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习题及答案.pdf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习题及答案 1 大多数药物吸收的机理是(D)A 逆浓度差进行的消耗能量过程 B 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 C 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 D 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 E 有竞争转运现象的被动扩散过程 2 PH 分配学说适用于药物在胃肠道中的吸收机制的是被动扩散 3 血液中能向各组织器官运转分布的药物形式为游离药物 4 影响胃肠道吸收的药物理化性质因素为()A 胃肠道 Ph B 胃空速率 C 溶出速率 D 血液循环 E 胃肠道分泌物 5 某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为 5 L,说明 药物主要在血液中 6 弱酸性药物在胃中吸收较好的原因是弱酸性药物在胃中主要以未解离型形式存在 7 大多数药物在小肠中的吸收比 pH 分配假说预测值要高的原因是 小肠粘膜具有巨大的 表面积 8(药物胃肠道的主要及特殊吸收部位是 小肠 9(同一种药物口服吸收最快的剂型是溶液剂 10(对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越广 11(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很高,该药物(D)A(半衰期短 B(吸收速度常数 ka 大 C(表观分布容积大 D(表观分布容积小 E(半衰期长 12(静脉注射某药物 500mg,立即测出血药浓度为 1mg,mL,按单室模型计算,其表观分 布容积为(B)A(0(5 L B(5 L C(25 L D(50L E(500L 13(药物的消除速度主要决定(C)A(最大效应 B(不良反应的大小 C(作用持续时间 D 起效的快慢 E(剂量大小 1、正确论述生物药剂学研究内容的是(C)A、探讨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强度 B、研究药物作用机理 C、研究药物在体内情况 D、研究药物制剂生产技术 2、能避免首过作用的剂型是(D)A、骨架片 B、包合物 C、软胶囊 D、栓剂 3、进行生物利用度试验时,整个采样时间不少于(C)A、1-2 个半衰期 B、2-3 个半衰期 C、3-5 个半衰期 D、5-8 个半衰期 E、8-10 个半衰期 4、药物剂型与体内过程密切相关的是(A)A、吸收 B、分布 C、代谢 D、排泄 5、药物疗效主要取决于(A)A、生物利用度 B、溶出度 C、崩解度 D、细度 6、影响药物吸收的下列因素中不正确的是(A)A、解离药物的浓度越大,越易吸收 B、药物脂溶性越大,越易吸收 C、药物水溶性越大,越易吸收 D、药物粒径越小,越易吸收 7、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是(B)A、胃 B、小肠 C、结肠 D、直肠 8、下列给药途径中,除(C)外均需经过吸收过程 A、口服给药 B、肌肉注射 C、静脉注射 D、直肠给药 9、体内药物主要经(A)排泄 A、肾 B、小肠 C、大肠 D、肝 10、体内药物主要经(D)代谢 A、胃 B、小肠 C、大肠 D、肝 11、同一种药物口服吸收最快的剂型是(C)A、片剂 B、散剂 C、溶液剂 D、混悬剂 12、药物生物半衰期指的是(D)A、药效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B、吸收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C、进入血液循环所需要的时间 D、血药浓度消失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二)配伍选择题 1-5 A、主动转运 B、促进扩散 C、吞噬 D、膜孔转运 E、被动转运 1、逆浓度梯度(A)2、需要载体,不需要消耗能量是(B)3、小于膜孔的药物分子通过膜孔进入细胞膜的是(D)4、细胞摄取固体微粒的是(C)5、不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的是(E)6-10 A、C=C 0(1-enk)/(1-e-k )?e-k t B、F=(AUC0?)口服/AUC0?)注射 C、C=KaFK 0/V(Ka-k)?(e-k t-e-kat)D、C=k0/kV?(1-e-k t)E、C=C0e-k t 1、表示某口服制剂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是(B)2、表示单室模型,多剂量静脉注射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是(A)3、表示单室模型,单剂量静脉注射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是(E)4、表示单室模型,单剂量静脉滴注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是(D)5、表示单室模型,单剂量口服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是(C)(三)多项选择题 1、生物药剂学中的剂型因素对药效的影响包括(ABCD)A、辅料的性质及其用量 B、药物剂型 C、给药途径和方法 D、药物制备方法 2、药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有(ABCD)A、主动转运 B、被动转运 C、促进扩散 D、胞饮与吞噬 3、生物利用度的三项参数是(ACD)A、AUC B、t 0.5 C、T max D、C max 4、生物利用度试验的步骤一般包括(ABCE)A、选择受试者 B、确定试验试剂与参比试剂 C、进行试验设计 D、确定用药剂量 E、取血测定 5、主动转运的特征(DE)A、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扩散 B、不需要载体参加 C、不消耗能量 D、有饱和现象 E、有结构和部位专属性 6、肝脏首过作用较大的药物,可选用的剂型是(CDE)A、口服乳剂 B、肠溶片剂 C、透皮给药制剂 D、气雾剂 E、舌下片剂 7、对生物利用度的说法正确的是(BCD)A、要完整表述一个生物利用度需要 AUC,Tm 两个参数 B、程度是指与标准参比制剂相比,试验制剂中被吸收药物总量的相对比值 C、溶解速度受粒子大小,多晶型等影响的药物应测生物利用度 D、生物利用度与给药剂量无关 E、生物利用度是药物进入大循环的速度和程度 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 一、A 型题(最佳选择题)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A、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机理及过程的边缘科学 B、大多数药物通过被动扩散方式透过生物膜 C、主动转运是一些生命必需的物质和有机酸、碱等弱电解质的离子型等,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从低浓度区域向高浓度区域转运的过程 D、被动扩散一些物质在细胞膜载体的帮助下,由高浓度向低浓度区域转运的过程 E、细胞膜可以主动变形而将某些物质摄入细胞内或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称为胞饮 2、不是药物通过生物膜转运机理的是 C A、主动转运 B、促进扩散 C、渗透作用 D、胞饮作用 E、被动扩散 3、以下哪条不是被动扩散特征 B A、不消耗能量 B、有部位特异性 C、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运 D、不需借助载体进行转运 E、无饱和现象和竞争抑制现象 4、以下哪条不是主动转运的特征 D A、消耗能量 B、可与结构类似的物质发生竞争现象 C、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转运 D、不需载体进行转运 E、有饱和状态 5、以下哪条不是促进扩散的特征 D A、不消耗能量 B、有结构特异性要求 C、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 D、不需载体进行转运 E、有饱和状态 6、关于胃肠道吸收下列哪些叙述是错误的 C A、当食物中含有较多脂肪,有时对溶解度特别小的药物能增加吸收量 B、一些通过主动转运吸收的物质,饱腹服用吸收量增加 C、一般情况下,弱碱性药物在胃中容易吸收 D、当胃空速率增加时,多数药物吸收加快 E、脂溶性,非离子型药物容易透国细胞膜 7、药物剂型对药物胃肠道吸收影响因素不包括 E A、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 B、粒子大小 C、多晶型 D、解离常数 E、胃排空速率 8、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不包括 D A、胃肠液成分与性质 B、胃肠道蠕动 C、循环系统 D、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 E、胃排空速率 9、一般认为在口服剂型中药物吸收的大致顺序 A A、水溶液,混悬液,散剂,胶囊剂,片剂 B、水溶液,混悬液,胶囊剂,散剂,片剂 C、水溶液,散剂,混悬液,胶囊剂,片剂 D、混悬液,水溶液,散剂,胶囊剂,片剂 E、水溶液,混悬液,片剂,散剂,胶囊剂 10、已知某药口服肝脏首过作用很大,改用肌肉注射后 A A、t1/2 不变,生物利用度增加 B、t1/2 不变,生物利用度减少 C、t1/2 增加,生物利用度也增加 D、t1/2 减少,生物利用度也减少 E、t1/2 和生物利用度皆不变化 11、某药物对组织亲和力很高,因此该药物 A A、表观分布容积大 B、表观分布容积小 C、半衰期长 D、半衰期短 E、吸收速率常数 Ka 大 12、关于表观分布容积正确的描述 B A、体内含药物的真实容积 B、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 C、有生理学意义 D、个体血容量 E、给药剂量与 t 时间血药浓度的比值 13、关于生物半衰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随血药浓度的下降而缩短 B、随血药浓度的下降而延长 C、正常人对某一药物的生物半衰期基本相似 D、与病理状况无关 E、生物半衰期与药物消除速度成正比 14、测得利多卡因的生物半衰期为 3.0h,则它的消除速率常数为 D A、1.5h-1 B、1.0h-1 C、0.46h-1 D、0.23h-1 E、0.15h-1 15、某药物的 t1/2 为 1 小时,有40%的原形药经肾排泄而消除,其余的受到生物转化,其生物转化 速率常数 Kb 约为 E A、0.05 小时-1 B、0.78 小时-1 C、0.14 小时-1 D、0.99 小时-1 E、0.42 小时-1 16、某药静脉注射经 2 个半衰期后,其体内药量为原来的 B A、1/2 B、1/4 C、1/8 D、1/16 E、1/32 17、地高辛的半衰期为 40.8h,在体内每天消除剩余量的百分之几 A、35.88%B、40.76%C、66.52%D、29.41%E、87.67%18、假设药物消除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问多少个 t1/2 药物消除 99.9%D A、4 t1/2 B、6 t1/2 C、8 t1/2 D、10 t1/2 E、12 t1/2 19、单室模型药物,单次静脉注射消除速度常数为 0.2h-1,问清除该药 99%需要多少时间 B A、12.5h B、23h C、26h D、46h E、6h 20、一病人单次静脉注射某药物 10mg,半小时血药浓度是多少 g/mL。(已知t1/2=4h,V=60L)A A、0.153 B、0.225 C、0.301 D、0.458 E、0.610 21、单室模型药物,生物半衰期为 6h,静脉输注达稳态血药浓度的 95%需要多长时间 B A、12.5h B、25.9h C、30.5h D、50.2h E、40.3h 22、缓控释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测定中采集血样时间至少应为 B A、12 个半衰期 B、35 个半衰期 C、57 个半衰期 D、79 个半衰期 E、10 个半衰期 23、以静脉注射为标准参比制剂求得的生物利用度 A A、绝对生物利用度 B、相对生物利用度 C、静脉生物利用度 D、生物利用度 E、参比生物利用度 二、B 型题(配伍选择题)14 A、被动扩散 B、主动转运 C、促进扩散 D、胞饮 E、吸收 1、大多数药物的吸收方式 A 2、有载体的参加,有饱和现象,消耗能量 B 3、有载体的参加,有饱和现象,不消耗能量 C 4、细胞膜可以主动变形而将某些物质摄入细胞内 D 58 A、口服给药 B、肺部吸入给药 C、经皮全身给药 D、静脉注射给药 E、A、B和 C 5、有首过效应 A 6、没有吸收过程 D 7、控制释药 C 8、起效速度同静脉注射 B 912 A、肠肝循环 B、生物利用度 C、生物半衰期 D、表观分布容积 E、单室模型 9、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的时间 C 10、药物在体内各组织器中迅速分布并迅速达到动态分布平衡 E 11、药物随胆汁进入小肠后被小肠重新吸收的现象 A 12、体内药量 X 与血药浓度 C 的比值 D 1316 A、Cl=KV B、T1/2=0.693/K C、GFR D、V=X0/C0 E、AUC 13、生物半衰期 B 14、曲线下的面积 E 15、表观分布容积 D 16、清除率 A 1719 A、清除率 B、表观分布容积 C、双室模型 D、单室模型 E、多室模型 17、反映肾功能的一个指标 A 18、具有明确的生理学意义 A 19、反映药物消除的快慢 A 2023 A、单室单剂量血管外给药 ct 关系式 B、单室单剂量静脉滴注给药 ct 关系式 C、单室单剂量静脉注射给药 ct 关系式 D、单室多剂量静脉注射给药 ct 关系式 E、多剂量函数 20、C=C0ekt C 21、C=kFX0/V(k-k)?(ekt-ekat)A 22、=(1-enk)/(1-ek)E 23、C=k0/Kv(1-ek)B 2427 A、消除速率常数 K B、吸收速率常数 Ka C、多剂量函数 D、A 和 B E、B 和 C 24、WagmerNelson 法的公式可求 B 25、单室模型单剂量静脉注射给药的尿药排泄速度法公式可求 A 26、单室模型单剂量血管外给药的 ct 关系式可求 D 27、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停止滴注后的 ct 关系式可求 A 2831 A、F=(AUC0?)口服/(AUC0?)静注 B、C=kFX0/V(k-k)?(ekt-ekat)C、C=k0/Kv(1-ek)D、C=C0ekt E、C=C0(1-enk)/(1-ek)?ekt 28、表示单室模型、单剂量静脉滴注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 C 29、表示单室模型,单剂量口服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 B 30、表示单室模型,多剂量静脉注射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 E 31、表示某口服制剂的绝对生物利用度 A 三、X 型题(多项选择题)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BD A、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经时过程及其与药效之间关系的科学 B、大多数药物通过这种方式透过生物膜,即高浓度向低浓度区域转运的过程称促进扩散 C、主动转运是一些生命必需的物质和有机酸、碱等弱电解质的离子型等,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从低 浓度区域向高浓度区域转运的过程 D、被动扩散一些物质在细胞膜载体的帮助下,由高浓度向低浓度区域转运的过程 E、细胞膜可以主动变形而将某些物质摄入细胞内或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称为胞饮 2、药物通过生物膜转运机理有 ABDE A、主动转运 B、促进扩散 C、主动扩散 D、胞饮作用 E、被动扩散 3、以下哪几条是被动扩散特征 ACE A、不消耗能量 B、有部位特异性 C、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运 D、需借助载体进行转运 E、无饱和现象和竞争抑制现象 4、以下哪几条是主动转运的特征 ABE A、消耗能量 B、可与结构类似的物质发生竞争现象 C、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 D、不需载体进行转运 E、有饱和状态 5、核黄素属于主动转运而吸收的药物,因此,应该 AD A、反后服用 B、饭前服用 C、大剂量一次性服用 D、小剂量分次服用 E、有肠肝循环现象 6、关于胃肠道吸收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ABD A、大多数脂溶性药物以被动扩散为主要转运方式吸收 B、一些生命必需的物质如氨基酸等的吸收通过主动转运来完成 C、一般情况下,弱碱性药物在胃中容易吸收 D、当胃空速率增加时,多数药物吸收加快 E、脂溶性、离子型药物容易透过细胞膜 7、药物理化性质对药物胃肠道吸收的影响因素是 ABCD A、溶出速率 B、粒度 C、多晶型 D、解离常数 E、消除速率常数 8、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BCE A、药物的给药途径 B、胃肠道蠕动 C、循环系统 D、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 E、胃排空速率 9、下列有关生物利用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BC A、反后服用维生素 B2 将使生物利用度提高 B、无定形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大于稳定型的生物利用度 C、药物微粉化后都能增加生物利用度 D、药物脂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差 E、药物水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好 10、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容积地叙述中,叙述正确的是 ACD A、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 B、表观分布容积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 C、表观分布容积有可能超过体液量 D、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是升或升/千克 E、表观分布容积具有生理学意义 11、可完全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的是 ACE A、舌下给药 B、口服肠溶片 C、静脉滴注给药 D、栓剂直肠给药 E、鼻黏膜给药 12、关于药物动力学中用“速度法”从尿药数据求算药物动力学的有关参数的正确描述是 ABDE A、至少有一部分药物从肾排泄而消除 B、须采用中间时间 t 中来计算 C、必须收集全部尿量(7 个半衰期,不得有损失)D、误差因素比较敏感,试验数据波动大 E、所需时间比“亏量法”短 13、关于隔室模型的概念正确的有 AB A、可用 AIC 法和拟合度法来判别隔室模型 B、一室模型是指药物在机体内迅速分布,成为动态平衡的均一体 C、是最常用的动力学模型 D、一室模型中药物在各个器官和组织中的男均相等 E、隔室概念比较抽象,有生理学和解剖学的直观性 14、用于表达生物利用度的参数有 ACE A、AUC B、CL C、Tm D、K E、Cm 15、非线性动力学中两个最基本的参数是 DE A、K B、V C、CL D、Km E、Vm 16、关于生物利用度测定方法叙述正确的有 AE A、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 B、洗净期为药物的 35 个半衰期 C、整个采样时间至少 7 个半衰期 D、多剂量给药计划要连续测定三天的峰浓度 E、所用剂量不得超过临床最大剂量 17、药物动力学模型的识别方法有 ABCD A、图形法 B、拟合度法 C、AIC 判断法 D、F 检验 E、亏量法 18、生物半衰期是指 CD A、吸收一半所需的时间 B、药效下降一半所需时间 C、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 D、体内药量减少一般所需时间 E、与血浆蛋白结合一半所需时间 19、影响达峰时间 tm 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有 AE A、K B、tm C、X0 D、F E、Ka 答案:一、A 型题 1、D 2、C 3、B 4、D 5、D 6、C 7、E 8、D 9、A 10、A 11、A 12、B 13、C 14、D 15、E 16、B 17、B 18、D 19、B 20、A 21、B 22、B 23、A 二、B 型题 14ABCD 58ADCB 912CEAD 1316BEDA 1719AAA 2023CAEB 2427BADA 2831CBEA 四、X 型题 1、ABD 2、ABDE 3、ACE 4、ABE 5、AD 6、ABD 7、ABCD 8、BCE 9、ABC 10、ACD 11、ACE 12、ABDE 13、AB 14、ACE 15、DE 16、AE 17、ABCD 18、CD 19、AE 生物药剂学模拟题 A 型题 1 药物的灭活和消除速度主要决定 A 起效的快慢 B 作用持续时间 C 最大效应 D 后遗效应的大小 E 不良反应的大小 正确答案:B 2 药物消除半衰期(t)指的是下列哪一条 1/2 A 吸收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B 进入血液循环所需要的时间 C 与血浆蛋白结合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D 血药浓度消失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E 药效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正确答案:D 3 关于生物利用度的描述,哪一条是正确的 A 所有制剂,必须进行生物利用度检查 B 生物利用度越高越好 C 生物利用度越低越好 D 生物利用度应相对固定,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医疗应用 E 生物利用度与疗效无关 正确答案:D 4 下列关于药物在体内半衰期的叙述哪个是正确的 A 随血药浓度的下降而缩短 B 随血药浓度的下降而延长 C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固定不变,与血药浓度高低无关 D 在任何剂量下,固定不变 E 与首次服用的剂量有关 正确答案:C 5 为迅速达到血浆峰值,可采取下列哪一个措施 A 每次用药量加倍 B 缩短给药间隔时间 C 首次剂量加倍,而后按其原来的间隔时间给予原剂量 D 延长给药间隔时间 E 每次用药量减半 正确答案:C 6 设人体血流量为 5L,静脉注射某药物 500mg,立即测出血药浓度为 1mg/ml,按一室 分配计算,其表观分布容积为多少 A 0.5L B 7.5L C 10L D 25L E 50L 正确答案:A 7 作为一级吸收过程输入的给药途径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多次静脉注射 B 静脉注射 C 肌内注射、口服、直肠、皮下注射等凡属非血管给药途径输入者 D 以上都不对 E 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C 8 Wanger-Nelson 法(简称 W-N 法)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方法,它主要是用来计算下列 哪一个模型参数 A 吸收速度常数 Ka B 达峰时间 C 达峰浓度 D 分布容积 E 总清除率 正确答案:A 9 非线性药物动力学中两个最基本而重要的参数是哪一项 A t 和 K 1/2 B V 和 Cl C T 和 C mm D K 和 V mm E K 和 K 1221 正确答案:D 10 下列哪一项是混杂参数 A、A、B B K、K、K 101221 C Ka、K、D t、Cl、A、B 1/2 E Cl、V、正确答案:A 11 关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下列哪一项的叙述是正确的 A 是(C)max 与(C)min 的算术平均值?B 在一个剂量间隔内(时间内)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的面积除以间隔时间 所得的 商 C 是(C)max 与(C)min 的几何平均值?D 是(C)max 除以 2 所得的商?E 以上叙述都不对 正确答案:B 12 拟定给药方案的设计时,要调整剂量主要调节以下哪一项 A(C)max 和(C)min?B t 和 K 1/2 C V 和 Cl D X 和 0 E 以上都可以 正确答案:D 13 就下图回答下各项哪一项是正确的 A 单室静注图形 B 双室静注图形 C 单室尿药图形 D 单室口服图形 E 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B 14 下列哪一个方程式符合所给图形 -Kt-KatA C=KFX/V(K-K)(e-e)a0a-KtB C=Ce 0-Kat-tC C=A+B ee-KtD C=X/(KV)(1-e)0 E 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A 15 下列哪个公式是单室模型静脉注尿药速度法?XA log(-Xu)=-Kt/2.303+logX uuB logC=-Kt/2.303+logC 0 C logdX/d=-Kt/2.303+logKX ute0 D log?X/?t=-Kt/2.303+logKKFX/(K-K)0ea0aE A 和 C 都对 正确答案:C 16 在新生儿时期,许多药物的半衰期延长,这是因为 A 较高的蛋白结合率 B 微粒体酶的诱发 C 药物吸收很完全 D 酶系统发育不全 E 阻止药物分布全身的屏障发育不全 正确答案:D 17 线性药物动力学的药物生物半衰期的重要特点是 A 主要取决于开始浓度 B 与首次剂量有关 C 与给药途径有关 D 与开始浓度或剂量及给药途径有关 E 与给药间隔有关 正确答案:D 18 生物等效性的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 两种产品在吸收的速度上没有差别 B两种产品在吸收程度上没有差别 C 两种产品在吸收程度与速度上没有差别 D 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相同剂量的药剂等效产品,它们吸收速度与程度没有显著差 别 E 两种产品在消除时间上没有差别 正确答案:D 19 消除速度常数的单位是 A 时间 B 毫克/时间 C 毫升/时间 D 升 E 时间的倒数 正确答案:E 20 今有 A、B 两种不同药物,给一位患者静脉注射,测得其剂量与半衰期数据如 下,请问下列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剂量(mg)药物 A 的 t(h)药物 B 的 t(h)1/21/240 10 3.47 60 15 3.47 80 20 3.47 A 说明药物 B 是以零级过程消除 B 两种药物都以一级过程消除 C 药物 B 是以一级过程消除 D 药物 A 是以一级过程消除 E A、B 都是以零级过程消除 正确答案:C 21 如果处方中选用口服硝酸甘油,就应选用较大剂量,因为 A 胃肠道吸收差 B 在肠中水解 C 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D 首过效应明显 E 肠道细菌分解 正确答案:D 22 用于比较同一药物两种剂型的生物等效性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是 A AUC、V 和 C dmax B AUC、V 和 T dmax C AUC、V 和 t d1/2 AUC、C 和 T Dmaxmax E C、T 和 t maxmax1/2 正确答案:D 23 红霉素的生物有效性可因下述哪种因素而明显增加 A 缓释片 B 肠溶衣 C 薄膜包衣片 D 使用红霉素硬脂酸盐 E 增加颗粒大小 正确答案:B 24 一位病人在饥饿与饭后的条件下各服用某非巴比妥催眠药,其血药浓度变化如 图所示,据此下列哪种答案是正确的 A 饥饿时药物消除较快 B 食物可减少药物吸收速率 C 应告诉病人睡前与食物一起服用 D 药物作用的发生不受食物的影响 E 由于食物存在,药物血浆峰度明显降低 正确答案:B 25 红霉素硬脂酸盐包衣片由健康志愿者服用,下图为 5 种不同条件下的血药浓 度-时间曲线,从图上看,药剂师可以正确的判断 ,对五种服药方式,其红霉素的血浆峰浓度出现于同一时刻 ,当服红霉素盐时同服 250ml 水可得到最高血浆红霉素水平,每种处理都得到血药浓度曲线下相等面积 A 只包括,B 只包括,C 只包括,和,D 只包括,和,E,、,和,全部包括 正确答案:C 26 若罗红霉素的剂型拟以片剂改成注射剂,其剂量应 A 增加,因为生物有效性降低 B 增加,因为肝肠循环减低 C 减少,因为生物有效性更大 D 减少,因为组织分布更多 E 维持不变 正确答案:C 27 下面是关于用线性一室模型解释药物体内动态分布容积的叙述,哪个组合是正确 的 ,分布容积是药物在体内转运的组织真实容积,如果药物向组织转运过多,则分布容积的值越小,如果药物向组织转运较多,则分布容积的值越大?分布容积可用快速静脉给药时的剂量(D)与血药浓度(C)的乘积(D*C)来 00 计算 A,B,?C,D,?E,正确答案:D 28 下面关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叙述中,哪种组合是正确的,因为在消化道吸收很少,所以没有口服制剂,大部分以原型药物从肾排泄 ,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较少 主要的毒性为肾毒性和听觉器官毒性,?A 正 误 正 误 B 正 正 误 误 C 误 误 正 正 D 误 正 误 正 E 误 正 正 正 正确答案:E 29 药物 A 的血浆蛋白结合率(f)为 0.02,恒速滴注达稳态后的血中药物浓度为2u g/ml。这时合用药物 B,当 A、B 药都达稳态时,药物 A 的 f 上升倒 0.06,其血中 u 药物总浓度变为 0.67g/ml,已知药物 A 的药理效应与血中非结合型药物浓度成比例,药物 A、B 之间没有药理学上的相互作用,请预测药物 A 与 B 合用时,药物 A的药理效应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A 减少至 1/5 B 减少至 1/3 C 几乎没有变化 D 只增加 1/3 E 只增加 1/5 正确答案:C 30 200mg 的碳酸锂片含锂 5.4mmol。对肌酐清除率为 100ml/min 的人体口服给予一片该片剂时得到锂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和尿中积累排泄总量的数据如下:AUC=0.18mmol*min/ml,尿中积累排泄总量=5.0mmol 另外,锂不与血浆蛋白结合,其片剂口服给药后生物利用度为 100%。根据上述资料,下面哪种说法是可以成立的 A 锂从肾小管重吸收 B 锂在肾小管主动分泌 C 锂不能在肾小球滤过 D 由于锂主要在尿中排泄,所以其尿中排泄速度明显受肾血流速度的影响 E 由于没有静脉给药得数据,所以不能求锂的全身清除率 正确答案:A 31 已知某药的体内过程服从线性一室模型。今有 60kg 体重的人体(肝血流速度为 1500ml/min,肌酐清除率为 120ml/min)静脉给药后得到的药物动力学参数(见下表)。问关于此药的下列叙述中哪种组合是正确的 全身清除率(ml/min)分布容积(L)血浆蛋白结合率(%)尿中排泄率(%)30 60 20 5 ,此药的生物半衰期约 1 小时 ,肾衰病人给予此药时,有必要减少剂量等事项 ,由于此药的全身清除率受血浆蛋白结合的影响不大,因此没有必要特别注意血浆蛋白的数量变化 此药除肾排泄外,主要从肝脏清除,固肝脏清除率明显受肝血流速度的影响,?A 正 误 正 误 B 误 误 误 正 C 正 正 误 正 D 误 误 正 误 E 正 正 正 误 正确答案:D 32 生物药剂学研究中的剂型因素是指 A 药物的类型(如酯或盐、复盐等)B 药物的理化性质(如粒径、晶型等)C 处方中所加的各种辅料的性质与用量 D 药物剂型的种类及用法和制剂的工艺过程、操作条件等 E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E 33 下列有关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描述中哪个是错误的 A 胃肠道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胃、小肠和大肠,而小肠是药物吸收的最主要部分 B 胃肠道内的 pH 值从胃到大肠逐渐上升,通常是:胃 pH1-3(空腹偏低,约为1.2-1.8,进食后 pH 值上升到 3),十二指肠 pH5-6,空肠 pH6-7,大肠 pH7-8 C pH 值影响被动扩散的吸收 D 主动转运很少受 pH 值的影响 E 弱碱性药如麻黄碱、苯丙胺在十二指肠以下吸收较差 正确答案:E 34 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中,叙述正确的是 A 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 B 表观分布容积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 C 表观分布容积不可能超过体液量 D 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是升/小时 E 表观分布容积具有生理学意义 正确答案:A 35 下列有关生物利用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饭后服用维生素 B 将使生物利用度降低 2 B 无定型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大于稳定型的生物利用度 C 药物微分化后都能增加生物利用度 D 药物脂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差 E 药物水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好 正确答案:B -136 测得利多卡因的消除速度常数为 0.3465h,则它的生物半衰期为 A 4h B 1.5h C 2.0h D 0.693h E 1h 正确答案:C 37 大多数药物吸收的机制是 A 逆浓度差进行的消耗能量过程 B 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 C 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 D 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 E 有竞争装运现象的被动扩散过程 正确答案:D 38 下列哪项符合多剂量静脉注射的药物动力学规律 A 平均稳态血药浓度(C)max 与(C)min 的算术平均值 ssss B 达稳态时每个剂量间隔内的 AUC 等于单剂量给药的 AUC C 达稳态时每个剂量间隔内的 AUC 大于单剂量给药的 AUC D 达稳态时的累积因子与剂量有关 E 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C)max 与(C)min 的几何平均值 ssss 正确答案:B B 型题 A 50%B 98.5%C 99.3%D 81.5%E 93.8%39 药物经过 1 个半衰期,体内累积蓄积量为 正确答案:A 40 药物经过 3 个半衰期,体内累积蓄积量为 正确答案:D 41 药物经过 4 个半衰期,体内累积蓄积量为 正确答案:E 42 药物经过 6 个半衰期,体内累积蓄剂量为 正确答案:B 43 药物经过 7 个半衰期,体内累积蓄积量为 正确答案:C (4448 题)A 甲药 B 乙药 C 丙药 D 丁药 E 一样 甲、乙、丙、丁 4 种药物的 Vd 分别为 25、20、15、10L,今各分别静注 1g,注毕 立即取血样测定药物浓度,试问 44 哪种药物的血药浓度最高 正确答案:D 45 哪种药物在体内的总量最大 正确答案:E 46 哪种药物在体内分布面积较广 正确答案:A 47 哪种药物的血药浓度最小 正确答案:A 48 哪种药物在体内分布面积较小 正确答案:D (4953 题)A 吸收 B 分布 C 排泄 D 生物利用度 E 代谢 49 药物从一种化学结构转变为另一种化学结构的过程 正确答案:E 50 体内原型药物或其他代谢产物排除体内的过程 正确答案:C 51 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正确答案:A 52 药物由血液向组织脏器转运的过程 正确答案:B 53 药物从剂型中到达体循环的相对数量和相对速度 正确答案:D C 型题 (5458 题)下图为被动扩散与主动转运吸收速率示意图,请回答 A a B b C a、b 都是 D a、b 都不是 54 属于被动扩散的是 正确答案:A 55 属于主动转运的是 正确答案:B 56 需要能量、需要载体、有饱和现象的是 正确答案:B 57 不需要能量、不需要载体的是 正确答案:A 58 口服药物吸收进入人体血液的机制 正确答案:C X 型题 59 可减少或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的给药途径或剂型是 A 舌下片给药 B 口服胶囊 C 栓剂 D 静脉注射 E 透皮吸收给药 正确答案:ACDE 60 影响胃排空速度的因素是 A 空腹与饱腹 B 药物因素 C 药物的组成与性质 D 药物的多晶体 E 药物的油水分配系统 正确答案:ABC 61 以下哪几条具被动扩散特征 A 不消耗能量 B 有结构和部位专属性 C 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 D 借助载体进行转运 E 有饱和状态 正确答案:AC 62 下述制剂中属速效制剂的是 A 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 B 硝苯地平控释微丸 C 肾上腺素注射剂 D 硝酸甘油舌下片 E 磺胺嘧啶混悬液 正确答案:ACD 63 药物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A 血浆半衰期恒定不变 B 药物消除速度恒定不变 C 消除速度常数恒定不变 D 不受肝功能改变的影响 E 不受肾功能改变的影响 正确答案:AC 64 下面是有关甲氧苄啶(TMP)临床应用的一些情况,判断哪些条是错误的 A 按一日 2 次服用,经过 5 个半衰期血药浓度可达峰值 B 加倍量服用,可使达峰值时间缩短一半 C 加大剂量,不缩短达峰值时间,但可使峰浓度提高 D 首次加倍量服药,可使达峰时间提前 E 首次加倍量服药,可提高峰血药浓度,加强疗效 正确答案:BE 65 一患者,静注某抗生素,此药的 t 为 8h,今欲使患者体内药物最低量保持在 1/2 300g 左右,最高为 600g 左右,可采用下列何种方案 A 200mg,每 8h 一次 B 300mg,每 8h 一次 C 400mg,每 8h 一次 D 500mg,每 8h 一次 E 首次 600mg,以后每 8h 给药 300mg 正确答案:BE 66 下列有关药物尿清除率(Cl)的叙述中,哪些是错误的 A 尿清除率与肾功能密切相关,因此具体到每个人,不论用什么药,其尿清除率是 大致接近的 B 尿清除率高的药物,排泄快,清除速度常数 K 大,其 t 必然就短 1/2C 如果药物在肾小管完全吸收,则其尿清除率约等于零 D 尿清除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有多少体液(ml)内的药物被清除,常用的单位为 ml/min E 药物清除速度常数 K 的大小与尿清除率呈反比,并和表观分布容积呈正比 正确答案:AB 67 影响生物利用度的因素是 A 药物的化学稳定性 B 药物在胃肠道中的分解 C 肝脏的首过效应 D 制剂处方组成 E 非线性特征药物 正确答案:BCDE 68 属药物动力学的公式是 A V=X/(AUC*K)?00,B logC=logC-K*t/2.303 02C V=2r(-)g/(9)12 D C=K/KV ss0 E dc/dt=KS(C-C)s 正确答案:ABD 69 下列关于消化道的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A 使用栓剂的目的之一,是提高那些在消化道或吸收后在肝脏容易被代谢的药物的 生物利用度 B 胃内滞留时间是影响药物吸收的重要因素 C 胃粘膜不表现出脂质膜的性质,而小肠粘膜却显示脂质膜的性质 D 缓释制剂的药物吸收不受食物的影响 E 舌下含片的吸收不受食物的影响 正确答案:ABE 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历年考题 A 型题 1(大多数药物吸收的机理是 A(逆浓度关进行的消耗能量过程 B(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 C(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 D(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 E(有竞争转运现象的被动扩散过程 (答案 D)2(不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因素是 A(药物的解离常数与脂溶性 B(药物从制剂中的溶出速度 C(药物的粒度 D(药物旋光度 E(药物的晶型 (答案 D)3(不是药物胃肠道吸收机理的是 A(主动转运 B(促进扩散 c(渗透作用 D(胞饮作用 E(被动扩散 (答案 C)4(下列哪项符合剂量静脉注射的药物动力学规律 A(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