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复习资料.ppt
第一章第一章1、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方法及区别、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方法及区别支出法支出法: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GDP。它包括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出口这方面的支出的总和。用公式表示为用公式表示为:GDP=C+I+G+(X-M)收入法收入法:收入法即用要素收入亦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国内生产总值,严格来说,最终产品市场价值除了生产要素收入构成的成本,还有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等内容。用公式表示为: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这两种方法统计的GDP从理论上来说是相等的,但前者是人们为了购买产品和服务所花费的总支出,后者是全社会生产资料获得的收入总和,但在核算中有误差,要加上一个统计误差。2、国民收入核算的主要缺陷、国民收入核算的主要缺陷1在国民收入核算中“非市场”的产品没有被得到统计2由于价格的扭曲和差异,使得同类国民收入指标难以精确的进行国际比较3国民收入指标不能说明社会为此付出的代价和成本4国民收入指标不能准确反映人们从产品和劳务的消费中得到的福利情况第二章第二章1、写出国民收入决定的恒等式、写出国民收入决定的恒等式均衡是指一种不再变动的情况,当产出水平等于总需求水平时,企业生产就会稳定下来。由于二部门经济中没有政府和对外贸易,所以均衡产出公式可以表示为:y=c+i总需求=总供给(AS=AD)投资=储蓄(I=S)四部门模型为:厂商,居民户,政府,国外,公式表示为:C+I+G+X=C+S+T+M;AD=AS两边去掉C变成:I+G+X=S+T+MI=S+(T-G)+(M-X)投资=储蓄2、用、用3个不同的模型说明国民收入的决定个不同的模型说明国民收入的决定a.投资投资-储蓄模型储蓄模型I=S,如果经济运行在I与S交点的左侧,则有IS,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扩展,向右移直到交点;如果经济运行在交点的右侧,有IS,有超额产品需求,导致收入上升,组合点会右移;当收入与利率组合点位于IS曲线右上方,IS,有超额产品供给,导致收入下降,组合点左移。当收入与利率组合点位于LM曲线左上方,LM,有超额货币需求,导致利率上升,降低货币需求,组合点上移。以上4种调整使得不均衡组合点最终趋向均衡利率与均衡收入组合点E。第四章第四章1、总需求:用需求:用IS-LM模型推模型推导出出总需求曲需求曲线2、总供给:写出总供给曲线的代数表达式,并说明其短期呈现正斜率的、总供给:写出总供给曲线的代数表达式,并说明其短期呈现正斜率的2个原因个原因模型模型1,粘性工资模型,粘性工资模型:P工资粘性w/p(实际工资)N(就业)Y,P与Y同方向变化模型模型2,不完全信息模型,不完全信息模型:P不完全信息误以为相对价格上升(产品价格比别人高)生产扩张Y第五章第五章1、分析你、分析你对宏宏观经济政策目政策目标的理解的理解a、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一目标b、价格稳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二目标c、经济持续均衡增长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三目标d、国际收支平衡第七章第七章1、财政政策自政政策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是怎定器的作用是怎样发生的生的第一: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当经济衰退时,国民产出水平下降,个人收入减少,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政府税收会自动减少,留给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也会自动的少减少一些,从而使消费和需求也自动的少下降一些,从而抑制了衰退;当经济繁荣时,失业率下降,人们收入自动增加,税收会随个人收入的增加而自动增加,可支配收入也会自动的少增加一些,从而使得消费和总需求自动的少增加一些,从而起到抑制经济过热的作用。在实行累进税率的条件下,两者都有更为更为明显的效果。第二: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主要是指政府的转移支付,包括了政府的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当经济衰退,失业增加,符合救济条件的人数增多,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开支就会相应增加,这样就抑制了人们可支配收入的下降,进而抑制了消费需求的下降;当经济繁荣时,失业人数减少,失业救济和其他福利费支出也会自然减少,从而抑制了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增长。第三: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经济萧条时,国民收入下降,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依照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按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可使农民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上;经济繁荣时,国民收入水平上升,农产品价格上升,这时政府减少农产品的出售并抛售农产品,限制农产品价格上涨,抑制农民收入提高,从而抑制了总需求。财政政策虽然能自动稳定经济运行,但是这个作用非常微弱(有限),能够减轻膨胀或萧条的程度,不能改变趋势或状态,因此仍然需要政府主动用财政政策来调整经济运行2、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其运作机理为: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场上购买产品和劳务的竞争会加剧,引起物价上涨,在货币名义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量减少,可用于投机的目的货币量减少,债券价格下跌,从而利率上涨,从而导致私人投资减少,投资少了,人们的消费也随之减少了。挤出效应受以下因素影响:第一:支出乘数的大小。支出乘数越大,挤出效应越大。第二:货币需求对产出变动的敏感程度。即货币需求函数(L=k*y-hr)中的k的大小。K越大,挤出效应越大。第三: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货币需求函数中的h,h越大,挤出效应越大。第四: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投资利率系数大小,系数越大,挤出效应越大。挤出效应第八章第八章1、货币政策的局限性是什么货币政策的局限性是什么(1)流动陷阱的存在使货币政策反萧条的作用效果较差(一方面流动陷阱的存在使货币投放不能太多,另一方面即使利率下降,消费和投资也不一定增加很多)(2)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不稳定,增加或减少货币量影响利率从而影响经济就比较困难(通胀时流通速度加快,货币量增加,影响央行减少货币量的政策)(3)外部时滞也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一方面货币政策产生效果有一个过程,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环境变化,萧条变繁荣,使原先的货币政策作用发生变化)(4)在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还会受资金在国际间流动的影响。例如,一国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利率上升,国外资金会流入,若汇率浮动,本币会升值,出口会受到抑制,进口会受到刺激,从而使本国总需求比在封闭的经济情况下有更大的下降。2、给出实际情况,分析说明财政、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组合、给出实际情况,分析说明财政、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组合(要求说明要求说明r、Y的变化的变化)1.扩张的财政与扩张的货币配合使用(利率不确定,收入增加,严重萧条时候用)2.紧缩的财政与紧缩的货币配合使用(利率不确定,收入减少,严重膨胀时候用)3.扩张的财政与紧缩的货币配合使用(利率上升,收入不确定,滞胀时候用)4.紧缩的财政与扩张的货币配合使用(利率下降,收入不确定,政府要加快未来经济发展时使用)第九章第九章1、索洛(新古典)模型的主要内容及其、索洛(新古典)模型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借展中国家的借鉴意意义1前提条件:(劳动和资本可以相互替代,即资本-产出比率可变)2基本内容:Sf(k)=k+nkS=储蓄率f(k)=人均产量(收入)k=人均资本增量n=人口增长率k=人均资本量模型的含模型的含义:人均储蓄量可以被用于两部分,一部分为人均资本增量(资本的深化),另一部分是为增加的人口配备人均资本量(资本的广化)新古典模型可以解决哈罗德-多马模型提出的“存在性问题”和“稳定性问题”结论是是:存在着一条稳定增长的途径,国民收入的增长率等于劳动力的增长率,无论最初的资本-产出比率数值如何,经济总是取向于稳定均衡增长途径.稳定公式:定公式:Sf(k)=(k+n+g)k由3个因素确定,其中nk为新增人口配备的人均资本量,k是人均资本增量,即资本的深化,k补偿每年折旧部分的需要。稳定公式Sf(k)=(n+g)k,n为人口增长率,为折旧率,g为技术进步率。借借鉴意意义1、人均资本量既定条件下提高技术水平,从而增加总产出2、提高储蓄率,使人均资本量增加3、降低人口出生率计算算题IS-LM模型模型计算算假定C=10+0.8Y,I=40-5r,NX=80-0.2Y-5r,G=40,L=0.8Y-20r,M=300,P=1。求(1)IS曲线与LM曲线。(2)有IS-LM模型确定的利率与收入。(3)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Y*=450,要实现这一目标,G该如何变动提示:IS曲线求法Y=C+I+G+NX;LM曲线求法L=M/P解:(1)IS曲线:将已知条件代人Y=C+I+G+NX中,有Y=10+0.8Y+40-5r+40+80-0.2Y-5r,得0.4Y=170-10rLM曲线:将已知条件代人L=M/P,有0.8Y-20r=300/1,所以得0.04Y=r+15(2)联立IS与LM方程求解得r=1,Y=400(3)国民收入由400变为450,IS曲线右移,LM曲线不变,将Y=450代人LM曲线得r=3。由Y=C+I+(G+G)+NX与r=3得:450=10+0.8*450+40-5*3+40+G+80-0.2*450-5*3,得G=40。经济增增长理理论计算算1、假定A国B国的生产函数都是Y=F(K,L)=K0.5*L0.5(1)写出人均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2)假定没有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且资本折旧率为每年5%,A国每年储蓄率为10%,B国每年储蓄率为20%,求每个国家稳态的人均资本水平、人均收入水平和人均消费水平提示:y=Y/L,k=K/L,k解:(1)人均函数的具体形式:y=Y/L=K0.5*L0.5/L0.5=(K/L)0.5=k0.5(2)经济稳定条件为sf(k)=(n+)k。经济增长率由n+决定A国将数据代人sf(k)=(n+)k有s*k0.5=5%*k,即0.1*k0.5=0.05k,得k=4,y=f(k)=k0.5=2,c=(1-s)y=(1-0.1)*2=1.8B国将数据代人sf(k)=(n+)k有sk0.5=5%*k,即0.2*k0.5=0.05k,得k=16,y=f(k)=k0.5=4,c=(1-s)y=(1-0.2)*4=3.22、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假设A国的人均产出函数为y=k0.5,其人口增长率为0.01,折旧率为0.04,(1)如国A国的人均储蓄率为0.3,计算经济长期均衡增长时的人均资本存量、消费水平和总产出的增长率(2)计算使A国稳态人均消费水平最大化的人均储蓄率水平及相应的稳态人均资本存量解:稳态条件:sf(k)=(n+g)k,其中n+g=0.01+0.04+0=0.05,所以有0.3*k0.5=0.05k,得k=36,y=6,储蓄率为0.3,所以消费c=(1-s)y=(1-0.3)*6=4.2,总产出增长率为0.05(2)总产出的增长率为0.05,对人均产出函数y求导并令导数等于0,即y=n+g,0.5*k(-0.5)=0.05得k=100,将已知数据代人稳态条件sf(k)=(n+g)k,有s*10=0.05*100,得s=0.5,y=1000.5=10,c=(1-s)y=0.5*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