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的药物治疗和三阶梯指导原则(三)).pdf
专家经验谈癌痛的药物治疗和三阶梯指导原那么(一)发布时间:2008-6-25 孙建纯 王莉 疼痛是一种极为常见而又经常困扰人类的病症。医学科学在研究和解决它的过程中,走过了漫长的坎坷之路,有时甚至陷入种种误区而不能自拔。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疼痛这一疾病无论是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当中,还是在临床医学的各个专业学科里,它都是太常见、太普通的病症了,难以引起人们对它的足够重视。并且,人类至今仍未掌握能够明确诊断疼痛性质、程度以及判定治痛效果的客观指标,因此,在现实生活和临床实践中,许多人对疼痛的治疗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地一味滥用止痛药,病人的治痛效果不好,医生也处于无奈之中。尤其是对一些长期患病的慢性、顽固性疼痛,医护人员面对林林总总的止痛药物,却常常莫衷一是或束手无策。在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疾病,莫过于是对由恶性肿瘤所致的癌痛的认识和治疗了。1 什么是癌痛 顾名思义,由于身患癌症所引起的疼痛被统称为癌痛,其根源一般都与肿瘤细胞侵袭机体组织所造成真实的或可能存在的组织损伤有关。癌痛与其它原因引起的疼痛一样,可按其性质或发生部位分为锐痛、钝痛、隐痛、牵扯痛、绞痛、电击样痛或腹痛、腰痛、腿痛、头痛、前胸后背痛等急慢性疼痛。它与一般的疼痛的不同之处在于:癌痛根本都属于长期的慢性疼痛,而且患者对癌痛的忍受程度和反响阈限又常会受到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一点,对于识别和治疗癌痛十分重要。癌痛又分为原发部位癌痛和转移部位癌痛两大类,都是由于癌细胞对组织形成了浸润之后所引起的伤害性疼痛,还可以进一步区分为躯体痛、内脏痛、神经 2 病理性疼痛 3 种。所有癌痛都有比较明确的定位,而且疼痛加重与体位移动有着密切的关联。癌痛性质常呈锐性、震动的压迫感;或有扩散性,伴随恶心、流汗;或呈烧灼样刺痛、麻痛等等。癌痛的诊治与其它疼痛一样,也是至今尚无明确的物理、化学、生物免疫或放射影像学等方面客观的定性或定量指标,一般只能靠病人的主诉来判定其疼痛程度、性质和治痛效果。然而,病人对癌痛的表达又常常带有情绪色彩,或伴有某种程度的精神心理障碍。由于癌瘤组织的作怪,癌痛多为持续性存在,并伴随着病程的延长和病情的开展,疼痛的程度也会呈进行性或间歇性加剧,经常会出现癌性爆发痛,夜间尤为严重,常令患者寝食难安。总之,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癌痛性质和部位常常是比较复杂的,甚至呈全方位性疼痛,临床上又把它们称作“癌痛综合征。2 癌痛治疗的误区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每年新发肿瘤病人不少于 2 千万,因此而死亡的人数仅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我国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每年新发肿瘤人数在 150 万左右,因患癌症而死亡的人数那么在 130 万上下,而且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更为严重的是,绝大多数身患恶性肿瘤的病人都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这就给数以百万计的癌症患者及家属带来了巨大痛苦。据文献报道,在诸多新发肿瘤病人中,即有20%的患者是以疼痛为起病或就诊的原因;在患病过程中,那么有 30%50%的肿瘤患者一直有疼痛相伴随;尤其是在晚期癌症病人当中,合并疼痛者更不少于 70%85%。当然,也确有 10%15%的恶性肿瘤患者,在全部病程中始终无痛。尽管疼痛严重地威胁和伤害着绝大多数癌症病人,但由于传统理念和思想认识上的落后,加之人们对治痛技术开展的信息缺乏及时的了解和掌握,致使癌痛的治疗常常陷于重重误区之中。诸如许多医务工作者只把延长病人生命作为癌症治疗的唯一目的,而不注重去给病人解除疼痛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也有的医务人员甚至包括患者本人及家属都认为,疼痛是癌症的必然,能忍就忍,只有到了难以忍受时才予以治疗;即便是给予镇痛治疗,也只满足于疼痛有所缓解就行,而不追求无痛或根本无痛的高质量疗效;更为普遍的认识误区是,不敢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惟恐发生成瘾性;尤其严重的是,至今仍有许多人把早已过时了的注射杜冷丁治疗癌痛继续当作治痛常规而应用于临床治疗慢性癌痛上,甚至有人还把注射杜冷丁当作是最为理想的治疗癌痛首选药物.凡此种种,都是当前临床医疗工作中阻碍和影响科学标准地治疗癌痛所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3 癌痛的治疗对策及指导原那么 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以前,人们对癌痛的治疗根本上局限于传统的综合性措施,包括姑息性手术切除、化学性药物或放射性治疗、祖国医学疗法(中医药、藏蒙药、针灸)、经皮刺激、硬膜外鞘内注射麻醉剂以及神经根阻滞等等。这些方法至今对某些癌痛病例仍不失为有效的治疗手段。而当时人们认为最能“立竿见影起到治痛效果的“王牌就是杜冷丁注射。这种观念至今还牢牢地禁锢着人们的头脑,甚至包括为数不少的医务工作者。自从 1982 年世界卫生组织向全球医务界推荐以口服给药、按阶梯投药、按时服药和个体化用药为特点的三阶梯治痛指导原那么以来,三阶梯疗法正在被世界各国的治痛专家所认同。三阶梯原那么之所以能够打破杜冷丁注射治疗癌痛这一王牌,就是因为它具有能够有效地控制癌痛,没有不可接受的毒副作用,口服、无创、使用方便,患者有很好的依从性,而且能够极大地提高病人的生活、生存和生命质量等无可比较的临床优势,也因此被众多的患者和家属所接受,受到广阔医护人员的欢送。从而逐步结束了通用杜冷丁注射治疗癌痛的“灰色时代。4 为什么不应该用杜冷丁注射治疗癌痛 杜冷丁虽然也是阿片类药物制剂,但杜冷丁注射所存在的致命弊病注定了它迟早会退出慢性癌痛治疗的舞台。4.1 成瘾性 杜冷丁注射的极易成瘾性早已被人们所公认和熟知。因此,注射杜冷丁镇痛,只适合于手术后疼痛或由于物理、化学等因素所导致的创伤性疼痛(外伤、骨折等)及局部 急腹症或心肌梗死等原因引起的急性疼痛。对于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疼痛的癌痛病人,一旦使用上杜冷丁注射治痛,短者三五次、长者也不过数天就会形成严重的精神-心理依赖,出 现明显的成瘾性。患者一旦成瘾,其对杜冷丁的强烈要求那么不再是出于治痛目的,而是为了追求毒品能够给他带来的欣快和飘忽感。这种由于治疗药物选择不当所带来的弊病,将使我们面对的是“瘾君子层出不穷的严峻局面。这是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的大问题!4.2 治痛效果并非理想 杜冷丁注射的治痛效果远不是人们所期望的那么强、那么快、那么理想;而它的一些致命弱点,又常常不被人们所重视。在强阿片类药物中,同等剂量下口服吗啡或使用芬太尼贴剂,其治痛强度可以是杜冷丁的 10100 倍。杜冷丁注射后虽然可以在 15 分钟左右起效,但药效仅能维持 23 小时;而口服足量的吗啡即释片治痛,那么可在30 分钟内起效(如果改为口含等黏膜吸收方式,起效时间可以提前到20 分钟以内),药效持续时间可延长到 46 小时;如果服用控释或缓释剂型的吗啡(美施康定、奥施康定、美菲康等),药效持续时间可增加至 812 小时;有条件的患者如果贴敷芬太尼,治痛时限更可延长至 72 小时。这些都是杜冷丁注射所望尘莫及的。4.3 毒副作用 注射杜冷丁后,其在代谢过程中衍生出来的肾毒和神经毒性产物长期积累,不可防止地对机体造成严重损伤,这对业已病入膏肓的癌症患者无疑是雪上加霜。4.4 有创 杜冷丁注射属于有创治痛,与三阶梯治痛原那么所要求的口服、无创治疗的方便性相比,其弊病是不言而喻的。况且,杜冷丁注射过量或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杜冷丁直接入血而造成病人中毒死亡的报告,在国内外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鉴于以上几点,世界卫生组织向全球医务界竭力推荐三阶梯治痛原那么,其道理之所在是显而易见的。5 三阶梯治痛所包含的内容 药物治疗是控制慢性癌症性疼痛的主要方法,正确的治痛措施可以使 95%以上的患者疼痛得以缓解。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治疗癌痛的三阶梯用药方案是:对于初起的轻度癌痛病人,可以使用非阿片类止痛药(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对乙酰氨基酚、水杨酸盐等),并视病情同时使用或不用辅助类药物。这就是第一阶梯的治痛阶段。对于从轻度疼痛开展到中度疼痛的癌症病人,药物治疗可以逐渐过渡到弱阿片类止痛药(如氨酚待因、可待因等),同时视病情需要决定是否同时使用非甾体类药物和辅助类药物。这就是第二阶梯的治痛阶段。对于具有中度到重度疼痛的晚期癌症病人,最后可选用强阿片类止痛药(如吗啡即释片、控释片或芬太尼贴剂等),同时也要视病情需要,决定是否合并使用非甾体类和辅助类药物。这就是第三阶梯的治痛阶段。以上三阶梯治痛方案的根本内容,可以简化为图 1 所示。图 1 三阶梯治痛用药方案 6“三阶梯治痛的根本原那么 掌握了上述三阶梯治痛方案的根本内容之后,在临床实践中还要特别强调的是,必须遵循三阶梯用药的根本原那么去进行治痛。6.1 按阶梯给药 一般情况下,应视癌痛患者求治时的疼痛程度和病情需要,按阶梯逐步提升投药档次。但对于癌痛进展较快的病人,早期甚至在药物治疗的最初阶段,也不妨使用阿片类止痛药迅速治痛。6.2 无创给药 绝大多数病人均可通过口服用药的途径,使癌痛得到 90%以上的有效缓解。对于口服困难的病人,也可采取肛塞、阴道用药或经皮贴敷阿片类制剂等无创措施,都能收到很好的治痛效果。6.3 按时给药 人们通常服用止痛药的习惯是,什么时候有疼痛的感觉,就什么时候用药,医学上把这种服药方式称作为“必要时服用(SOS)。而三阶梯治痛原那么那么要求患者必须按时 服药。其理论根底是依据不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和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出现的最正确药物作用峰谷比,明确药物的起效、血药浓度水平顶峰和有效的治痛药物水平持续时间的长短,并据此来确保癌痛病人在用药期间始终保持在无痛或根本无痛的高水准疗效上。这种科学的、标准的用药方式可以有效地防止由于按需服药所带来的每次服药后至药物起效之前病人要忍受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痛苦之疟。6.4 个体化给药 由于病情程度、疼痛部位及性质和个体差异等方面的诸多原因,能够提供最大止痛效果的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具有很大程度的个体差异性。当癌痛不能被很好控制时,不要忘记允许继续增加药量的可能性。对于不同癌痛病人个体而言,最大的治痛剂量可以完全是不同的,那么用其它类药物那种等齐化一的常规处方剂量去向病人投放药物。否,治痛效果将会大打折扣。6.5 注意具体治疗细节 三阶梯治痛方案虽然具备比较简单、经济、便捷和有效等特点,但执行起来它又是一个科学、合理、标准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因此,在整个实施过程中,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密切注意各个具体的治疗细节,认真观察疗效和反响,监护服药的全过程,尤其是对有些治痛效果不理想或出现不良反响时,要注意查找和分析各个服药环节上的相关问题,包括病人本身的精神、心理或情绪因素等方面的原因,然后再去有的放矢地加以解决。特别值得提出来的是,对于有的过分焦虑的病人和对药物反响比预期效果差的病人,更要予以特别关注。只有做到以上这些,才能使三阶梯治痛收到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未完待续)癌痛的药物治疗和三阶梯指导原那么(二)发布时间:2008-6-25 孙建纯 王莉 在上一期的这个栏目里,介绍了有关疼痛和癌痛治疗学方面的根底知识。下面,我们就进一步对癌痛进行药物治疗的具体措施、方法和所应注意的相关事项作以讲述。1、癌症患者的疼痛评估 对于癌症病人进行药物治疗前,以及其后的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都应当对他们的疼痛作出恰如其分的正确评估,以便选择适当的治疗药物和随时评价治痛效果。由于至今尚无判断疼痛的理化学等方面的客观临床指标,因此,目前对疼痛部位、程度和性质的评估方法,主要是依靠详细询问病史和系统的全面身体检查。国际上评价疼痛程度的量表有许多种。临床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医务人员易于使用、患者能够接受,且结果比较可靠、观察过程中可重复性较高的方法,去对病人的疼痛加以记录。对于广阔基层医院医生,不妨采用一种简易综合量表去评价病人的疼痛程度(如下列图),它从疼痛评分和语言描述等方面,可以相互转换,一目了然。图 1 疼痛程度评价简易综合量表 在评估病人的癌痛程度时,需要注意的首要问题是,必须相信病人的主诉,然后再依据全身检查和现有的临床检测报告进行科学的综合判断,运用所掌握的疼痛病因、病理生理和肿瘤学方面的相关信息,去加以诊断和鉴别诊断之后,才能全面、科学、客观地对癌痛作出正确评价,以便制订治疗方案和确定治痛方案。2、癌痛的药物治疗 可以这样讲,在现有的诸多癌痛治疗手段中,药物治疗是根底。必须坚决这样一个信念,只要严格、科学、标准地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三阶梯治疗癌痛方案行事,绝大多数癌症病人的疼痛都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药物治痛效果好坏的关键,在于用最短的时间去确定癌痛病人的个体化用药剂量。既能发挥最大的治痛强度,又能使其不良反响降低到最低程度的药物剂量,这个剂量就是所谓的个体化药量临床治痛药物的最正确“切入点。个体化药量还要坚持从最小的剂量开始服用,但必须强调的是从一开始就要投予足以能够缓解疼痛的剂量。“临床滴定。一般情况下,临床滴定过程应当医学上把这个最正确的个体化药量案。探寻过程,称之为“在 2472 小时内完成,到达所谓的快速滴定要求。当然,在此后的治痛过程中,还要及时评估止痛效果、药物的不良反响以及病人耐受情况,以便随时调整药物品种、治痛剂量和治疗方案。3、治疗癌痛的药物品种和使用技巧 如前所述,药物疗法是治疗癌痛措施中最为根本的手段,其特点是治痛好、显效快、作用确切,服药过程既平安又经济。由于不同品种药物的镇痛机制不同,临床使用的方法和技巧也有差异,对不同性质或部位的治痛疗效也是不同的。下面就按各种镇痛药物的治痛机制、作用原理、使用方法作以分述,以便使临床用药更加合理,使治痛效果更为理想。3.1 非阿片类止痛药是指不含皮质激素而具备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的一类药物,为轻、中度癌痛治疗的首选药物。临床上统称为非甾体类镇痛药。药理作用 此类药物是通过抑制体内环氧化酶(COX)的活性而进一步阻断花生四烯酸合成为前列腺素,从而使产生炎症反响的前列腺素减少,进而抑制局部炎症和镇痛,因此它的主要药理作用是在外周的疼痛部位。虽然这类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也具有某些活性,但与阿片类药物所不同的是,它们不与阿片受体相结合。这也就是说,非甾体类药物的镇痛途径与阿片类药物有着本质性的区别。也正因为这一点,临床上常将非甾体类药物与阿片类药物联合使用,可以产生很好的协同作用,从而使治痛效果大大增强。这一点就解释了对各种临床癌症合并有骨转移的病人,采取阿片类与非甾体类药物伍用治疗骨痛时的治痛效果尤为明显的原因。使用方法和考前须知 非甾体类药物大多是以口服为主,长期服用很少出现依赖性或耐药性,所以在癌痛的治疗药物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作为第一阶梯治痛的主打药物,它又常常是癌症病人疼痛初起时首先服用的止痛药;而在随后的病程延长和病情变化的过程中,伴随疼痛的加重进入第二或第三阶梯治痛时,也往往需要同时服用非甾体类药物以增强治痛效果。临床上常会伴随着一些不良反响的发生,如胃肠道的不良反响、肝肾功能障碍、潜在的出血倾向等等,这些又都是影响病人服用非甾体类治痛药的重要因素。还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非甾体类药物的镇痛作用具有“封顶现象,即这类药物镇痛剂量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当一种药物的有效镇痛剂量增加至一定程度后,即便是再增加多少用药剂量,其镇痛效果并不能得到相应的增强,而不良反响和毒副作用却有明显的增加,临床上把这种情况也称之为“天花板效应。这就提示我们在临床治痛过程中,当服用一种非甾体类药物剂量到达最高限量后,治痛效果并不理想时,不要再无限制地增加用药剂量,而应改用另一种药物治痛,否那么效果将适得其反;另外,也不要选用两种以上的非甾体类药物同时使用,以减少不良反响和毒副作用的发生。临床上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是,当应用一种非甾体类药物进行治痛无效时,更换另一种非甾体类药物继续治痛那么完全可能有效。因此,不要由于某种药物治痛效果不理想,就轻易地舍弃对其他非甾体类药物的选用和信心。常用药物简介 对乙酰氨基酚: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扑热息痛。对解热镇痛十分有效。口服后在胃肠道迅速吸收,半小时至 1 小时即可到达血药浓度顶峰,其镇痛作用缓和而持久,强度略高于阿司匹林。与其他非甾体类药不同的是,其抗炎作用较弱,而且几乎不对血小板产生凝集抑制作用。所以治疗剂量的扑热息痛其不良反响较轻。该药不刺激胃黏膜,也可以用于对阿司匹林过敏者。扑热息痛主要用于各类轻度至中度的癌痛,也是与阿片类药物联合服用时机最多的药物,所以在癌痛治疗中是第一阶梯的首选药。常规用量为 5001 000 mg/次,每 68 小时服用 1 次,每日总量不宜超过 4 g(即“封顶剂量)。对有慢性酒精中毒或肝脏疾患病人那么要慎用。双氯酚酸钠:商品名为双氯灭痛或奥贝。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服用后有效成分与血浆蛋白有较好的结合力,血药浓度在 2 小时内可达顶峰。临床上常用的剂型有 25 mg 或 50 mg 的肠溶片和 100 mg 的缓释片,成人用量为每次 50100 mg,每日最大剂量不宜超过 300 mg。该药尤其适用于炎性疼痛和转移性骨痛。不良反响主要是胃肠道的不适应性及肝脏损害,用药过程中出现肝功异常者应及时停药。布洛芬:又称丁苯丙酸,商品名称芬必得,也是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非处方镇痛药,其镇痛强度较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为强。其口服后生物利用度在 80%以上,胃肠道的不良反响小于阿司匹林或消炎痛等非甾体类药物。常规治痛剂量在 200600 mg,46 小时口服 1 次,每日总量不宜超过 3 200 mg。对其他非甾体类药物耐受性差者,对布洛芬可有良好的耐受性。罗非昔布:商品名为万络。其最大优点是对胃肠道的平安性大大增加,对血小板的凝集影响也相对较弱。临床多用于合并骨转移所导致的骨痛,疗效明显。常用剂量为 121525 mg/次,1 次/d 即可。服用过程中可能与其他非甾体类药物有交叉性过敏反响,同时要注意对肝肾功能可能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性损害。塞来昔布:商品名西乐葆。这也是一种新型骨关节治痛药,根本不影响胃肠道、血小板以及肾脏功能。口服后吸收迅速,治疗癌性骨痛效果良好。每 12 小时服用 200400 mg 即可,每日用量不宜超过 800 mg。本品系从国外进口的新药,价格较贵,可作为常规非甾体类药物的替代药选用。3.2 弱阿片类止痛药这是一组以可待因为典型代表的阿片类药物,主要用于对中等程度疼痛或局部重度疼痛的治疗,是第二阶梯治痛阶段的“主打药品。药理作用 阿片类药物是指任何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对机体能够产生类似吗啡效应的一大类药物。依据其临床治痛强度,又分为弱阿片和强阿片两类止痛药。但无论是弱阿片类还是强阿片类止痛药,其药理作用和药代动力学根底都是一样的。其临床治痛机制均是源于对中枢神经系统以及痛觉传出和传入神经的作用所产生并发挥出镇痛效应,而不象非甾体类止痛药那样是作用于机体外周的疼痛部位。因此,这类止痛药的镇痛强度均较非阿片类止痛药要大得多,这也正是把它们定位于第二或第三阶梯用药的道理所在。使用方法和考前须知 弱阿片类药物在治疗癌痛时也根本都是采用口服,而且价格低廉、用法方便。它也与强阿片类止痛药一样,临床上的个体需要量差异较大,个体化剂量无“天花板效应,可因人而异地根据个体止痛需要去逐渐增加剂量。其不良反响也是所有阿片类药物都具有的通常不耐受性,即恶心、呕吐、便秘、头晕、出汗、尿潴留等。除便秘和尿潴留外,其他不良反响随时间的延长可逐渐减轻,以至消失。由于这类药物治痛强度较阿片类药物为弱,其毒副作用也较强阿片类相对为轻。临床上与非阿片类治痛药伍用,同样可以起到很好的协同作用,大大提高治痛效果。常用药物简介 可待因:是阿片中的天然成分,其止痛强度仅为吗啡的 1/12。本品口服吸收较好,生物利用度在 40%以上,其止痛作用主要是通过在体内局部生物转化成吗啡而产生。临床上通常采用每 46 小时投予 3060 mg,一般对中度到重度疼痛都可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本品尤其适合用于肺癌疼痛的病人,服药后既可镇痛又能止咳。假设与非甾体类药物联合使用,治痛效果更佳。在普通药店即能购到的氨酚待因、路盖克等非处方治痛药,就是可待因与扑热息痛的复合制剂。服用可待因的不良反响与吗啡大同小异,但较吗啡为轻,也很少有呼吸抑制的发生。强痛定:学名称盐酸布桂嗪,是一种人工合成具有弱阿片类药物性质和强度的速效中度止痛药,其镇痛强度为吗啡的 1/3,比一般非甾体类药物(如阿司匹林、氨基比林)强 420 倍。本品对皮肤黏膜和四肢骨关节的疼痛抑制作用尤其明显,但对内脏器官的镇痛效果较差。每次口服 3060mg,30 分钟内即可起效,治痛效果可维持 36 小时。与吗啡相比,强痛定虽不易成瘾,但可有不同程度的耐受性。该药被药监部门列入特殊管理的一类精神类药品,因此必须按照国家有关管理条例的规定使用,杜绝乱用或滥用。曲马多:商品名为舒敏,也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中枢性镇静药,本品口服后吸收良好,其生物利用度可达 80%左右,假设按吗啡效价的 1/41/10 比照投药,对中、重度疼痛都能收到明显疗效,而且一般不会发生呼吸抑制。曲马多有即释片和缓释片两种,前者可每 6 小时服用 50100 mg,后者可每 12 小时服用 100200 mg,每日总量不宜超过 400 mg。病人服药后可能产生一过性低血压,因此应嘱患者静卧 3040 分钟再起床,以免发生直立性虚脱。(未完待续)癌痛的药物治疗和三阶梯指导原那么(三)发布时间:2008-6-25 孙建纯 王莉(接上期)强阿片类止痛药这是一组以吗啡为“主打药品的强力镇痛药,主要应用于重度癌痛的第三阶梯治疗阶段。3.1 药理作用 在介绍弱阿片类止痛药时,曾简单地提及了阿片类药物的药理作用。鉴于还有许多人对该类药品的认识存有许多误区,至今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类药品的正确应用和疗效的发挥。所以,在讲解强阿片类药物的治痛技术前,将阿片类药物的相关知识作一些延伸性的介绍。天然的阿片类药物来源于草本植物罂粟的果汁,民间最早把它用于止泻、止咳、安眠和减轻疼痛。但由于其众所周知的“成瘾性内)、镇痛时间相对较短(46 小时)、每日服药次数较多(46 次)。口服控(缓)释片的药效出现较慢(1 小时以后)、镇痛时间相对较长(812 小时)。芬太尼透皮贴剂在贴敷后需 6 小时开始起效,镇痛时间可维持 72 小时,3 天更换一次即可,镇痛时间大大延长。但不管是哪种强阿片类药物,它们的不良反响和毒副作用都是大同小异的,只是轻重不同而已,都需要适当地服用一些辅助类药物加以拮抗才能缓解。耐药性和成瘾性问题临床使用强阿片类药物治疗癌使用时的镇痛效果,必须适当加大剂量。这种机体对药物反响得包括医务人员在内的广阔群众一直对阿片类药物具有恐惧心理,导致至今仍不能合理使用阿片类药物。并且又不恰当地将这种观念“移植在癌痛患者的治疗,也是癌痛治疗中合理使用该类药物的主要思想障碍。阿片类药物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它与体内各处的特异性阿片受体相结合而产生出多种的药理效应。医学研究证实,阿片受体是存在于细胞膜上的一种糖蛋白,服用阿片类药物并为机体所吸收后,即与阿片受体结合并激活受体,引起细胞内第二和第三信使系统功能的改变,从而出现药物在细胞水平上的药理效应。人类的阿片受体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受体介导不同种类的效应群。也就是说,各型受体都只与自己特定的阿片类物质相结合。现今已经发现的人类内源性阿片样活性肽物质有 3 种,即脑啡肽、2 内啡肽和强啡肽。各种阿片肽对不同亚型的阿片受体有着不同的选择性,如2 内啡肽活化2 受体和2 受体、脑啡肽活化2 受体、强啡肽活化2受体,从而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止痛、镇静、镇咳、欣快以及缩瞳、恶心、呕吐、便秘甚至呼吸抑制等作用。3.2 使用方法和考前须知 顾名思义,强阿片类药物是所有治痛药物中镇痛效果最强、治痛疗效也最确切可靠的一大类药物,而且其镇痛用量无极限,可把剂量调整到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为止。但要强调的是,此类药物仍然是以口服用药为主,按时、足量服药是取得良好治痛效果的根底,而不主张采用注射等有创方式给药。3.2.1 3 种剂型的不同用法 由于药物的不同剂型和起效快慢及有效成分在体内维持治痛时间的长短不同,在假设干种强阿片药中,大致可分为即释片(如盐酸吗啡或硫酸吗啡即释片)、控(缓)释片(如美施康定、奥施康定、美菲康)和长效制剂(如芬太尼透皮贴剂),临床上可根据不同癌症病人的疼痛特点和经济状况加以选用。通常情况下,口服即释片后的药效出现较快(30 分钟以内)、镇痛时间相对较短(46 小时)、每日服药次数较多(46 次)。口服控(缓)释片的药效出现较慢(1 小时以后)、镇痛时间相对较长(812 小时)。芬太尼透皮贴剂在贴敷后需 6 小时开始起效,镇痛时间可维持 72 小时,3 天更换一次即可,镇痛时间大大延长。但不管是哪种强阿片类药物,它们的不良反响和毒副作用都是大同小异的,只是轻重不同而已,都需要适当地服用一些辅助类药物加以拮抗才能缓解。耐药性和成瘾性 问题临床使用强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时,常常会遇到药物的耐受性问题。这是指病人在屡次使用某些药物达一定剂量后所产生的药效逐渐降低,要想到达初始性渐渐降低的现象称为耐受。可以这样说,药物耐受是一个正常的药理反响。长期以来,由于对阿片类药物的耐受现象认识缺乏,加之又顾虑阿片类药物的成瘾性,常常导致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缺乏。大多数药物耐受问题是产生于不合理的给药方式造成的,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和有效的镇痛剂量,就可以大大减少药物耐受性的出现。采取静脉或肌肉注射等有创方式给药,造成血药浓度的波动要比口服等无创给药大得多,药物耐受性的出现也较无创给药来得快。临床观察说明,癌痛病人药量增加又常是病情变重的表现,是疼痛强度增加的结果,特别是晚期癌症病人更为明显。所以,不应当把药物耐受与成瘾性混为一谈,两者不是等同关系。大量的癌痛治疗实践和经验证明,在使用阿片类止痛药缓解癌性疼痛的成千上万的患者中,发生成瘾性的病人是极其少见的。不可防止的不良反响 阿片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响有便秘、恶心、呕吐、过度镇静(嗜睡)、皮肤瘙痒、尿潴留等等。每个病人对不良反响的个体差异也很大,有些不良反响在治疗 1、2 周可以变得逐渐耐受(如恶心、呕吐);有些不良反响那么可能在整个治痛期间始终不得缓解(如便秘)。因此,对那些常见的不可防止的不良反响,应采取服用辅助类药物等方法给予积极的预防性治疗,以减轻病人的痛苦,防止由于害怕不良反响的发生而影响使用阿片类药物的信心。注意对呼吸困难与呼吸抑制的鉴别 强阿片类药物开始使用的最初几天,病人可能出现过度镇静,即发生嗜睡现象。如无其它不良反响,应鼓励患者坚持用药或适当调整用药剂量,而勿须停用药物。要紧的是不能正确判断呼吸抑制,常是阻碍患者足量用药的障碍之一。人所共知,疼痛的客观存在就是对呼吸抑制的本能性生理拮抗剂。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只要不是强阿片类药物使用过量,癌痛病人很少发生呼吸抑制。一旦发生,及时用上呼吸兴奋剂(纳洛酮)也可以得到妥善解决。关键是临床上有时对呼吸抑制与呼吸困难的认症不清,造成治疗上的错误。晚期癌痛病人常因严重的营养不良或低蛋白血症发生水肿,也可因癌性胸、腹水的大量出现或其他原因引发严重的呼吸困难,尤其是呼吸系统肿瘤所造成的呼吸困难更为多见,这样的病人服用强阿片类药物治痛时,切莫将其误认为是出现了呼吸抑制。因为引发呼吸困难和呼吸抑制的原因根本不同,其病症也有着本质的区别,表现更是各异。呼吸困难的最明显表现是呼吸急促、费力,次数增加,而呼吸抑制那么是呼吸加深、变慢,次数减少。所有阿片类药物使用过量或积蓄,都可能抑制脑干的呼吸中枢,尤其是抑制呼吸中枢对血液中二氧化碳张力变化的反响,这才是造成呼吸抑制的真正原因。3.3 常用药物简介 吗啡即释片 常用的有盐酸吗啡片(5 mg)和硫酸吗啡片(20 mg)两种即释片,口服为最正确给药途径,其优点为易吸收、起效快、方便无创、费用低廉。癌痛病人初始剂量一般为 46 小时服 10 mg,再根据治痛效果调整剂量大小,增加幅度控制在前次剂量的50%100%间。吗啡即释片除按常规服用外,在使用控(缓)释或长效剂型治痛药期间,一旦出现癌性爆发痛时,立即口服一定剂量的即释吗啡,疼痛可以得到很快缓解。吗啡控(缓)释片 常用的硫酸吗啡控释片(商品名美施康定)和盐酸吗啡控释片(商品名美菲康)。与即释片的区别就在于药物在体内维持的治痛时间不同,因此服药的间隔时限也不同,但两种剂型的止痛强度和效能无明显的差异。由于控(缓)释片可以间隔 12 小时服药,而且服药后的血药浓度相对保持平衡,无明显的血药峰值和浓度的波动,即减少了服药次数,又维持了较长时间的治痛效果,有利于病人的日常生活起居和饮食睡眠,并减少发生吗啡耐药性的时机,所以更符合病人对镇痛的要求。如果是从即释片转换成口服控(缓)释片吗啡者,可以将每日即释片吗啡的总量一分为二之后,分作两次间隔 12 小时口服就行。要强调的是,控(缓)释吗啡剂型一定要吞服而不能研碎或嚼服,否那么控(缓)释片的作用就会变成即释吗啡了。对于不能口服的患者,也可以通过直肠或阴道内用药。其方法是:尽量使病人在排空直肠内的粪便后,用手指将药片推入距肛门 5 cm 左右的直肠内,并尽量使其紧贴肠壁,以便逐渐溶化。女性患者在月经期过后的时段里,也可将药片塞入阴道,通过阴道黏膜逐渐吸收溶化的吗啡。无论是通过直肠还是阴道途径给药,它们与口服用药的效价根本相同,而且可以减少肝脏对药物的首过效应,不良反响也较口服明显为轻。芬太尼透皮贴剂 商品名称多瑞吉,是一种经皮肤吸收给药的强阿片制剂,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高科技含量技术,通过非消化道途径向体内释放稳定的麻醉性镇痛药。其有效成分系人工合成,镇痛强度是吗啡的 80100 倍,每次用药后镇痛时间可长达 72 小时。本品用于顽固性的慢性癌痛,对于不能口服用药者尤为适合。由于药物是经皮肤和皮下组织吸收后直接入血发挥作用,所以不受消化道内因素的影响,也防止了首过效应的发生,同时,不良反响较口服吗啡要相对为轻。该药有每贴含芬太尼 215 mg 和 510 mg 两种剂型,使用剂量可按每小时 25g 开始计算并认真滴定,即首次从贴敷 215 mg 剂型的多瑞吉开始,逐渐增加到最正确的个体化药量。既往使用过口服吗啡制剂的病人,假设有需要,可以通过换算后改为贴敷多瑞吉。换算公式为:口服吗啡类制剂的 24 小时总量(mg)/2=1 次贴敷多瑞吉 72 小时剂量(g)。如果病人每天口服吗啡的个体化总量为 100 mg,假设改为贴敷多瑞吉,可按100/2=50(g/h),即每次贴敷 5 mg 多瑞吉 1 贴即可,72 小时更换 1 次。需要强调的是,多瑞吉应贴敷在皮肤既清洁枯燥又较为平坦的部位(如前胸、后背、大腿内侧等),而不是哪痛贴哪;疼痛得到控制后不要随意将贴剂揭下,而要持续到 72 小时再更换;体温增高会影响芬太尼的吸收速度,因此贴敷过程中不要加热或加压,发热病人要慎用;对于有脑水肿颅压增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肝及肾功能不全、过度消瘦衰弱或老年病人,要减量使用或不用。4 辅助类药物 主要是指用于增强镇痛效果,治疗各种难治性疼痛,或针对一些止痛药所引起的不可防止的不良反响所投予的药物。4.1 抗抑郁药 对于许多得知自己身患绝症后而精神抑郁的病人,应适时、适度地服用抗抑郁药(如三环类药物阿米替林、多虑平等),必要时还可联合使用异丙嗪、卡马西平等,有增强镇痛作用和减轻精神抑郁的作用。同时做好心理辅导和精神纾缓工作,对于改善病情至关重要。4.2 神经安定药 多数癌痛病人伴有精神紧张、焦虑和失眠等精神性病症,可服用安定、氯丙嗪等神经安定药加以缓解。4.3 抗惊厥药 对于少数顽固性、难治性癌痛,尤其是伴有神经 2 病理性疼痛的病人,在进行药物镇痛的同时,加服诸如卡马西平、加巴平等抗惊厥药及皮质激素类药物,常可增强止痛效果。4.4 胃肠道动力药 由于口服止痛药物而引起恶心、呕吐、便秘等消化道病症的发生率相当高,对其进行预防治疗应与治痛同等重要。常规服用胃复安、维生素 B6、吗叮啉等,都可不同程度地减轻恶心、呕吐的发生。也可用口含生姜片、话梅等“土方法缓解恶心、口干、口苦等不适。对便秘病人那么要鼓励其多进富有高纤维素的食物、水果的同时,还应嘱其多喝汤水,并口服果导、麻仁丸、番泻叶或蜂蜜、香油类导泻润肠类药品,必要时也可用开塞露或进行灌肠。4.5 利尿药 常用于尿少、浮肿或有胸、腹水的晚期病人,用药过程中不要无视患者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的问题。对于由血液或淋巴液回流障碍所造成的肢体水肿(多为无指压痕性的“白肿),不妨试用仙人掌片、芦荟泥或生马铃薯片局部外敷的民间验方加以处置,常会使肿胀消除或局部消除。5 结论 治疗癌性疼痛有许多药物可供选择。遵循三阶梯治痛原那么,服用适宜的药物和剂量,同时注意处理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响,能够充分缓解绝大多数患者的疼痛。适合每一个患者控制癌痛的药物剂量和措施不同,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采取个体化方案。杜冷丁是适于治疗急性疼痛的阿片类药物,不适合用于治疗癌症引起的慢性疼痛。疼痛增强时应正确调整口服止痛药物的剂量,对于阿片类药物可能引发成瘾性的顾虑不应成为充分止痛的障碍。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不充分的疼痛治疗会增加他们不必要的精神压力,而充分的治痛可以极大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