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竖向规划.pptx
第二、竖向设计的基本原则3 一般规定3.0.1 城市用地坚向规划应与城市用地选择及用地布局同时进行,使各项建设在平面上统一和谐、竖向上相互协调。3.0.2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应有利于建筑布置及空间环境的规划和设计。3.0.3 城市用地坚向规划应满足下列要求:1 各项工程建设场地及工程管线敷设的高程要求;2 城市道路、交通运输、广场的技术要求;3 用地地面排水及城市防洪、排涝的要求。3.0.4 城市用地坚向规划在满足各项用地功能要求的条件下,应避免高填、深挖,减少土石方、建(构)筑物基础、防护工程等的工程量。3.0.5 城市用地坚向规划应合理选择规划地面形式与规划方法,应进行方案比较,优化方案。3.0.6 城市用地坚向规划对起控制作用的坐标及高程不得任意改动。第1页/共56页第三、竖向设计的基本内容操作(主要是道路竖向)1总体规划阶段竖向规划的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应就全市用地进行竖向规划,编制竖向规划示意图。图纸比例尺寸和总体规划图相同。竖向规划示意图主要表示以下内容:(1)由主要街道组成的干道网,城市各个基本组成部分用地的布局,以及建筑分区;(2)根据地形定出各汇水线和分水线,分别定出它们的标高,用箭头表示用地的排水方向;(3)主要干道交叉点的控制点,干道的纵向控制坡度;(4)拟定其他主要控制点(如桥梁、干道与铁路平面交叉的道口、跨线桥、隧道等)的控制位置和控制标高。如镇的总规竖向规划!省规院和其它不一致!第2页/共56页此外,在编制竖向规划示意图的同时,编写说明书,以说明分析城市用地的自然地形情况和竖向规划的示意图,以及坚向示意图中未能充分表明、必须用文字说明的内容。2详细规划阶段的竖向设计的主要内容 确定各项建设用地的平整标高;确定建筑物、构筑物、室外场地、道路、排水沟等的设计标高,并使相互间协调;确定地面排水的方式和相应的排水构筑物;确定土(石)方平衡方案。(与镇的总规竖向规划深度基本一致,见丰城小港和洛市镇)第3页/共56页第四、竖向设计的基本操作(主要是道路竖向)1、了解熟悉各种资料2、对现场深入了解3、绘出各种等高线4、确定排水方向5、要求土方工程量小、设计等高线尽量接近地面,并按技术要求绘制6、有必要绘简单的横剖面和纵剖面第4页/共56页第5页/共56页第五、竖向设计的基本技术指标中华人民共和国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The Compulsory Provisions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tandards城乡规划部分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关于发布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的通知建标2000179号第6页/共56页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GJJ 83-993.0.7 同一城市的用地坚向规划应采用统一的坐标和高程系统。水准高程系统换算应符合表3.0.7的规定。水准高程系统换算 表3.0.7(略)打开原规范!第7页/共56页7.0.2 道路规划纵坡和横坡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机动车车行道规划纵坡应符合表7.0.2-1的规定;海拔3000-4000的高原城市道路的最大纵坡不得大于6%;机动车车行道规划纵坡 表7.0.2-1道路类别 最小纵坡(%)最大纵坡(%)最小坡长(m)快速路0.2 4 290主干路 5 170次干路 6 110支(街坊)路 8 60第8页/共56页2 非机动车车行道规划纵坡宜小于2.5%。大于或等于2.5%时,应按表7.0.2-2的规定限制坡长。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道路,其纵坡应按非机动车车行道的纵坡取值;非机动车车行道规划纵坡与限制坡长(m)最大值 表7.0.2-2 第9页/共56页车种 车长 自行车 板车、三轮车坡度%35 1503 200 10025 300 1503 道路的横坡应为1%-2%第10页/共56页8.0.2 城市用地地面排水应符合下列规定:2 地块的规划高程应比周边道路的最低路段高程高出0.2m以上;3 用地的规划高程应高于多年平均地下水位。第11页/共56页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ode for Vertical Planning on Urban FieldCJJ 83-99主编单位: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9年10月1日4.0.4 城市主要建设用地适宜规划坡度应符合表4.0.4的规定。第12页/共56页城市主要建设用地适宜规划坡度 表4.0.4用地名称最小坡度(%)最大坡度(%)工业用地0.210仓储用地0.210铁路用地02港口用地0.25城市道路用地0.25居住用地0.225公共设施用地0.220其他-第13页/共56页8 坚向与排水8.0.1 城市用地应结合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及年均降雨量等因素合理选择地面排水方式,并与用地防洪、排涝规划相协调。8.0.2 城市用地地面排水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地面排水坡度不宜小于0.2%;坡度小于0.2%时宜采用多坡向或特殊措施排水;2 用地的规划高程应比周边道路的最低路段高程高出0.2m以上;3 用地的规划高程应高于多年平均地下水位。第14页/共56页中华人民共和国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The Compulsory Provisions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tandards城市建设部分Urban Construction关于发布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的通知建标2000202号第15页/共56页采用了许多相关规范,此处只列一种: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实施日期:1991年8月1日第16页/共56页道路类别快速路 主干路次 干 路支 路道路 级别 III计算行车速度(kmh)80,6060,5050,4040,3050,4040,3030,2040,3030,2020第17页/共56页注:条件许可时,宜采用大值。第条 除快速路外,每类道路按照所占城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分为、级。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级标准;中等城市应采用级标准;小城市应采用级标准。有特殊情况需变更级别时,应做技术经济论证,报规划审批部门批准。第18页/共56页522 机动车车行道最大纵坡度限制值应符合表522的规定。计算行车速度(km/h)806050403020最大纵坡度限制值()6789523坡长限制规定如下:一、设计纵坡度大于表522所列推荐值时,可按表523-1的规定值时,设纵坡缓和段。缓和段的坡度为3,长度应符合本条二的规定。第19页/共56页计算行车速度(km/h)80605040纵坡度()5556665766576578纵坡限制坡长(m)400500 400400 350300 350 300250 300250200第20页/共56页下表也可供参考:道路类别计算行车速度最大纵坡(%)主干道40-504-6次干道30-406-7支路(街坊)20-307-8第21页/共56页计算行车速度(km/h)806050403020最大纵坡推荐值(%)455.5678最大纵坡限制值(%)677899第22页/共56页规范规定:二、各级道路纵坡最小长度应大于或等于表523-2的数值,并大于相邻两个竖曲线切线长度之和。计算行车速度(km/h)806050403020坡段最小长度(m)2901701401108560第23页/共56页新农村建设中的竖向规划:第24页/共56页第25页/共56页建筑物标高:参考值建筑物标高的确定以建筑物与室外设计地坪标高的差值确定。住宅、宿舍,150450mm。办公、学校、卫生院等公建,300600mm。一般工厂车间、仓库,150300mm。沉降较大的建筑物,300500mm。有汽车站台的仓库,9001200mm。第26页/共56页第27页/共56页在农村基本上就做道路竖向,而不做排水的。以上应该是不小于千分之三。案例层面:以下看看各层次的竖向规划。1、道路竖向规划适用的层面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ode for Vertical Planning on Urban Field施行日期:1999年10月1日1.总则 第28页/共56页1.0.1 为规范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基本技术要求,提高城市规划质量和规划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城市的用地竖向规划。1.0.3 城市用地坚向规划应遵循下列原则:1 安全、适用、经济、美观;2 充分发挥土地潜力,节约用地;3 合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满足城市各项建设用地的使用要求;4 减少土石方及防护工程量;第29页/共56页5 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景观效果。1.0.4 城市用地坚向规划根据城市规划各阶段的要求,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 制定利用与改造地形的方案;2 确定城市用地坡度、控制点高程、规划地面形式及场地高程;3 合理组织城市用地的土石方工程和防护工程;4 提出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景观的规划要求。第30页/共56页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年12月31日建设部令第146号发布)第三十二条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一)城市规划区范围。(二)市域内应当控制开发的地域。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第31页/共56页 (三)城市建设用地。包括:规划期限内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和相应的控制指标(建设用地面积、容积率、人口容量等);城市各类绿地的具体布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布局。(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城市干道系统网络、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交通枢纽布局;城市水源地及其保护区范围和其他重大市政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方面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第32页/共56页第三十六条近期建设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一)确定近期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确定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和布局。(二)确定近期交通发展策略,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三)确定各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公益设施的建设规模和选址。第33页/共56页第三十九条分区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确定分区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土地使用性质和居住人口分布。(二)确定绿地系统、河湖水面、供电高压线走廊、对外交通设施用地界线和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提出空间形态的保护要求。(三)确定市、区、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用地范围和控制原则;第34页/共56页(四)确定主要市政公用设施的位置、控制范围和工程干管的线路位置、管径,进行管线综合。(五)确定城市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座标和标高,确定支路的走向、宽度,确定主要交叉口、广场、公交站场、交通枢纽等交通设施的位置和规模,确定轨道交通线路走向及控制范围,确定主要停车场规模与布局。?第35页/共56页第四十一条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确定规划范围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确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二)确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确定公共设施配套要求、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要求。(三)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城市设计指导原则;第36页/共56页(四)根据交通需求分析,确定地块出入口位置、停车泊位、公共交通场站用地范围和站点位置、步行交通以及其它交通设施。规定各级道路的红线、断面、交叉口形式及控制点坐标和标高。(五)根据规划建设容量,确定市政工程管线位置、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进行管线综合。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体要求。第37页/共56页第四十三条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二)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三)对住宅、医院、学校和托幼等建筑进行日照分析。(四)根据交通影响分析,提出交通组织方案和设计。(五)市政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管线综合。(六)竖向规划设计。(管线标高等)第四十七条本办法自2006年4月1日起施行。第38页/共56页案例:分区规划:丰城市尚庄街道总体规划(注意市、区、街道办、居委会的级别)湾里区规划深度不够?控规同济大学-抚州中心区控规道路竖向设计标注了直线与弧线相切交点及二直线相交坐标浙江大学-观海卫则未标注东南大学平湖控规江西师范大学南齿控规最为简洁第39页/共56页我们还漏了什么呢?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 行)(2000年2月14日建村200036号文发布)第二十二条镇区建设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根据村镇总体规划提出的原则要求,对规划范围的供水、排水、供热、供电、电讯、燃气等设施及其工程管线进行具体安排,按照各专业标准规定,确定空中线路、地下管线的走向与布置,并进行综合协调;确定道路红线宽度、断面形式和控制点坐标标高,进行竖向设计,保证地面排水顺利,尽量减少土石方量;第40页/共56页案例:湖北黄梅小池镇规划中没有标竖向规划江西寅泰-南城县上唐镇已标注第41页/共56页第六、标注中该注意的符号!第42页/共56页作业之一:新农村建设中的道路竖向规划混凝土路面纵坡:0.3-3.5%石块:0.4-4.0%砾石:0.5-6.0%土壤:0.5-6%?级配砂土:0.5-3.0-6%?粘土:0.3-5%东莞松山湖的全部!第43页/共56页总结:一、竖向规划的基本要求1、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基本建设方针,注意相互协调。有改造、整治用地任务的竖向规划,更应重视工程的安全性。过去由于规划和设计不考虑不周引起的滑坡、崩塌以及水土流逝、生态环境被破坏等灾难较多,必须引以为戒。第44页/共56页2、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随坡就势,充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合理改造地形,减少土(石)方及防护工程量;结合期内在要求和各自特点,做好高程上的合理安排;重视保护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增强小城镇的景观效果。既要使用地适宜于布置键(构)筑物,满足防洪、排涝、交通运输、管线敷设的要求,又要充分利用地形、地质等环境条件巧于布置,组织好通风、日照,创造良好的小城镇环境和景观。我们不能把竖向规划当作平整土地、改造地形的简单过程,而是为了使各项用地在高程上协调,平面上的和谐,要以获得最大的社会利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能为目的。3、充分发挥土木潜力,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在满足各项用地功能要求的条件下,应避免高填、深挖,减少土石方、建(构)筑物基础、防护工程等的工程量。第45页/共56页4、注意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5、城市用地坚向规划应与城市用地选择及用地布局同时进行,使各项建设在平面上统一和谐、竖向上相互协调。6、有利于建筑布置及空间环境的规划和设计。城市用地坚向规划应合理选择规划地面形式与规划方法,应进行方案比较,优化方案。使建筑布置及空间规划、景观规划尽可能达到最优化。7、竖向规划的严肃性。要满足各项工程建设场地及工程管线敷设的高程要求,同时城市用地坚向规划对起控制作用的坐标及高程不得任意改动。第46页/共56页二、竖向设计的原则满足各项用地的使用要求保证场地有良好的排水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土方工程量考虑景观设计的要求便利施工,符合工程技术经济要求第47页/共56页2.1满足各项用地的使用要求(1)建筑物的标高建筑物标高的确定,是以建筑物室内平面地坪与室外设计地坪标高的差值来确定的,一般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来确定室内外标高的差值。经验表明,一般室内地坪要高于室外地坪:住宅3060cm;学校、医院等公建4590cm,工业厂房1545cm;多雨地区宜采用较大值,高层建筑、土质较差或填土地段还应考虑建筑的沉降。建筑物的标高要与街坊地坪、道路地面标高相适应,建筑室外地坪标高一般要高于或等于道路中心的标高。第48页/共56页(2)城市道路交通运输的标高与坡度从建筑用地与道路的关系来说,建筑物室外地坪标高一帮应高于周围道路的标高,次要道路的标高要高于主干道的标高,标高差值可在1530cm。机动车道的纵坡一般小于6%,困难时可达8%;坡度超过4%时,必须要限制坡长。有关坡度、坡长的控制要求详见表2-11。非机动车道纵坡值一般小于2.5%,困难时可达3.5%,但应限制坡长,具体要求详见表2-13。人行道的纵坡一般以小于5%为宜,大于8%时宜采用踏级。交叉口范围内的纵坡应小于或等于3%,并应保证主要交通流的平顺。桥梁引坡一般应小于4%。道路与江河、明渠、暗沟等排水设施相交时,道路需与过水设施净空高度的要求相协调,有通航要求的要保证通航桥下的净空高度。第49页/共56页(3)城市广场与停车场广场坡度一般在0.3%-3%,以0.5%-1.5%最佳。儿童游戏场坡度0.3%-2.5%。停车场坡度0.2%-0.5%。草坪、休息绿地的坡度为0.3%-10%。(4)道路与管线交叉应符合有关覆土深度的要求,具体见表9-2。第50页/共56页2.2保证用地地面排水与城市防洪、排涝的要求(1)力求使设计的地形和坡度适合污水、雨水的排水组织和坡度要求,避免出现凹地。根据总平面规划布置和地形情况划分排水区域,决定排水坡向以及排水管道系统。排水区域的划分要综合考虑自然地形、汇水面积和降水量大小等因素。一般要求地面设计坡度不应小于0.3%,最好在0.5%-1%。(2)道路坡度一般不小于0.3%,地形条件限制难以达到时应做锯齿形街沟排水。(3)建筑室内地坪标高应保证在沉降后仍高出室外地坪1530cm。(4)室外地坪纵坡不得小于0.3%,并且不得坡向建筑墙脚。第51页/共56页2.3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土方工程量(1)规划设计总平面图布置应该尽量结合自然地形,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填方、挖方一般应考虑就地平衡,缩短运距。(2)当工程项目附近有土源或余方有用处时,可不必过于强调填方、挖方平衡,一般情况下土方宁多无缺,多挖少填;石方则应少挖为宜。第52页/共56页2.4考虑景观设计的要求小城镇用地竖向规划应有明确的景观规划与设计设想,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小城镇景观效果。小城镇景观特色的创造,最主要来源于对小城镇自然环境和地形的创造性利用。小城镇景观意象的五大要素都与自然地形有关,原有地形的特征点、标志性地物和风景以及历史遗迹、文物的保留都是小城镇景观构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城镇自然界线的保护、利用与塑造,更是小城镇景观中最直接的表达。尊重原有地貌的竖向规划,有助于形成优美而富有个性的小城镇景观。第53页/共56页尽可能保留原有的地形和植被。建筑标高的确定应考虑建筑群体高低起伏、富有韵律感而不杂乱;必须重视空间的连续、鸟瞰、仰视及对景的景观效果。斜坡、台地、踏步、挡土墙等细部处理的形式、尺度、材料应细致、亲切宜人。小城镇公共活动区宜将挡土墙、护坡、踏步和梯道等室外设施与建筑和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规划设计;地形复杂的山地小城镇,挡土墙、护坡梯道等室外设施较多,其形式和尺度应有韵律感;当公共活动区内挡土墙高于1.5m、生活生产区内挡土墙高于2m时,应做艺术处理或绿化遮蔽。小城镇滨水地区的竖向规划应规划和利用好近水空间。目前,我国对水害的防治特别重视。但对小城镇滨水空间的利用情况却不甚理想,高高的防护堤往往使水面在小城镇中可望而不可即,生态岸线和滨水活动空间极少,未能充分发挥水体对小城镇生态环境改善的利用,不能满足人们的亲水、近水要求,但在亲水空间设计中应注意近水空间使用的安全性。第54页/共56页2.5便利施工,符合工程技术经济要求(1)挖土地段宜作建筑基地,填方地段作绿地、场地、道路比较合适。(2)岩石、砾石地段应避免或减少挖方,垃圾、淤泥需挖除。(3)人工平整场地,竖向设计应尽量结合地形,减少土方工程量,采用大型机械施工平整场地时,地形设计不宜起伏多变,以免施工不便。(4)建筑和场地的标高要满足防洪要求。(5)地下水位高的地段应少挖。第55页/共56页谢谢您的观看!第56页/共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