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剖析报告.pdf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XXXX 职业技术学院 二零一一六年三月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剖析报告 1.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1 1.1 专业定位.1 1.2 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9 1.3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0 2.教学基本条件.12 2.1 教学团队结构.12 2.2 教学团队素质与水平.14 2.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及措施.15 2.4 实践教学条件.16 2.5 经费投入.19 2.6 教材与图书资料.19 3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20 3.1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20 3.2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2 3.3 实践教学.6 3.4 教研教改成果.8 3.5 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8 3.6 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9 4人才培养质量.13 4.1 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13 4.2 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培养.14 4.3 学生满意度.15 4.4 毕业生就业与社会声誉.15 5.专业特色或创新.16 附表:专业剖析基本数据.17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剖析报告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剖析报告 1.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本专业相关领域工作的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适应建筑工程生产一线的生产、技术、管理等职业岗位要求的高技能专门人才。1.1 专业定位 1.1.1 全国建筑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它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2004 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步入新一轮景气周期,建筑业生产总值持续增长。2008 年在国际金融风暴的大背景下,中国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增加了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但截至到2008 年 10 月底,我国建筑业仍保持了稳定的增长。2008 年前三季度,我国建筑业完成总产值 37552 亿元,同比增长 19.7%,全国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835 亿元,同比增长 26.8%,金融危机似乎尚未对中国建筑企业在国内及海外的经营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随着 2009 年国家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和房地产行业的回暖,建筑行业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大规模扩张。据专家预测,未来 50 年,中国城市化率将提高到 76%以上,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带和中心城市的发展预示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起飞,也预示了建筑业更广阔的市场即将到来。1.1.2 全国范围对建筑类人才的需求 从 2005 年至 2010 年,全国对建筑类人才的需求在不断递增。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以大于 11%的速度迅速发展,我国总体建设目标是“农村城镇化,城镇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工程建设的发展则是一个必然,它的发展也将带动很多相关行业的发展。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对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有更强的实践能力的人才,能从事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开发、规划报建、施工、工程管理、工程监理等全过程的专业技术工作,而我国当前的建筑工程技术力量与投资建设规模相比还不相适应,按社会岗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剖析报告 位需求培养有更强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才能适应社会尤其是专业岗位的迫切需要。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全国范围内对建筑技术人才短缺突出表现在 4 个专业领域,即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建筑设备和建筑智能化专业,如下图所示:编号 专业 领域 未来人才需求 1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领域 建筑业从业人员中约 78%分布在建筑施工企业和市政工程施工企业,总数为 3036 万上以人。目前,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员为310.58 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 10.23%。在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占 10.19%,专科学历占 30.40%。今后 10 年,建筑与施工队伍从业人员按 4000 万考虑,技术与管理人员要达到建筑工程 技术专业 领域 建筑装饰 专业领域 建筑设备 专业领域 建筑智能 专业领域 44000 3000,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对建筑类人才的需求 全国范围对建筑技术人才的需求 单位:万人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剖析报告 30%,即 1200 万人左右,未来 10 年需要补充技术与管理人员 600万人,年均 60 万人,若由高、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其中的 60%,每年要培养 36 万人。2 建筑装饰专业领域 目前,我国建筑装饰业的从业人员已达 850 万,其中一线操作人员 80%以上是家民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比例均不足1%,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员 51 万左右,约占从业人员总数的 65%,技术与管理人员的学历水平较低,专科及专科以上学历约占 33.3%.在生产操作人员中,持有职业资格证书或建设职业技能岗位证书高级工为4.04%、技师和高级技师为 0.09%。今后 10 年建筑装饰业从业人员要达到 1100 万,技术与管理人员的比例约 20%,即 220 万人左右,需净增约 150 万人,年均增加约 15 万人。3 建筑设备专业领域 2002 年,建筑设备安装领域从业人员 443.07 万,在建筑业中所占比例为 11.1%,根据对部分建筑设备安装企业的调查统计,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农村劳务企业的从业人员分别占设备安装领域从业人员总数的 10%、10%和 80%,这三类企业中技术与管理人员的数量约 55.38 万左右,占该行业从业人员总数的 12.5%,生产操作人员的数量约 387.69 万,占该待业从业人员总数的 87.5%。今后 10年,建筑设备安装业的从业人员要达到 500 万,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的比例达到 30%,10 年内需补充约 100 万专门人才。4 建筑智能专业领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与现代建筑的融合,使我国楼宇智能化技术迅速普及,各种智能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为建筑智能化技术应用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目前在建筑工程智能化方面的投资已占建筑工程总投资的 5%-10%,大量现有建筑进行建筑智能化的改造,建设行业的设计施工和物业管理单位,已经对建筑智能化技术人才,尤其是施工安装和运行维护的一线人才,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需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剖析报告 1.1.3XX 省对建筑人才的需求 据统计,2006 至 2010 年,河南对建筑人才的需求逐年上升。截止到2010 年底,河南省建筑业从业人员 216.35 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的比重达 9.6%,从业人员 417 万人,其中农民工 349.1 万,占总人数的 84%,工程技术人员 42 万左右,占总从业人数 10%左右,远不能满足其他行业平均 17%水平,缺口很大。充分说明我省在今后对建筑人才的需求势必会增加。据调查,以上缺口中主要为一线施工技术人员。另一方面,现有的技术人员中,还有部分是从业时间较长的工人晋升上来的,拥有较丰富的传统施工经验,但是专业综合素质低下,远不能适应新技术、新材料、新机械大量应用的现代施工业的需要。此外,由于历史原因,材料员人才十分匮乏,部分被调查企业负责人表示:优秀材料员可以使得材料管理更加知识化、专业化,项目实施的更加顺畅,最终会为企业赢得良好的经济效益。1.1.4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分析 通过对建筑领域相关单位的调查和走访,我们对建筑领域人才需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征求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建议,整合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2007 2008 2009 700 350 XX 省对建筑人才的需求 单位:万人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剖析报告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位(群)分析图 通过调研分析,企业现在的人才需求大致是在土建施工企业从事项目组织、质量控制、材料检测、质量验收、施工安全、工程监理等工作,主要岗位是施工员,相关岗位是工程现场的质检员、安全员、造价员、材料检员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适应的职业岗位定位在生产一线的技术管理等职业岗位要求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定位是在广泛调查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定位准确,符合当前职业岗位的需求 1.1.5 建筑工程技术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分析 调查表明,就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而言,其适应的岗位主要有施工员、安全员、质量员、造价员、材料员、资料员以及监理员等,其收入比其他专业的同等岗位要高30以上。这是由于工作条件相对恶劣,工作比较辛苦所致。这些岗位一般要求应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和一定的专业知识,以便满足今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建筑企业现在招聘人才的学历起点一般是大专。建筑类高职毕业生在招聘中逐渐吃香的原因很多,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们动手能力强,且拥有施工员等职业岗位证书,毕业后即可顶岗工作,缩短或省去了企业对他们进行的再培训的时间,节约了人才培养的费用。二是此类人员相对稳定,也有一定可持续发展能力,且通过自学或接受毕业后教育,往往能够获得诸如“一级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国家执业资格证书,今后具备较大的上升空间。建筑企业已经认识到这类人员对建立一支稳定的队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会成为他们今后发展的主力军。施 工 员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位(群)分析图 基层技术管理岗位 专业技术岗位 生产操作岗位 建造工程师师造价工程师 其 它 监理工程师 质 检 员 安 全 员 材 料 员 造 价 员 资 料 员 钢 筋 工 测 量 员 混凝土工 脚手架工 其 它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剖析报告 1.1.2 专业设置 1.1.2.1 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建筑工程技术 专业代码:540301 1.1.2.2 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 学 制:三年 1.1.2.3 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 本专业 2002 年之前属于中专层次,从 2002 年起,在 XXXXX 学校升格为高职院校后,本专业也升格大专。在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始拟定高等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根据国内外建筑领域的技术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发展变化,在多次考察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 2009 级和 2010 级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较毕 业 就 业 施工员 造价员 质检员 安全员 监理员 材料员 资料员 建造工程师 经 过 国 家 考 试 施工员证书 造价工程师 监理工程师 施工员证书 施工员证书 施工员证书 施工员证书 施工员证书 施工员证书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剖析报告 大的修改和调整。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既要考虑经济社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也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合理定位,打好基础,着重能力,凸显特色”的原则,优化人才培养结构,调整课程体系,侧重以下三点:1.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突出应用型人才的规格特点。首先,培养方案应当体现时代性、先进性和科学性,即注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全面培养,强调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其次,按照应用型人才的规格特点,形成应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培养的主体框架;再其次,要以经济社会和区域经济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要与社会需求相结合,课内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校内与校外教育相结合。2.基础理论与实践并重,凸显专业特色。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凝练专业方向,在夯实基础的同时,突出重点和主干课程,突出实践环节以及专业核心课程,形成专业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3.实施零距离顶岗的“411”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要针对专业和学生的基本情况,缩短毕业生就业之后培训阶段,采用“411”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学校有一学期综合实训,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使之达到“零距离”顶岗。新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其课程设置时,在保证理论知识够用的前提下,着重加强了实践性环节的训练与培养。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由通识课程平台(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平台、职业能力模块、职业扩展模块构成完整的理论教学体系,并形成了由 8 个课程设计、3 类实习、技能培训的综合实训在内的比较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1.1.2.4 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本专业相关领域工作的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适应建筑工程生产一线的生产、技术、管理等职业岗位要求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剖析报告 1.1.2.5 人才培养规格 校企合作,与企业人员一起分析论证,通过对本专业工作岗位的分析,本专业主要岗位是施工员,相关岗位为质检员、材料员、安全员、造价员、资料员。归纳整理出从事本专业工作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及素质标准如下:1.知识结构及标准(1)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数学、外语、计算机等基础文化知识;(2)掌握建筑工程制图、建筑力学等专业基本理论知识;(3)掌握建筑工程测量基本知识与技能;(4)熟悉建筑构造、结构设计基本知识;(5)掌握常用建筑材料应用与检测的基本知识;(6)掌握建筑施工技术基本知识;(7)掌握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知识;(8)掌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基本知识;(9)熟悉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施工安全、工程监理等专业知识;(10)了解建筑设备的基本知识;(11)了解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它相关专项知识。2.能力结构及标准(1)具有一定的专业外语能力,外语应能通过相应的等级考试;(2)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及应用能力,并能用计算机进行建筑辅助设计;(3)具有一定的工程预算与结算能力,并能够利用计算机编制工程概预算;(4)能够完成建筑物的测量放线、高程控制、变形观测等工作;(5)能够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纸,能够绘制建筑施工变更图纸;(6)能够完成常用建筑材料试验及检测工作;(7)能够从事一般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解决生产第一线的简单技术问题;(8)具有工程招标、投标及合同管理能力。3.毕业生具备的综合素质(1)政治思想素质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剖析报告 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政策,事业心强,有奉献精神;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为人诚实、正直、谦虚、谨慎,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共道德。(2)文化素质 具有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知识面宽,自学能力强;能用得体的语言、文字和行为表达自己的意愿,具有社交能力和礼仪知识;有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3)身体和心理素质 拥有健康的体魄,能适应岗位对体质的要求;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奋发进取;思路开阔、敏捷,善于处理突发问题。(4)业务素质 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具有创新精神、自觉学习的态度和立业创业的意识,初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就业观和人生观。学生通过 3 年本专业培养方案的系统训练,能够掌握本专业职业生涯所需的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为将来接受大学后继续教育和知识技能更新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1.2 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 本专业未来五至十年建设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立足河南,服务于国家中部崛起发展战略,以区域工业化、城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需求为导向,按照“合格+特色”的学科专业发展模式,以夯实基础、提高质量和培育特色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学科基础,凝练专业方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人才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扩大师资队伍的力量、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核心,构筑“重基础、重实践”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不断充实和更新培养方案;充分挖掘学生优质潜能,推进个性化特色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通过优秀教材、精品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网络资源建设、实验室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单项工程,优化整合教学科研资源,争取把本专业建设成为位于国内同类院校前列的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剖析报告 1.3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5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以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 号)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为依据,以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为指导,构建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图 1 人才培养基本思路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是为工程施工生产一线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通过与行业、企业共同合作,经过深入的社会调研,与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共同研讨,共同确定专业培养目标,通过培养目标确定毕业生工作岗位,通过对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基本思路见图1。根据对企业的职业岗位进行大量研究,经专业指导委员会论证,确定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结合专业实际情况,在传统“2.5+0.5”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以“零距离上岗”为教育目标、教育与岗位“零距离”为接口、校企合作教育、工学结合的“411”人才培养模式。校 企 合 作 人 才 培 养 目 标 岗 位 职 业 能 力 分 析 材料员 监理员 安全员 质检员 施工员 资料员 岗位群分析 专 业 调 研 人才培养模式 课 程 体 系 师 资 队 伍 试验、实训基地 职 业 道 德 个 人 品 德 基 本 能 力 职 业 能 力 综 合 能 力 可 持 续 发 展 创 新 能 力 高 素 质 高 技 能 专 门 人 才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剖析报告 “411”人才培养模式,4 指前两学年 4 学期传授知识,培养基本能力,第一个 1 是第五学期通过典型工程进行综合能力训练,使其在顶岗实习前具备履行顶岗实习岗位职责的能力,第二个 1 指第六学期顶岗实习,形成职业能力。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 与传统“2.5+0.5”的培养模式相比,“411”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下优点:(1)以能力为本位,循序渐进 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中,贯彻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从学生入校到毕业以能力为主线,依据教育教学规律合理设计能力培养顺序,以学生的单(专)项专业能力培养为基础,以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学生顶岗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能力为本位,循序渐进”是“411”人才培养模式三阶段的核心理念,它体现了“411”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和核心要求。图 2 人才培养模式 (2)模拟实训,超越情境 通过对工程实际项目的有效设计,建立仿真(真实)实训实验室,采用实务模拟实训教学,在一个仿真的环境中学习,可以达到超越情境、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学习的效率。“模拟实训,超越情境”是“411 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理念,它体现了建筑行业人才在培养过程中的特殊性。(3)能力本位,既是出发点,又是终结点 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是培养目标,它既是培养方案的出发点,又是培养方案的终结点。整个培养过程贯穿“项目教学法”理念,以培养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职业岗位(群)人才为目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剖析报告 2.教学基本条件 2.1 教学团队结构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专业建设与发展的第一战略资源。近年来,学院制定和实施了“人才强院”战略,一方面,创建具有生机与活力的教师聘任制度,努力扩大教师队伍数量;另一方面,对年轻教师实施实施“以老带新工程”,着力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追求卓越和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近三年来,为实现人才培养方案中教学目标,组建校企合作的教学队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通过培养、聘请等途径,组建一批教育观念新、师德好、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具备“双师”素质的专兼结合教师队伍。本专业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合理。其中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为达36%左右;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比例为 36%;专业课教师均为双师型教师,均具有建筑行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为73%。同时,聘请合作办学单位中具有中、高级职称、业务能力强、施工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担任本专业的现场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兼职教师 22 人,其人数与本专业专人教师总数之比为接近2:1。在学院人才强院战略的支持和激励下,本专业教师队伍迅速发展壮大,近三年师资队伍结构变化情况如表6 所示。1专任教师职称结构: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 11 名,其中高级职称 4 人,中级职称 3人。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人数占 36%。2 专任教师学历结构:本专业现有 11 名专任教师中,拥有硕士学位的 4 人,占 36%;拥有学士学位或本科学历的 5 人,占 45%。3专任教师年龄结构:截止于 2010 年 12 月,本专业 11 名专任教师中 35 岁以下的青年教师 5 人,占 45%。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师队伍结构一览表 学年 专任教师 兼职教师 合计 职称结构 学历结构 合计 高级工 程师 工程师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助教 博士 硕士 学士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剖析报告 2007-2008 5 1 1 3 0 2 3 11 8 3 2008-2009 8 1 1 3 0 2 3 15 12 3 2009-2010 11 2 2 3 0 3 3 20 15 5 专任教师队伍一览表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学位 专业 专业技术职务 所任课程 1 大学 学士 建筑工程测量 实验师 建筑工程测量 2 硕士研 究生 硕士 建筑结构设计 讲师 建筑工程 CAD,毕业设计,顶岗实习,工程制图 3 大学 学士 建筑施工技术 高级 工程师 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4 硕士研 究生 硕士 建筑结构设计 讲师 建筑力学与结构,地基基础,毕业设计 5 大学 学士 建筑结构设计 助教 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结构选型 6 大学 学士 建筑施工技术 副教授 施工技术,施工组织、毕业设计 7 大学 学士 建筑结构设计 副教授 建筑结构,施工组织与设计,毕业设计 8 大学 建筑施工技术 实验师 工种实训,顶岗实习 9 大学 建筑施工技术 实验员 生产实习、顶岗实习 10 大学 硕士 建筑施工技术 助教 CAD 制图,建筑制图、施工技术 11 硕士研 究生 硕士 建筑材料 助教 CAD、建筑材料 兼职、兼课教师队伍一览表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职称 所授课程 1 专科 工程师 建筑装饰制图 2 专科 高级工程师 顶岗实习,生产实习 3 专科 高级工程师 顶岗实习、生产实习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剖析报告 4 专科 讲师 建筑工程测量、顶岗实习 5 大学 工程师 建筑工程制图、顶岗实习 6 大学 高级工程师 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7 大学 高级工程师 顶岗实习 8 大学 高级工程师 顶岗实习 9 大学 高级工程师 顶岗实习 10 大学 高级工程师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毕业设计 11 大学 高级工程师 施工技术、生产实习、顶岗实习 12 大学 工程师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毕业设计 13 大学 高级会计师 顶岗实习 14 大学 工程师 顶岗实习 15 大学 高级工程师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 16 大学 高级工程师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 17 专科 高级工程师 建筑施工技术生产实习 18 大学 高级工程师 建筑施工技术生产实习 19 专科 高级工程师 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20 大学 高级工程师 毕业设计 21 大学 讲师 工程监理概论,工程建设法规 22 硕士 讲师 就业指导 2.2 教学团队素质与水平 本专业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资质的规定及要求,在“2007-2008”、“2008-2009”、“2009-2010”近三个学年中,为本专业课程的主讲教师全部具有教师资格,比例达到 100%。在近三个学年中,本专业主干课程的任课教师均以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的中青年教师为主。本专业采用导师制对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从教材选定、教案修改、课件制作、组织试讲,到跟班听课,具有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在老教师的指导下,业务能力逐步提高,教学效果显著改善。现在专职教师承担了本专业大部分的专业课程教学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主干课程教学整体效果较好,教学队伍稳定。青年教师现每人能主讲 3-4门主干课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除了有一支专职教师队伍,还有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主要由具有高级工程师为主的企业技术负责人以及经验丰富的技术员组成。本专业教师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剖析报告 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师德高尚、教风良好、教学水平高、实践教学能力强,深受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好评。总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师资力量雄厚,教师的学历及年龄结构较为合理,基本形成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专业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近两年来,本专业学生对主讲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主要是优秀或良好,其中,优秀占 66%,良好占 32%。专业每年都有教师荣获院级教学质量优秀奖和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奖。2.3 教学团队建设 1.建设思路 重点培养教师的三个能力,即执教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1)执教能力。专任教师,教研室制定一人一教学研究方向,指定课程开发,目标落实。要求课程理实一体,突出实践。兼职教师必须具备经验丰富的中级职称以上的技术人员。(2)专业能力培养。通过进修学习,自我完善,提高学历,丰富知识,开拓视野。(3)社会服务能力。定期指派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锻炼,提高实践能力。2.建设措施(1)完善师资队伍结构。首先,加强现有师资的培养,提高教师素质,鼓励教师在职学习、进修培训,提高学历水平和业务能力。加强教师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拓宽师资引进渠道,加大对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力度,面向社会招聘优秀硕士研究生以及有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2)继续加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首先,加强现有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使之尽快具备“双师”素质。制定计划组织专业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参予企业科研课题研究,边实践,边学习,鼓励教师参加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掌握最新的技术和管理规范,把行业和技术领域中的最新成果不断引入课堂。其次,通过引进经验丰富的现场技术人员到学院任教,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传、帮、带”作用,促进现有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优化。第三,聘请社会上专家、企业家、高技能人才担任客座教授,聘请实习、实训基地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定期授课或进行现场教学,传授行业或专业前沿科学技术知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剖析报告 (3)加强年轻教师的培养,建立年轻教师导师制度。近几年,引进了大批年轻教师,为使他们能尽快成为教学和科研骨干,为每一位年轻教师配备了专业骨干教师作为他们的导师,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老教师带教、新教师见习与听课等措施的实施使得教师能尽快转型,更快更好地适应本专业的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需要。每一位教师上课之前都要制定教学质量目标、详细的教学计划、教学改革方案以及育人计划,做到既教书又育人,课程结束后有教学总结和提出下一步课程改革的措施。(4)拓展专业教师的专业领域,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针对建筑工程专业的岗位群特点,通过岗位练兵与教师所教的专业课程每 2 年左右进行轮换等措施使教师对于相关岗位的实践教学与指导均能胜任,使他们成为指导学生实践的多面手,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专业教师过于“专业”的矛盾。为提高职业教育对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反应能力,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进行见习和工作实践,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促进职业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我们通过与生产实践单位或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专业带头人,使他们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流程以及用人市场等有更清楚的认识从而指导专业建设。为适合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积极探索适应于项目教学的教学团队的建设。2.4 实践教学条件 2.4.1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对于学生的技能和素质培养非常重要,是高职学生学习的一个最重要环节,也决定着高职教育的成败。为此,专业加大了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不断根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完善实训项目,修订实践教学大纲,按照专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以未来职业岗位规划实训设施建设目标,确定校内外实训场所、设备和实训内容。扩大实验室教学和社会服务功能,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联合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实现实训基地工地化、仿真化,形成集实验、实践教学、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实训基地。使实验实训项目贴近实际,真正做到真实、综合、可动、可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验实训设备齐全,有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建材试验室、测量试验室、力学实验室、土工试验室、CAD 实训室和建筑装饰构造实训室、建筑工程实训中心,有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并设有学习网站和在线测试系统。各实验实训室均能很好满足专业技能培训、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要求,实训项目充分体现了先进性、技术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剖析报告 仿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1)建材试验室:建材试验室相关仪器配备齐全,具备混凝土振动台、混凝土强制搅拌机、恒温养护箱、水泥细度仪、砂浆搅拌机、各种标准筛、摇筛机、沥青延度仪、水泥净浆搅拌机、胶砂搅拌机、砂浆沉入度仪、沸煮箱、等主要仪器。可进行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试验、水泥试验、混凝土用骨料试验、普通混凝土试验、建筑砂浆试验、普通粘土砖试验、石油沥青试验、钢筋拉伸试验等多种试验。(2)力学实验室:力学实验室现有万能材料试验机、液压万能试验机、扭转试验机、冲击试验机、弯曲正应力试验台、引伸仪等试验设备,可完成材料的拉伸压缩、弯曲和扭转等试验。(3)测量试验室:测量实训室具有先进测绘设备,主要的测绘设备有:全站仪 4 台、经纬仪 40 台、水准仪 40 台,计算机、绘图仪、CASS 测绘软件等,设备齐全,可完全满足教学和实训和社会技术服务的要求。(4)土工试验室:土工试验室实验设施齐全,仪器完备。具备固结仪、直剪仪、锥式液塑限仪、电子天平等专业实验仪器,能测定土的天然密度、含水量以及土的液限、塑限,进行土的固结实验和剪切实验,测定土的压缩系数和抗剪强度指标。(5)建筑软件综合实训室:现有 4 个 CAD 实训室,配置 200 台 P4 计算机,安装了天正建筑、PKPM、广厦结构 CAD、广联达预算等软件,可满足建筑CAD、结构 CAD、工程预算、工程管理等实训。(6)建筑装饰构造实训室:建筑装饰构造实训室有建筑各部位装饰的构造展示,包括各种材料地面构造、墙面构造、幕墙构造、隔墙构造、吊顶构造、门窗套口及特殊构件的装饰构造,可满足建筑构造、建筑施工等方面的现场教学。2.4.2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本专业与XX地区多家大中型施工企业和监理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办学关系及“订单式”培养机制。将本专业的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有机地融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剖析报告 合在一起,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得到了同步协调发展。专业的教师亦借助于此支撑平台,在搞好理论教学的同时,积极投身到工程实践中去,进而使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学动手示范能力不断得到提升。为满足本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专业不断增加投入,加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拓宽校企合作的渠道。根据不同岗位的顶岗实习要求,先后与中建七局、河南天工建设集团等 10 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企业在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同时,还接收专业教师进行挂职锻炼,优先接收优秀毕业生就业,互惠互利,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各专业主要实践实训教学均由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和具有实践经验或经历的专业教师或聘请的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兼职教师担任指导。通过实施,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获得了大量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和先进的工程技术。各种校内外实训场所较好地满足了专业技能训练、仿真训练和综合能力锻炼,实践学时占总教学学时的60,实验实训课开出率达到100,达到了实训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职业技术教育特色鲜明。校外实习基地一览表 序号 实习基地名称 建成 时间 主要实习功能 1 2007 认识实习、测量实习、电气安装实习、管道安装实习 2 2006 工种实训、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建筑工程测量放线 3 2003 工种实训、生产实习、顶岗实习 4 2002 工种实训、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建筑工程测量放线 5 2003 工种实训、生产实习、顶岗实习 6 2004 工种实训、生产实习、顶岗实习 7 2007 顶岗实习 9 2008 招投标程序;招标文件的编制;投标书编制 10 2008 招投标程序;招标文件的编制;投标书编制 未来三至五年内,本专业还将重点在郑州、洛阳、新乡等地,新增 4-5 个顶岗实习、就业基地,总数达到 15 个,使学生获得更加贴近实际的工程技术训练。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剖析报告 2.5 经费投入 学院办学经费主要由 XX 省财政供给,上级主管部门能及时足额拨付教育事业费,且逐年递增。2003 年拨款 1610.6 万元,其中专项资金 37.5 万元;2004 年拨款 1642.1 万元,其中专项资金 5 万元;2005 年拨款 1994.4 万元,其中专项资金 145.9 万元;2006年拨款 2062 万元。学院具有较强的自筹经费能力,通过各种渠道,2003 年自筹经费 76.9 万元;2004年自筹经费 3330.1 万元;2005 年自筹经费 6041.7 万元。学费收入 2003 年为 890 万元;2004 年为 2080.4 万元;2005 年为 2600 万元。学院经费总额 2003 年为 2577.5 万元,2004 年为 7052.6 万元,2005 年为 10636.1万元,较好的经费支持,保证了学院的办学条件逐步改善,满足了学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需要。为了学院持续发展,学院每年从学费收入中支付较大比例资金用于教学经费支出。2003 年学费用于教学经费的比例为58.7%,2004 年用于教学经费的比例为33%,2005 年用于教学经费的比例为40.5%。每年均超过 30%。本专业按照学院规定开支日常教学经费。用于学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的开支按实报销。本专业学生每年在校本部做实验实训的经费以及教师课酬等教学费用均由财务处统一支付。此外,学院对本专业的师资培训、教学研究、大学生学科知识与技能竞赛、个性化教学及各类第二课堂教学等也给予专门的经费资助,保证了本专业教育教学顺利运行。2.6 教材与图书资料 学院图书馆拥有新、老两处馆舍,总面积 2.1 万平方米,生均 3.1 平方米。馆藏图书 51.1 万册,其中纸质图书 24.3 万册,电子资源 26 万余种。近三年图书馆平均年购纸质图书 6194 种 17336 册,生均年购图书 6.2 册。图书馆全面实现了现代化和网络化管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有图书、资料总册数:23043 册,其中纸介质资源 12346 册,电子资源 10696 册。现有的图书资料能够满足本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学院建有千兆校园网络系统、闭路电视教学系统和远程教学系统,建有 17 个多媒体教室,2 个多功能学术报告厅,2 个多功能语音室,2 个英语调频台,为教师和学生应用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剖析报告 现代化教学手段提供了平台。千兆光纤连通了新老校区,通过校内网站可以进行信息发布、文件存储、文件传输、网络防病毒、视频点播、信息下载、电子图书阅览等多种服务,教学、管理、服务实现了数字化。3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 3.1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3.1.1 基本思路 课程设置遵循高职教育规律,从培养目标入手,分析专业主要的面向岗位(群)及职业技术关键能力,并以建筑工程建设项目为载体,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形成适应“工学交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强调“基础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原则,突出基本素质、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专业基本技能培养。公共基础教育课程以“必需”、“够用”为度,职业技术基础教育课程以实用为原则,职业技术课程突出专业能力培养,以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流程,突出实践教学,将获取岗位资格证书的有关课程纳入教学计划。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体制与机制,校企合作共同制定课程体系,确定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加强精品课程的建设,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