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新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讲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经典练习.pdf
-
资源ID:73753307
资源大小:873.38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海南新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讲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经典练习.pdf
第1页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 4 讲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2019安徽马鞍山二高测试)近 45 年来,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和降水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图 a、图 b 分别为 19612005 年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和降水变化。据此完成 12 题。1近 45 年来,东北地区 ()A年平均气温呈下降趋势 B年降水量增幅自西向东扩大 C年平均气温增幅山区比平原大 D年降水量中北部地区增加显著 2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第2页 A减缓东北平原西部荒漠化 B使得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恢复 C减弱干旱和洪涝发展趋势 D造成大兴安岭冻土自南向北退化 解析:第 1 题,根据 19612005 年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和降水变化值,年平均气温变化都是大于零,说明气温升高,年平均气温增幅西北比东南方向大,年平均降水变化值大都小于零,只有在中北部地区降水变化大于零,所以年降水量中北部地区增加显著,其他地区年降水量减少。第 2 题,东北平原西部地区气温升高,降水减少,加剧了东北平原西部荒漠化,湿地生态系统破坏加剧,增强了干旱和洪涝发展趋势,造成大兴安岭冻土自南向北退化。答案:1.D 2.D(2019山东日照一中测试)北极冰融是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气候变化现象之一。21 世纪以来,北极的气温变化是全球平均水平的 2 倍。被称为“北极放大”现象。下图为北极年海冰范围(106 km2)与年平均 CO2浓度(ppm)随时间变化关系图。据此完成 34 题。3图示期间,北极年海冰面积 ()A逐年减少 B与年平均 CO2浓度大体呈正相关 第3页 C减少速度不断加快 D与年平均 CO2浓度大体呈负相关 4“北极放大”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海冰的减少导致北极地区()A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B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加 D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减弱 解析:第 3 题,读图看出,图示期间北极年海冰面积以减少趋势为主,呈波动减少趋势,非逐年减少,故 A 错;北极年海冰面积 20072012 年减少速度减慢,故 C 错;北极年海冰面积波动减少,年平均 CO2浓度呈增加趋势,大体呈负相关,B 错 D 对。第 4 题,北极的气温变化是全球平均水平的 2 倍,主要原因是海冰减少可能导致北极地区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减弱,与大气作用关系不大。故选A。答案:3.D 4.A(2019浙江杭州学军中学测试)下图为东二区某地气温降水雷达统计图,图中气温与降水量的数值共用同一坐标系统。读图,回答 56 题。5该地所在大洲及其气候类型是 ()A欧洲,地中海气候 第4页 B非洲,热带草原气候 C亚洲,热带季风气候 D南美洲,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6该地面临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A雨林退化 B水土流失 C山区石漠化 D土地沙漠化 解析:第 5 题,图中显示,该地各月气温均在 15 以上,因此该地位于热带,降水有明显的干湿两季,故为热带草原气候,该地位于东二区,据此选 B。第 6 题,根据上题结论,该地为热带草原气候,由于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农业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草场退化、沙化进而荒漠化。答案:5.B 6.D(2019广东华南师大附中测试)坎昆是墨西哥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位于尤卡半岛东北角,加勒比海畔,阳光明媚,海水清澈,沙滩白色细软,年平均气温 27.5,全年晴天 240 余天,阴雨天不足 50 天。读图,回答 79 题。7根据材料判断坎昆的气候类型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8坎昆气候特征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第5页 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 C沿岸洋流的影响 D地形地势的影响 9甲地与坎昆气候特征最明显的区别是()A气温日变化大 B平均气温较低 C降水的季节变化大 D降水的季节变化小 解析:第 7 题,根据图示信息,坎昆位于热带,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冬季受高压控制降水少,干湿季分明,为热带草原气候。第8 题,坎昆气候特征形成中的西南季风是夏季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的。第 9 题,甲地纬度比坎昆低,气温日变化小,平均气温较高,处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小,这是与坎昆气候特征最明显的区别。答案:7.B 8.A 9.D(2019山西大学附中测试)某科考队于 8 月考察下图所示地区发现,图中半岛北部发育苔原,而南部生长森林的最高纬度比同一大陆西岸偏低;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据此完成 1011 题。第6页 10图中半岛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 B地形 C洋流 D大气环流 11图中半岛南部生长森林的最高纬度比同一大陆西岸偏低的原因是()A地势高低 B太阳辐射 C洋流性质 D环流形式 解析:第 10 题,根据等高线,半岛上山脉海拔高,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差异明显。图中半岛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B 对。半岛东西两侧纬度相同,大气环流相同,A、D 错。洋流影响使同一自然带纬度分布较低,不是东西差异原因,C 错。第 11 题,图中半岛南部生长森林的最高纬度比同一大陆西岸偏低的原因是洋流性质,半岛沿岸有寒流经过,同一纬度大陆西岸有暖流经过,C 对。半岛南部海拔低,地势高低差异小,A错。纬度相同,太阳辐射差异小,B 错。环流形式不是纬度差异的主要原因,D 错。答案:10.B 11.C 第7页 二、非选择题(共 56 分)12(2019湖北襄阳四中测试)读南美洲某月近地面 20 气温曲线分布图,及利马、萨尔瓦多两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26 分)(1)图示时间为_月(填“1”或“7”),判断的理由是_ _。(6 分)(2)比较利马和萨尔瓦多两地的气候差异。(12 分)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气候成因 利马 萨尔瓦多 (3)利马所在地的气候类型向北延伸到 4S 附近,呈南北狭长分布,分析其主要原因。(8 分)解析:第(1)题,图示利马气温低于 20,结合其气温曲线可判断,此时为 7月份。第(2)题,结合利马、萨尔瓦多的气候资料图可判断,两地气候类型分别为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进一步解答其气候特征及成因。第(3)题,南美洲西海岸的利马东侧为安第斯山脉,受地形影响,气候类型南北狭长;沿海有秘鲁寒流流经,起降温减湿作用,使热带沙漠气候向北延伸至 4S 附近。答案:(1)7 此月利马气温低于 20,对照气温曲线,应在 7 月(2)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气候成因 利马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炎热干燥 受寒流和离岸风共同影响 第8页 萨尔瓦多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沿岸受暖流影响(3)利马东侧为安第斯山脉,临近西海岸,沿海平原狭长,受秘鲁寒流影响。13(2019河北石家庄二中测试)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30 分)材料 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1)简述 A 国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6 分)(2)说明 B 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12 分)(3)说明 B 国西北部 1 月盛行风向形成的原因及盛行风对该地区气候的影响。(4 分)(4)全球变暖会对上述两国国土产生什么影响?遏制全球变暖可采取哪些措施?(8 分)解析:第(1)题,结合大气环流和地形等因素对降水的影响进行分析说明。第(2)题,结合 B 国阴影区域所处位置及其大气环流、洋流和地形等因素,分析气候类型及其成因。第(3)题,结合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分析 1 月盛行风的形成原因;结合盛行风的性质说明其对气候的影响。第(4)题,图示两国都是海洋大国,全球变暖将对其沿海低地造成威胁。从生产活动、技术、生物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对全球气候变暖采取措施。答案:(1)A 国冬季降水西北多东南少,夏季降水东南多西北少。原因:冬季盛行西北风日本海一侧为迎风坡,多地形雨,太平洋一侧为背风第9页 坡,降水少;夏季盛行东南风太平洋一侧为迎风坡,多地形雨,日本海一侧为背风坡,降水少。(2)热带雨林气候。成因: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东南信风从海洋吹来,水汽充足;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3)1 月,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偏转成西北风。影响:西北风从海洋吹来,降水较多。(4)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措施: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加强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