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pptx
第二章第二章 博弈论概述(博弈论概述(8 8个专题)个专题)1、博弈论的概念和历史沿革2、博弈论与主流经济学的关系3、博弈论的学习特点4、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及分类5、博弈论的思想6、不同类型的博弈的一些例子7、信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8、参考教材与课外阅读第1页/共70页1、概念和历史沿革一般概念: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是使用严谨的数学模型研究冲突对抗条件下最优决策问题的理论,是研究竞争的逻辑和规律的数学分支。简单地说,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在给定信息结构下如何决策以最大化自己的效用,以及不同决策主体之间决策的均衡。张维映的概念:张维映的概念:“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的理论”。也就是说,当一个主体,好比说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选择受到其他人、其他企业选择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到其他人、其他企业选择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博弃论又称为“对策论”.第2页/共70页博弈论的提法可能太过于学术化,容易让人们退避三舍。其实它有一个非常通俗的名字游戏理论(博弈论的英文名字叫做“”,如果直译,就是“游戏理论”)。博弈论在我国还有一个名字,叫对策论。这些名字都很好理解,博弈字面意思就是赌博、下棋,赌博和下棋当然是游戏了,赌博和下棋的时候常常要千方百计地应付对手,自然是要讲究对策了。第3页/共70页经济学家泰勒尔说:“正如理性预期使宏观经济学发生革命一样,博弈论广泛而深远地改变了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从8080年代开始,博弈论迅速成为主流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第4页/共70页(二)历史沿革 博弈理论开始于1944年由冯诺依曼(Von Neumann)和摩根斯坦恩(Morgenstern)合作的博弈论和经济行为(The Theory of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ur)一书的出版。世纪年代以来,纳什、泽尔腾、海萨尼等人使博弈论最终成熟并进入实用。第5页/共70页三位大师主要的贡献1950年和1951年纳什的两篇关于非合作博弈论的重要论文,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竞争和市场的看法。他证明了非合作博弈及其均衡解,并证明了均衡解的存在性,即著名的纳什均衡。从而揭示了博弈均衡与经济均衡的内在联系。因为在现实世界中,非合作博弈要比合作博弈普遍得多。第6页/共70页Selten and Harsanyi泽尔腾(1965)将纳什均衡的概念引入了动态分析,提出了“精炼纳什均衡”概念;以及进一步刻画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完备贝叶斯纳什均衡”而海萨尼则发展了刻画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贝叶斯纳什均衡”(19671968)。总之,他俩进一步将纳什均衡动态化,加入了接近实际的不完全信息条件。他们的工作为后人继续发展博弈论,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模型 第7页/共70页非合作博弈 而非合作博弈则主要研究人们在利益相互影响的局势中如何选择策略使得自己的收益最大,强调个人理性、个人最优决策,其结果是有时有效率,有时则不然。目前经济学家谈到博弈论主要指的是非合作博弈,也就是各方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如何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最后达到力量均衡。第8页/共70页顺序和信息博弈论非常强调时间和信息的重要性,认为时间和信息是影响博弈均衡的主要因素。在博弈过程中,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决定了其行动空间和最优战略的选择;同时,博弈过程中始终存在一个先后问题,参与人的行动次序对博弈最后的均衡有直接的影响。第9页/共70页著名案例著名案例囚徒困境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个人理性最终导致集体理性的缺失个人理性最终导致集体理性的缺失第10页/共70页囚徒困境说明了什么在(坦白、坦白)这个组合中,和都不能通过单方面的改变行动增加自己的收益,于是谁也没有动力游离这个组合,因此这个组合是纳什均衡,也叫非合作均衡。囚徒困境反映了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矛盾。如果和都选择抵赖,各判刑年,显然比都选择坦白各判刑年好得多。当然,和可以在被警察抓到之前订立一个攻守同盟,但是这可能不会有用,因为它不构成纳什均衡,没有人有积极性遵守这个协定,显然最好的策略是双方都抵赖.第11页/共70页囚徒困境的意义“囚徒的两难选择”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意义。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各人追求利己行为而导致的最终结局是一个“纳什均衡”,也是对所有人都不利的结局。他们两人都是在坦白与抵赖策略上首先想到自己,这样他们必然要服长的刑期。只有当他们都首先替对方着想时,或者相互合谋(串供)时,才可以得到最短时间的监禁的结果。第12页/共70页对经典经济学的冲击“纳什均衡”首先对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提出挑战。按照斯密的理论,在市场经济中,每一个人都从利己的目的出发,而最终全社会达到利他的效果。国富论:“通过追求(个人的)自身利益,他常常会比其实际上想做的那样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从“纳什均衡”我们引出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的一个悖论:从利己目的出发,结果损人不利己,既不利己也不利他。两个囚徒的命运就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纳什均衡”提出的悖论实际上动摇了西方经济学的基石。第13页/共70页Nash均衡条件下的行为规则合作是有利的“利己策略”。但它必须符合以下黄金律:按照你愿意别人对你的方式来对别人,但只有他们也按同样方式行事才行。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前提是人所不欲勿施于我。第14页/共70页革命(1)(1):博弈论成为经济学的基石2、博弈论与主流经济学、博弈论与主流经济学第15页/共70页革命(2):(2):思维方式的变革第16页/共70页革命(3):(3):研究对象和内容的革命博弈论进入主流经济学,反映了经济学发展的三大趋势1、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越来越转向个体,放弃了一些没有微观基础的假设,如消费函数、投资函数、销售最大化等。一切从个人效用函数及其约束条件开始,解约束条件下的个人效用最大化问题而导出行为及均衡结果。2、经济学越来越转向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特别是人与人之间行为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人们之间利益冲突与一致,竞争与合作的研究。过去研究人的行为时,总是假设其他人的行为都被总结在一个非人格化的参数即“价格”里面。3、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对信息的研究,特别是信息不对称对个人选择及制度安排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下,信息经济学也可以称为:非对称信息博弈论。第17页/共70页传统经济学的假设及其局限性二基本假设:完全竞争,完美信息局限性:交易主体的数量其实很有限;信息是不对称的一般均衡理论是整个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和道义基础,市场机制是完美的,帕累托最优成立,平等与效率可以兼顾。然而在以下情况不成立:非完全竞争:垄断越来越普遍外部性:市场不可能把所有的成本收益都计算在内公共产品:市场无非解决“搭便车”问题逆向选择问题:柠檬市场道德风险问题:为什么市场的交易费用比较高?第18页/共70页百年来,经济学的主要发展围绕以上五方面,如垄断竞争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企业理论、信息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不确定下的决策(投资理论),),宏观经济学。传统微观经济学的工具是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统计学),而博弈论是一种新的数学。博弈论研究的是:当成果无法由个体完全掌握,而结局须视群体共同决策而定时,个人为了取胜,应该采取什么策略。博弈论成为通用方法论,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军事、外交、国际关系、公共选择、犯罪学中都有广泛的运用。第19页/共70页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最广泛、最成功;博弈论的许多成果也是借助于经济学的例子来发展的,特别是在应用领域。经济学家对博弈论的贡献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动态分析和不完全信息引入博弈论之后。最带根本性意义的原因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研究模式是一样的,即强调个人理性,也就是在给定约束条件下追求效用最大化。第20页/共70页博弈论之博弈论之“数学数学”的特征的特征博弈论的数学方法只是数学思维、数学符号,有些符号怪模怪样,甚至不会读,但很少有什么艰深的数学。这里的符号比较麻烦,因为它和代数中的纯粹抽象而无意义的符号不同,在脑子里要时刻记得它们的实际意义。但要熟悉这种简捷、抽象的思维方式,记住这些符号的代表意义。所以,一个比较有效的学习方法是重复。3、博弈论的学习特征第21页/共70页博弈论研究对象的根本不同博弈论研究对象的根本不同通常的学问或理论体系都以“系统内”为研究对象,如果研究多个主体之间的关系,也须纳入一个框架之中。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整体观”显然,这里有明显的传统科学理性的风味。博弈论根本不同,它直接研究几个在逻辑层次上并列的主体之间的关系。看似简单的方法,其实开创了一个思路。它之所以不被广泛应用的一个猜测是:人们目前还不熟悉、不适应这种多维的思维方式。第22页/共70页博弈论在思维方式上的特点博弈论在思维方式上的特点习惯的思维方式:还原论:整体可无穷拆分为不同级别的个体目的论:事物的发展有其目标其他事物不变博弈论思维方式历史理性多元化、相对化、历史化事物并不存在一种内在的、永恒的、抽象的“本质”,而只有一种在特定历史框架中的建构。对传统经济学的启发:将研究对象转向个体,放弃一些没有微观基础的假设,如消费函数及其投资函数,而在给出个人的支付函数及战略空间的条件下,研究每个人都选择其最优战略以最大化个人支付函数时将发生什么。第23页/共70页4 4、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参与人:博弈中选择行动以最大化自己效用的决策主体,如个人或团体。行动:参与人的决策变量。信息:参与人在博弈中的知识,特别是有关其他参与人(对手)特征和行动的知识。战略:参与人选择行动的规则,何时选择何行动。支付函数:参与人从博弈中获得的效用水平,是所有参与人战略和行动的函数。结果:博弈分析者感兴趣的要素的集合。均衡:所有参与人的最优战略或行动的组合。第24页/共70页博弈:决策主体在互相对抗中,对抗双方(或多方)互相依存的一系列策略和行动的过程集合参与人的利益有冲突博弈是一个过程集合(参与人、策略、行动、信息等)。把博弈视为集合是思维从具体到抽象的重要一步博弈的一个本质特征是策略的相互依存性博弈论:专门研究博弈如何出现均衡的规律的学问第25页/共70页博弈有不同的种类:从行动顺序角度:静态博弈。参与人同时选择行动动态博弈。参与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从拥有信息角度:完全信息博弈。每个参与人对所有其他参与人的特征、战略空间、支付函数有准确的知识不完全信息博弈。将二角度结合,博弈有四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第26页/共70页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1994)(1994)得主在 非合作博弈论中的地位 行动行动顺序顺序信息信息 静态静态 动态动态 完全信息完全信息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纳什均衡纳什均衡 纳什纳什(1950,1951)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 泽尔腾泽尔腾(1965)不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贝叶斯纳什均衡贝叶斯纳什均衡海萨尼海萨尼(1967,1968)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完美贝叶斯纳什均衡完美贝叶斯纳什均衡 泽尔腾泽尔腾(1975)等等第27页/共70页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若在博弈过程中,当事人之间能够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协议,这种博弈称合作博弈,否则称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强调团体理性、效率、公正、公平。非合作博弈强调个人理性、个人最优决策。其结果可能是有效率的,也可能是无效率的。博弈论一般指非合作博弈。比如下面的两人游戏:第28页/共70页设有两个人一起玩游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策略,谁都希望自己出“高招”使自己获胜(即寻求效用的最大化),但获胜并不完全依赖于自己的行为能力,还依赖于对手怎么做。有时,双方会形成这样一种状态:我的最好策略所依赖的条件就是你的最好策略。换言之:如果你那样做,我这样最好,而你“那样”做恰恰又是你的最佳策略。通俗地讲:如果别人不动,我也不能动第29页/共70页 2.搞清了非合作的博弈关系,合作的博弈关系就比较容易理解,在证明非合作博弈无效率或低效率的同时,就自然说明了存在着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非合作博弈理论是合作博弈论的基础。非合作博弈更受重视的主要原因是:1.主导人们行为方式的主要还是个体理性而不是集体理性。或者说,竞争是一切社会、经济关系的根本基础,不合作是基本的,合作是有条件和暂时的,因此非合作博弈关系比合作博弈关系更普遍。3.集体理性是更高级和更复杂的理性,因此研究合作博弈的难度更大,更难找到分析问题的一般概念和系统力法。第30页/共70页博弈中的重要因素信息能够影响最后博弈结局的所有局中人的情报。信息在博弈中占重要地位,博弈的赢得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的准确度与多寡。如果各方对各种局势下所有局中人的得益状况完全清楚,称为完全信息博弈。反之为不完全信息博弈。在动态博弈中还有一类信息:轮到行动的博弈方是否完全了解此前对方的行动。如果完全了解则称之为“具有完美信息”的博弈。反之称为“不完美信息的动态博弈”。由于信息不完美,博弈的结果只能是概率期望,而不能像完美信息博弈那样有确定的结果。为局中人获得利益,也是博弈各方追求的最终目标。分为零和博弈和变和博弈。零和博弈中各方利益之间是完全对立的。变和博弈有可能存在合作关系,争取双赢的局面。第31页/共70页动态博弈中在轮到行为时对博弈的进程完全了解的博弈方,称为具有“完美信息”(Perfect Informati on)的博弈方,如果动态博弈的所有博弈方都有完美信息,则称为“完美信息的动态博弈”。动态博弈中轮到行为的博弈方不完全了解此前全部 博 弈 的 进 程 时,称 为 具 有“不 完 美 信 息”(Imperfect Information)的博奔方,有这种博弈方的动态博弈则称为“不完美信息的动态博弈”。在动态博弈中各博弈方是否具有完美信息对博弈方的决策、行为和博弈结果也有很大的影响。没有完美信息,意味着决策和行为必然有一定的盲目性。第32页/共70页博弈方的能力和理性 以个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被称为“个体理性”(Individual Rationality),有完美的分析判断能力和不会犯选择行为的错误称为“完全理性”。经济学中通常采用“理性经济人假设”。即认为博弈方都是以个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具有准确的判断选择能力,也不会“犯错误”。因为博弈问题通常包含复杂的相互依存关系,博弈分析往往是很复杂的,因此指望现实的博弈方都能通过博弈分析找到最优策略,而且不会因为遗忘、失误、任性等原因偏离最佳选择常常是不切实际的。第33页/共70页追求集体利益最大化称为“集体理性”(Collective Ratonality)。如果我们允许博弈中存在“有约束力的协议”(Binding Agreement),使得博弈方采取符合集体利益最大化而不符合个体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时,该博弈称为“合作博弈”(Cooperative Game),与此相对,不允许存在有约束力协议的博弈则称为“非合作博弈”(Uncooperative Game)。它们是两类很不相同的博弈。一般情况下,集体利益最大化本身不是博弈方的根本目标,人们在经济博弈中的行为准则是个体理性而不是集体理性。因此,博弈论既要研究“完全理性”的博弈问题,也要研究“有限理性”,即博弈方的判断选择能力有缺陷情况下的博弈问题。第34页/共70页博弈的进一步的全面分类和博弈理论的结构根据博弈方的数量可分为单人博弈、两人博弈和多人博弈;根据博弈方策略的数量可分为有限博弈和无限博弈;根据得益情况可分为零和博弈、常和博弈及变和博弈;根据博弈过程可分为静态博弈、动态博弈和重复博弈;根据信息结构可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以及完美信息动态博弈和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根据博弈方的理性和行为逻辑差别分为完全理性博弈和有限理性博弈,非合作博弈和合作博弈。第35页/共70页5、主要思想博弈论并不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只是一种方法,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将其看成数学的一个分支的缘故。博弈论已经在政治、经济、外交和社会学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它为解决不同实体的冲突和合作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方法。在对参与者行为研究这一点上,博弈论和经济学家的研究模式是完全一样的。经济学越来越转向人与人关系的研究,特别是人与人之间行为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人与人之间利益和冲突、竞争与合作,而这正是博弈论的研究对象。第36页/共70页我们从博弈中学习什么博弈论告诉人们,要学会理解他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每个个体都是理性的,所以必须了解竞争对手的思想。商业关系被认为是一种相互作用。但博弈论并不是疗法,并不是处方,它并不告诉你该付多少钱买东西,这是计算机或者字典的任务。博弈论只是提供一些关系的例证,一些有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思维方法也许是企业家应该学习的。对于经济学家,也许需要学习它的理论模型,它的实验方式 第37页/共70页几个例子1.囚徒困境在经济学和生活中的例子中东石油输出国 OPEC限产几乎所有的卡特尔都会遭到失败,原因就在于卡特尔的协定(类似囚犯的攻守同盟)不是一个纳什均衡,没有成员有兴趣遵守。那么是不是不可能有卡特尔合作成功了?理论上,如果是无限期的合作,双方考虑长远利益,他们的合作是会成功的。但只要是有限次的合作,合作就不会成功。比如合作次,那么在第九次博弈参与人就会采取不合作态度。第38页/共70页价格战价格战厂家价格大战的结局也是一个“纳什均衡”,而且价格战的结果是谁都没钱赚。因为博弈双方的利润正好是零。竞争的结果是稳定的,即是一个“纳什均衡”。这个结果可能对消费者是有利的,但对厂商而言是灾难性的。所以,价格战对厂商而言意味着自杀。引伸出两个问题,一是竞争削价的结果或“纳什均衡”可能导致一个有效率的零利润结局。二是如果不采取价格战,作为一种敌对博弈论(rivalry(rivalry game)game)其结果会如何呢?每一个企业,都会考虑采取正常价格策略,还是采取高价格策略形成垄断价格,并尽力获取垄断利润。如果垄断可以形成,则博弈双方的共同利润最大。这种情况就是垄断经营所做的,通常会抬高价格。另一个极端的情况是厂商用正常的价格,双方都可以获得利润。第39页/共70页有趣的联系我们又引出一条基本准则:“把你自己的战略建立在假定对手会按其最佳利益行动的基础上”。事实上,完全竞争的均衡就是“纳什均衡”或“非合作博弈均衡”。在这种状态下,每一个厂商或消费者都是按照所有的别人已定的价格来进行决策。在这种均衡中,每一企业要使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要使效用最大化,结果导致了零利润,也就是说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非合作行为导致了社会所期望的经济效率状态。如果厂商采取合作行动并决定转向垄断价格,那么社会的经济效率就会遭到破坏。这就是为什么WTOWTO和各国政府要加强反垄断的意义所在。第40页/共70页贸易自由与壁垒 博弈论是一个强有力的分析工具。现在,它不仅在经济学领域、在军事、政治、商业征战、社会科学领域以及生物学等自然科学领域都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工程学中如控制论工程也少不了它。帮助大家形成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实际上它是非常精深的。现在与它紧密联系的经济学分支是信息经济学。信号游戏、拍卖形式、激励机制、委托人-代理人理论和公共财政学是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第41页/共70页对博对博弈弈论的两种极端评价论的两种极端评价从2020世纪7070年代末期,学者们逐渐形成一个共识,当一个人或群体与他或他们的博弈论对手都能以理性的方式做出决策行为的时候,那就是博弈论大显身手的场合。有人将博弈论比作MendelMendel的遗传理论和DarwinDarwin的自然选择对生物学的影响,或者NewtonNewton的天体力学对物理学的奠基作用。真正的社会并不严格是博弈论的理想对象,无论是股票市场上的投机现象,还是受制于传统文化的惯性影响下的体制选择。如同混沌动力系统理论带给人们的初始兴奋之后,博弈论并不具有有历史上像物理学中理论的预测能力。第42页/共70页博弈论与运筹学运筹学是近代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是将生产、管理等事件中出现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运筹问题加以提炼,然后利用数学方法进行解决。前者提供模型,后者提供理论和方法。运筹学本身也在不断发展,现在已经是一个包括好几个分支的数学部门了。比如:数学规划(又包含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组合规划等)、图论、网络流、决策分析、排队论、可靠性数学理论、库存论、对策论、搜索论、模拟等等。第43页/共70页数学规划 数学规划的研究对象是计划管理工作中有关安排和估值的问题,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在给定条件下,按某一衡量指标来寻找安排的最优方案。它可以表示成求函数在满足约束条件下的极大极小值问题。第44页/共70页排队论 排队论是运筹学的又一个分支,它有叫做随机服务系统理论。它的研究目的是要回答如何改进服务机构或组织被服务的对象,使得某种指标达到最优的问题。比如一个港口应该有多少个码头,一个工厂应该有多少维修人员等 第45页/共70页搜索论搜索论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争的需要而出现的运筹学分支。主要研究在资源和探测手段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如何设计寻找某种目标的最优方案,并加以实施的理论和方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的空军和海军在研究如何针对轴心国的潜艇活动、舰队运输和兵力部署等进行甄别的过程中产生的。搜索论在实际应用中也取得了不少成效,例如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寻找在大西洋失踪的核潜艇“打谷者号”和“蝎子号”,以及在地中海寻找丢失的氢弹,都是依据搜索论获得成功的。第46页/共70页6、博弈论的一些类型的例子第47页/共70页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纳什均衡纳什对博弈论的贡献1950-511950-51在非常一般意义上定义了非合作博弈及其均衡解,并证明了均衡解的存在。奠定了非合作博弈论的基础。纳什均衡设有N N个参与人博弈,在给定其他人战略的条件下,每个人选择自己的最优战略,构成战略组合。该组合使每个人在给定别人战略不变的情况下,都无意改变自己的战略,从而达到一种均衡叫纳什均衡。若一个协议不构成纳什均衡,就不能自动实施;不满足纳什均衡的协议是没有意义的。第48页/共70页纳什均衡举例(1 1)智猪博弈小 猪大 猪按等 待按 5 ,14 ,4等待9 ,-10 ,0第49页/共70页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纳什均衡的三个问题:一个博弈可能有不止一个,甚至无数个纳什均衡。哪个会实际发生呢?在纳什均衡中,给定他人的战略来选择自己的战略,不考虑自己的选择如何影响对手的战略。在动态博弈中,决策一前一后,后者必然根据前者的选择来调整自己的选择,前者也会理性地预期到这一点。由于不考虑自己的选择对别人的选择的影响,纳什均衡允许了不可置信威胁的存在。泽尔腾(1965)(1965)完善了纳什均衡的概念,定义了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从而将不可置信威胁从纳什均衡中剔除掉,要求参与人的决策在任何时点上都是最优的。决策者要“随机应变”而不是“固守旧略”。第50页/共70页承诺行动承诺行动承诺行动是当事人使自己的威胁战略变得可置信的行动。一种威胁只有在当事人不实施这种威胁就会遭受更大的损失的时候才是可置信的。承诺行动意味着当事人要为自己的“失信”付出成本,尽管这种成本并不一定会真的发生。承诺行动会给当事人带来很大的好处,因为它会改变均衡的结果。第51页/共70页承诺行动能带给博弈什么?比如上述智猪博弈,如果有一个猪(一般是大猪)大喊一声我先按,而且这个承诺是可置信的。还有十字路口的民车和警车。恐怖分子劫机。第52页/共70页举例(1 1)市场进入阻挠博弈第53页/共70页举例(2 2)姑娘恋爱,父亲干涉第54页/共70页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博弈的基本假设:所有参与人都知道博弈的结构、规则、支付函数。海萨尼(1967-681967-68)转换:引入虚拟参与人,让虚拟人首先选择参与人的类型。被选择的参与人知道自己的真实类型,而其他参与人并不清楚这个被选择的参与人的真实类型,仅知道各种可能类型的概率分布。海萨尼把“不完全信息博弈”转换成“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博弈”。“不完美信息”指虚拟人或自然作出了类型选择,但其他参与人并不知道它的具体选择是什麽,仅知道各种选择的概率分布。第55页/共70页贝叶斯纳什均衡贝叶斯纳什均衡贝叶斯纳什均衡是这样一种类型依从战略组合:给定自己的类型和别人类型的概率分布的分布情况,每个参与人的期望效用达到了最大化。因而没有人有积极性选择其他战略。第56页/共70页贝叶斯纳什均衡举例(1 1)第57页/共70页贝叶斯纳什均衡举例(2 2)第58页/共70页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在动态博弈中,行动有先后次序。后行动者可以观察先行动者的行动以获得前者的偏好、战略空间等方面的信息,修正自己的判断。先行动者知道自己的行为有传递信息的作用,会有意识地选择某种行为来揭示或掩盖自己的真实面目。第59页/共70页完美贝叶斯纳什均衡完美贝叶斯纳什均衡满足如下条件:给定每个人有关其他人类型的信息的情况下,他的战略选择是最优的。每个人有关其他人类型的信息都是使用贝叶斯法则从所观察到的行为中获得的。完美贝叶斯纳什均衡不能仅定义在战略组合上,它必须同时说明参与人的信息,因为最优战略是相对信息而言的。贝叶斯法则:从所观察到的现象修正先验概率,得到后验概率。第60页/共70页完美贝叶斯纳什均衡举例黔驴之技第61页/共70页一个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一个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求爱博弈求爱博弈如果男人是柳下惠,女人穿少的时候他会看的概率是20%;如果男人是登徒子,女人穿少的时候他会看的概率是100%。女人根据现有的信息判断男人是柳下惠的概率为70%,因此女人估计自己穿少的时候,男人看的概率为:0.7*0.2+0.3*1=0.44这是女人给定男人所属类型的先验概率下,男人可能采取看的概率。第62页/共70页当男人的确看了的时候,使用贝叶斯法则,根据男人看的这一行动,女人认为男人是柳下惠的概率变为:0.7*0.2/0.44=0.32根据这一新的概念,女人估计自己穿少的时候男人会刊的概率为:0.32*0.2+0.68*1=0.744如果女人将这种行为再重复一次,男人又看了,则女人认为男人是柳下惠的概率变为:第63页/共70页0.32*0.2/0.744=0.086这样女人通过男人一次次的看的行为,越来越认为男人是登徒子而不是柳下惠。这就是参与人行为传递信息的作用。第64页/共70页7 7、信息经济学简介、信息经济学简介信息经济学:非对称信息博弈论在经济学上的应用。非对称信息是指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的区别:博弈论是方法论导向的。研究:给定信息结构,什麽是可能的均衡?信息经济学是问题导向的。研究:给定信息结构,什麽是最优的契约安排?故又称契约理论或机制设计理论。博弈论是实证的,而信息经济学是“规范的”。信息非对称性的划分:发生的时间: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叫事前非对称。第65页/共70页信息非对称性的划分按非对称信息发生的时间划分 事前非对称事后非对称逆向选择模型研究事前非对称信息博弈道德风险模型研究事后非对称信息博弈按非对称信息的内容划分参与人的行动参与人的知识隐藏行动模型研究不可观测的行动隐藏知识(信息)模型研究不可观测的知识第66页/共70页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分类隐藏行动Hidden action隐藏信息Hidden information事前(ex ante)3、逆向选择模型4、信息传递模型5、信息甄别模型事后(ex post)1、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模型2、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模型第67页/共70页8、本课程的阅读文献、本课程的阅读文献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为主要教材。通俗读物:王则柯博弈论平话、白波博弈游戏、潘天群博弈生存。参考书籍:谢识予经济博弈论、姚国庆博弈论(南开),拉斯缪森博弈与信息(北大与三联)、弗登博格博弈论(人民大学),信息经济学(湖北)。期刊文章:非常多,关于博弈论基本问题的文章自1995陆续发表。但我国直接研究博弈论理论的文章不多,应用博弈论方法的文章非常多,但水平低。第68页/共70页第二章结束谢谢大家!第69页/共70页谢谢您的观看!第70页/共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