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与朱元思书教案_与朱元思书教案教案.docx
-
资源ID:73794661
资源大小:13.9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与朱元思书教案_与朱元思书教案教案.docx
2023年与朱元思书教案_与朱元思书教案教案 与朱元思书教案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与朱元思书教案教案”。 与朱元思书 吴均(南朝梁)教学目标: 1、理解文意,积累相关文言知识。 2、体会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感悟作者的人生志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积累相关文言知识。 2、体会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教学难点:感悟作者的人生志趣。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一种文字婉转清丽、整齐流畅;有一种意境清新疏淡、空灵澄澈;有一种心境宁静淡泊、旷达脱俗。有一篇美文就是这种文字、这份意境、为般心境,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吴均的与朱元思书 板书:与朱元思书。 题目是什么意思呢?(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 二、欣赏语言 1、学生自读课文,体会语言的特点。 (这是一封独特的信,是用一种特定的文体:骈文,写成的,骈文是非常注重语言形式的,请大家自读课文,看看本文的语言形式有哪些特点)板书:语言 2、都读好了,就来说说看有哪些特点。 小结:以四六句为主;以双句为主;多用对偶句; 采用这样的形式,看起来会有什么感觉呢? 读起来会有什么感觉呢? 有一种音乐的美,朗朗上口,音韵和谐、婉转流畅 3、齐读课文,(我相信咱班的同学一定会读得声音宏亮、精神饱满) 三、读懂文意。 这封信的形式很美,内容更美,写了什么内容呢?还是让我们先来了解文意。 1、翻译相关句子。 很多句子,书下注释里都有完整的翻译,我把注释里没有整句翻译的句子整理在幻灯片上,请大家借助相关注释,互相合作,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马上我们要进行一场竞赛。 学生自由翻译。 好了,现在我把全班分成两个大组,这边是“奇山”组,这边是“异水”组,“奇山”组的同学先选一句你们认为难翻译的句子让“异水”组的同学翻译,然后交换,我们比哪个组应答的同学多,正确率高。现在开始“我问你答” 2、学生自己独立翻译全文。 3、完成文言知识积累卡。 学习文言文有一个重要的习惯、重要的方法,那就是注重积累,一般我们要对哪些文言知识进行积累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体会意境 在这封信里,吴均在写什么呢?对,在写景。写了什么景呢 1、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天下独一无二的奇山异水是什么样儿的呢? 2、仿照示例,进行写法指导。 同学们,今天,我们也来个穿越时空,穿越千年,做一回吴均,向我们的好友朱元思介绍这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 怎么描绘呢?请大家先看老师根据“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这句话对朱元思进行的描绘。 我呢,先概括出这句话表现出的水的特点。这句话表现出水的什么特点呢?(水清)你们怎么知道水清的?写的是游鱼和细石,和水有什么关系? 板书:写景方法:直接间接结合、夸张 再进行想像描绘。哪些内容是想像的? 3、明确各组任务。 现在就来仿照我的例子,给好友描绘吧!我给各个组安排了不同的任务。第一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第二组: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第三组:泉水激石,泠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在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这一句写的是山中的什么呢? 第四组: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这一句又写的是山中的什么呢? 现在就请大家仿照我的示例,用这样的句式先概括出山或水的特点,然后再尽情想像,具体描绘。 3、学生仿照示例进行描绘。 4、学生交流,概括出景物的特点,点出写景的方法,进行有感情的朗读。第一处:水异就异在清、急,对比,现在就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读描写水的文字,读出水之清、水之急。 水清应读得稍慢,轻柔;水急应读得稍快,激昂,女生读水清的句子,男生读水急的句子。 第二处:哪些词我们要重读。竞上:争着向上,互相轩邈:比谁耸得更高,伸展得更远。 这些词,已经让静态的山充满了什么美?动态美,让我们想到另外两句词: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第三处:朱元思:山中会听到这些天籁之音,说明山中怎么样呢?对很幽静,这是一种什么手法呢?以动衬静 怎么读呢:要读得轻快些 第四处:学生交流 作为结尾,我们应读得怎么样呢? 在大家刚才的描绘朗读中,我们仿佛渐渐沉浸到一种水墨画的意境中,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意境?板书:空灵淡雅。 五、感悟志趣 面对如此美景,吴均又会发出怎样的感慨?从文中哪些话可以看出? 还有哪些古人也有这样的志趣呢? 六、小结全文。 同学们,吴均短短144个字,用和谐灵动的语言,为我们营造了一份空灵淡雅的意境,表达出淡泊名利,融入自然的人生志趣,让我们再次齐读课文,再次体会这篇山水小品之美! 七、布置作业 同学们:吴均写了这么美的一封信给朱元思,朱元思的回信又会写些什么呢? 假如朱元思就是咱们台东人,我相信他的回信肯定会介绍咱东台的美景。就请大家以朱元思的口吻给吴均介绍咱们东台的一处或几处景点(西溪古塔,永丰生态园、黄海森林公园、滩涂风光、安丰古镇、董永故居)写一封与吴均书,用上本文的写景方法。附: 板书: 朱元思书 写景方法: 吴均 动静结合欣赏语言:和谐灵动 巧用修辞 读 体会意境:空灵淡雅 化静为动 感悟志趣:淡泊脱俗 以动衬静 与朱元思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