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罐电动葫芦倒装提升方案说明.pdf
目目录录1.1.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 12.2.方案特点方案特点 1 13.3.施工步骤概述施工步骤概述 1 14.4.提升系统结构简述提升系统结构简述 2 25.5.微调电路的改进微调电路的改进 2 26.6.提升须知提升须知 3 37.7.力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力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3 3电动葫芦倒装方案1.1.编制依据编制依据本工程的电动葫芦安装及施工,主要依据 GB50278-98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制造厂家的出厂技术文件和使用说明书.2.2.方案特点方案特点内立柱倒装法相对其他施工方法具有劳动效率高、强度小、起升平稳、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无须限位装置、具有良好的自锁功能等特点.而利用电动葫芦的倒装法不仅具有设备简单、造价低廉的优点,而且不使用液压油等消耗品,对工作环境无污染.3.3.施工步骤概述施工步骤概述3.1 储罐底板组焊完成后,为方便进罐施工及关内施工环境卫生,在储罐壁板位置每间隔800mm 点焊 H 型钢支撑,H 型钢上表面焊接壁板的定位卡如下图:3.2 围焊储罐最上一带板,如下图所示:.3.3 立中心伞架,如为拱顶罐安装顶盖,顶板立柱处开天窗:3.4 安装电动葫芦提升装置:3.5 通过电动葫芦的拉升,带动贮罐上升,从而达到提升壁板完成下一带板的组焊,两带板组焊完毕,补齐顶盖板:3.6 重复提升过程,直至完成各带板组焊完成:4.4.提升系统结构简述提升系统结构简述罐壁内侧均布立柱,立柱数量、尺寸由计算得出,后面将给出计算过程.立柱距罐壁的距离应以电动葫芦不碰包边角钢为准.立柱安装必须保证垂直,如与罐底接触有间隙,可垫薄钢板找平,并焊接牢固.在立柱 3/4 高度位置安装两根斜撑.斜撑之间的夹角及斜撑与罐底的夹角均以45为宜.电动葫芦安装于立柱上端吊耳上.待两带板安装完成、罐顶封天窗后,使用拉杆将相邻立柱,立柱与中心柱相连,此法使所有电动葫芦组成受力封闭的整体.胀圈用槽钢滚弧制成,曲率半径与储罐内径相同.在电动葫芦正下方的胀圈上焊接吊耳.此环向拉杆处需特别注意,胀圈吊耳两侧各一米左右需采用加强筋与加强板加固,吊耳只与胀圈焊接,不得将吊耳与罐壁相焊,以免提升时电动葫芦的倾角拉力造成罐壁下侧向内受拉变形.胀圈与罐壁使用龙门卡具相连,龙门卡具的位置不得靠吊耳过近,太近容易造成罐壁受拉变形,也不得离吊耳过远,过远会造成胀圈受扭转力过大而变形.径向拉杆5.5.微调电路的改进微调电路的改进此处不焊加强筋双面满焊双面满焊由于电动葫芦的电机在同步方面不可避免的存在差异,为此必须对提升装置整体提升的同时安装单个葫芦的微调电路,以便及时调整个别葫芦提升速度,使整个提升系统保持相对平稳的运行,保证提升安全.加强板此处不焊双面满焊设计微调电路如下:.K对电路进行微调改进后,不仅控制了单个葫芦提升速度,保证了提升安全,而且可以微调环缝组对间隙,控制组对变形,保证焊接质量.6.6.提升须知提升须知提升前必须进行提升机试验.在空载状态下,启动集中控制开关,查看所有葫芦升降是否一致以及升降顺序是否与单个控制开关顺序相同.有无扭卡现象以及提升步调是否一致.进行全面检查后,确认正常即可以开始工作.电动葫芦起升应同步进行.每提升 1/3 板高左右,应停下检查是否同步,上升受力是否均匀.如无不同步,受力不均情况,方可继续提升.如出现起升不同步、受力不均,则应分别单独控制调整滞后倒链,使其与其它倒链处于同等高度,同样受力状态,避免发生意外,调整好后即可再次同时提升,直至完成一带板的提升.7.7.力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力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7.1 根据储罐施工中电动葫芦提升结构型式选取任一立柱组合,近似建立图示的电动葫芦提升结构静力学模型.F F7.2 结构受力分析L2L12N N2 2径向拉杆F F下面以一个 3000m3 储罐为例进行受力分析,储罐总重量为 156.9 吨.储罐内径 18m,高度N N1 114.465m,共 7 圈壁板,单圈壁板高为 1.78m.本次倒装的 6 圈壁板总重,34.756 吨.7.2.1H电动葫芦数量确定dG/nG/nHN N2 2撑杆依据现场条件,每个储罐采用 10 吨电动葫芦 14 台,单台额定起升量为 10000kg.LN N1 1Hba.提升的最大重量G 计算G=Gb+Gd+GfHz.立柱Gb 为除底圈壁板外其余各圈壁板重量 Gb=34756kgGd 为罐顶重量 Gd=16462kgGf 为罐顶平台及栏杆重量 Gf=2030kgG=Gb+Gd+Gf =34756+16462+2030=53248kgb.电动葫芦最大受力总和Nmax 计算N=G/cos=arctanL-L1-L2/H-HB1+HZ因为 在 090之间变化,G 恒定,所以 越大N 越大,即提升高度升至最高时电动葫芦受力最大,此时刻上述公式中数值分别为:L 为立柱中心距壁板内侧距离 L=450mmL1 为立柱中心距吊点中心距离 L1=150mmL2 为惯壁内侧距吊耳中心距离 L2=250mmH 为立柱高度 H=4200mmHB1 为最高单带壁板高度 HB1=2000mmHZ 为支撑高度 HZ=450mmHd 为吊耳高度 Hd=300mm=arctanL-L1-L2/H-HB1-Hz-Hd =arctan450-150-250/4200-2000-450-300 =13.5Nmax=G/cos =100336/cos13.5 =103187kgC.数量计算.nNmax/为电动葫芦安全系数,取=0.75Ge 为电动葫芦额定载荷,Ge=10000kgnNmax/=103187/=13.76即 n 取大于等于 14 的整数,且为偶数.该储罐顶盖瓜皮板数量为 28 块,恰为 14 的倍数.n取 14 有利于顶板开天窗.综上所述取 n=14.7.2.2 立柱选用及稳定性校核立柱受到外力为轴向压力.立柱的稳定性是关系到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由于径向及横向拉杆的牵引平衡了电动葫芦扁角的水平分力 N1sin,立柱近似考虑为仅受竖直压力,因此立柱受力计算简化为材料力学中的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压杆稳定性计算.压杆稳定取决于压杆的细长比 和临界应力 Fcr.当细长比非常大时临界应力是压杆失效的主要形式.临界应力计算:Fcr=2EI/2 为长度系数,与压杆的约束条件有关,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压杆 取 2;L 为压杆长度,与电动葫芦提升高度和各圈壁板的高度有关.这里取 4 米;E 为弹性模量,碳钢弹性模量为 210109N/m2;I 为压杆截面的最小惯性矩,管的最小惯性矩计算为 I=/64几种常用的钢管临界应力计算结果尺寸mm133*5133*6483.716168*6168*7219*7219*8最小惯性矩412.403cm41008.1171149.3592622.0362955.443临界应力 Kg13355.585 15665.042 32647.658 37221.751 84914.088 95711.404保证立柱稳定需满足FwFcr.w 为安全系数,取 35F 为立柱受力垂直分力 F=N1cos=G/ncoscos=G/n=7166Kg选用168*6 无缝钢管做立柱即可满足要求.总上所述,此次电动葫芦倒装工作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