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的工作方案.docx
-
资源ID:73729272
资源大小:16.47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农村学校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的工作方案.docx
农村学校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的工作方案为深化区农村综合改革,切实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区农村学校公共设施运行管护机制,提升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特制定我区学校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专项工作方案。一、实施背景近几年,全区各学校始终坚持公共服务的理念,结合*,全面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学校公共基础设施、学校环境、生活条件得到极大地改善。但在学校公共设施建设中,由于学校公共设施缺少管护机制,缺乏管护资金,一直以来存在“重建设、轻管护”的现象,致使部分公共设施闲置或失管,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为加强学校公共设施运行维护,达到以管促建、建管结合目的,确保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持续、有效、稳定的发挥服务功能,通过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创新工作机制,逐步建成 “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管理有序、服务到位、保障有力、师生满意”的学校公共服务体系,并形成长效机制。二、组织领导全区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的区农村学校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工作领导小组,各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学校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各自领域内公共基础设施的监督、检查、指导、考核职责。三、工作目标逐步建立“促进学校教学,方便师生学习”的公共设施长效运行管护体系;建立农村公共设施运行管护经费筹措保障机制;建立学校民主参与、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管护管理制度。四、运行管护范围及标准(一)公共服务设施管护。包括学校基础设施、学校办公设施、学校体育设施和学校绿化树木等的运行管护,主要指学校校舍、运动场、路灯、生活饮用水设施、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停车场、校内道路、围墙、垃圾收集设施、文体设施等的修复和整改。管护标准:1.公共场所管护。学校公共场所明确专人负责,定期做好日常排查管护,区域范围内保持干净、整洁,及时做好维修工作,消除安全隐患。2.校舍维护。一是定期组织排查,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建立福建省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实施意见的通知(闽政办201445号)要求,每半年需对现有校舍组织进行一次安全隐患排查,排查时间安排在每学期结束前进行,定期利用寒暑假全面进行检修,禁止使用D级危房;二是日常巡逻检查,建立日常巡查机制,利用课余时间对校舍、学校内的公共使用设施检查等,发现有问题及时上报分管副校长,并及时组织有关人员现场复核,确定维修维护方案,及时实施维修维护,确保正常使用,不使“小洞”变“大洞”。3.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护。按照学校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运行要求,定期对污水处理工程(含污水管网和窨井)进行全方位检查,及时清理窨井、进出口和沉淀池内杂物,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并及时清运,不得任意丢弃。4.校内道路管护。加强校内道路管护及巡查,做到路面基本平整,无大坑洼,路面整洁,路肩整齐无垮塌,无堆积物,边沟排水通畅无阻,雨水排放流畅。5.厕所管理维护。有专人管理,保持地面、墙面、厕坑、洁具的整洁,自来水畅通,照明灯具完好,化粪池定期清理,设施有破损及时修复。6.文化体育设施的管理维护。健身活动场地、器材有专人定期检查维护,有破损及时修复。(二)学校环境长效保洁。主要指学校范围内公共服务场所、道路沿线、房前屋后等垃圾清理和环境整治工作。管护标准:1.道路保洁。对校内道路和通道的卫生保洁工作,有专人维护,每天应扫2次,并实行巡回动态保洁制度,道路两侧干净整洁,无暴露垃圾。2.校园保洁。对学校公共活动场所等房前屋后进行打扫清理,落实各处(室)、班级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做到无垃圾无污物。3.垃圾收集。学校生活垃圾实现按时收集,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每天至少收集一次,并对生活垃圾实行桶装化分类收集。 (三)绿化养护美化提升。主要指学校绿化区块苗木的补植、除草、除虫、修剪、施肥,根据学校工作安排,需要改造提升绿化带等绿化美化工作。管护标准:确定专人或委托专业机构做好除草(每年至少2次)、修剪整枝、治虫防病、浇水施肥等养护工作,确保绿化植物生长良好,如有苗木、植被枯死及时进行补种。(四)管护机制及管理办法。完善学校公共设施运行管护长效机制,有效落实对学校公共服务设施、环境长效保洁、校园绿化养护等基础设施的管护。1.学校必须制定具体的管护措施和标准,落实专人管护,并对具体运行管护范围根据开展后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2.学校管护领导小组要制定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办法,每年要组织人员对各处(室)、班级管护工作进行督查和考核,并纳入学校对班级、教职工年终考核考评;3.资金的监管和使用,学校利用生均公用经费加强对学校公共设施运行管护,按规范流程的要求组织实施,确保学校内公共基础设施安全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