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的力学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pdf
钢筋的力学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 1.0钢材力学性能试验的方法标准、检验项目及取样:1.1钢材标准、试验方法标准、检验项目及取样:1.1.1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单,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牌,进场时应按同一牌号、同一炉罐(批)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分批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查对标牌和外观检查,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做力学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现有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它专项检验。1.1.2检验规则:1.1.2.1钢筋的检查、验收、复检与判定,应按 GB210189的规定执行,每批钢筋应是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1.1.2.2从每批钢筋中选取 10%盘数(不少于 25 盘)进行力学性能试验,试验结果如有一项不合格时,该格盘应作报废处理,再从未试验过的钢筋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复验,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即判为不合格,但供方可以重新分类,作为新的一批提交验收;从每批钢筋中抽取 10%的盘数(不少于 25 盘)进行表面质量和尺寸偏差的检查,如检查不合格,则应将该批钢筋进行逐盘检查。1.1.2.3钢丝的检验规则应按 GB2103钢丝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执行;对每盘钢丝的两端取样进行抗拉强度、弯曲和伸长率的试验,屈服强度和松驰试验每季度抽验一次,每次海次不少于 3 根。1.1.2.4盘条的质量检查与验收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每批盘条由同一冶炼炉号、同一牌号、同一尺寸的盘条组成;低碳钢热轧圆盘条的组批规则按 GB701低碳钢热轧圆盘条的规定执行。1.1.2.5冷拉钢筋应分批进行验收,每批由不大于 20t的同级别、同直径的冷拉钢筋组成,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和局部缩颈,当用作预应力筋时应逐根检查;从每批冷拉钢筋中抽取两根钢筋,每根取两个试样分别进行拉力和冷弯试验,当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规定时,应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重做各项试验,当仍有一个试样不合格时,则该批冷拉钢筋为不合格;冷拉钢筋的屈服点和抗拉强度的计算,应采用冷拉前的截面面积。2.0钢材力学性能试验方法:2.1收样:2.1.1样品挂牌编号,委托单编号。2.1.2测量样品尺寸。2.1.3技术标准:必须符合 GB228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与 GB232 金属弯曲试验方法。2.2拉伸试验:2.2.1试验目的:试验测定钢材的屈服点s,屈服强度0.2,抗拉强度b和伸长率 等,是为了评定钢材的质量。2.3仪器设备:2.3.1万能材料试验机:示值误差在1%;使用时,刻度盘的选择应是试件预期破坏荷载落在刻度盘全量程的 2080%之间。2.3.2标点划分器 BJ10、游标卡尺。2.4试验步骤 拉 力 试 验 弯 曲 试 验 标明试样标距 准 备 试 样 测 截 面 尺 寸 根据试件的直径选择冷弯冲头.调整间距 试样夹紧在试验机上 试样放置在万能试验机试台冷弯座上 加 荷 加 压 读屈服点的负荷或测屈服强度的负荷 记 录 试 样 外 观 加荷直至拉断 评 定 读 最 大 负 荷 审 核 测 断 后 标 距 发 报 告 计 算 钢材拉伸与弯曲试验框图 2.5性能的测定 2.5.1屈服点的测定:对有显著屈服现象的钢材应测定其屈服点。2.5.2屈服强度的测定:对无明显屈服现象的钢筋,应测定其屈服强度0.2。2.5.3抗拉强度的测定:抗拉强度b是指试样拉断时最大试验力所对应的应力,可由测力度盘或拉伸曲线上读出该最大试验力 Fb按公式计算:b=Fb/S0(N/mm)2.5.4伸长率的测定:伸长率,是指试样拉断后标距长度的增量与原标距长度的百分比;由于原标距长度 L0有 5d0和 10d0(d0指横断面为圆形试样的直径)之分,故测得伸长率分别为5和1 0(试验采用5和1 0钢材标准的技术规定执行);试验前先在试样上作上标距的记号,试样拉断后将拉断处紧密对接起来,使其轴线位于一条直线上,用以下方式测定断后标距L10。2.5.5性能的数字修约按如下要求进行: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值修约到 5N/mm,伸长率如10%则修约到 0.5%,如大于 10%则修约到 1%;修约按四舍五入单双法进行。2.5.6处理试验结果时,如遇下述情况之一,则试验结果无效,应补做同样数量的试验 2.5.6.1试样在刻划的标记处或标记外断裂造成的性能不合格;2.5.6.2操作不当;2.5.6.3记录有误或设备故障影响试验结果。2.6弯曲试验:2.6.1试验目的:用于检验钢材承受规定弯曲角度的弯曲变形性能。2.6.2试验设备 2.6.2.1万能材料试验机。2.6.2.2厚度或直径4mm的试样,可用虎钳作试验。3.0试验方法与结果评定:钢筋弯曲的试样长度为L 5a+150mm(a为钢筋直径),以平衡压力向试样缓慢施加试验力,使试样弯曲到规定的角度,或出现裂纹、裂缝、裂断为止;试验时弯心直径须符合标准规定,弯心宽度须大于试样的直径,两支辊间距为(d+2.5a)+0.5amm;试验后检查试样弯曲外表面,如无裂纹、裂缝或断裂则评定为合格。4.0试样记录 4.1试验员发报告并签名。4.2审核,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