科 会计师 13 出纳 赵辉 助理会计师 六 采办部(2 人)14 采办部长 杨文凯 助理经济师 15 材料员 王永刚 工程师 七 综合办公室(3 人)16 主任 季荣林 政工师 17 文控 杨帅 助理工程师 18 外协 徐洪涛 工程师 合计 18 人 11 4、作业层人员配备表 本标段设 2 个主体焊接组、1 个穿越连头机组、2 个土石方机组、2 个穿越机组、1 个综合机组(负责防腐、运管、弯管制作、管线下沟及试压等)共8 个机组。序号 岗 位 主体焊 接 1 机组 主体焊 接2机组 穿越连 头机组 土石方 1 机组 土石方 2 机组 综合 机组 穿越 机组 合计 1 机组长 1 1 1 1 1 1 2 8 2 技术员 1 1 1 1 1 2 1 8 3 质量员 1 1 1 1 1 2 1 8 4 安全员 1 1 1 1 1 2 1 8 5 材料员 1 1 1 1 1 1 1 7 6 测量工 1 1 1 1 1 5 7 电焊工 14 14 6 4 38 8 管 工 2 2 2 6 9 机 械 7 7 6 6 6 3 4 39 10 防腐工 10 10 11 起重工 2 2 1 5 3 13 12 电 工 1 1 1 1 1 4 2 11 13 气焊工 1 1 1 1 4 14 修理工 1 1 1 1 2 6 15 爆破手 4 4 8 16 木工 4 4 8 17 瓦 工 10 10 20 18 泥浆工 4 4 19 司 机 4 4 4 4 4 12 5 37 20 控 向 2 2 21 司钻工 4 4 22 钻杆工 4 4 23 弯管机操作手 2 2 24 普 工 10 10 8 24 24 20 12 108 25 厨 师 2 2 1 2 2 2 1 12 26 合计 50 50 36 61 61 71 50 379 12 5、作业层设备配备表 序号 设备 型号 焊接一机组 焊接二机组 穿越连头机组 土石方一机组 土石方二机组 综合机组 穿越 机组 合计 1 挖掘机 CAT325B 1 1 1 2 2 1 2 10 2 挖掘机 PC220 1 1 1 3 3 1 1 11 3 内对口器 813 1 1 2 4 457 1 1 2 5 406 1 1 2 6 外对口器 813 1 1 1 3 7 457 1 1 1 3 8 406 1 1 1 3 9 环形火焰加热器 813 1 1 1 3 10 457 1 1 1 3 11 406 1 1 1 3 12 焊接工程车 YZDZ-80/HY100D 6 6 2 14 13 胶轮焊车 1 1 2 14 林肯焊机 DC-400 14 12 6 32 15 林肯送丝机 23P 14 12 6 32 16 焊条烘干箱 ZYHC-30 1 1 1 3 17 半自动切割机 813 1 1 1 3 18 457 1 1 1 3 19 406 1 1 1 3 20 客车 30 座 1 1 1 1 1 5 21 运管车 25T 2 2 22 平板车 40T 2 2 24 吊车 16T 2 2 25 吉普 2 26 皮卡 1 1 1 1 1 1 1 7 27 客货双排 1 1 1 1 1 1 1 7 28 越野车 2 29 一体焊机 美国林肯 1 2 4 30 喷砂除锈装置 1 1 31 污水泵 180 2 2 4 8 13 序号 设备 型号 焊接一机组 焊接二机组 穿越连头机组 土石方一机组 土石方二机组 综合机组 穿越 机组 合计 m3/h 32 注水泵 280m3/h h=301m 1 1 33 空压机 30m3/min 2.4Mpa 1 1 34 试压泵 4DSY 40Mpa 1kl/h 1 1 35 干燥机 140m3/min 1 1 36 潜孔钻 1 1 37 搅拌机 1 1 38 钻机 DD360(100T)2 2 39 液压千斤顶 200T 4 4 40 弯管机 1 1 41 发电机 50kw 1 1 1 3 42 对口龙门架 813 1 1 43 406 1 1 44 运管小车 813 1 1 44 406 1 1 45 卷扬机 10T 1 1 46 5T 1 1 47 GPS Hiperpro 1 1 2 48 全 站 仪 TCR802 1 1 49 水 准 仪 S7 1 1 2 50 防腐测厚仪 LYT-2000 1 1 51 地面检漏仪 FJ-9 1 1 52 电火花检漏仪 SL-6 3 3 53 风 速 仪 PH-SD1 1 1 1 1 4 14 序号 设备 型号 焊接一机组 焊接二机组 穿越连头机组 土石方一机组 土石方二机组 综合机组 穿越 机组 合计 54 温 湿 度 仪 YD-HT818A 1 1 1 1 4 55 红外线测温仪 STW 3 3 2 8 56 焊接检验尺 HJC40 5 5 2 12 15 第四章 总进度计划表及施工网络图和保证进度具体措施 1、总进度计划及施工网络图 总进度计划及施工网络图见附表四。2、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为保证施工进度,合理调配资源,编制合理的施工计划,通过计划控制、合同控制、现场控制、施工调度控制和征地协调措施五项控制措施在施工全过程中的应用保证施工进度,尤其是关键工作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进行重点控制,要在施工前编制单体施工方案进行施工过程控制。2.1 计划控制 2.1.1 施工进度计划实行动态控制,采用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经济措施加以规范和约束。2.1.1.1 组织措施 1)建立项目进度实施和控制的组织管理系统,落实项目管理层和执行层进度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2)制订进度工作管理制度,明确生产协调会召开的时间、参加会议人员、议定的事项及需要解决的问题;2.1.1.2 技术措施 1)在施工中优先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方法和新工艺、新材料等,提高工作效率,以此来保证工期目标的实现;2)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本标段的施工重点及关键工程项目,结合当地气象及水文地质情况,优化施工方案,制定符合实际的施工技术方案,选择合理的季节进行施工,以缩短工程工期;3)加强员工的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教育员工严格执行施工规范,提高工程质量的一次合格率,减少返工现象,从而加快施工进度。2.1.1.3 经济措施 1)及时与业主进行沟通和结合,落实好实现进度目标的保证资金,并确保及时拨付到位;2)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实施加强进度控制的经济承包责任制,最大限度调动16 职工的积极性。2.1.2 主要采用事前控制,同时做好阶段性检查,分析找出影响施工计划的原因,及时纠正偏差。从而做到事中和事后控制,保证施工进度计划的完成。2.1.3 编制详细可行的施工进度计划,并跟踪了解工程进展情况,收集反馈信息,根据统计结果,进行进度与计划的比较,分析影响施工进度的原因,寻找对策,提出更改措施,经过调整,形成一个新的施工计划。施工计划动态管理循环图如下:2.2 合同控制 2.2.1 严格执行合同条款,自觉履行合同义务,从技术管理、造价控制、材料采购、人机优化等方面入手,保证各工序的连续均衡施工,从而保证工期目标的实现。2.2.2 全体参加施工的人员都要熟悉掌握合同条款,明确质量、安全、工期、等各项目标,树立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思想,高标准、严要求,使工程质量达到或高于合同约定的标准。自觉履行合同义务,从而保证工期目标的实现。2.2.3 合同管理人员定期检查合同履约情况,对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是 施工进度计划的执行 统计和整理 实际值与计划值比较 对其它有关计划的调整 形成新的施工进度计划 提出更改措施 确定是否 产生偏差 分析原因及对后工序影响 了解工程进展、数据采集 17 馈,并提出改进措施,保证合同履约率 100%,确保工程优质、高效按期完工。2.3 现场控制 2.3.1 根据项目整体情况,编制施工网络计划,抓住关键线路,解决主要矛盾,使网络优化运行,各施工机组应服从大局,合理调度,确保施工进度按计划运行。2.3.2 提前与业主、监理单位、地方政府等单位联系,办好各种施工许可证,保证施工正常进行。2.3.3 及时收听当地气象台站的天气预报,提前做好冬雨季节施工措施,尽量不因天气的变化而影响施工进度。2.3.4 最大限度的提高预制程度,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场地预制,减少现场工作量。2.4 施工调度控制 2.4.1 根据长输管道施工特点,合理配置资源,加强现场协调和调度,根据现场条件、环境和气候的变化,随时调整施工队伍的部署,减少窝工和停工。2.4.2 阀室施工过程中存在各专业交叉作业,为达到施工资源利用最大化,编制施工计划时应客观综合考虑,避免同一作业区内施工冲突;现场协调人员应提前为即将发生的施工作业创造便利条件,避免窝工和停工。2.4.3 加强质量控制,强化质量管理,保证整个工程不出现质量返工现象。2.4.4 施工设备机具的进场就位、转场应事先提供方案和计划,保证设备机具顺利调迁。2.4.5 及时调整施工力量,保证施工各工序的平稳过度和正常衔接。必要时加大人员、材料和机具设备的投入,确保工程按期竣工。2.4.6 加强同业主、监理及技术监督部门的联系。根据要求,及时调整工程部署。2.5 协调控制 为保证管道施工的顺利开展,必须及时、有效地配合业主办理征地手续,积极协调地方关系。相关措施如下:2.5.1 加强与政府的沟通,通过政府宣传,让当地群众了解、支持管道建设 请业主出面召开工程施工协调会,为确保协调会的工作力度,尽可能请地方主要及分管行政领导组织,要求地市或区县的计划委员会、国土局、规划局、建设局、交通局、水利局、电力局、通讯局、公安局等政府职能部门及管道所经的各个乡镇主管领导参加,宣传工程项目建设的意义,讲明工程的工期,解释赔偿原则和政策,并对18 地方关注的问题给予解释,并记录所有参加会议人员的工作地点和详细的联系方法。有条件的情况下,邀请地方电视、广播、新闻媒体参加,作好舆论宣传和报道,及时把工程的意义传播到沿线村民,使之家喻户晓,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5.2 明确业主和施工承包商的工作界面划分 明确业主和施工承包商的工作界面如何划分,积极配合业主办理用地赔偿等相关手续。2.5.3 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对策 2.5.3.1 对于土地以集体承包为主的地区,施工项目部基本不需与乡、村、户发生协调关系,直接与地方政府签订赔偿协议即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2.5.3.2 对于地域狭窄,耕地面积少,各民族居住集中,情况比较复杂,协调工作难度大的地区,施工项目部把工作重点放在与各级政府的关系协调上,与县主管部门签订赔偿协议,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由地方政府出面对各村、各户协调,使用地方的力量协助工作。2.5.3.3 对于多为水果和蔬菜基地,经济价值高,赔偿工作难度大的地区,应与上一级国土资源部门签订土地征用赔偿承包协议,通过国土资源部门直接进行协调,加大工作力度,保证管道的顺利施工。2.5.4 文明施工,合理使用土地 在施工中保护生态,保护耕地,减少用地,就是对政府的支持,更是为沿线人民群众造福。2.5.4.1 教育职工树立保护农田、减少用地、爱护植被的思想意识。2.5.4.2 制定具体的文明施工措施。车辆、设备进入村庄谨慎行驶,施工现场整洁、有序,人员言谈要文明礼貌。2.5.4.3 结合施工规范,确定施工作业带,作业带放线准确、认真,土地丈量后不容许随便改动。施工时,尽量考虑农民利益。2.5.4.4 进管便道、堆管场地要严格按工程规定使用,尽量利用施工作业带或已有的乡村道路和场院空地。2.5.4.5 施工中尽量保护农田水利设施,宁可增加施工难度,也要确保农田浇灌不受影响。2.5.4.6 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地貌,先填生土后回填表层熟土。特别是施工时破坏19 的沟堤,坝渠等地貌,更要立即恢复,防止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2.5.4.7 施工中的废弃物及时清除,堆放到指定地点,不得乱扔乱倒。2.5.4.8 使用土地与村民发生不同意见时,要不急不燥,不回避矛盾,不乱许愿,通过组织逐级反映。2.5.5 精心配置地方关系协调人员 由于地域的差别,各地形成的民俗和地方政府的施政方法都各有不同,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尊重民族习惯,了解社会情况,既有利于处理好地方关系,更有利于施工的顺利进行。2.5.5.1 施工机组在施工前,项目部派协调专人到当地进行风俗民情、自然环境和社会治安秩序的访问调查,而后再集中选派负责做协调地方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在组织培训学习的同时,发动大家出主意、想办法、确定工作目标,制定工作策略,从而更好地发挥开路先锋的作用。2.5.5.2 地方协调的工作人员选择标准:一是业务熟练,政策水平高,为人做事公正;二是工作责任心强,执行标准严格,敢于坚持原则;三是有一定的群众工作经验,工作热情高,并有忍耐性。2.5.5.3 专人、专职、专车负责协调地方关系,办理征地手续。20 第五章 主要施工方案 方案一、丘陵及一般地段施工方案 1、施工程序 2、线路交桩 施工准备 测量放线 土地征用 青苗赔偿 房屋拆迁 线路复测 修运管路 修堆管场 作业带清理 筑拦水坝、排水 修便桥 防腐管运输 热煨弯管运输 冷弯管弯制 冷弯管运输 管线吹扫 分段试压 水工保护 三桩埋设 管沟开挖 补口补伤 管道下沟 火花检漏 通球 竣工验收 管口清理 对口 管口预热 管内清理 焊接 检测 返修 管线连头 管沟回填 恢复地貌 布管 补伤 21 2.1 线路交桩工作程序为:交桩准备现场交桩填写交桩记录表护桩交桩工作总结、答疑 2.2 施工承包商现场接桩应有项目技术负责人、测量技术人员参加,交桩前应熟悉图纸及有关资料。2.3 交接桩工作在野外进行,因此必须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车辆、图纸、地图、GPS 定位仪、通讯设备、红油漆、彩旗、记录表格、现场标志物及必要的生活用品等。2.4 现场交接桩应从标段线路起点开始,交接内容包括:线路控制桩(转角桩、加密桩)、沿线路设置的临时性、永久性水准点。其中线路控制桩应与施工图纸对应交接,两者应准确对应,控制桩上应注明桩号。2.5 接桩人员对线路测定资料、线路平面图和断面图进行详细审核。接桩时应核对控制桩的桩号、里程、高程和转角角度,确保接桩正确无误,并做好交桩记录。2.6 交接桩前丢失的控制桩和水准点由设计方负责恢复后,再进行交接。2.7 接桩人员应对水准点和控制桩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并设参照物,为了测量放线时找桩方便,可用红油漆在固定参照物涂上记号,标明桩号,并用箭头指示方向。2.8 交接桩完毕后,由业主或监理组织进行总结和答疑,承包商根据施工经验和现场地形向设计方和业主提出局部改线建议。3 测量放线 3.1 测量放线由施工承包商在监理的监督下自行组织完成,工作程序为:准备工作测量定桩放线移桩。3.2 测量、放线应由参加接桩的测量技术人员主持。3.3 准备工作 3.3.1 备齐放线区段完整的施工图。3.3.2 备齐交接桩记录及认定的文件。3.3.3 检查校验测量仪器,测量仪器必须经法定计量部门校验合格且在有效期内使用。3.3.4 备足木桩、花杆、彩旗、白灰、红布条。3.3.5 备齐定桩、撒灰工具和用具。3.3.6 准备好防晒、防雨、防风沙用具。3.4 测量 22 3.4.1 根据线路平面图、断面图、线路控制桩、水准标桩进行测量放线。放线宜采用GPS 定位,全站仪测量,测量放线中应对测量控制桩全过程保护。对于丢失的控制桩、水准标桩,应根据交接桩记录或中线成果表等测定资料进行补桩。依据施工图、测量成果表,复测设计桩的位置和高程。3.4.2 放线测量应测定出线路轴线和施工作业带边界线,每 100m 设置一个百米桩,地势起伏较大的地段,要适当加密标桩;在线路轴线上还应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设置纵向变坡桩、曲线加密桩、标志桩,并注明变坡点位置、角度、曲率半径、切线长度、外矢矩。3.4.3 采用弹性敷设或冷弯管处理水平或竖向转角时,应在曲线的始点、终点上设桩,并在曲线段上设置加密桩,间隔10m。弹性敷设可以通过“工兵法”、“解析法”和“总偏角法”进行测量放样。3.4.4 河流、沟渠、公路、铁路、地下管道、电缆、光缆、线路阀室的两端及管线壁厚、防腐层等级变化分界处应设置标志桩。地下障碍物标志桩应注明名称、埋深和尺寸。3.4.5 测量过程中应做好各项测量记录,包括控制桩测量(复测)记录,转角处理记录。3.4.6 承包商应对施工段设计图纸的线路和弹性敷设、冷弯管、热煨弯管数量及角度进行复核;管沟开挖后应进行复测,再次复核冷弯管、热煨弯管的度数,并向业主申请热煨弯管。3.5 放线 3.5.1 一般地段施工,测量放线工作是施工质量的关键性工序。3.5.2 线路中心线和施工作业带边界线桩定好后,放出管道中心线和作业带边界线。其中作业带边界线在作业带清理前放出,管道中心线在管沟开挖前放出。采用沟上组焊法时,管道组装轴线宜在扫线后再放,并做好明显标志。3.3.5.3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放线:1)植被茂密,灌木丛生地段,采用系红布条方法进行放线。2)林区地段在桩间撒白灰后,将作业带内需要清除的树木涂白漆。3.3.5.4 所有实际测量数据要作好记录,包括桩点坐标、高程、转角、变壁厚点、阀室、穿跨越、标志桩、阴保桩等关键点位置坐标,以及线路地貌特征变化点坐标和长23 度等,并填写好测量记录。3.4 施工作业带清理、施工便道(便桥)修筑和堆管场修筑 3.4.1 施工作业带清理 3.4.1.1 施工作业带清理前办理征地手续,并会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对施工作业带内地上、地下各种建(构)筑物和植(作)物、林木等进行清点造册后进行。3.4.1.2 施工作业带范围内,对于影响施工机具通行或施工作业的石块、杂草、树木、构筑物等清理干净,沟、坎、坑、洼予以平整。对于作业带内的电力、水利设施要加以保护。3.4.1.3 清理和平整施工作业带时,注意保护线路标志桩,如果损坏要立即进行补桩恢复,以便施工过程中能及时对管线进行监测。3.4.1.4 施工作业带通过不允许堵截的水系,应铺设有足够流量的过水管后再回填土或搭设便桥连通施工作业带。3.4.2 施工便道(便桥)修筑 3.4.2.1 施工便道原则上利用已有的乡村道路,对其应当拓宽、垫平、碾压,以满足施工设备行走需要。3.4.2.2 施工便道经过埋设较浅的地下管道、光缆等地下构筑物或设施时,要与使用管理单位及时联系,商定保护措施。3.4.2.3 施工便道要平坦,具有足够的承压强度,能保证施工机具设备的行驶安全。

    注意事项

    本文(长输管道施工组织设计.pdf)为本站会员(ylj18****70940)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