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6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3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课时限时训练岳麓版.doc
-
资源ID:737114
资源大小:101.04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6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3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课时限时训练岳麓版.doc
1第第 6 6 单元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第 1313 讲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课时限时训练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课时限时训练 岳麓版岳麓版(时间:45 分钟 分值:85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 1战国时期,出现了富商大贾大肆盘剥农民,使之破产流亡,或沦为商贾之家奴婢的问题。这表明( )A商人社会地位高于农民B商业发展影响国家收入C各诸侯国推行重商政策D农业经济出现衰败困境B B 商人社会地位高于农民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 A 项错误;由材料“富商大贾大肆盘剥农民,使之破产流亡,或沦为商贾之家奴婢的问题”可知,商业的无节制发展不利于农民,进一步影响国家的税收,故 B 项正确;重商政策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 C 项错误;材料重在阐述商业无节制发展影响农民、农业发展,并未进一步说明对农业经济的冲击,故 D 项错误。2 2云梦秦简金布律记载:“官府受钱者,千钱一畚(计量容器),以丞、令印印钱善不善,杂实之百姓市用钱,美恶杂之,勿敢异。 ”这主要反映了秦朝的半两钱( )A铸造精细、样式精美B由各级政府来维护流通信誉C由各地政府掌握钱币铸造权D流通广泛、币制统一B B 材料并没有体现出秦朝半两钱的铸造精细和样式精美,故 A 项错误;“以丞、令印印”体现出了各级政府维护货币的流通信誉,故 B 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货币的铸币权,故 C 项错误;材料与货币流通广泛、币制统一无关,故 D 项错误。3 3(20172017·天津五校高三联考)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 ”材料反映了( )A汉代统治者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B汉代贫苦百姓普遍通过经商致富C司马迁的重商思想D汉初工商业发展影响农业生产C C 从材料信息来看,司马迁认为,商业最容易使人致富;由“此言末业,贫者之资2也”可知,商业是穷人致富的重要途径,因此该材料反映了司马迁的重商思想,故答案选C 项。4 4宋代以都城汴梁为代表的很多城市,流动人口远高于当地户籍人口,称为“浮客” 。宋仁宗时, “天下废田尚多(民)或弃田流徙为闲民” 。这一现象( )A说明农村经济日趋萧条B表明租佃制日趋衰落C反映了人口流动的加剧D反映了城市经济繁荣D D 材料体现不出农村经济的萧条,故 A 项错误;租佃制是封建社会基本土地制度之一,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人口流动只是个别现象,不是加剧,故 C 项错误;从材料可以看出,宋代的时候尚有很多的土地没有被开垦,但是人们并不热心农业,而是到城市从事商业活动,成为“浮客” ,说明当时城市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故 D项正确。5 5唐诗中记载当时的长安城:“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 ”宋词这样描写当时的汴州:“九陌六街平,万物充盈。青楼弦管酒如渑。 ”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B城市经济功能的加强C经济中心的不断南移D重农抑商政策的弱化B B 君主专制强化是指君主权力的集中,材料没有体现,故 A 项错误;诗歌中反映出唐朝长安的商业活动有地点和时间的限制,宋代的汴梁打破了商业活动的地区和时间界限,体现出坊市制度被打破,经济功能加强,故 B 项正确;经济中心南移是指经济中心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材料没有涉及,故 C 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的是城市功能的变化,重农抑商政策弱化是导致其变化的原因,故 D 项错误。6 6(20172017·洛阳高三统考)自秦朝至宋元,中国民间贸易多用谷物与钱,无用银之例;但从明朝起,白银逐渐代替其他货币,广为流通。促使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推动B政府放宽对外贸易限制C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D区域间长途贩运的发展C C 资本主义萌芽只限于部分地区,不具有广泛性,故 A 项错误;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无用银之例白银逐渐代替其他货币”说明银币成为新的货币,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故 C 项正确;区域间长途贩运的发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D 项错误。7 7(20172017·苏北四市高三调研)“洪武初议定,官给茶引付产茶府州县。凡商人买茶,具数赴官纳钱给引,方许出境货卖。 ”材料说明明初政府( )3A管控重要商品的经营B加征民营商业的税额C规范海外贸易的程序D限制地域商帮的发展A A 茶引类似现代的购货凭证和纳税凭证,同时也具有专卖凭证的性质。材料体现出明初政府对类似茶叶的商品进行管控,A 项正确;B、C、D 三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8 8下图是万里茶路示意图,一条弥漫着茶香的曲线从中国福建的武夷山脉伸向俄罗斯的恰克图。这便是由中国晋商开辟的绵延清代 200 余年,长达万里的中国“茶叶之路” 。这反映出清代( )A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的过程B重农抑商政策逐步被打破C地域商帮崇尚逐利进取精神D工业文明推动的商品化浪潮C C 图示为内陆商帮的发展,沿着武夷山到了恰克图,而被迫开放是指沿海地区通商口岸的开放,故 A 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到清朝并未被打破,商业的发展并不能体现统治者政策的改变,故 B 项错误;由材料“中国晋商开辟的绵延”可以看出,反映的是地域商帮的开拓精神,故 C 项正确;清朝时期,中国未出现工业文明,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故 D 项错误。9 9梁柏力在被误解的中国一书中曾对中西(欧)商业状况进行了对比,一方面指出歧视商贾并非中国独有的传统,明清时期中国富商的社会地位并不低微。另一方面又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与英国代表的西方存在不少明显不同,并对英国商人势力强的原因有如下一些文字介绍:“英国数百年来都处于战乱之中英国要与其他欧洲国家争霸”照此推断,梁柏力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商贾势力不及西方的原因可能是( )A儒家思想含有明显的抑商倾向B商人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上升C禁止商人买卖土地和科考入仕D社会相对安定对商人依赖较小D D 材料没有涉及儒家思想,故 A 项错误;明清时期,商人的社会地位显著上升不符4合史实,故 B 项错误;禁止商人买卖土地和科考入仕与材料无关,故 C 项错误;梁柏力认为英国商人势力强是由于数百年英国都处于战乱中,解决战乱和与欧洲争霸都需要商业的支持,中国社会相对安定,故对商人的依赖小,故 D 项正确。1010在 17201820 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年增长率远高于整个欧洲地区。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明清盛世的综合国力较历代王朝明显提高,在世界范围内仍大体保持领先地位。这说明中国( )A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B农耕经济高度发达并受益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成果C农耕经济促成了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D社会生产力水平仍然领先于世界B B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强化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 A 项错误;传统的农耕经济进一步强化受益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成果,中国处于同时期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之一,故 B 项正确;农耕经济阻碍了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故 C 项错误;中国处于同时期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之一,不等于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领先于世界,故 D 项错误。1111洪武十四年(公元 1381 年),朱元璋“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同年, “信国公汤和巡视浙江、福建沿海城池,禁民入海捕鱼。 ”材料主要体现了( )A倭患是实行海禁的重要原因B明朝厉行海禁政策C明初禁止一切海外贸易D商品经济的日益衰落A A 材料中“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说明倭患是实行海禁的重要原因,故 A 项正确;材料中说明的是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故 B 项错误;海禁不是禁止一切海外贸易,是有条件的限制,故 C 项错误;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是繁荣的,故 D 项错误。1212雍正五年,废除南洋贸易的禁令,但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乾隆二十九年,弛禁生丝及丝织品出口(实只准出口少量粗丝),国内商人可以东洋换铜的名义搭配少量绸缎出口。嘉庆年间又在透过行商卖给外国名义下取消茶叶出口禁令。材料实质上反映了清代在康乾以后( )A坚持闭关锁国政策B海禁松弛仍有诸多限制C官府仍然垄断外贸D正缓慢走向对外开放5B B 由材料信息可知,清朝并非一直坚持闭关锁国政策,故 A 项错误;由“乾隆二十九年弛禁生丝及丝织品出口(实只准出口少量粗丝)”可知,海禁虽然松弛,但依然有诸多限制,故 B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外贸是否由官府垄断,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取消茶叶出口禁令”只是丝绸和茶叶的少量出口,不能说明“走向对外开放” ,故 D 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3 题 25 分,第 14 题 12 分,共 37 分)13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鲁)曹邴氏以铁冶起,富至巨万。邹、鲁以其故多去文学而趋利者,以曹邴氏也。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二 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先帝(汉武帝)哀边人之久患,苦为虏所系获也,故修障塞,饬烽燧,屯戍以备之。边用度不足,故兴盐、铁以佐助边费。桓宽盐铁论·本议材料三 现在汉武帝再不让商人们擅自经营了,把其所有权收回,让政府派官吏去自己烧盐,自己冶铁,其利息收入则全部归给政府,于是盐铁就变成国营与官卖。这个制度,很像近代西方德国人所首先创始的所谓国家社会主义的政策。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四 元帝即位,天下大水,关东郡十一尤甚。二年,齐地饥,谷石三百余,民多饿死,琅邪郡人相食。在位诸儒多言盐、铁官及北假田官、常平仓可罢,毋与民争利。上从其议,皆罢之。班固汉书·食货志(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西汉初年的盐铁政策及其主要影响。(8 分)(2)材料二中西汉政府的盐铁政策有了怎样的变化?指出其变化的原因。(5 分)(3)概括材料三中汉武帝时期“国家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4 分)(4)根据材料四,指出汉元帝罢黜盐官的主要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调整经济政策的立足点。(8 分)【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归纳;第二小问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 “(鲁)曹邴氏以铁冶起,富至巨万”和“邹、鲁以其故多去文学而趋利者”归纳。第(2)问的第一小问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故兴盐、铁”归纳;第二小问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先帝(汉武帝)哀边人之久患,若为虏所系获也” “边用度不足,故兴盐、铁以佐助边费”归纳。第(3)问题干所给材料中“让政府派官吏去自己烧盐,自己冶铁”表明政府经营。第(4)问的第一小问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元帝即位,天下大水” “在位诸儒多言盐、铁官及北假田官、常平仓可罢,毋与民争利”归纳;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二、三、四可知汉元帝调整6经济政策的立足点为国情。【答案】 (1)政策:放松政府控制,允许民间生产经营。影响:造就一些巨商大贾;形成弃文从商的社会风气。(2)变化:盐铁官营。原因:边患严重;佐助边费。(3)资源国有;政府经营。(4)原因:自然灾害,避免与民争利。立足点:国计民生(或从国情出发。)14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汉、唐、两宋南方海上丝绸之路比较表汉朝唐朝两宋路线从今天广东出发,可达东南亚和南亚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可与大食(阿拉伯帝国)相通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管理汉在××县南七里(今广东××县)置左右侯官唐玄宗在广州设市舶使后,几乎包揽了全部的内海贸易。对朝贡使团则只准许使者及随从二人入京觐见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 12 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货物汉武帝时有外国使者来进献,汉武帝派译长带上黄金和丝绸出海,到这些国家交换明珠、碧琉璃、奇石、异物主要货物为丝绸、瓷器、漆器等输出品及胡椒、香料、珠宝、象牙等输入品进出口货物达 400 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外贸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根据材料提取关于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至少 2 个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分析说明。(12 分)【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能正确解读题干材料并提取出有效信息,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说明即可。注意题干要求,即关于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至少 2 个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答案】 信息 1:后代路线比前代更发达。说明:汉代可达东南亚和南亚,唐朝和两宋可达波斯湾、红海,两宋还可达非洲东海岸。这主要是由于唐朝及两宋时期经济的发展,造船与航海技术的提高,经济重心的南移。7信息 2:朝贡贸易转化为市舶贸易,贸易的经济职能增强。说明:汉、唐、宋三朝都有朝贡贸易,如汉有外国使者“进献” ,唐朝对朝贡使团的限制,宋朝官营贸易。宋代市舶司专司货物税,外贸以私营为主,商品种类多,有生活用品。这些说明对外贸易的经济职能增强了。从原因上看,唐朝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对外实行开放的政策;宋朝偏安东南,财政开支大,因此重视海外贸易,通过商业税解决。信息 3:管理越来越规范。说明:汉代设官员管理,唐朝设市舶司,到了两宋,不仅设市舶司,还有相关的法律,对官员也有一定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