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海南省文昌侨中高考生物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pdf
-
资源ID:73746494
资源大小:860.36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8.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学年海南省文昌侨中高考生物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pdf
2023 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 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2 分。)1以下对细胞结构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高尔基体是单层膜结构,能够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B叶绿体中至少含四种色素,分布在其内膜和类囊体膜上 C线粒体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核糖体,可以合成部分自身所需的蛋白质 D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有助于细胞内外物质运输 2胃癌是我国发病率很高的一种恶性疾病,制备抑制癌细胞增殖的单克隆抗体对治疗胃癌 具有重要意义。抗胃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需加入血清或血浆 B将人的胃癌细胞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C在乙、丙及骨髓瘤细胞中,乙、丙经培养后,均可获得大量的抗胃癌单克隆抗体 D诱导骨髓瘤细胞与甲融合,可用的诱导因素是只有灭活的病毒 3结构和功能观是重要的生命观念之一。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 ATP 合成的酶 B真核细胞对丙酮酸的利用场所与氧气供应量有关 C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能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 D若要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必须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 4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同时含有这两类物质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 B同一生物个体内不同形态的细胞中蛋白质不同,核酸相同 C蛋白质的合成只发生在细胞质中,核酸的合成只发生在细胞核中 D蛋白质的合成需要核酸的参与,核酸的合成也需要蛋白质的参与 5图所示为某二倍体雄性动物体内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局部示意图,其中另一极的结构未绘出。已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 A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应进行均等分裂 B图示完整细胞内应有 6 条染色单体 C图示未绘出的一极一定存在 A、a 两种基因 D图示细胞经过分裂能得到 1 种或 2 种配子 6羊奶的脂肪颗粒体积为牛奶的三分之一,更利于人体吸收,其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含量明显高于牛奶,并且长期饮用羊奶不会引起发胖。欲利用胚胎工程技术加快高产奶的萨能山羊的繁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使萨能母羊超数排卵,可在其饲料中添加适量的促性腺激素 B卵裂期的细胞数量增加,但细胞的体积和细胞内有机物的种类会减少 C为提高胚胎利用率,可采用胚胎分割移植等无性繁殖技术 D生产上可选用原肠胚细胞进行性别鉴定 7下列与“方向”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量在生物之间只能单向流动并逐级递减 B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的水是双向流动的,且流动速率基本相同 C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进行的,信息种类可相同也可不同 D正常人细胞中遗传信息在 DNA 与 RNA 间可双向传递,但场所不同 8(10 分)科学家对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下图数据(数值代表能量值,单位为:J/cm2a)。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只有一条食物链 B植食鱼类与肉食鱼类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 13%C肉食鱼类通过侧线感知水流完成取食说明化学信息能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人类活动不利于维持该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二、非选择题 9(10 分)因含 N、P 元素的污染物大量流入,某湖泊曾爆发“水华”。为防治“水华”,在控制上游污染源的同时,研究人员依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在湖泊中投放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的鲢鱼和鳙鱼,对该湖泊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创造了浮床生态工艺法净化生活污水(含有机物和无机物),在水域中固定浮床上种植特殊的水生、半水生植物以吸收水中的氮、磷等元素,取得了明显效果。(1)在该湖泊生态系统的组成成份中,引起“水华”的藻类属于_,湖泊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_。(2)生活污水流入湖泊中,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_,使污水得到净化。若流入该湖泊的生活污水过量,则会导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原因是_。(3)浮游动物以藻类为食,银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由图可知,将鲢、鳙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该湖泊后,造成银鱼生物积累量_,引起该变化的原因是_。(4)浮床生态工艺法能防止“水华”发生的原因是_。(答两点即可)10(14 分)进入腊月后大气越来越冷,机休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用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请回答下列问题:(1)气温降低时,机体内_(填激素)的分泌量增加,该激素能作用于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原因是_;人进入低温环境常表现出面色苍白,原因是_。(2)低温刺激机体使人全身颤抖,是机体通过调节使_导致的结果。若环境温度进一步降低,对机体的刺激增强,此时在神经纤维上检测到的动作电位的电位差将_(增强、减弱、不变)。11(14 分)某种蛾类的茧有白色与黄色两种,控制它们的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茧色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仅从 N、n 这对等位基因分析,ZNW、ZnW 视为纯种),请回答下列问题:表现型 黄茧 白茧 基因型 mmZNZ、mmZNW mmZnZn、mmZnW、M_(1)杂种结白茧蛾的基因型共有_种。(2)选取基因型为 MmZNW 与 MmZnZn的两只蛾进行杂交得到数量足够多的子一代,选取子一代的所有结黄茧的蛾,让其与子一代所有杂种结白茧蛾自由交配。子二代出现结黄茧蛾的概率为_;子二代结白茧雄蛾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3)如图是某蛾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与)的配对情况。若 异常,发生的改变可能是_。(4)某蛾种群中 MM 个体占 36%,mm 个体占 14%,若干代后,M 的基因频率为 0.5,依据现代生物进化观点,该蛾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请回答并简述理由:_。12根据微生物分离和培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中常用的凝固剂是_(2)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过程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_,因此需要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_处理。(3)在纯化微生物的过程中,进行平板划线时,划线结束后仍然要灼烧接种环,目的是_。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在涂布平板时,滴加到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的量一般不超过 11mL,其原因是_。(4)甲、乙两同学在接种完成后,先将平板倒置,然后再放入培养箱中培养,倒置培养的目的是_。(5)若要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常用刚果红(CR)染色法进行筛选。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的原因是_。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2 分。)1、B【答案解析】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 细胞器 分布 形态结构 功能 线粒体 动植物细胞 双层膜结构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 植物叶肉细胞 双层膜结构 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内质网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 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 基体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 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核糖体 动植物细胞 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溶酶体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 液泡 成熟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中心体 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 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 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题目详解】A、高尔基体是单层膜结构,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A 正确;B、叶绿体的色素只分布在类囊体膜上,B 错误;C、线粒体为半自主性细胞器,含有少量 DNA、RNA,含有核糖体,能合成自身部分蛋白质,C 正确;D、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对于物质的运输具有促进作用,D 正确。故选 B。2、A【答案解析】1、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 B 淋巴细胞;诱导 B 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2、据图分析,甲表示 B 淋巴细胞,乙为杂种细胞,表示杂交瘤细胞,丙表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题目详解】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需加入血清或血浆,A 正确;B、将人的胃癌细胞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不是单克隆抗体,B 错误;C、在乙、丙及骨髓瘤细胞中,乙、丙经培养后,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一定获得大量的抗胃癌单克隆抗体,C错误;D、诱导骨髓瘤细胞与甲 B 淋巴细胞融合,可用的诱导因素处理灭活的病毒,还有聚乙二醇等,D 错误。故选 A。3、D【答案解析】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 细胞器 分布 形态结构 功能 线粒体 动植物细胞 双层膜结构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 植物叶肉细胞 双层膜结构 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内质网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 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 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核糖体 动植物细胞 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溶酶体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液泡 成熟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中心体 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 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 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题目详解】A、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其中光反应阶段能合成 ATP,而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膜,因此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 ATP 合成的酶,A 正确;B、细胞的呼吸作用可在细胞质基质中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进一步进入线粒体被分解利用,在无氧条件下,丙酮酸则继续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利用,B 正确;C、溶酶体内还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C 正确;D、植物细胞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依赖于胞间连丝,与细胞膜上的受体无关,D 错误。故选 D。【答案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查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同时掌握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4、D【答案解析】细胞内的有机物的种类、元素组成及功能如下表:糖类 单糖、二糖、多糖 C、H、O 供能(淀粉、糖原、葡萄糖等)组成核酸(核糖、脱氧核糖)细胞识别(糖蛋白)组成细胞壁(纤维素)脂质 脂肪 C、H、O 供能(贮备能源)保护和保温 磷脂(类脂)C、H、O、N、P 组成生物膜 固醇 C、H、O 调节生殖和代谢(性激素、Vit.D)蛋白质 单纯蛋白(如胰岛素)C、H、O、N、S(Fe、Cu、P、Mo)组成细胞和生物体调节代谢(激素)催化化学反应(酶)运输、免疫、识别等 结合蛋白(如糖蛋白)核酸 DNA C、H、O、N、P 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催化化学反应(RNA 类酶)RNA【题目详解】A、中心体只含蛋白质,没有核酸,A 错误;B、同一生物个体内不同形态的细胞中 DNA 相同,RNA 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B 错误;C、核酸的合成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C 错误;D、蛋白质的合成需要 RNA 等参与,核酸的合成也需要酶的参与,D 正确。故选 D。5、A【答案解析】分析题图:图示细胞染色体中的着丝点还未分裂,应该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根据该动物的基因型可知该动物的性别为雄性,则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题目详解】A、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该生物为雄性个体,则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应进行均等分裂,A 正确;B、图示完整细胞内应有 4 条染色体,8 条染色单体,B 错误;C、若发生的是基因突变,图示未绘出的一极只存在 A、a 两种基因中的一种,C 错误;D、图示细胞经过分裂能得到 3 种配子(发生的是基因突变)或 4 种配子(发生的是交叉互换),D 错误。故选 A。6、C【答案解析】胚胎工程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分割、胚胎干细胞培养等技术;经过处理后获得的胚胎,还需移植到雌性动物体内产生后代,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题目详解】A、促性腺激素的本质是多肽,如果饲喂会被消化道中的消化酶分解,所以不能饲喂,A 错误;B、卵裂期细胞内的有机物种类会增加,B 错误;C、为提高胚胎利用率,可采用胚胎分割移植等无性繁殖技术,C 正确;D、性别鉴定是在囊胚期利用滋养层细胞作性别鉴定,D 错误。故选 C。【答案点睛】本题考查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考生生要能够识记受精作用的过程及两道屏障;识记卵裂期细胞的特点;明确原肠胚期已经发生了细胞的分化,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7、D【答案解析】1、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 DNA 流向 DNA,即 DNA 的复制;(2)遗传信息可以从 DNA 流向 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 RNA 流向 RNA 以及从 RNA 流向 DNA 两条途径。2、能量流动:指生态系统中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间的密切联系,可以通过能量流动来实现。能量流动两大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3、信息传递: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题目详解】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A 正确;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的水可以穿过细胞膜双向流动,细胞形态基本不变,说明水流动速率基本相同,B 正确;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进行的,不同的对象传递的信息种类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C 正确;正常人体细胞中,遗传信息只能从 DNA 传递到 RNA(转录),不能从RNA 流向 DNA(逆转录),D 错误。8、B【答案解析】分析题图:肉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5.1+2.1+0.05)103kJ/m2y=7.25103kJ/m2y,而能量来源是有机物输入 5 和植食性动物,则来源于植食性动物的能量为 2.25103kJ/m2y,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9+4+0.5+2.25)103kJ/m2y=15.75103kJ/m2y,而能量来源是有机物输入 2 和生产者,则来源于植食性动物的能量为13.75103kJ/m2y,生产者同化的能量(70+23+3+13.75)103kJ/m2y=1.975105kJ/m2y。【题目详解】A、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种类有多种,故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止一条,A 错误;B、由以上分析可知:植食鱼类同化的能量为(9+4+0.5+2.25)103kJ/m2y=15.75103kJ/m2y,肉食鱼类来源于植食性动物的能量为 2.25103kJ/m2y,故两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2.2510315.75103=1.3%,B 正确;C、肉食鱼类通过侧线感知水流完成取食说明物理信息能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 错误;D、人类可以通过向生态系统投入有机物,故人类活动有利于维持该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D 错误。故选 B。【答案点睛】能量的来源:生产者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其余各营养级的能量来自上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能量去路: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营养级;残体、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未被利用;消费者同化能量=呼吸消耗+分解者分解利用+下一营养级同化+未被利用。二、非选择题 9、生产者 群落 微生物的分解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明显下降 鲢、鳙与银鱼在食物上存在竞争关系 植物大量吸收水域中的氮、磷等无机盐,降低了水域中氮、磷等含量;浮床(浮床上的植物)遮光,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防止水华发生。【答案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动物。【题目详解】(1)该湖泊生态系统组成中,引起“水华”的藻类属于生产者,可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湖泊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2)生活污水流入湖泊中,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使污水得到净化。由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若流入该湖泊的生活污水过量,则会导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3)鲢鱼、鳙鱼等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银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所以鲢鱼、鳙鱼是银鱼的竞争者,故将鲢鱼、鳙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该湖泊后,导致图示中银鱼生物积累量明显下降。(4)浮床生态工艺法还能抑制藻类的繁殖,防止“水华”发生,原因有:植物能大量吸收水域中的 N、P 等无机盐,降低了水域中 N、P 等含量;浮床上的植物能遮光,从而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防止水华发生。【答案点睛】本题借助生态浮床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以及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10、I 状腺激素(或者肾上腺素)这些细胞都有该激素的受体 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 骨骼肌收缩 不变 【答案解析】【题目详解】(1)由分析可知,气温降低时,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因为该激素能促进物质代谢,因此可推测该激素能作用于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原因是这些细胞的膜上都有该激素的受体;人进入低温环境,由于机体的调节作用常表现出面色苍白的现象,该现象的出现是皮肤中冷觉感受器兴奋刺激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进而产生兴奋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导致的。(2)低温刺激机体使人全身颤抖,是机体通过下丘脑产生兴奋沿着传出神经支配骨骼肌收缩导致的结果。若环境温度进一步降低,对机体的刺激增强,此时在神经纤维上检测到的动作电位的电位差将不变,因为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大小不因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强。【答案点睛】熟知体温调节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理解刺激强度对动作电位的影响是就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11、6 1/4 1/3 缺失 该种群发生了进化,因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最初该蛾种群 M的基因频率为 0.61,若干代后,M 的基因频率变为 0.5 【答案解析】伴性遗传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表现出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方式。自然界中由性染色体决定生物性别的类型,主要有 XY 型和 ZW 型,在雌性的体细胞内,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在雄性的体细胞内,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自由交配的实质是雌雄配子的结合,因此可以用配子法来解答相应的问题。生物进化的来源为可遗传变异,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题目详解】(1)杂种结白茧蛾的基因型有 6 种:MMZNZn、MmZNZN、MmZNZn、MmZnZn、MmZNW、MmZnW。(2)基因型为 MmZNW 与 MmZnZn的两只蛾进行杂交得子一代(1/8mmZnW、1/8MMZNZn、1/8MMZnW、2/8MmZNZn、2/8MmZnW、1/8mmZNZn),让 mmZNZn(结黄茧)的雄蛾与 MmZnW(结白茧,杂种)的雌蛾自由交配,子二代出现结黄茧蛾的概率为:1/21/21/4,子二代结白茧雄蛾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1mmZnZn:1MmZNZn:1MmZnZn,白茧雄蛾中纯合子(mmZnZn)所占的比例为 1/3。(3)根据题图 有一部分无法与 配对且已知 发生异常可得出:发生的改变可能是缺失,导致对应的 部分无法与其配对。(4)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原种群 Mm 的个体占 50%,M 的基因频率为:1/250%+36%=61%=0.61,后来的种群基因频率为 0.5,该蛾种群 M 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答案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伴性遗传、生物变异及其进化的相关知识。自由交配的计算是常考点也是难点,应抓住受精作用的本质为雌配子和雄配子的结合。12、琼脂 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灭菌 及时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污染环境和感染实验操作者 避免培养基表面的菌液出现积液,导致菌体堆积,影响分离效果 避免培养基被污染和防止培养基水分过快挥发 刚果红能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的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红色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因而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 【答案解析】1.筛选纤维素分解菌需要使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刚果红和纤维素结合能形成红色复合物,纤维素分解菌可以产生纤维素酶而分解纤维素使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所以可以用刚果红培养基鉴别纤维素分解菌。2.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题目详解】(1)实验室中常用的凝固剂是琼脂。(2)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过程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入侵,因此需要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灭菌处理。(3)进行平板划线时,在划线结束后,由于接种环上残留部分菌种,所以要灼烧接种环,及时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以避免污染环境和感染实验操作者。若用稀释涂布平板进行接种,为避免养基表面的菌液会出现积液,导致菌体堆积,影响分离效果,应注意在涂布平板时,滴加到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量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 11mL。(4)接种完的平板倒置培养的目的是避免培养基被污染和防止培养基水分过快挥发。(5)刚果红能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的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红色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因而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答案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