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策略训练活动设计.ppt
英语学习策略训练活动设计一、学习策略训练活动设计的理论依据二、学习策略训练活动设计的原则三、学习策略课堂训练活动的设计一、学习策略训练活动设计的理论依据n一般来说,教师对于学习策略课堂训练活动的设计主要依据任务型(task-based)教学法。n该理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认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用英语完成生活、学习、工作中各种真实的任务,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强调教学中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用所学目的语去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发展运用目的语的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获得情感体验和调整学习策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任务型教学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有效途径之一。二、学习策略训练活动设计的原则二、学习策略训练活动设计的原则n(一)学习策略课堂训练活动设计的构成要素(一)学习策略课堂训练活动设计的构成要素n语言学家DavidNunan(1989)认为,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中的任务具有结构性,并由教学目标、输入、活动形式、教师与学生角色和环境五部分组成。同理,任务型学习策略训练的课堂活动中也应该包含这五种要素。n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TeachingGoals)n任务型教学法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这不仅是指语法正确的说和写的能力,还包括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competence)、语篇能力(discoursecompetence)和策略能力(strategiccompetence)。n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学习策略的促进作用,只有通过具体的学习策略学习和操练,学习者才有可能获得上述的能力。n2.输入(输入(Input)n输入是指设计学习策略课堂任务所需的资料,输入的来源多种多样,包括课本、报刊杂志、学生作品、影视作品、歌曲等。n3.活动形式(活动形式(Activity)n这里的活动是指包含对学习策略学习和使用的具体任务,而不是指简单的练习。学习策略活动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讨论、角色表演和调查问卷等。n4.师生角色(师生角色(Teacher/StudentRole)n学生是交际者,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其主要任务是传送与接收信息,具有学习的自主性;教师的角色应该是课堂活动的促进者、组织者和监控者,有时也加入到活动之中担当学生的伙伴。此外,学习策略课堂活动的侧重点应该是帮助学生成为能够独立学习的自主学习者,因此,学习策略课堂训练活动的设计也要以学生为重点。n5.环境(环境(Setting)n环境指学习策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包括包含学习策略使用的任务的完成方式(个人操练还是两人或小组合作)和任务时间的分配,也包括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等。n学习任务的这几个基本要素,同样也是学习策略训练课堂活动的构成要素,从某种意义上也反映了学习任务的本质,即任务本身只是一种方法、一种手段、一种形式,它本身不是目的,但通过参与学习策略训练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能力,培养其策略思维的意识,成为独立的语言学习者。学习策略训练活动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来熟悉并掌握学习策略,从而使语言学习摆脱单纯的语言项目练习,而成为有语境的、有意义的、有交际目的的语言实践活动。n(二)学习策略课堂训练活动设计的注意事项(二)学习策略课堂训练活动设计的注意事项n教师在设计学习策略课堂训练活动任务的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个事项:n1.学习策略任务难易适度学习策略任务难易适度n教师设计学习策略课堂训练活动任务时,首先要考虑的是任务的难易程度,不能设定不符合学生实际语言水平、无法完成的活动,也不能设定过于容易、对学生策略能力的培养没有任何促进作用的活动任务。要把任务设计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上,即“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的地方”,以提高刺激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提高其学习学习策略的意愿。n总之,学习策略训练课堂活动的设计既要满足教学目标的要求,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和发展。n2.学习策略任务的真实性学习策略任务的真实性n学习策略课堂任务设计要提供真实的语境和真实的语言材料,给学生明确而真实的信息,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的语境中体会、学习并使用语言学习策略。此外,教师还应该注意,学习策略教学任务的设计所采用的材料,如输入和输出的话题应尽可能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使学生在得到一定的真实信息输入后,产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意愿,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n3.学习策略任务的连续性和阶梯性学习策略任务的连续性和阶梯性n学习策略课堂任务的设计应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前呼后应、层层深入的原则,形式尽量求新,变化多样,由多个学习任务形成任务链。本章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也体现了这一原则,后一个学习任务的实施往往是居于完成前一个学习任务基础之上的,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学习策略的使用。n4.学习策略任务的趣味性学习策略任务的趣味性n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点之一是通过有趣的课堂交际活动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因此,在学习策略训练课堂任务的设计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考虑学习策略任务的趣味性,以此来增强学生参与任务的兴趣,而多样化的任务,如角色扮演活动和讲故事等,能够使学生乐于参与活动,并渴望提高自己的学习策略使用能力。n5.学习策略任务的可操作性学习策略任务的可操作性n在学习策略课堂任务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还应该考虑到该任务在课堂环境中的可操作性,应尽量避免那些环节过多、程序过于复杂的课堂任务,这样的任务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和使用学习策略的意愿;必要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或示范完成学习策略任务的模式。n6.学习策略任务完成的实效性学习策略任务完成的实效性n学生在完成学习策略任务的过程中,需要运用所学策略解决任务中的问题和障碍,这体现了任务型教学法“在做中学,学中做,能学以致用”的本质。学生通过完成学习策略任务,学习并学会使用某一学习策略,并努力将学到的学习策略运用到其它合适此策略的学习任务中,真正掌握该学习策略,成为具有策略思维的独立学习者。三、学习策略课堂训练活动设计三、学习策略课堂训练活动设计n学习策略的训练需要通过具体的课堂活动来进行,而这些活动的设计也需要依据一定的教学原则,并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兴趣和学习特点等,学习策略课堂训练活动主要是依据OMalley和Chamot的CALLA模式来进行的,这一模式是目前外语教学界公认的较为合理的训练模式,被外语教师广泛采用,且收效显著。n(一)准备活动(一)准备活动(PreparationPhase)n实施学习策略的教学和指导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计划和准备。学习策略课堂训练活动的准备阶段为创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环境奠定基础,而这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环境也恰恰适用于学习策略指导。因此,准备阶段应该被嵌入到语言学习课程中,这样,学生就会把关于学习策略和思维过程的讨论视为正常课堂活动的一个自然组成部分。n1.准备活动的类型准备活动的类型n学生在了解了自己在以学习者为中心课堂上的角色并对自己的语言能力准确评估之后,教师需要识别并引导学生识别其现有的学习策略。通过引发学生关于学习策略的背景知识,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其已经学会使用的学习方法,并且可以以学生喜欢使用的学习方法为起点,开始学习策略活动的教学,不断调整教学过程。n1)关于学习策略的课堂讨论)关于学习策略的课堂讨论(ClassDiscussionsaboutLanguageStrategies)n进行关于学生所使用的学习策略的课堂讨论是一种简单快捷地帮助学生开始学习策略学习的课堂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全班讨论的方式引出学习策略的概念,在此之前教师应给予学生几分钟时间思考其个人使用的学习策略,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有过程熟悉这一概念而不会显得突兀,没有心理准备。n活动1:n教师引导学生参考下表思考所使用的用于完成各种学习活动的学习策略,并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这些学习策略会奏效。n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这些策略如何对听、说、读、写这四种活动起到相似和不同的作用。nStrategiesBrainstormingnDirectionsThinkaboutthestrategiesyouuseforeachoftheskillareasandjotdownyourideas.Preparetoparticipateinaclassdiscussionaboutusefulstrategies.nReading:WhatdoyoudotohelpyourselfreadinEnglish?nStrategyDescriptionnWhyIsThisStrategyUseful?nWhenIsThisStrategyUseful?nListening:WhatdoyoudotohelpyourselflisteninEnglish?nStrategyDescriptionnWhyIsThisStrategyUseful?nWhenIsThisStrategyUseful?nWritingnSpeakingn2)小组讨论和结构性访谈小组讨论和结构性访谈(GroupDiscussionsandStructuredInterviews)n学生熟悉学习策略的概念之后,学生就可以以3至5人为单位组成学习小组来进行讨论,这样的小组讨论方式可以增强学生对于课堂讨论活动的参与程度,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开放程度。n结构性访谈是指学生组成访谈小组,访谈者事先准备好访谈提纲或问卷,逐项按顺序向被访谈者提问所要了解的有关问题。结构性访谈也是进行学习策略学习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取此种方式进行学习策略使用的访谈。nGroupInterviewGuidenSAMPLELEARNINGSCENARIOSnDirectionsSitingroupsof3-4.Assignonestudentascoordinator/interviewer;thisstudentwillaskthequestionsontheinterviewguide.Assignasecondstudentasrecorder;thisstudentwillwritedownthestrategiesdiscussedduringtheinterview.Boththecoordinatorandrecorderwillalsoanswerthequestions.nSCENARIOnYouarestudyingaunitonweather.Youneedtolearnweather-relatedvocabulary.nWhatdoyoudotorememberwhatthewordsmean?nHowdoyourememberhowtospellthewords?nHowdoyoulearnhowtopronouncethewords?n3)有声思维有声思维(Think-Alouds)n有声思维是指学习者在完成语言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把他的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述出来,这些思维过程往往就是学习者完成某些具体语言任务所使用的策略。有声思维是一种运用口头语言进行的思维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自我监控、自我管理意识,例如,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把自己阅读中的各种理解说出来,可以培养学生思考、预测、验证等阅读习惯、养成自我监控的能力。由于有声思维具有即时性,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不会轻易遗忘自己的想法或者编造虚假的想法,因此,这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学习策略。n有声思维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学生可以两两组对,同学A扮演采访者,同学B扮演被采访者,被采访者在完成某一给定的学习任务时,对其思维过程进行有声描述;采访者把被采访者的思维过程记录下来,接着,两者互换角色。n有声思维适用于完成各种语言学习任务,包括听、说、读、写、词汇学习、语法学习和语音学习,在这些简单的语言任务基础上,可以过渡到具有相对难度的语言任务上。例如在完成听力任务时,学生可以先听一小段录音材料,然后停下来,描述其听录音时的思维过程。n学生需要经过不断的训练和实践才能自如运用有声思维这一学习策略。教师可以就某一语言任务向学生进行有声思维示范,学生进行必要的记录,然后就教师完成任务所使用的学习策略加以讨论。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该提醒学生有声思维本身并无对错之分,每位学生的有声思维过程对于其本人都有重要的价值,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n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应该学会引导其他同学进行有声思维的方法,教师应该通过示范提问来不断强化这些方法,如下是一些强化有声思维的问题实例:nExamplesofPromptsforEncouragingStudentstoTellTheirThoughtsnGeneralpromptsnWhatareyouthinking?Whatsgoingthroughyourmind?nWhatareyoulookingat?Why?nHowdidyouknowthat?nPromptstogetmoreinformationnIsthereanythingelseyouarethinking?nCanyoutellmemore?nPromptsrespondingtowhatastudentshassaidordonenWhydoyousaythat?Howdoyouknow?Howdoesthathelp?nWhydidyouchangeyourmind?nIsthatworkingforyou?nPromptsforwhenastudentfacesproblemsnWhatareyougoingtodoaboutthat?nHowwillyoufigureitout?nPromptsattheendofthetasknWereyouabletotellmeoutloudwhatwasgoingthroughyourmind?nIsthereanythingyouwouldliketoaddaboutwhatwasgoingthroughyourmindasyouworked?n4)调查问卷调查问卷(Questionnaires)n调查问卷可以对学生所使用的学习策略做一个全面而系统的了解。调查问卷可以是开放式的也可以是封闭式的。开放式的调查问卷可以让学生有更大的发挥余地。然而,由于这是一种自我汇报信息的形式,所以学生们在此过程中不一定能记住每一个细节,细节只能记录下与之相关的信息。封闭性的调查问卷则不同,给学生以阶梯状的反应(e.g.always,sometimes,never;useful,notuseful)。这种调查问卷用于搜集特定的信息。例如,教师如果想要向同学们传授一些策略,首先要了解有多少学生已经使用过这些策略了。n开放性调查问卷应该包括如下问题:nWhatdogoodlearnersofEnglishdo?nWhataresomethingsyoudotohelpyoulearnEnglish?nWhataresomethingsyoudotolearnnewEnglishwords?nWhatisyourdefinitionofalearningstrategy?nSampleLearningStrategiesQuestionnaire-HighSchoolandAdultnREADINGENGLISHnReadingisafrequentactivityyouuseforlearningandusingEnglish.Youmayoftenreadtextssuchasdialogues,stories,advertisements,andarticlesinEnglishaspartofclassworkoronyourown.nHowoftendoyoudoeachofthefollowingtohelpyouunderstandEnglishreadingmaterialthatischallenging?n1.Idecideinadvancewhatmyreadingpurposeis,andIreadwiththatgoalinmind.nNeverRarelySometimesOftenn2.Idecideinadvancespecificaspectsofinformationtolookfor,andIfocusonthatinformationwhenIread.nNeverRarelySometimesOftenn5)日记(日记(Diaries)n让学生通过日记的方式汇报他们对策略的使用情况能使学生和老师共同发现现有策略的使用情况并及时跟踪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应该在课堂上或课后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以日记的形式记录策略的使用情况。如果有可能的话,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记录下针对于某项特定的语言学习任务所使用的学习策略。例如,如果学生由于有在国外居住的经历或是能接触到外国人,而有机会同他们进行语言交流的话,他们就可以有规律地记录下自己所遭遇到的语言问题。同时,日记也是架起老师和学生相互沟通的桥梁。他们可以通过日记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沟通,共同实现外语学习的最佳状态。n(二)展示活动(二)展示活动(PresentationPhase)n经历了学习策略课堂训练活动的准备活动,学生关于学习策略以及学习策略使用的背景知识被激活,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入展示活动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对语言学习策略进行具体示范并解释,这是促进学生从学习策略理论学习进入到实际操练的重要过渡环节。n学习策略训练展示活动可以作为新课的开始,也可以在教师察觉到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遭遇困难时进行,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几个学习策略训练展示活动。n1.教师进行有声思维,展示策略使用教师进行有声思维,展示策略使用(TeacherThink-AloudtoPresentStrategies)n教师对某一学习策略进行有声思维展示,能够使得学生对于这一策略的掌握更为切实。这一行为既能达到示范策略使用的目的,也能达到详细讲解所用策略的目的。教师进行策略有声思维示范的第一步,是要设定一个与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相类似的任务,教师需要注意所选任务一定要符合学生的理解能力。n2.有声思维之后的策略解释活动有声思维之后的策略解释活动(Follow-upStrategyInstructionBasedontheThink-Aloud)n教师对某一学习策略进行有声思维展示活动之后,教师需要马上向学生解释其思维过程是如何体现策略思维的,这也是教师对其有声思维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的过程。n活动:活动:n教师完成对某一学习策略活动进行有声思维之后,可教师完成对某一学习策略活动进行有声思维之后,可以通过如下问题来解释并回顾其过程:以通过如下问题来解释并回顾其过程:nFollow-UptoTeachersThink-AloudnNow,letslookathowthisthink-aloudshowedwhatprogressmightbegoingthroughmymindwhileworkingonalanguagetask.nPlannWhatdidIdotoplan?nDidIhavetochangemyplanorplanmorelateron?nMonitornHowdidImonitormyworkonthistask?(Ilookedatstudentstoseeiftheyseemedtounderstandme,andIlistentomyselfspeaking.)nProblem-solvenDoyourememberwhatproblemsImetwith?nHowdidIsolveit?nDidIhavetorevisemyplansatall?nEvaluatenAfterIfinished,HowdidIevaluatemyperformance?nDidIevaluatemystrategyuse?n3.利用视觉刺激物利用视觉刺激物(MakingUseofChartsandVisuals)n除了通过教师的示范语言输入和有声思维之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视觉线索来从学习策略的使用中获益。张贴学习策略海报可以作为提醒学生所学所练学习策略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并张贴关于学习不同主题课文所适用的学习策略,如下表:nLearningStrategiesforDifferentThematicUnitsnnTHEMESTRATEGIESnnAskquestionsnSchoolActivatebackgroundknowledgenActitoutnnPersonalizenFriendsUsewhatIknownEncouragemyselfnCooperatewithclassmatesn(三)操练活动(三)操练活动n以学生可以理解的方式展示策略是建立独立学习的基础,然而只有当学生操练策略并且自身培养获得策略思维的能力时,独立学习才真正的开始。课堂操练活动能够为我们提供成功训练策略学习的机会。事实上,有效的学习策略指导并不是简单的施加行为,而是在现存课程中支持语言学习。学生应该在参与真实而有意义的课堂任务过程中操练学习策略。当教师把学习策略融合在其教学过程中时,教学的转换就不是教学内容的问题,而是教学重点的问题。n学习策略训练的操练活动种类丰富多样,充分体现了任务型教学法中任务多样性的理念,通过丰富多样的学习操练活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会得到显著提高,学生更愿意学习并使用学习策略。n学习策略训练的操练活动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种:n1.合作学习(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n任何类型的合作学习或小组活动都可以成为操练学习策略的工具,因此,我们应该把合作也看作是一种学习策略。n2.互惠分组教学(互惠分组教学(ReciprocalTeaching)n互惠分组教学是一种用于促进阅读理解的教学模式,备受认知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推崇。这种教学方法是由Palincsar&Brown提出的,目的在于强化学生阅读能力。其程序上的设计,主要是为鼓励学生将其理解监控的内在活动加以外在化,并提供一个重复性结构,也支持学生进行讨论。n这种教学方法要求学生进行分组阅读活动,学生首先要掌握四种阅读策略:总结段落的内容、对中心思想提问、解释材料的难点和预测下文内容。互惠分组阅读活动开始时,须先将阅读内容分为几个段落,一次一个段落为单位进行,由教师和一群学生轮流运作四个理解监控策略。教师首先讲解并示范这四种策略并鼓励学生反复练习,接着,师生一起默读一个段落,教师再次示范总结、提问、解释和预测,这样做的目的是提供讨论进行所需的重复性结构,然后让学生小组阅读另外一个段落并尝试使用这些策略。n在互惠分组教学活动中,学生最初可能会犹豫、出错,教师应该及时给与提示、指导、鼓励和支持,以期达到每个学生都能独立运用这些策略来理解文章的意思。n3.角色扮演活动(角色扮演活动(Role-PlayingActivities)n角色扮演教学法,是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一项任务,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进入角色情景,去处理多种问题和矛盾,达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的目的。n一些学习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成功参与诸如对话、即兴创作和短剧表演等角色扮演活动。所有的角色扮演活动都需要用目的语进行口语交流。n例如,对话活动需要学生在言语交换过程中记忆或释义角色,这样的角色可以由教师提供、取材课本或由学生自行创造。有助于记忆对话的学习策略包括视觉化(visualization)或映像(imagery)和情景化(contextualization)。n学生可以利用视觉化或映像为其自身扮演的角色、其他角色的人物特点和故事场景创造生动有力的心理形象。通过使用情景化这一学习策略,学生可以利用肢体行动、道具、面部表情和语气来激发对下文对话的记忆。上述两种学习策略既有助于进行未经操练的即兴表演,也有助于需要记忆和排练的较长剧目演出。n4.解决问题活动(解决问题活动(Problem-SolvingActivities)n解决问题活动也可以与学习策略训练相结合。例如,拼读活动(jigsawactivity)和信息沟(informationgapactivities)活动,教师首先将阅读分成若干部分,让小组成员每人阅读其中一部分,然后,组内成员相互问答,了解自己没有读过的那部分文章的信息,直至全组成员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然后,全组成员共同完成小组的共同学习任务,如完成表格、填写地图等。最后,小组选一个代表向全班汇报。n上述活动需要学生使用语言获得并交流信息以解决问题或参与模拟任务。n(四)评价活动(四)评价活动n学习策略训练的第四个阶段是评价阶段,即教师引导学生对其在操练阶段所操练的新的学习策略进行评价。这些评价活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学生独立完成,目的是要增强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即评价和反思其学习方法的能力。由于学生能够对学习策略进行筛选,因此,自我评价能够为学生提供控制自我学习过程,它对于学习者调整自我学习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n很多学习策略评价活动都可以用来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策略的独立使用,下面我们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几种典型的学习策略训练评价活动。n1.课堂讨论课堂讨论(ClassDiscussions)n学生通过完成操练学习策略的语言任务之后,教师马上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评价不失为一种评价学生学习策略使用是否成功的简单有效的方法。例如,在进行一个合作学习角色扮演活动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就其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式讨论,包括是否使用了要求使用的学习策略、是否增加了其它学习策略、哪些策略最为有效等。这样的讨论可以通过要求学生思考为何要对学习策略操练活动作出评价来结束,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策略训练评价活动的目的和意义。n2.学习日志学习日志(Learninglogs)n学习日志是对学生一段时间内所学知识的总结,养成记录学习日志的习惯可以不断提醒学生使用所学学习策略,这尤其有助于建立学生学习能力评估量表。学习日志可以采取很多形式,可以具有高度的结构性,也可以是完全开放性的。具有高度结构性的学习日志适用于语言层次较低的学生,教师往往就所学内容编写出日志,让学生抄写,或进行听写,例如:“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利用推理猜测词义,我们学会了怎样借助上下文和语法线索进行生词意义的推理”;编写开放性日志时,教师只需给予学生简单指令,然后要求学生自行描述其所学内容。n3.学习日记学习日记(JournalsandDiaries)n学习日记也是一种学生对学习策略的操练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的有效方式。较之学习日志,学习日记更具开放性,因为在记录学习日记的过程中,学生自行记录使用学此策略的过程,而教师的指令应尽可能简短。在学习日记中,学生会草草记录下其使用学习策略的方法和过程,并对策略使用成功与否做出评价,此外,学生还可以记录其它内容,例如,对教师语言水平的评价等。n4.调查问卷(调查问卷(Questionnaires)n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填写调查问卷来评价学习策略的使用,问卷的格式可以与准备活动中提到的调查问卷形式相同,且必须是要评价刚刚完成任务中所使用的学习策略。n5.采访(采访(Interviews)n有关评估学习策略使用的采访可以在师生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学生之间进行,可以进行自我采访,也可以采取小组采访的形式。用于评价的采访可以分为回顾性采访和有声思维采访,前者适用于评价以完成任务中学习策略的使用,后者则适用于评价正在进行的任务中学习策略的使用。评价阶段的有声思维采访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边进行任务,边描述其思维,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是否使用了所学策略。n(五)扩展活动(五)扩展活动n学习策略训练的扩展活动应该融入正常的语言课堂教学,而并非被排斥在外。所选扩展活动的类型能够从某种角度反应出某一课程的学习重点,教师和学生也可以发挥其进行扩展活动的想象,尽量使学习策略扩展活动丰富多彩。n1.通过讨论进行扩展(通过讨论进行扩展(ExpandingthroughDiscussions)n像学习策略训练的评价活动一样,学习策略训练的扩展活动也同样可以与讨论活动相结合。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对于某一任务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评价之后,询问学生是否有其它情况可以使用该种学习策略。学生可能会列举出一系列适合使用该学习策略的学习任务,接着,学生就可以就如何将已知学习策略应用到新的语境中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已知学习策略何时并如何发挥作用,学生对于该策略的认识也进一步深化了。n2.将学习策略扩展到其它语言活动(将学习策略扩展到其它语言活动(ExpandingtoOtherLanguageActivities)n讨论活动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操练过的学习策略扩展到另一语言情境中,例如:n如果学生学会了在阅读文章时使用预测策略,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听力练习中使用这一策略;如果学生学会了写作时采用替换策略,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进行对话练习时使用这一策略。n3.通过积极反馈进行扩展(通过积极反馈进行扩展(ExpansionthroughPositiveFeedback)n积极的自我反馈首先来自于他人的积极反馈,因为他人的反馈往往为我们作出示范并会帮助我们增强自信。当学生描述其如何在新语境中使用策略时,教师应给予鼓励和表扬,例如,当学生能够将写作练习中学会的替换策略应用于口语练习活动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表扬。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将学习策略的使用切实融合进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同时也会体验到学习策略教学的真实性和有效性。n4.通过学习日志进行扩展(通过学习日志进行扩展(ExpansionthroughLearningLogs)n学生也可以利用表格或学习日志来进行学习策略的扩展活动,这样的表格和学习日志n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何时何处使用何种学习策略。学习日志可以由学生自行制作,也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制作,下图是一个可以全班使用的学习量表实例。n(六)学习策略课堂训练活动范例(六)学习策略课堂训练活动范例n学习策略课堂训练活动经历上述五个阶段,但是,事实上,语言课堂进行的学习策略学习任务都不是单一或片面的,一般情况下,每个活动都需要经历上述五个阶段,才能达到完整地训练某一学习策略的目的。n综合活动综合活动1:回答理解性问题:回答理解性问题n语言目标:理解阅读文章n策略目标:使用与问题相关的背景知识来理解问题,并询问学生这一策略是否是检验理解性问题答案的有效方法n策略原理:回答理解性问题是语言课堂最为常用的课堂任务,但是,有些学生往往在没有完全理解问题的情况下就给出问题答案。学生可以有选择性地注意并使用已知的与问题相关的背景知识,来理解和回答问题。学生也可以尝试使用这一策略来检验他们找到的答案是否准确,并找出矛盾所在。n活动步骤:n准备活动n教师询问学生他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回答理解性问题,教师将学生的回答写在黑板上并加以简要评价。n教师要求学生给出质疑性词语,如what,why,who等。n教师要求学生阅读一篇文章并完成理解性问题。n展示活动n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质疑性词语来理解问题。n教师要求学生尝试找出问题答案。n教师示范如何寻找问题答案,例如,如果我们要回答“WhodidKatemeetonthebridge?”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用选择性注意策略和圈定答案策略,来关注“who”这个问题,因为“who”这个问题要求我们回答一个人物或人物的名字。n在继续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几个或多个人物,因此我们要寻找的目标就会存在于这些人物之间。当我们读到“Onherwaytothestation,Katemetherfatheranduncleonthebridge”这句话时,我们就找到了该问题的答案。接着,我们还要对答案进行验证。n教师要求学生复述教师所使用的阅读策略,学生的答案可能包括使用背景知识回答问题、略读、寻读和验证答案等。n操练活动n教师要求学生两两为单位检查是否正确地回答出问题,并改正错误答案。n教师要求学生仿照教师示范过程,并填写下表。nQUESTIONnWhodidKatemeetonthebridge?QUESTIONWORDnWhonTYPEOFINFORMATIONnPerson,name(s)nANSWERnShemetheruncleandfather.n评价活动n教师引导学生检验其任务完成程度,要求学生对比第一次和第二次做出的答案,并且解释为何对答案进行修改。n教师询问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是否使用了利用背景知识这一策略并利用这一策略验证所做出的答案。n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其使用策略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n扩展活动n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阅读另外一篇文章。n教师要求学生对该文章自行设计问题并做出回答,要求学生把问题和答案分别写在两张之上。n教师要求学生下次课上与其他同学交换问题,并依照上述步骤进行操练。n综合活动综合活动2:家庭作文:家庭作文n语言目标:语言目标:写一篇过于家庭的作文写一篇过于家庭的作文n策略目标:策略目标:使用背景知识,准备文章写作。使用背景知识,准备文章写作。n策略原理:策略原理:写作文看似是一件困难的任务,但写作文看似是一件困难的任务,但是,事实上,学生们在开始写作之前并没有仔是,事实上,学生们在开始写作之前并没有仔细搜集与写作主题相关的知识。使用背景知识细搜集与写作主题相关的知识。使用背景知识这一策略可以帮助学生通过熟悉相关主题来完这一策略可以帮助学生通过熟悉相关主题来完成写作任务。回答理解性问题成写作任务。回答理解性问题n活动步骤:n准备活动n教师提问学生关于其家庭基本状况的问题,例如:n你的家庭人数众多还是较少?n你有几个兄弟姐妹?n你家里养狗吗?n你的狗叫什么名字?n你的姐姐(妹妹/哥哥/弟弟)叫什么?n你平时和家人喜欢做什么?n教师询问学生对这一主题的思考或准备程度。n展示活动n教师布置写作任务并讲解如何使用背景知识这一学习策略。n教师向学生展示其个人家庭成员照片,示范如何使用背景知识。n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几个圆圈,用每个圆圈来代表其每个家庭成员。例如,在其中一个圆圈中写上自己母亲的简单信息,这些信息最好用简短的词组表示。n教师完成家庭成员展示,并表现出对自己搜集到如此多的知识而感到欣喜和惊讶,以此让学生了解使用背景知识对于计划写作的重要性。n操练活动n教师要求学生在纸上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不同圆圈表示其家庭成员,并写出每个家庭成员的相关信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该解答学生的问题并给予积极反馈。n学生完成背景知识的激活,教师要求学生利用其搜索到的背景知识开始写作。教师提示学生可以根据每一个圆圈的内容写作一个段落。n评价活动n学生完成初稿之后,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或两两为单位将作文与照片加以对照,检验描写是否准确。n学生彼此寻求并提供初稿修改意见,直至完成终稿。n教师提问学生在计划和写作文章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学习策略,这些学习策略是否有效,这些学习策略是否适用于其他作文的计划和写作。n扩展活动n教师布置学生另一与其生活相关的主题进行写作。n教师要求学生采访其家庭成员以获取信息,利用这些背景知识进行作文的写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按照上述活动的步骤和过程进行写作。n教师引导学生检验自己是否在写作之前成功激活了背景知识。n综合活动综合活动3:识别并评价猜测词义策略:识别并评价猜测词义策略n语言目标:阅读并理解文章n策略目标:识别并评价学生使用的猜测词义策略n策略原理:学生具备学习并记忆词汇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识别并评价其使用的猜测词义策略以促进其学习进步n活动步骤:n准备活动n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其猜测词义的步骤。n展示活动n教师告诉学生有很多方法帮助我们借助已有知识来猜测生词意义。n教师要求学生读一小段文章,并在不认识的生词下面划线。n教师示范如何猜测生词词义:“在这个段落中,我不认识“Theteacherpresentedthestudentsapicture”这个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