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集体备课_集体备课课.docx
2023年集体备课_集体备课课 集体备课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集体备课课”。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 (一)教案 主备人:李海珍 破阵子春景 一学习目标 : 1了解北宋早期婉约词的特点及评价 2鉴赏诗歌中佳妙的炼句炼字 3展开联想,驱驰想像,撰写文笔隽永的诗词意境想像文 二.学习重点、难点:体会词中字词的恰到好处 三.学习设想 1 学习时间的安排:1课时 2. 学习的准备条件:预习本词,多媒体的使用 四教学过程: 1.导入课文: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的自序中指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词作为一种文体,产生于唐代,繁盛于宋代,北宋初期以晏殊和欧阳修为代表的婉约词,格高调远,清新脱俗。今天,我们共同研究探讨北宋初期的晏殊词。2.作者简介: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是宋代著名的婉约派词人,景德中赐同进士出身。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谥元献。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已的影响。晏词造语工七巧浓丽、音韵和谐、风流蕴藉、温润秀洁。原有集,已散佚,仅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3词文赏析: 赏析“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写景之妙。 A“碧苔”“黄鹂”色彩鲜艳、清新明丽,写出了春光的美好。B“碧苔”写春色之美,“黄鹂”写春声之美,“飞絮”写春态之美:绘声绘色绘形,营造了一幅清新明丽的图景,充满闲情逸趣。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所谓白描,原来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指不着颜色,也不画背景,只用墨线勾勒人和物的形象的画法。它重在以形传神,不重形似而求神似。后来人们把这种写意的技法引进写作。白描的作品,没有过多的风景描写,没有过长的人物对话。不抽象地描绘人物的心理,不琐碎地摹写人物的装饰。对话、心理、环境和服装,都紧扣在人物的行动性格上。绝对避免浮夸,要求简练。一切描写叙述都在显示着人物的个性,绝不模糊或遮蔽人物的形象。同时,从人物情节出发,找到最能表现其个性的行为特征。 这首词的下片从哪几个方面刻画东邻女子的个性的? 明确: A表情:笑:巧笑笑从双脸生。 B心理描写: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C场面描写:斗草。 东邻女的个性形象是怎样的?明确:活泼天真、纯洁无瑕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 作者有意回避了对于斗草场面的正面描写,而只是写了人物在斗草前后的活动和心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有意回避了对于斗草场面的正面描写,而只写了人物在斗草前后的活动和心理,收到了虽少总多、耐人悬想的效果(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和想像的空间) 关于“疑怪”两句,向来有三解:一是解作斗草姑娘的内心独白,二是解作少女间的对白,三是解作作者本人的猜测。结合全词谈谈你的个人看法。 (在这个环节,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诗词风格:温润秀洁。总结: 此词通过清明时节的一个生活片断,反映出少女身上显示的青春活力,充满着一种欢乐的气氛。全词纯用白描,笔调活泼,风格朴实,想象生动,展示了少女纯洁的心灵。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词,注意字形2.完成学习与评价本课练习题 踏莎行(候馆梅残)【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诗词阅读鉴赏的一般方法,能对诗歌中的佳妙的炼字进行鉴赏。 2、了解北宋早期婉约的词以婉约风格为主流、以亲情和离愁别恨为主旨的艺术风貌。 3、了解欧阳修在北宋词坛的地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感受词的感情,提高审美能力。 2、把握诗词中常用意象的含意,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3、欣赏探究名句,对诗歌中的佳妙的炼字进行鉴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撰写文笔隽永的诗词意境想像文章,体会古代诗词的情感。 2、北宋早期婉约的词以婉约风格为主流、以亲情和离愁别恨为主旨的艺术风貌。【教学重难点】 、诗词阅读鉴赏的一般方法,能对诗歌中的佳妙的炼字进行鉴赏。、通过撰写文笔隽永的诗词意境想像文章,体会古代诗词的情感。教学安排一教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1、回忆所学欧阳修文章及有关重要文句 2、引入这首踏莎行 三、学生自由朗读,体会情感 四研读文本1.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新的领袖,一代文宗,散文名列“唐宋八大家”。文风平易流畅,纡徐婉曲,富于情韵,对当时的浮艳诗风也有所革新。同时又是史学家,与宋祁同修新唐书,独力完成新五代史。欧阳修善论诗,他的六一诗话开了诗话这一新的文学形式,对后来的词话产生很大的影响。欧阳修也擅长写词,与晏殊齐名。其词主要内容与晏殊相仿,多写恋情相思、酣哥醉舞、惜春赏花之类,但雅俗并存、和婉细切。是北宋前期重要的词家之一,有六一词传世。2赏析诗文: 上片所写春景,意境特点是什么?写春景的作用是什么? A“候馆梅残”:候馆,接待宾客的馆舍。暗用南北朝陆凯的诗意“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驿路梅花正含有怀人之意,这里说明离人已在路上。B“溪桥柳细”:柳细,柳树初芽,柳叶细嫩。C“草薰风暖”:芳草吐香,春风送暖。 描绘了一幅洋溢着春天气息的溪山行旅图:旅舍旁的梅花已经开过了,只剩下几朵残英,溪桥边的柳树刚抽出细嫩的枝叶。暖风吹送着春草的芳香。 意境特点是美好融和。作用:以乐景写哀情。用初春美好融和的风景反衬出男主人公的离愁。 阅读下面几首词,回答问题。 浣 溪 沙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江城子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题:结合三首词中框内文字,说说“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的手法和作用。明确:化虚为实,将抽象的离愁比喻成“迢迢不断”的“春江水”,既写出了离愁的深广和越走越深的特点,也具体亲切,增强了离愁的艺术感染力。 这首词在上下片的构思上有什么突出的特点?这种构思的效果是怎样的? 明确:上片写行人的离愁,下片为居者(送行者)设想,或叫从对方写起,情同境判,章法井然。实虚结合,兼写两面,一是丰富了词的内容,二是使感情更加细腻。阅读下面三首诗词,回答问题。 苏幕遮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江南行张潮 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不见还。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罗唝曲 刘采春 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 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 问题:结合三首词中框内文字,说说“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两句词文所用技巧及作用。 明确: 逐层深化(层深)的手法。 登楼只见一片杂草繁茂的原野,原野的尽头是隐隐春山,所思念的行人,更远春山之外,渺不可寻。这两句不但写出了楼头思妇凝目远望、神驰天外的情景,而且透出了她的一往情深,正越过春山的阻隔,一直伴随着渐行渐远的征人飞向天涯。行者不仅想象到居者登高怀远,而且深入到对方的心灵对自己的追踪。情意深长而又哀婉欲绝。行文上层层深入,有如剥蕉。3.课文小结:整体把握。 首先从全词上下两阕整体把握,理清相互关系,判断出行人是主,闺中人是宾,从而水落石出,豁然开朗。 再从作者创作的整体考虑,欧阳修同期诗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sh,长,路长)。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chá,竹排)。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这首诗写自己春日在南方旅途中思念家中的情感,与我们对踏莎行的解读一致。 行人是主,体现出北宋词的发展创新,是“格高韵远”的表现;闺中人是宾,承袭唐五代艳词之风。 五.布置作业1.熟读这首词2.完成本课内容3.预习下一课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学习目标 : 1体会本诗的情感 2体会本诗的写作手法 学习重点、难点: 1运用叠词的写作手法的作用 2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3用环境来暗示和烘托人物思绪的笔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欧阳修的文学常识,下面我们来复习一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他在政治与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新运动的领导者。创作实绩亦灿然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又喜奖掖后进,苏轼父子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词集有六一词、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醉翁琴趣外编。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词 蝶恋花) 二总体把握: 1朗读全词,说说这首词的题材。此词写暮春闺怨,是闺怨词。 2这首词上下片在表达方式上是如何分工的。上片重在写景,下片重在抒情。3上下片所写时间有何变化。上片写早晨,下片写黄昏。 三诵读指导 这首词以生动的形象、清浅的语言含蓄委婉、深沉细腻地表现了闺中思妇复杂的内心感受。 主要内容:此词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句。又名鹊踏枝、凤栖梧等。双调,六十字,仄韵。 (1)字词解析: 几许:多少。 杨柳堆烟:烟雾笼罩着杨柳。堆烟,形容杨柳浓密。 玉勒雕鞍:代指华美的车骑。玉勒,玉制的马衔。雕鞍,精雕的马鞍。 乱红:零乱的落花。 章台路:代指歌妓聚居的烟花柳巷。 雨横(hèng)风狂:形容风雨猛烈。横,放纵,凶暴。 (2)翻译: 庭院深深,到底深多少?丛丛杨柳笼烟雾,帘幕重重没法数。金车玉马停在游乐处,独处高楼凝望,怎么也,看不见那章台路。 风儿狂雨骤,三月将了,黄昏时悄悄地门掩上,无计把春留住。眼含清泪问花儿,花儿缄默不言,纷纷飞过秋千去。 (3)简要介绍: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但“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在深深庭院中,已宛然见到一颗被禁锢的与世隔绝的心灵。 词的下片着重写情,雨横风狂,催送着残春,也催送着女主人公的芳年。她想挽留住春天,但风雨无情,留春不住。 四炼字赏析:1赏析“深”字。 “深深”二叠字本已写出庭院的幽深、空旷,再用一个“深”字的设问,让庭院的“深”“旷”得到深入和强化。暗示了女主人公孤身独处的深沉心事和怨恨莫诉之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2赏析“堆”字。 写出了杨柳之密,雾气之浓,阻碍了女主人公远望丈夫的视线,传达出深居闺中的孤独凄苦之情。 五赏析词文: 1“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三句的艺术手法及效果。 庭院深深,但有多深远呢?远处是茂密朦胧的层层杨柳,近处是重重密遮的帘幕,构成了一幅深闺独处图,意境孤寂凄冷,运用烘托渲染的手法,将女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寂寞与独处的怨恨之情寄寓居处的幽深之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着一“怨”字。 2女主人公如何孤寂凄苦的原因何在呢?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原来丈夫正乘坐着豪华的车骑,在温柔富贵乡里尽情享乐呢。与闺妇的处境形成对比,既点出了女子怨恨的原因,也传达出“楼高不见章台路”的怨恨之情。 着一“恨”字。 3“雨横(hèng)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表达了闺妇怎样的愁思? 在猛烈的风雨之中,春天将去,一天又逝,黄昏时独自掩门,人既未归,又无计留春,将无限的孤独凄凉和红颜易逝的凄苦表达得深沉感人。 着一“伤”字。4“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寄深于浅,借景抒情,包含多层意蕴,说说有哪几层意蕴。 采用层深手法,写深婉绵邈的情思,自然浑成。毛先舒古今词论:永叔词云“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此可谓层深而浑成。何也?因花而有泪,此一层意也;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花竟不语,此一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过秋千,此一层意也。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入,又绝无刻画费力之迹,谓非层深而浑成耶? 着一“苦”字。 六词文集评: 1李清照词序:欧阳公作蝶恋花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 2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帘深楼迥及“乱红飞过”等句,殆有寄托,不仅送春也。七作业布置 翻译并背诵全诗,完成学习与评价 附板书: 怨恨伤苦 苏 幕 遮(碧云天) 主备人:燕春霞 教学重点: 1、理解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2、鉴赏这首词情景交融的艺术。教学目标: 1、体会范仲淹词的阔远之境; 2、把握范仲淹的羁旅乡思之情; 3、鉴赏词中的佳句。 鉴赏建议:把鉴赏的重心落脚到对全词抒情结构的把握和写景抒情技巧的鉴赏上。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长亭送别中的诗句“碧云天,黄花地”导入 二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 1052),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统帅,也是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生于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卒于皇佑四年(1052 年)吴县(今属江苏)人。 他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少年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 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元昊反,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重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陜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卒谥文正。庆历革新运动,成为后来王安石熙丰变法的前奏。范仲淹喜好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 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千载迄今,各地有关范仲淹的遗迹始终受到人们的保护和纪念。 三理解赏析词文: 1云为什么是碧的? 秋天的天空格外晴朗,一片碧蓝,只有几许薄薄的云彩飘荡在蓝天上,在碧蓝天幕的背景中,云彩也成了碧色的了。 2赏析“碧云天,黄叶地”所写之景。 碧云浮空,黄叶匝地,俯仰生姿,“碧”“黄”搭配,色彩浓烈(斑斓),意境开阔。词苑引历代诗余:范文正公苏幕遮“碧云天”云云,公之正气塞天地,而情语入妙至此。元代王实甫西厢记 “长亭送别”一折中有“碧云天,黄花地”即由此句化出,此句已成为描写秋景的千古名句。 3“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写景角度的变化。 由俯仰变为平视远眺。4“秋色”一词结合上文具体指什么?如何理解“秋色连波”? “碧云天”“黄叶地”。因在高楼上极目远望,远处碧云天、黄叶地与秋水相接,所以说“秋色连波”。5赏析“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两句使用的层层深入的手法(层深)。一说:“芳草”化用了楚辞“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句,意思是说王孙远游不归,只见家乡的芳草丰茂地生长,因此“芳草”指故乡。 二说:以草的缠绵,喻情思不断。如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宋代谢逸蝶恋花:“独依栏杆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李煜的清平乐:“离恨恰如草,更行更远还生。” 水天相接之处斜阳照着远山,而不解思乡之苦的芳草(暗指故乡)却更在斜阳以外的更远方。以家乡渺远衬托出思乡之情浓。 6赏析“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两句使用的实虚结合的手法。 “山映斜阳天接水”写远观的实景,而“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是虚景,即想象之景,实虚结合,将读者的情思引向更加渺远的故乡,使思乡之情得以深化。 这两句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由上片的写景,过渡到下片的抒情。 总结: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上片写天连水,水连山,山连芳草;天带碧云,水带寒烟,山带斜阳。自上及下,自近及远,纯是一片空灵境界,即画亦难到。” 7理解“黯乡魂,追旅思”互文的手法。 思乡羁旅之情缠绕不止,使人黯然销魂。 8赏析“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抒情婉曲的特点。 表面上看去,好象是说乡思旅愁也有消除的时候,实际上是说它们无时无刻不横梗心头。如此写来,使词的造语奇特,表情达意更为深切婉曲。9如何理解“明月高楼休独倚”的表达的感情。“休独倚”更可见词人夜间为乡愁所扰而好梦难成,便想登楼远眺,以遣愁怀;但明月团圆,反衬出词人身在异乡,倍感孤独寂寞。“倚”却说“休倚”表达了作者痛苦深沉的思乡情思。10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却反其道而行之,景色写得阔远而秾丽。其作用是怎样的? 它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了离情的可伤,另一方面感情低徊婉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 四小结全词 范仲淹是融情入景的能手。他这首苏幕遮又给我们描下一幅动人的秋景。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浓烈秋色,更主要的是感受到他那深挚的怀人之情。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在抒情与写景中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这是我国古典诗词的特长,很值得我们从中汲取经验。五布置作业背诵默写全词 在作业本上写下你对这首词的赏析 八声甘州 教学目的: 1、体会词中意象的抒情作用以及“从对方着笔”的抒情方法。 2、感受词人登楼临远所抒发的羁旅思归的感情。 3、培养诗歌兴趣和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 1、体味视野开阔、意境高远雄浑的词句以及“从对方落笔”的抒情角度。 2、理解意象所蕴含的诗人感情。 教学难点:诗歌意象在作品中传情达意的效果。教学过程: 一导入:有一首歌唱地好“山不转水在转,水不转人在转”,但无论身处何地,我们对家乡的情是无法改变的,想想我们学过的诗歌,有哪些是抒发思乡之情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烟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断肠人在天涯”。透过诗行,我们可以看见游子的思念,母亲的呼唤,亲人的期盼,今天,我们走进柳永的八声甘州,看看又是一番怎样的思念。 二、介绍作者: 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老七,晚年作过屯田员外郎,所以当我们说到柳永、柳三变、柳耆卿、柳 七、柳屯田时,都指一个人。他才华横溢,创造了慢词,扩大了词的功能和内容,他的词分三类:一是写都市生活的繁华,二是写男女爱情的苦痛,三是写羁旅行役的悲伤。 三、分析词句:A上片分析: 分析“对萧萧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1.描写了哪些意象? 暮雨、江天、秋 2.为我们交代了哪些内容? 时间、地点、天气、人物 3.这些意象的组合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感受呢? 凄冷(在诗词中这叫意境) 导入:本词首句词人通过意象的选取,形成了一种凄冷的意境,我们在看看下一句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 分析:“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1.同学们想一想,这种意境有没有发生变化?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变成什么样子了?更加凄冷。 2.李白的忆秦娥中也有类似意境的诗句“西风残照,汉家陵阕”,苏轼曾经把二者进行比较,认为柳词这句不减唐人高处,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提示:从意象意境两方面分析) 明确:物像选取大尺度、大范围,广阔辽远,风既寒且急,行旅必少,只留下空寂的山河、渡口和楼头孤悬的残照,所用的描写词语更寒冷,肃杀落没。可以感到意境更凄冷。 导入:远处景物这样的荒凉、凄冷,词人不忍再看,低头寻觅。 分析:“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1.红和翠指什么?红:花,翠:叶,化用李商隐的“此荷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煞人。红率翠减,还是衰败的景象。 2.长江在我们的心里应该是什么样的? 波澜壮阔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月涌大江流,词人眼中的长江却是无语东流,无语:无声或无情,更加深了凄凉感。 构想画面: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几十个字就把词人登高所见描写的淋漓尽致,那么在你的头脑中形成一副什么样的图画。 一阵骤雨过后,秋色更加凄冷,傍晚的江边,寒风渐起,远处山河苍茫辽阔,一抹夕阳依傍在天际,近处霜叶飘零,落英遍地,满眼残破景象。江风习习,吹起词人衣襟,偶有江鸟传来两声鸣叫,越发让人感到几分沉寂,只有秋江秋水逝者无声,空添几许伤感。 导入: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适应不适应本词?我们猜想一下,词人想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思乡):暮: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日暮客愁新,寒林点暮鸦 B下片分析 词人究竟是不是在思乡?我们齐读下片: 问:是不是在思乡? 是 下片句句都在写思乡,哪句话最能体现词人的思乡之情?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1.这本是谁在思念谁? 词人在思念佳人 2.而本句词却是从谁的角度来写思念的? 佳人。 3.哪些词能准确的描述佳人的情感变化?怎样变化的? “望、误、识”。由全神贯注盼望的焦急,到误认归舟的惊喜,再到清醒不是后的懊丧。 4.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佳人行为的画面? 常待闺阁的佳人急切盼望丈夫返回家园,梳洗打扮,登楼望望,总以为那出现在地平线上的就是丈夫的归船,等到近头,方才知道误认了。如此再三再四,仍站楼头凝神观望,这是何等的深情啊!对一个在外漂泊之人来说又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5.这句词不但写我思人,而且想像人思我,这样写为什么更动人? 这是更深一层写法,由单向思念写为双向思念,情感更深沉,从表达手法上显得文笔更曲折,引人玩味,6八声甘州是词牌名,词有词牌,还有的有题目,比如 沁园春.长沙 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首词没有题目 我们给他加个题目应该是什么?明确: 思乡 同样是写词,柳永达到了“凡有井水引处,即能歌柳词”。那么这首思乡词能够引起我们巨大的共鸣,除了它本身的才情之外,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情景交融 层层铺垫 衬托 7同学再读一遍本词,体会其中的情感 柳永写词,重视艺术手法,我们学习诗词也要讲究方法,鉴赏诗词应该从哪入手? 意象-意境(画面)-情感(主题) 结束语:中国古典文化源远流长,希望同学们徜徉于诗歌的海洋中,从民族文化中汲取优良的养分不断充实我们的头脑,沉淀我们的知识。四布置作业1.背诵全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选择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写一篇赏析文章 天仙子 教学目标: 1.解剖词意,通过字眼、关键词的理解来掌握整体意境。 2.抓住本词特有的特点,在问题探讨、名句赏析中,理解本词的内涵。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作者简介导入课文 作者简介:(可以让学生课前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请学生起来简介作者)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初以行香子词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之句,人称为“张三中”。后又自举平生所得意之三词: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归朝欢);“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剪牡丹),世称“张三影”。宋史无传,宋史翼卷二六载其事。著有张子野词。 二赏析词文: 1结合词序内容说说张先不赴府会的原因是什么? 由词序可知,一是位卑(时为嘉禾小吏),二是老病(病眠)。这首词主要表现了位卑老病的感叹。 2这首词所写内容时间跨度。从中午到夜晚。 3仔细体会“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所表达的情感。 “送春春去几时回”, 表面上是问自然界的春天,实际上是问自己生命中的青春几时再回来,字里行间充满对生命之春的留恋。所以才会对着明镜,为流水般消逝的光景伤心(“临晚镜,伤流景”)。作者回首过去,则往事成空,瞻望将来,则后期无定,流光堪悲,人事就更堪悲了。“空记省”,想也无益。 4下片所有景物描写都暗扣一种事物,请说说这是哪种事物。 “风”字又是贯穿整个下片的关键词。因为“风”起春寒,鸟儿才紧紧依偎;因为“风”散浮云,月亮才得以重现;因为“风”起,残花月下始弄“影”;因为“风”起,词人才猜想“明日落红应满径”。5“沙上并禽池上暝”为什么要写“并禽”。 “沙上并禽”,用以对照自己的块然独处。 6王国维人间词话说:“ 云破月来花弄影 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请大家赏析“弄”字的妙处。 与上句动静结合,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了月下花儿被风吹时的舞动之态,也写出了花儿似乎顾影自怜的人性美。 7“明日落红应满径”是虚写,分析表达的情感。 结句扣住“送春”,是说今晚还可以看到“花弄影”,大风之后,明天所见到的,惟有“落红满径”,表达伤春之情。 三.课文小结: 是老境伤春之作.词人上片集中写伤春之情.下片描绘庭院池塘之景,并借以烘托伤春自伤之情.词人刻意伤春惜逝,借以抒发年届老暮,沉沦下潦的悲怀。词中之语可谓字字矶珠,化实为虚,化静为动,拓出一片空灵而迷离的优美意境。由此,词人得“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的雅号,四,作业布置1.背诵这首词,体会词中的意境。2.完成学习与评价上本课内容 集体备课 吃水不忘挖井人 集体备课 一、二年组教师: 备本节课的设计理念: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围绕“以读悟情”设计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毛主席的美好品质。上课伊始,创设极能. 集体备课初稿 五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二单元搭支架集体备课尊敬的各位市教研培训的领导老师,大家好!首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尼尔基二中小学部的逯华老师。今天参加我们集体备课的教师有:姜小. 如何加强集体备课 如何加强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效益新课程改革在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集团效应”的优势。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 集体备课稿 集体备课一、说课主持人:各位老师,今天我们集体备课的主题是“随文识字,激发兴趣”。下面请王红花老师来谈谈她对二年级下册第20课欢乐的泼水节这篇课文的理解和设想。王红. 加强集体备课 继续加强集体备课,通过集体备课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让老师们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使集体备课成为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在集备的基础上凸现个人特长,不搞“一刀切”,把集体备课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