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_青岛版一年级科学教案.doc
-
资源ID:73933132
资源大小:23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青岛版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_青岛版一年级科学教案.doc
青岛版一年级科学教学方案_青岛版一年级科学教案科学教学要以根底性的、粗浅的科学活动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主题,今天WTT要给大家介绍的便是青岛版一年级科学教学方案,!青岛版一年级科学教学方案(一)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开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根底。二、教材分析p :科学教材是以学生生活经历圈的不断扩大逐步展开教学内容的。按照“家庭学校家乡与祖国地球和宇宙”的脉络,随着学生成长过程中生活经历圈及视野的不断扩大,逐步扩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表达多学科知识的整合。突出了以科学探究为核心,注重探究学习活动安排,尽可能让学生投入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从而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进步科学探究才能和科学素养,获取一定的科学知识。注意了表达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互相关系,以利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和科学素养的逐步形成。教材实用性、可操作性强。每个阶段设计了相对独立的研究内容,如种凤仙花单元,分别设计了播种(认识植物的种子)、观察茎叶的生长(认识植物茎叶的特点)、研究凤仙花的花(认识植物花的构造)、对“结果”的观察研究(认识植物果实的特点及存放种子的方法)、对凤仙花一生的生长情况进展整理(理解生物的生命周期),而且,每一课有较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研究活动,便于老师操作。同时,这些内容又是相关联的,它们是根据植物自然生长过程有机编排的,在教学理论中,有利于老师针对植物生长阶段的最正确时机,调整施行教学过程。三、学生学情分析p :本班有学生 76人,通过半年来的科学课的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学习科学的兴趣,喜欢动植物,能参与课堂学习,动手理论操作,但观察的注意力不集中,没有目的的观察,不会从动手操作中总结经历,学生的合作交流也不强,喜欢单独行动。本学期在学生在以有知识和经历的根底上,并通过主动探究知识发生和开展的过程,开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思维才能、创造才能以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四、教学目的:第一单元1、 能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个器官的作用。2、 能通过观察、比拟、分类、测量、解剖等方法认识植物的各个器官。4、 通过栽培凤仙花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生命周期)。5、 学习简单的栽培技术。6、 学惯用图画、数据、语言描绘等方法记录观察数据,并对数据进展分析p 。7、 学会用种子制作标本8、 养成保护花草树木的习惯。9、 意识到不同的问题要用到不同的探究方法。10、 在探究活动中要注意采集并尊重证据。11、 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12、 能通过对凤仙花和其他植物的研究,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13、理解当地濒危植物的种类及保护它们的重要性。14、 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第二单元1、 通过喂养蚕,理解蚕的生活习性、生长过程。2、 通过书本、上网、请教别人等方式,搜集与蚕相关的资料,并学会做资料卡片。3、 通过指导学生养蚕,使学生能理解蚕的一生的形态变化。4、 能观察并描绘蚕各阶段不同形态的主要特点,并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培养学生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坚持不懈地观察记录蚕的生长过程。5、 通过对蚕的生活习性与生活环境关系的理解、研究,体会到事物是不断变化的,自然事物各种现象之间是互相联络和影响的。6、 通过指导学生观察蚕,培养学生进展长期、系统的观察事物的才能、兴趣和习惯。7、 通过学生亲自养育蚕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饲养小动物的一些技能。8、 通过喂养蚕和做蚕盒等,培养学生的动手才能和创新才能。9、 培养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好品质。10、 通过解决养蚕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培养学生主动与人合作和克制困难的意志品质。11、 通过养蚕这一过程,对学生进展珍爱生命,保护小动物的教育。12、 意识到养蚕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好处和劳动带来的成功感,培养勤动手、爱劳动的好品质。13、 为学生创造接触大自然的时机,激发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第三单元1、 认识几种常见布料,如:亚麻、棉布、丝绸、毛皮、化纤和毛料等。2、 知道这些布料的主要特点、用处及原料来。3、 知道各种不同布料的吸水性、保暖性不一样。4、 知道蒸发一般发生在液体的外表,且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5、 知道影响水蒸发速度的因素(温度、接触面积、有无风)。6、 知道保温的根本方法。7、 能列举消费生活中利用和防止水分蒸发以及保温和散热的例子。8、 能正确使用温度计和酒精灯。9、 能运用多种方法认识同一事物的特点,并对事物特点做细致观察。10、 能借助工具进展观察,准确记录观察数据,通过数据分析p 认识事物特性。11、 能有条理地经历“问题推测方案实验分析p ”的科学探究过程。12、 能通过实验搜集的事实对现象做出合理的分析p 。13、 激发学生对生活物品衣服的探究兴趣,意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14、 在探究活动中注意采集并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别人的劳动。15、 理解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不断创造新的材料,让学生体会到科学能使生活更美妙。第四单元1、 能判断物品是由不同材料组成的,如木头、金属、塑料、纸等。2、 能区分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在不断创造新的材料。增强对新事物的敏感性,激发创造意识。3、 认识某些材料的性质,根据这些性质对材料进展分类。将材料的特性与它的用处相联络。4、 能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岩石进展分类。5、 意识到物质的利用会给人类和环境带来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人类对环境负有责任。6、 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绘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征。7、 能用简单的工具(放大镜、显微镜等)对物体进展较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8、 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9、 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10、 愿意合作与交流。11、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12、 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第五单元1、 知道电流流经的道路叫做电路。电流必需在一个闭合回路中流动。2、 理解解决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采用排除法。3、 理解开关的构造和作用,认识开关的重要性。4、 知道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5、 理解平安用电知识。6、 知道电能产生磁,理解电磁铁的应用。7、 知道电能是一种常见的能,以及电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8、 能组建根本电路。9、 能通过观察、比拟、分类、测量等方法认识有关根本电路的问题。10、 能通过对有关电路问题的探究,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11、 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12、 能在有故障的电路检修中使用“排除法”。13、 能与同学合作制作一个电热切割器。14、 意识到不同的问题要用到不同的探究方法。15、 在探究活动中注意采集并尊重证据。16、 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17、 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18、 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开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五、教学措施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做好教学准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2、加强对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学习,并应用于自己的教学,确保教学的有效、优效。3、充分运用现有教育资。挖掘学校、家庭、社会中的可利用的科学教育资,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小实验、小创造、小制作等活动,进一步进步自己的科学理论才能。4、做好观察、操作、制作、记录的有效指导,培养学生相应的才能和坚持力。5、对学生进展科学探究过程的指导,培养学生学会探究。6、精心设计拓展活动,联络现代科技、生活,并加强学以致用的培养。7、加强优生和学困生的联络,互相帮助。8、将植物的生长变化和动物的生命周期两个单元穿插进展教学,既可解决观察周期长的问题,又可同进进展动植物生长的变化的观察,理解其相通之处,完成对生物生命周期的初步认识。青岛版一年级科学教学方案(二)一、教材分析p :科学一年级上册由我们都是科学家、我眼里的生命世界、生命之水、它们是什么做的、和提出问题五个单元组成。本册教材以观察活动为根本构造和呈现方式,重视构建良好的活动构造,而且贴近儿童生活,适应学习主体的开展需求。在科学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覆盖了三大领域:我眼里的生命世界生命世界、生命之水地球与宇宙、它们是什么做的物质世界。在科学探究方面,考虑倒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开展程度,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完好的科学探究活动,出于科学探究始于提出问题、细致观察的特点,教材将着重点放在开展学生的提问才能、观察才能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全册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尽管各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观察对象不同,但在活动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观察才能有步骤、有方案地开展。教材综合性地考虑了科学探究方面诸多才能的培养。为了开展学生的科学判断才能,教材还充分表达了对观察记录的重视。全册教材自始自终都强调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教材在活动设计中,力图从对待科学、对待自然、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等多方面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开展。二、教学目的:1、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并能选择自己探究的问题。2、能以亲身经历来理解科学,并与科学家的经历做比照,找出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进一步明确科学是什么,体会做科学的满足感。3、通过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建立起符合学生思维开展特点的有生命物体的科学概念,使学生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类,知道生物有可以繁殖、长大、呼吸、吃东西、运动等几个根本特征。4、过对植物的观察、分类,引导学生认识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理解植物的多样性,知道植物作为有生命物体所具有的根本特征;通过对两个不同类动物的观察以及对它们之间的比拟,认识动物的一般特征。5、通过对人的观察,与植物、动物进展比拟,找出不同和一样之处,从而进一步理解生物的特征,完成现阶段对“生物”这一大概念的认识。并以活动经历和体验的形式进展保护动植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6、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 运用看、摸、听等多种方法进展观察,综合运用感官感知事物。并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和同学交流,互相评价观察结果。7、能从多角度认识水的重要作用,理解水是生命之的真正含义;可以用多种方法证明物体中含有水。8、可以利用自己的感官和简单的器材,通过观察、比照等方法搜集整理有关水的资料,进一步认识水的根本物理性质,并能在已有的知识、经历和现有信息的根底上,通过讨论、考虑,得出结论,发现和提出关于水的相关问题,并可以用多种方法(语言文字符号等)将用过观察所发现的现象表述出来。9、在观察、研究的各种活动中,学生可以逐渐做到注重事实、留心观察、尊重别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同时通过对水的观察,保持和开展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10、可以运用多种感官和多种方法认识一些常见材料,知道材料有天然、人造之分。11、通过对身边常见的纸的观察研究,能不断发现和提出关于纸的相关研究问题。经历对一张纸的外部特征进展多角度、多方法的观察描绘的活动过程。能用比照试验的方法观察比拟纸的性能,初步感知物体的性能与用处之间的互相关系。理解古代的造纸技术和现代的造纸工艺,通过简单的造纸活动,体验纸张的来之不易,懂得珍惜、节约纸张。12、可以运用多种感官和适当的工具,认识一些常见的纺织材料,并可以根据材料的特性、用处、来或其他标准对纺织材料进展分类,知道它们的区别、特点和用处。13、理解常见金属的,根据材料的特性、用处、来或其他标准对金属进展分类。14、可以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对塑料进展研究,知道塑料有很多优点,但也有缺点。15、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开展的,乐于试用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关心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正确使用材料,注意平安与安康,养成节约材料的好习惯。16、能针对某一特定的观察、设计情景,提出问题;知道问题可以有多种来,爱提问题是一种好品质。能尝试把不能通过观察、调查、实验找到答案的问题转变成可能;并能根据有价值的科学问题标准提升自己可以探究的问题。三、教学措施:1、首先加强老师自身的科学教学根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应用新课程理念,用好大纲、教材、老师用书三本书;认真学习科学教学大纲,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老师。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详细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气氛。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展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第 15 页 共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