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编练习题(2)(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736765
资源大小:102.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编练习题(2)(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1 / 7【2019【2019 最新最新】精选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选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编练习题(编练习题(2 2) (含解(含解析)新人教版析)新人教版李仕才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苯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内B甲烷和乙烯都可以与氯气反应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氧化苯和甲烷D乙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苯不能与氢气加成解析:甲苯相当于苯基取代了 CH4 中的一个 H 原子,CH4 中各原子不共面,因此甲苯中所有原子不共面;乙烯与 Cl2、H2 可发生加成反应,甲烷可以与 Cl2 发生取代反应;苯能与 H2 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被酸性 KMnO4 溶液氧化,甲烷也不能被酸性 KMnO4 溶液氧化。答案:B2、下列四支试管中,在不同条件下反应:Fe2HCl=FeCl2H2判断产生 H2 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试管盐酸浓度温度铁的状态0.5 mol·L120 块状0.5 mol·L120 粉末状1 mol·L135 块状2 mol·L135 粉末状A. BC D2 / 7解析:温度越高,浓度越大,接触面积大,则反应速度越大,D 项符合题意。答案:D3、读下列药品标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选项ABCD物品标签饱和氯水1.01×105 Pa,20 药品:×××碳酸氢钠 NaHCO3俗名小苏打(84 g·mol1)浓硫酸 H2SO4密度1.84 g·mL1浓度98.0%分析该试剂应装在橡胶塞的细口瓶中该药品不能与皮肤直接接触该物质受热易分解该药品标签上还标有解析:氯水具有强氧化性,不能使用橡胶塞,A 项错误;腐蚀品会腐蚀皮肤,故不能直接接触皮肤,B 项正确;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C 项正确;98%的浓硫酸具有腐蚀性,D 项正确。答案:A4在做化学实验时必须注意安全操作,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在点燃易燃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浓硫酸对皮肤有腐蚀性,如不慎溅到皮肤上,应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稀硼酸溶液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3点燃添满酒精的酒精灯用 10 mL 量筒量取 8.55 mL 蒸馏水A仅 B仅C仅 D全部解析:浓硫酸对皮肤有腐蚀性,如不慎溅到皮肤上,应先用干抹布擦3 / 7净,再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 NaHCO3 溶液;由于酒精有挥发性,酒精灯中不能添满酒精,否则点燃时易发生火灾或爆炸;量筒属于粗量器,精确度为 0.1 mL,不能量取 8.55 mL 蒸馏水。答案:C5、某款香水中的香氛主要由以下三种化合物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桂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B柠檬醛和香叶醇是同分异构体C香叶醇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酯化反应D三种有机物的一氯代物均有 7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解析:月桂烯分子含有 4 个CH3,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A项错误;柠檬醛的分子式为 C10H16O,香叶醇的分子式为 C10H18O,分子式不同,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B 项错误;香叶醇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含有OH,能发生氧化反应和酯化反应,C 项正确;月桂烯、香叶醇的一氯代物有 7 种,柠檬醛的一氯代物有6 种,D 项错误。答案:C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苯甲酸在浓 H2SO4 存在下与足量乙醇反应可得 1 mol 苯甲酸乙酯B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HOCH2CH2OH)能通过加聚反应制取聚酯纤维()C分子式为 C5H12O 的醇,能在铜催化下被 O2 氧化为醛的同分异构体有 4 种4 / 7D分子中所有原子有 可能共平面解析: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A 项错误;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反应属于缩聚反应,B 项错误;有CH2OH结构的醇能氧化生成醛,戊醇相当于丁基与CH2OH 相连,丁基有四种,所以分子式为 C5H12O 的醇,能在铜催化下被 O2 氧化为醛的同分异构体有 4 种,C 项正确;该分子中有一个饱和碳原子,属于四面体结构,所以不可能所有原子共平面,D 项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1、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其反应原理为:N2(g)3H2(g)2NH3(g) H92.4 kJ·mol1一种工业合成氨的简易流程图如下:(1)天然气中的 H2S 杂质常用氨水吸收,产物为 NH4HS。一定条件下向NH4HS 溶液中通入空气,得到单质硫并使吸收液再生,写出再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步骤中制氢气原理如下:CH4(g)H2O(g)CO(g)3H2(g)H206.4 kJ·mol1CO(g)H2O(g)CO2(g)H2(g)H41.2 kJ·mol1对于反应,一定可以提高平衡体系中 H2 百分含量,又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是_。a升高温度 b增大水蒸气浓度c加入催化剂 d降低压强利用反应,将 CO 进一步转化,可提高 H2 产量。若 1 mol CO 和 H2的混合气体(CO 的体积分数为 20%)与 H2O 反应,得到 1.18 mol 5 / 7CO、CO2 和 H2 的混合气体,则 CO 转化率为_。(3)图 1 表示 500 、60.0 MPa 条件下,原料气投料比与平衡时 NH3体积分数的关系。根据图中 a 点数据计算 N2 的平衡体积分数:_。(4)依据温度对合成氨反应的影响,在图 2 坐标系中,画出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内,从通入原料气开始,随温度不断升高,NH3 物质的量变化的曲线示意图。(5)上述流程图中,使合成氨放出的能量得到充分利用的主要步骤是(填序号)_。简述本流程中提高合成氨原料总转化率的方法:_。解析:(1)由题意可知空气中的 O2 将2 价硫氧化为硫单质,同时生成 NH3·H2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将方程式配平即可。(2)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吸热反应,降低压强使平衡右移,但反应速率减小,d 错;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限度,即不能改变 H2 百分含量,c 错;增大水蒸气浓度虽可使反应速率增大且使平衡右移,但平衡体系中 H2的百分含量却减小,b 错;升高温度可使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右移,H2 百分含量增大,a 对。CO 与 H2O(g)的反应中,反应体系的气体物质的量不变,而 1 mol CO 与 H2 的混合气体参加反应生成 1.18 mol CO、CO2 和 H2 的混合气,说明有 0.18 mol H2O(g)参加反应,则参加反应的 CO 也为 0.18 mol,则其转化率为×100%90%。(3)由图 1 可以看出,当 N2 与 H2 物质的量之比为 13 时,NH3 的平衡体积分数最大,为 42%。设平衡时转化的 N2 的物质的量为 x mol,由三段式6 / 7N2 3H2 2NH3n(起始)(mol): 1 3 0n(转化)(mol): x 3x 2xn(平衡)(mol): 1x 33x 2x×100%42%,解得 x0.59,则平衡时 N2 的体积2x 1x33x2x分数为×100%14.5%。(4)作图时要注意开始时 NH3 物质的量不断增多,是因为反应正向进行(反应未达平衡),当反应达到平衡后,此时再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NH3 的物质的量减小。答案:(1)2NH4HSO22NH3·H2O2S(2)a 90% (3)14.5%(4)如图 (5) 对原料气加压;分离液氨后,未反应的 N2、H2 循环使用2、一定条件下,CO 和 H2 合成 CH3OH:CO(g)2H2(g)?CH3OH(g)。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 12 充入 CO 和 H2,测得平衡混合物中 CH3OH 的体积分数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1)A、B、C 三点平衡常数 KA、KB、KC 的大小关系是_;压强:p1_(填“” “”或“” ,下同)p2;逆反应速率:v 逆(A)_v 逆(B)。(2)在 C 点,CO 的转化率为_;在 C 点,若再按物质的量之比 12 充入一定量的 CO 和 H2,当其他条件不变,达到新的平衡时,CH3OH 的体积分数_(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答案 (1)KAKBKC (2)75% 增大7 / 7解析 (1)影响平衡常数的外界因素为温度。分析图像知 B、C 两点温度相同,故 KBKC;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甲醇的体积分数减小,平衡逆向移动,因此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则反应:CO(g)2H2(g)?CH3OH(g)为放热反应,KA>KB,故A、B、C 三点平衡常数 KA、KB、KC 的大小关系是 KA>KBKC;反应:CO(g)2H2(g)?CH3OH(g)正向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甲醇的体积分数增大;分析图像知压强:p1>p2;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压强显著,故逆反应速率:v逆(A)<v 逆(B)。(2)分析图像知 C 点甲醇的体积分数为 50%,根据题意设起始加入 CO、H2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1 mol、2 mol,转化的 CO的物质的量为 x mol,利用三段式分析。CO(g)2H2(g)?CH3OH(g)起始/mol 1 2 0转化/mol x 2x x平衡/mol 1x 22x x则有 x/(32x)×100%50%,解得 x0.75 mol,则 CO 的转化率为0.75 mol/1 mol×100%75%;在 C 点,若再按物质的量之比 12充入一定量的 CO 和 H2,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达到新的平衡时,CH3OH 的体积分数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