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化学-碳和碳的化合物解析.pdf

    • 资源ID:73833499       资源大小:5.88MB        全文页数:5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1.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1.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化学-碳和碳的化合物解析.pdf

    40 选择题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木炭燃烧 B活性炭吸附毒气 C石墨导电 D金刚石切割玻璃 A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解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化学变化是指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生成新物质,而选项 B、C、D 没有生成新物质,均属物理变化。木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选择题 用墨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多年而不褪色,这是由于碳()A具有还原性 B具有可燃性 C常温下性质稳定 D不溶于水 C 本题考查的是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和碳的化学性质。解题的依据是碳的常温下的稳定性,在通常情况下碳一般不能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即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受日光照射或与空气、水分接触都不易发生变化,墨的主要成分是碳,故用墨绘制的字画常年不褪色。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A石墨 B铁 C金刚石 D石灰石 C 40 本题考查的是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解题时要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金刚石是硬度最大的物质。因为用金刚石做成的玻璃刀,可以切割大理石,加工坚硬的金属,可推出选项 B、D 不正确;我们用的铅笔芯就是用石墨制作的,故质软,选项 A 也不正确;只有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故其硬度最大 选择题 继发现 C60 后,C70 也已制得。下列有关 C70 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一种化合物 B.它是一种单质 C.它是一种混合物 D.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70 g B 本题考查的是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解题时要严格根据概念解答。化合物至少由两种元素组成,而 C70 只由碳元素组成,是纯净物。因而 A 不正确,B 正确。而混合物至少含有两种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没有单位,故 C、D 也不正确 选择题 纳米材料被誉为 21 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纳米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个纳米(1 nm=10-9 m)的空心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纳米碳管是一种新型的有机化合物 B.纳米碳管如果完全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 C.纳米碳管材料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 D.纳米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A 本题考查的是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解题需掌握:纳米材料的应用,以及碳纳米管的特点。本题是信息给予题。结合题目所给信息,并迁移课本中关于碳单质的性质来解答。依题意,纳米碳管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所以,它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很稳定;如果完全燃烧,生成物为 CO2;纳米碳管又是一个空心管,所以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 选择题 40 下列关于碳的几种单质的组成和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A.璀璨夺目的天然钻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B.长期未用而难开启的铁锁,可在锁孔中加入少量铅笔芯末作润滑剂 C.铅笔芯是用铅和少量碳粉制成的 D.活性炭可作防毒面具的滤毒剂 C 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单质碳的用途,用途的记忆要根据物质的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 选择题 “扬州八怪”之一,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所绘的字画至今仍不褪色,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碳()A具有可燃性 B在常温下性质稳定 C具有氧化性 D具有还原性 B 字画至今仍不褪色,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碳在常温下性质稳定 选择题 化学物质中有一种由多个五边形和六边形组成的形似足球的笼状分子,称为“足球烯”(如下图所示),化学式为 C60。关于 C60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单质 B属于混合物 C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D足球烯是实心的 A 40 C60只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0 选择题 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后确认,60 个氮原子可结合成 N60分子。下列关于 N60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N60 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一个 N60 分子中含有 30 个 N2 分子 CN60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840 DN60和 N2混合后形成的是纯净物 C 可由 C60迁移到 N60分子,N6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460840 选择题 飞机失事率小,生还率高。2014 年 3 月 8 日马航 MH370“终结”于印度洋,无人幸存。2003 年 2 月 1 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有关专家分析认为,其原因可能是航天飞机外部的石墨在空中脱落,击中机翼。航天飞机表面覆盖石墨可以起隔热和保护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石墨()A.能导电 B.密度小 C.熔点高、耐高温、化学性质稳定 D.硬度小,有润滑作用 C 石墨可以起隔热和保护作用,说明其具有熔点高、耐高温、化学性质稳定的性质 10 选择题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用木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 B.糖厂用活性炭除去糖液中的色素 C.防毒面具中充填活性炭以吸附毒气 D.实验室用灼热的铜网吸收氧气以制取氮气 40 D 用木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用活性炭除去糖液中的色素、活性炭吸附毒气均利用了物质的吸附性。没有生成新物质,为物理变化。灼热的铜网易被氧化是指铜可在加热的情况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为化学变化 选择题 实验测得某物质中只含有碳元素,则这种物质()A.一定是金刚石或石墨中的一种 B.一定是木炭或活性炭中的一种 C.一定是碳元素的一种单质 D.可能是一种碳单质,也可能是几种碳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D 几种碳的单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所以只含有碳元素的物质可能是一种碳单质,也可能是几种碳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选择题 化学上把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例如白磷和红磷。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B金刚石和石墨 C冰和干冰 D氧气和液氧 B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不是单质。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两种单质,符合要求。C冰和干冰不是单质。D氧气和液氧是同一种物质 选择题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金刚石加工成钻石 B.金刚石切割大理石 40 C.白磷燃烧 D.冰变成水 C 白磷燃烧时会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中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 选择题 防毒面具滤毒罐内盛放的物质是()A.石墨 B.活性炭 C.焦炭 D.生石灰 B 防毒面具滤毒罐内盛放的物质是必须是吸附性很强的活性炭 选择题 在 X+2O2CO2+2H2O 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 的化学式为()A.CH4 B.C2H5OH C.CH3OH D.CH3COOH 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发生变化,所以 X 中含有 1 个碳原子,4 个氢原子,所以答案选 A 选择题 某物质发生完全燃烧反应,反应式为:CxHyOz+(x+)O2 xCO2+H2O 若 1 个分子的 CxHyOz 与 3个 O2 分子完全燃烧,生成了 2 个分子的 CO2 和 3个分子的H2O,则 x、y、z 值分别为()A2,3,4 40 B2,6,1 C1,3,2 D1,2,3 B 此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即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CxHyOz 与 CO2 的分子个数比 1:2,则 x=2,同理,=3,则 y=6,把 x=2,y=6 代入 x+=3,可得 z=1.选择题 达菲(化学式为 C16H28N2O4 H3PO4)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禽流感药物。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达菲属于氧化物 B达菲由碳、氢、氮、氧、磷五种元素组成 C达菲分子中碳、氮、磷元素的质量比为 1621 D达菲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四氧化二氮分子和磷酸分子构成 B 达菲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 B、达菲由碳、氢、氮、氧、磷五种元素组成,正确 C、达菲分子中碳、氮、磷原子的个数比为 16:2:1 D、达菲分子中没有四氧化二氮分子和磷酸分子故选 B 选择题 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描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B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能像液体一样倾倒二氧化碳 C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D将燃着的小条伸入集气瓶中,若火焰熄灭,则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D 二氧化碳本身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而是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形成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二氧化碳虽然密度比空气大但是气体,不能像到液体那样倾倒,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答案为 D 40 选择题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药品是()A.高锰酸钾 B.木炭和氧气 C.大理石和稀盐酸 D.高温煅烧石灰石 C 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分析判断。A、高锰酸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用药品,高锰酸钾中不含碳元素,无法生成二氧化碳,故 A 不正确;B、木炭和氧气虽然可以生成二氧化碳,但效率低且生成的二氧化碳中会含有一氧化碳和氧气等杂质,不易分离出来,故 B 不正确;C、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速率适中,原料易得,价格便宜,所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通常选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故 C 正确;D、在实验室里不易达到高温煅烧的条件,所以在实验室不常用,故 D 不正确。故选 C 20 选择题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选用的仪器是()A.长颈漏斗 B.酒精灯 C.集气瓶 D.导管 B 根据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分析判断。A、二氧化碳的制取要用稀盐酸,长颈漏斗的作用就是添加稀盐酸,故可选用长颈漏斗;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在常温下进行的,不需要加热,所以不用酒精灯;C、所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要用集气瓶来收集,故一定要选用集气瓶;D、导管连接在反应器和集气瓶之间,可导出制取的气体,故必选导管。故选 B 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稀硫酸和大理石反应来制取 B.加热石灰石使其分解来制取 40 C.用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来制取 D.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C 根据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分析判断。A、稀硫酸和大理石反应生成的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覆盖在碳酸钙的表面,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故 A 不正确;B、加热石灰石分解,不够快捷且条件苛刻,不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故 B 不正确;C、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速率适中,原料易得,价格便宜,所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通常选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故 C正确;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 D 不正确。故选 C 选择题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向盛有石灰石的容器中加入稀酸后,过一会儿石灰石表面几乎无气泡产生,其原因可能是()A发生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B没有加热 C石灰石中含有碳酸钙较少 D加入的是稀硫酸 D 根据实验现象展开分析。A、实验前,必须检验装置的气密性,且不反应与漏气与否无关,所以 A 错误;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需加热,即不反应与是否加热无关,所以 B 错误;C、只要有碳酸钙就能和稀盐酸反应,就应该有气泡产生,即便石灰石中含有的碳酸钙较少,也只会影响反应的速率,但反应一开始就会有少量气泡出现,故 C 错误;D、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了微溶于水的硫酸钙,它覆盖在了石灰石的表面,阻碍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故 D 正确。故选 D 选择题 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通常有以下操作步骤: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连接装置;装入大理石;加入稀盐酸;收集气体;验满。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B.C.D.C 根据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的步骤判断,在步骤中要注意两个先后:先连接装置,40 再检查气密性;先加固体,再加液体。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的具体步骤为:要先连接装置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加药品时先固体后液体,再收集气体,最后才验满,则顺序为。故选 C 选择题 家庭厨房使用的纯碱是一种含钠的化合物,将盐酸加入纯碱中,会放出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由此可推知这种化合物是下列物质中的()A.NaCl B.Na2CO3 C.NaOH D.NaClO B 与盐酸反应能产生一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再结合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可知,纯碱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A、NaCl 与盐酸不反应,故不可能产生二氧化碳,错误;B、Na2CO3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正确;C、NaOH 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不可能产生二氧化碳,错误;D、NaClO 与盐酸不反应,故不可能产生二氧化碳,错误。故选 B 选择题 确定某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不需要考虑的是()A.反应的需要的药品和反应条件 B.实验装置 C.气体的验证 D.气体的用途 D 要确定某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需要考虑的有:反应原理、药品的选择、反应条件、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气体的收集和验证等。A、要确定某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需要考虑反应所需药品和反应条件,故 A 不符合题意;B、要确定某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需要考虑实验装置,故 B 不符合题意;C、要确定某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需要考虑气体的验证,故C 不符合题意;D、气体的用途是由气体的性质决定的,它不影响气体的制法,故要确定某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时,不需要考虑气体的用途,故 D 符合题意。故选 D 选择题 40 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未烧透的石灰石,最简便的方法是()A看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块状固体 B取少量样品加入盐酸中,看是否有气泡 C取少量样品加入少量水中,看是否有不溶物 D取少量样品在试管中加热,看是否有气泡 B 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未烧透的石灰石,就是检验其中是否含有碳酸钙,也就是检验是否含有碳酸根。A、生石灰中可能只含有粉末状碳酸钙,不含有块状固体,则无法通过观察检验,错误;B、取少量样品加入盐酸中,若样品中含有未烧透的石灰石,其中的碳酸钙就会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溶液中冒出,由此即可判断(其中氧化钙和盐酸反应,但是不会生成气体),正确;C、生石灰会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但熟石灰微溶于水,即大量的熟石灰也会沉淀,故无法检验,错误;D、碳酸钙在试管中受热,不会分解,即无气泡放出,错误。故选 B.选择题 常温下,某气体无色、无味、无毒、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如果在实验室里采用如下装置且不需要加热制备该气体,则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A.和 B.和 C.和 D.和 D 选择题 氧循环和碳循环密不可分,其中属于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变化是()A.海水吸收二氧化碳 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化石燃料的燃烧 C 选择题 40 下列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C 选择题 目前,我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项目中不包括()40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PM10 B 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鉴别方法都正确的是()序号 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一 氧 化碳和二氧化碳 点燃 闻气味 食 盐 水和水 测 pH 蒸发结晶 氢 氧 化钠和碳酸钙 加水溶解 加入盐酸 镁 条 和铝条 在空气中点燃 加入稀硫酸 A和 B和 C和 D和 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无味的气体,闻气味无法鉴别,食盐水和水的 pH 都是 7无法鉴别,氢氧化钠和碳酸钙,加入水碳酸钙不溶解,加入盐酸碳酸钙会产生气泡,镁条在空气中能点燃,加入稀硫酸而镁放入后则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反应比铝剧烈,故选 D 选择题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Na2CO3和CaCO3固体粉末 加足量稀盐酸 40 B 除去 CO2中的 CO 通过足量 NaOH 溶液 C 检 验NaCl溶 液 中 含 有Na2CO3 加适量 CaCl2溶液 D 除去 CaO 中的 CaCO3 加足量水 AA BB CC DD C A、盐酸和 Na2CO3和 CaCO3都生成二氧化碳,故错误 B、将气体通入足量 NaOH 溶液中,发生反应 CO2+2NaOH=Na2CO3+H2O,除去的是二氧化碳,错误 C、Na2CO3和 CaCl2生成 NaCl 和碳酸钙沉淀,故正确 D、CaO 和水生成氢氧化钙,把原物质除去了,故错误 选择题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选试剂均足量)()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Na2CO3和CaCO3固体粉末 加足量稀盐酸 B 除去 CO2中的 CO 通过足量 NaOH 溶液 C 检 验NaCl溶 液 中 含 有Na2CO3 加适量 CaCl2溶液 D 除去 CaO 中的 CaCO3 加足量水 AA BB CC DD B A、木炭和铜都不和盐酸反应,故此方案不可行B、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一氧化碳不能,然后通过浓硫酸,除去从溶液中带出的水分,可行 C、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此方法不可行D、盐酸与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反应,故此方法不可行故 40 选 B 30 选择题 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两种方案均合理的是()选项 A B C D 实验 目的 鉴别 NaOH溶液和 Na2CO3溶液 鉴 别 盐 酸、NaOH溶 液、Ca(OH)2溶液 除去铁粉中的氧化铁粉末 除去 CO2中的少量 CO 方案 1 加澄清石灰水 滴加碳酸钠溶液 加适量稀盐酸 通过灼热氧化铁 方案 2 滴加盐酸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用磁铁吸引 通入澄清石灰水 AA BB CC DD A A、加澄清石灰水,与 NaOH 不反应,Na2CO3产生白色沉淀,故正确,B、无色酚酞与NaOH 溶液、Ca(OH)2溶液都变成红色,故错误,C、磁铁不能除去铁粉中的氧化铁粉末,故错误,D 石灰水与 CO2生产碳酸钙,故错误,故选 A 选择题 实验表明,不能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而能用大理石粉末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由此得出的合理结论是()A.能发生反应的物质之间是否发生反应,与反应的条件有关 B.反应物之间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C.块状大理石与粉末状大理石的化学性质不同 D.块装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中各元素原子间电子的结合状况不同 B 结合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的实质分析。A、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的反应,不需要条件,常温下即可反应,故 A 错;B、不能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但能用 40 大理石粉末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说明反应物之间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故 B 正确;C、块状大理石与粉末状大理石,只是形状大小不同,即物理性质不同,但它们的主要成分相同,都是碳酸钙,则化学性质相同,故 C 错;D、由于块状大理石与粉末状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相同,都是碳酸钙,则它们中各元素原子间电子的结合状况相同,故 D错。故选 B 选择题 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都不需要对气体发生装置加热 B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C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D不可以用相同的发生装置 A 根据实验室气体的制取和收集装置判断。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都是不需加热的反应,故 A 的说法正确;B、排水集气法收集不易溶于水的气体,氧气和氢气都可用排水法收集,但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不可用排水法收集,故 B 的说法不正确;C、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密度要大于空气的密度,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故 C 的说法不正确;D、的反应都是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就是说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相同,可用相同的发生装置来制取,故 D 的说法不正确。故选 A 选择题 下列几种情况,能证明“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是()A.它们的熔点相同 B.都不溶于水 C.燃烧后都得同一产物二氧化碳 D.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金刚石 D A 和 B 属于物理性质,不能说明物质的组成,而 C 中燃烧后产物相同,说明有相同的元素,不能说明组成元素相同,D 中物质能相互转化说明组成元素是相同的,故答案为 D 40 选择题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是()A.煅烧石灰石 B.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燃烧木炭 D.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 B A 煅烧石灰石需要很高温度,耗能高;C 燃烧木炭,实验室不安全,易引起火灾;D 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微溶物硫酸钙覆盖到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故答案为 B 选择题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充满集气瓶的正确方法是()A.将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内振荡 B.将点燃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C.将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D.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近集气瓶口 C A 和 B 均会污染气体,D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无明显现象,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会熄灭,故选 C 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既跟它的物理性质有关,又跟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选择题 A灭火 B制干冰 C制化肥 D温室肥料 A 40 A 灭火,利用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以及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的性质;B 制干冰,利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C 制化肥只用了其化学性质;D 温室肥料,用于植物光合作用,故选 A 选择题 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 C 根据氧气难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是酸性氧化物,可知 A、B、D 均对;C中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形成碳酸显酸性,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并不是二氧化碳本身起作用,所以 C 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 C 选择题 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CO 的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 B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 CO 中毒 CCO 和 CO2 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大气中 CO2 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 根据已有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因而性质不同 A、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不是一氧化碳,错误;B、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钙反应,不能防止煤气中毒,错误;C、CO 和 CO2 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分子构成不同,因此化学性质不同,错误;D、大气中 CO2 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正确;故选 D 40 选择题 化学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O 和 CO2 都有毒 B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 C不能用工业盐(NaNO2)烹饪食物 B 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 A A、CO 有毒,二氧化碳无毒,故错误;B、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物理性质不同,故正确;C、亚硝酸钠虽然外观极像食盐,但它有致癌作用,对人体有害,不能用工业盐(NaNO2)烹饪食物,故正确;D、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提供了更多的药物,保障了人体健康;故正确 40 选择题 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中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A二氧化碳能用作灭火器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D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 B A、二氧化碳灭火器中装的是液态二氧化碳,是物质的状态,是利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但灭火是利用了它不支持燃烧的特点,是利用它的化学性质,故不可选;B、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汽化时要吸受周围环境中的热量,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形成降雨,是利用它的物理性质,故可选;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不可选;D、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变成葡萄糖和水,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属于化学性质,故不可选故选 B 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房间里放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B.发霉的花生蒸煮后可食用 40 C.加入活性炭可使硬水变软水 D.用燃烧并闻气味的方法鉴别衣料中的羊毛纤维和棉纤维 D A、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故在室内放一盆水防止煤气中毒的做法不正确;B、发霉的花生有毒不能食用,此项错误;C、活性炭有吸附性,不能使硬水变软水,错误;D、用燃烧并闻气味的方法鉴别衣料中的羊毛纤维和棉纤维,此项正确故选 D 选择题 下列认识或做法正确的是()A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B对于人体必需的元素摄入量越多越好 C用铁制容器放波尔多液(含硫酸铜)D用白醋除热水瓶胆内的水垢 D A、一氧化碳很难溶于水,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 A 错误;B、对于人体必需元素,我们也要注意合理摄入,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 故B错误 C、配置波尔多夜时要用到氢氧化钙和硫酸铜,铁能置换出硫酸铜的铜,所以配制波尔多液不能采用铁制容器,故 C 错误;D、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食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醋酸钙,可除去水瓶胆中的水垢,故 D 正确故选:D 选择题 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木炭都能与氧化铜发生发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产生的气体都有毒 B.反应中都有红色固体生成 C.反应类型都是置换反应 D.反应的生成物不同 B A、一氧化碳和木炭都能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无毒,A 说法不正确;B、木炭、一氧化碳有还原性,能将氧化铜还原为铜所以,反应现象中都有试管内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故 B 正确;C、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所以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 40 二氧化碳,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置换反应,C 说法不正确;D、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生成物相同,D 说法不正确;故答案选 B 选择题 下列各项实验中,所用试剂及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A 制取 CO2 B 加热固体 C 制取氧气 D 除去 O2中的水蒸气 A.A B.B C.C D.D D A、制取二氧化碳不能用稀硫酸,因为二者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附着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的发生,故 A 错;B、加热固体药品试管口应略微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故 B 错;C、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 C 错;D、用浓硫酸干燥气体时长管经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短管排出干燥气体,故 D 正确故选 D 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或过程不合理的是()A 检验 CO2气体 B 监控气体的流速 40 C 称取 10.5g 的氯化钠固体 D 蒸发 A.A B.B C.C D.D C 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不浑浊,能用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A 说法正确;B、氧气既不易溶于水又不与水反应,可以用水检测氧气气流速度,B 说法正确;C、天平称量要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物体不能直接放在天平上称量,C 说法不正确;D、蒸发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受热造成液滴飞溅,D 操作正确;故答案选 C 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和分析都正确的是()操 作 分 析 A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底部来检验 CO2是否收集满 因为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B 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目的是证明这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C 蒸发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目的是为了加快水的蒸发 D 木炭还原氧化铜时,加热用的酒精灯可加网罩,最好使用酒精喷灯 网罩的作用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A.A B.B C.C D.D D A、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可用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内检验 CO2是否收集满,故 A 错误;B、物质受热时,如果能够燃烧,说明是可燃物,因此用坩埚钳夹住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其目的是证明乒乓球碎片和滤纸 40 碎片都是可燃物,B 不正确;C、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不断搅拌防止局部受热造成液滴飞溅,C 不正确;D、酒精灯的网罩能使火焰温度集中从而提高温度,D 正确 选择题 化学学习让我们有了很多收获,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认识物质俗名 B、注意实验安全 固体二氧化碳干冰 氢氧化钙熟石灰 氢氧化钠纯碱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鉴别化学药品时可以品尝 危险实验配戴防护眼镜 C、合理利用资源 D、健康生活方式 随意大量使用塑料袋 过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业产量 铜铁表面刷上油漆,防止钢铁生锈 平衡膳食,不偏食挑食 不购买食用过期食品 不过量引用碳酸饮料 AA BB CC DD D 固体二氧化碳干冰,氢氧化钙熟石灰,氢氧化钠烧碱,不是纯碱,故错误;B、可燃性燃烧易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正确,化学药品不可以品尝,鉴别化学药品时可以品尝,错误,危险实验配戴防护眼镜,正确,故错误;C、随意大量使用塑料袋可以造成白色污染,错,过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业产量,可以造成水污染,错,铜铁表面刷上油漆,防止钢铁生锈,对,故错误;D、平衡膳食,不偏食挑食,不购买食用过期食品,不过量引用碳酸饮料有利于身体健康,故正确答案:D 选择题 如图所示,若关闭阀打开阀,紫色小花(用石蕊溶液染成)变红;若关闭阀打开阀,紫色小花不变红,则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浓 H2SO4浓 NaOH 溶液饱和 NaCl 溶液 40 A.A B.B C.C D.D C 若关闭阀,打开阀,让潮湿的二氧化碳气体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干燥紫色小花不变红,若关闭阀打开阀,再通入这种气体,干燥紫色小花变红,则 二氧化碳经过浓硫酸被干燥,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使干燥紫色小花不变红,故正确;二氧化碳通过 NaOH 溶液被吸收,气体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干燥紫色小花不变红,故正确;而通过饱和 NaCl 溶液后,潮湿的二氧化碳气,能够生成碳酸,碳酸使燥紫色小花变红,故错误答案:C 选择题 如图所示实验中,、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 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A变红,不变红 B变红,不变红 C、变红,、不变红 D比先变红,、不变红 D 40 通二氧化碳,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都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通二氧化碳,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都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比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答案:D50 选择题 如图,将充满 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试管内液面上升 试管内溶液变红 试管内液面不上升 试管内溶液变蓝 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A B C D A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并且与水反应,大试管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烧杯中水面上升故正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故而试管内的液体变红故正确故选:A 选择题 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X 既能与 Y 反应又能与 Z 反应的是()X Y Z CO2 Ca(OH)2溶液 H2O H2 Cl2 CuO Ba(NO3)2溶液 稀硫酸 Na2CO3溶液 Fe2O3 CO 稀硫酸 40 A.B.C.D.B CO2能与 C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又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符合;H2既可以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在加热条件下可以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故不符合;Ba(NO3)2溶液与稀硫酸生成硫酸钡沉淀,又能与 Na2CO3溶液生成碳酸钡沉淀,故符合;Fe2O3与 CO 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常温下与稀硫酸反应得到硫酸铁和水,故不符合,故选 B 选择题 通过实验探究可获得较多的化学知识,对如图所示的实验分析错误的是()A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D二氧化碳支持燃烧 D A、如图所示的实验,可观察到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故选项说法正确B、蜡烛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C、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选项说法正确D、蜡烛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 选择题 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中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A.二氧化碳能用作灭火器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D.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 40 B A、二氧化碳灭火器中装的是液态二氧化碳,是物质的状态,是利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但灭火是利用了它不支持燃烧的特点,是利用它的化学性质,故不可选;B、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汽化时要吸受周围环境中的热量,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形成降雨,是利用它的物理性质,故可选;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不可选;D、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变成葡萄糖和水,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属于化学性质,故不可选故选 B 选择题 一定质量的木炭与过量氧气在密闭容器内加热使其充分反应 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是()A B C D A.A B.B C.C D.D D A、反应过程中木炭质量逐渐减少,因为氧气过量,所以最终木炭 被反应完,故A 错误;B、刚开始没反应时二氧化碳质量为零,所以图象应从零开始,最终反应完质量不再变化,故B 错误;C、因为氧气过量,所以最终氧气有剩余,故C 错误;D、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D 正确故选D 40 选择题 据厦门日报报道:近日,厦大郑兰荪院士的研究小组成功 地获得了C50 颗粒1985 年美国科学家斯莫利发现了C60,获得了1996 年诺贝 尔化学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50 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C50 如果完全燃烧,生成物是一氧化碳 C.C50 与 C60 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它们是相同的一种物质 D.C50 的发现说明还有可能发现碳元素的其他未知单质 D A、C50 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A 说法错误;B、根据碳完全燃烧的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因此C50 如果完全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故B 说法错误;C、C50 与C60 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它们属于不同的单质;故C 说法错误;D、C50 的发现说明还有可能发现碳元素的其他单质故D 说法正确故选D 选择题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中不能与单质碳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CO B.CO2 C.O2 D.CuO A A、碳和一氧化碳不能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符合题意B、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选择题 甲、乙两同学在实验室制取 CO2 和 O2 时,无论选择什么药品,他们都能选用的装置是()40 A、B、C、D、AA BB CC DD C 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发生装置的特点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实验室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装置的特点固液常温型;也可以用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的特点是固体加热型;因此实验室制取CO2和O2的发生装置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故A错误;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发生装置的特点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实验室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装置的特点固液常温型;也可以用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的特点是固体加热型;因此实验室制取CO2和O2的发生装置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故B错误;C、因为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只能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因此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正确;D、应为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都大,所以都不会用到向下排空气法,故D错误;故选:C 选择题 40 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稀硫酸和大理石反应来制取 B.加热石灰石使其分解来制取 C.用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来制取 D.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C A、稀硫酸和大理石反应生成的微溶与水的硫酸钙会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故A不正确;B、加热石灰石分解又不够快捷且条件苛刻,不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故B不正确;C、实验室常用此法制取二氧化碳;故C正确;D、二氧

    注意事项

    本文(化学-碳和碳的化合物解析.pdf)为本站会员(wj151****6093)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