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四河流地貌的发育.doc
-
资源ID:737561
资源大小:55.09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四河流地貌的发育.doc
1 / 7【2019【2019 最新最新】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四河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四河流地貌的发育流地貌的发育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2018·广东佛山二模)河流左、右两岸的侵蚀和淤积面积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河道宽度的变化。如图为 19882014 年黄河上游河套平原某河段左、右岸侧向侵蚀与淤积面积的变化图(正数为侵蚀,负数为淤积)。据此完成 13 题。1该河段河道变宽幅度最大的时段是( )A19891991 年B19952000 年C20072009 年D20112014 年2该河段河道宽窄的变化,说明了( )A地转偏向力起主导作用B该河段河流落差大C右岸常年淤积、左岸常年侵蚀D该河段河流含沙量与流量变化大小32001 年前后,河道宽度变化的幅度有显著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A上游流域降水年变率小B全球气候逐渐变暖C上游流域植被遭受破坏D上游水库投入运行解析:1.A 2.D 3.D 第 1 题,河流侧向侵蚀会使河道变宽,图示 19891991 年间折线数值为正值且数值最大,则主要表现为侵2 / 7蚀,故该时段该河道变宽幅度最大。第 2 题,河流河岸侧向侵蚀与淤积面积的变化,是导致河道宽窄变化的主要原因;而河流含沙量与流量大小又决定了河流侵蚀和堆积作用的强弱。故 D 正确。第 3题,图示 2001 年前后,河岸侵蚀和淤积变化幅度都明显变小,可能是上游水库运行使河流含沙量减小、流量减小的缘故。如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 45 题。4甲处地形名称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分别是( )A冲积扇,流水沉积作用B冲积平原,流水侵蚀作用C三角洲,流水沉积作用D三角洲,海浪侵蚀作用5近年来,甲处地形面积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主要是因为( )A海平面上升B沿海地壳下沉C黄河入海泥沙减少D该区植树造林解析:4.C 5.C 由图中经纬度与地理信息可知,此处为黄河三角洲,为黄河泥沙在入海口处堆积而成,河口附近陆地面积的增加来自泥沙的不断堆积,由于中、上游植被保护使水土流失减弱,黄河输沙量减少,加之近年来黄河断流等导致三角洲增速减慢。(2018·南昌一模)左图区域陆地地势平坦,右图为左图中河流甲、乙两处的年径流量曲线。读图回答 67 题。6图示地区( )A此时降水较多B受信风控制C沿岸暖流经过D地处北半球7图中的河流( )A流量季节变化较小B秋冬发生凌汛C此时接受湖泊补给D由西北流向东南解析:6.A 7.D 第 6 题,依据气温判读的“高高低低”规律,3 / 7图中最冷月等温线必然向低纬度凸出,则此图区域位于南半球 30°以南的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的冬季降水较多,故 A 项正确。第 7 题,图中显示河流甲、乙处之间有一个湖泊,湖泊对下游的水量有调节作用,下游水量季节变化较小,则乙位于湖泊的下游,故河流由甲流向乙,即由西北流向东南。由上题知,该区域位于地中海气候区,故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大,因河流无结冰期,故不会发生凌汛。此时为冬季,降水多,河流补给湖泊。下面的左图为古镇分布示意图,右图为该古镇内街道走向示意图。据此回答 89 题。8下列关于图中河流和古镇的说法正确的是( )河流在 ac 段形成曲流的主因是地转偏向力 古镇在该区域选址的主因是水源和地势 河岸 d 沉积作用最强发生在夏季 河岸 c 决堤的概率高于河岸 a 和 d 相对于河岸 a、b 和 c,河岸d 在洪水期最不易决堤ABCD9古人对该镇街道走向的设计最有可能是为了( )A沿等高线布局,节省成本B疏风防寒C通风散热D和河流走向保持一致,使交通便利解析:8.B 9.C 第 8 题,从图上可以看出,古镇位于河流凸岸处,取水方便,且位于河流上游地区,地势稍高,可避免洪水威胁。因此古镇在该区域选址的主因是水源和地势。由图示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较多,河流4 / 7流量较大,挟带的泥沙较多,因此,河岸 d 沉积作用最强发生在夏季。河流在 ac 段形成曲流,这主要是受弯道环流的影响。由于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故河岸 c 决堤的概率高于河岸 a 和 d;河岸 d 位于下游地区,在洪水期相对于河岸 a 和 c 更易决堤。第 9 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盛行东南风,街道呈西北东南走向,可起到通风散热的作用。(2018·河北正定中学月考)如图是 2000 年和 2010 年云贵高原某流域(起始海拔 1 210 m)乡村聚落在各海拔和坡度的分布变化图。读图完成 1011 题。1020002010 年新增乡村聚落主要分布于( )A较低海拔的山地陡坡B较低海拔的河谷阶地C较高海拔的山地缓坡D较高海拔的冲积平原11该流域乡村聚落的变化会使该流域( )A农业规模下降B暴雨灾害增加C生态环境改善D环境负荷加重解析:10.B 11.D 第 10 题,图 a 表示乡村聚落集中分布在较低海拔处,且 20002010 年较低海拔处分布面积增长较大,图 b 表示乡村聚落集中在坡度小的区域,且 20002010 年坡度小的区域分布面积增长较大,故新增乡村聚落主要分布于较低海拔的河谷阶地。第 11 题,读图可知,该流域乡村聚落密度、新增乡村聚落的坡度和海拔都在增大,故目前农业规模增大,A 错。该流域乡村聚落的变化不会使暴雨灾害增加,B 错。为了获得土地资源,扩大农业生产规模,该流域人类活动逐渐向高海拔和较大坡度的区域扩展,这样势必导致环境负荷增加,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C 错,D 对。二、综合题(共 56 分)5 / 712如图是新疆和田区位略图。和田是著名的“玉石之都” 。和田玉为变质岩,其矿体分布在海拔 4 000 m 以上的昆仑山高山地区,乙处河滩玉石富集,是拾玉的重要地段,秋季又是在此拾玉的最佳季节。读图回答问题。(24 分)(1)结合地形条件,说明甲处狭长区域没有冰川分布的原因。(8分)(2)说明乙处河滩玉石富集的外力作用过程。(8 分)(3)分析秋季成为乙处最佳拾玉季节的自然原因。(8 分)解析:第(1)题,冰川是由终年积雪形成的,故冰川形成条件是有降水(降雪)、气温低;结合甲地等高线分布从地形入手分析该地气温高、降水少的原因。第(2)题,玉石为变质岩,出露地表必然经过岩体的破坏(风化、侵蚀)过程;源自 4 000 m 以上的昆仑山的玉石,到达乙所在河滩,必然经历了河流的搬运与沉积过程。第(3)题,秋季成为最佳拾玉季节,说明秋季此处玉多且出露河滩;结合河流夏季汛期搬运能力强,但此时河水水位高不易发现河床中的玉石,而秋季水位下降玉石出露分析。答案:(1)地势低,气温偏高;地形封闭,水汽不足。(2)(含有玉石的)岩体经过风化(侵蚀或外力破坏),再经过河流搬运(向下游运动),到达地形平缓处(乙处),(玉石)发生沉积。(3)夏季河流(流量大)搬运能力强,玉石沉积的时间相对集中在夏季;秋季河流水位下降,玉石出露。13如图是北纬 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 1949 年和 2016 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2 分)(1)图中 A、B 两处河谷形态差别很大,A 处呈_6 / 7_,B 处呈_。(4 分)(2)C 处典型的河流地貌是_,成因是_。(8 分)(3)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推测河口三角洲面积的变化并说明原因。(12 分)(4)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试分析该地区聚落沿河、沿海岸分布的原因。(8 分)解析:第(1)题,A 位于河流的上游,河流的下蚀作用强,河谷呈“V”型;B 位于河流下游,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河谷呈槽型。第(2)题,C 处位于河流出山口处,流速减缓,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扇。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几十年来,该地区耕地增加,林地、草地面积减小,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加重,导致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第(4)题,影响该地区聚落分布的原因主要与地形、土壤、水源和水运有关。答案:(1)“V”型 槽型(2)冲积扇 河水流出山口,速度放慢,泥沙堆积形成(3)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与 1949 年相比,该地 2016 年耕地面积增加,林地、草地面积减小,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携带的泥沙增多,在河流入海口处,河流流速减缓和海水的顶托作用,使泥沙的沉积增多,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4)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7 / 7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