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高考研析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737554
资源大小:89.14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高考研析新人教版.doc
1 / 4【2019【2019 最新最新】精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精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 1 1 单元古代中国的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政治制度 4 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高考研析新人教版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高考研析新人教版真题典例12015·浙江高考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唐、宋、元、明)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 B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历史发展与传承。通政司、复社、都察院、风力水车属于明朝;政事堂、北门学士、内作使绫匠、高转筒车属于唐朝;枢密院、土司、木活字、监察御史属于元朝;中书门下、三司使、 武经总要 、草市属于宋朝。综上所述,按先后顺序排列是,故选 B 项。22014·天津高考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君权至上的后果2 / 4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答案 C解析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突出特点是君权至上、皇位世袭。正是由于君权至上,皇帝身边的近臣、内侍或其他人才容易干预朝政,形成专权局面,从而导致皇帝权力的萎缩或丧失,因此 C项符合题意。A、D 两项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明显不符,排除 A、D 两项;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因此 B 项也不符合题意。32013·山东高考下图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 )嘉庆二十一年七月初六日内阁奉上谕:和世泰等奏,口英咭唎国贡使连日演习礼仪极为敬谨,即派苏楞额、广惠各戴原品顶戴沿途伴送。钦此A中书省 B内阁C军机处 D礼部答案 C解析 由档案史料的内容可知该机构的职能是上传下达,故选C。A 项在清代已不存在;材料体现的是皇帝的旨意,B、D 两项无权拟旨。考向分析(1)集中考查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职能和影响,要求准确理解两个概念的内涵。(2)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是对前代君主专制制度的继承和发展,高考命题注意纵向综合考查,归纳君主专制强化的一般规律。(3)将明清政治制度的变化和明清时期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考查明清时期中国衰落的原因。仿真练习1.2016·滨州月考明成祖时, “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3 / 4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 ”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答案 D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明代内阁地位虽有提升,但职能基本未变,始终不是法定决策机构。故选 D 项。22015·广东惠州三模明太祖废丞相后,曾下令:“内臣(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 。但不久后又制定半印勘合制度:六部所行一切都须经过内府勘合,方可施用。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牵制日益权重的内阁B减轻皇帝的行政负担C协调政府各部门的关系D加强对六部的监察答案 D解析 明太祖未设置内阁,故 A 项错误;限制内府和六部,只会增加皇帝的行政负担,故 B 项错误;内府和六部本无矛盾,明太祖的制度设计让其互相牵制,才滋生了矛盾,而不是“协调” ,故 C项错误;从限制内府,到利用内府牵制六部,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六部的监察,故 D 项正确。32016·四川调研清史稿感叹说:“任军机者,自亲王外,其领袖者必大学士(内阁成员),虽唐、元三公(唐设置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为正一品,宋元基本仿此制)尚不及也。 ”这表明清代( )A军机大臣拥有一定决策权B军机大臣品级不断提高C军机处获得内阁的控制权4 / 4D亲王与大学士彼此牵制答案 A解析 “任军机者,自亲王外,其领袖者必大学士(内阁成员),虽唐、元三公尚不及也”说明军机大臣和唐元三公一样,拥有一定的决策权,故 A 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军机大臣的地位,与品级的提高无关,故 B 项错误;任军机大臣主要是内阁成员,并不能说明军机处获得内阁的控制权,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亲王与大学士的牵制问题,故 D 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