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环化合物已修改.pptx
1【目的要求】掌握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以及医学关系密切的几种杂环化合物。【内容】1、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呋喃、吡咯、吡啶、吡喃、噻吩、嘧啶、嘌呤);2、五元杂环化合物:呋喃、吡咯和噻吩的结构和性质(吡咯的酸碱性、吡啶、呋喃和噻吩的亲电取代反应、吡咯的衍生物;咪唑的结构和功能);第1页/共64页2【内容】3、六元杂环化合物:吡啶的结构和性质(吡啶的水溶性、碱性、亲电取代反应、亲核取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吡啶的衍生物;嘧啶及其衍生物;4、稠杂环化合物(嘌呤及其衍生物);5、磺胺类药物第2页/共64页3 杂原子:除C和H之外的其它元素的原子称为杂原子。常见的杂原子有O,S,N,P等。杂环:环状化合物除C以外环上还含有其它杂原子,这样的环称为杂环。前面学过的一些环状化合物如环醚、内酯、环状酸酐、内酰胺、交酯、交酰胺等化合物比较容易开环,性质与相应的非环脂肪族化合物相似,因此都并入脂肪族化合物中讨论,而不列为杂环化合物。第3页/共64页4 杂环化合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在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大多数的生物碱为杂环化合物,植物中的叶绿素,动物中的血红蛋白等,中心结构都为杂环,作为生命基础物质的核酸基本组成单位碱基也为杂环碱。在现代药物中,杂环化合物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现在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杂环有机化学。第4页/共64页5 本章着重讨论的杂环化合物,其环系较稳定并具有一定程度的芳香性,把它们统称为芳(香)杂环化合物。其它不具有芳香性的杂环化合物,统称非芳香杂环化合物(或称杂脂环化合物)。芳香性:平面环,4n+2个电子,难氧化而易取代。第5页/共64页6第一节 分类和命名 Classification and Nomenclature 一、分类(Classification)1、按含杂原子数目分:含一个、两个或多个杂原子的杂环。2、按环的结合形式分:单杂环、稠杂环。3、按环的大小分:五元杂环、六元杂环。第6页/共64页7此外,还可这样分类:第7页/共64页8二、命名(Nomenclature)1、杂环母核采用音译法,外文谐音汉字加“口”偏傍。基本母核见P237 表14-1五元杂环化合物:(俗名+IUPAC命名)第8页/共64页9六元杂环化合物:稠杂环:第9页/共64页102、杂环母核的编号规则:(1)含1个杂原子的杂环,从杂原子开始,用阿拉伯数字或从靠近杂原子的C开始用希腊字母(、等)编号。第10页/共64页11 (2)如果有几个不同的杂原子,则按O,-S,-NH-,-N=的先后顺序编号,并使杂原子的编号尽可能小。第11页/共64页12(3)稠杂环一般有固定的编号顺序,通常从靠近稠合原子的一端开始,绕环一周依次编号。公用的碳原子一般不编号,并使杂原子尽量取小的编号(如喹啉,异喹啉,等)。部分稠杂环按相应的环烃编号,此时杂原子编号最大。(例如:咔唑、吖啶等)。第12页/共64页13嘌呤有固定的编号,且共用的碳原子参与编号。吖啶咔唑第13页/共64页14 3、杂环已含有最多数目的非聚集双键之外,还含有的饱和氢原子,这类氢原子称作“指示氢”、“额外氢”或“标氢”。用其位号加大写斜体“H”作词首来表示标氢不同的异构体,例如:第14页/共64页154、若杂环不含有最多数目的非聚集双键,这样的饱和H称为“外加氢”。命名时,需标明外加氢的位置和数目,全饱和的可省略位置,例:第15页/共64页165、杂环含有活泼H时,可能存在互变异构体,命名时需标明两种可能的位号。第16页/共64页176、环上有其它取代基时,在母核前面标明取代基的位置、数目及名称。若取代基较大较复杂,或者取代基为命名优先基团时,可将杂环母核作为取代基。第17页/共64页182-(2-呋喃甲氨基)苯甲酸 3-(4-吡啶基)戊烷第18页/共64页19 2-氧-4氨基嘧啶(4-氨基嘧啶2-酮)胞嘧啶(C)2,4-二氧嘧啶(尿嘧啶,5-Fu)5-甲基-2,4-二氧嘧啶胸腺嘧啶(T)第19页/共64页202-氨基-6氧嘌呤鸟嘌呤(G)6-氨基嘌呤腺嘌呤(A)7、没有固定名称的稠杂环命名(自学)第20页/共64页21第二节五元杂环化合物Pentheterocycles第21页/共64页22一、呋喃、噻吩、吡咯(Furan,Thiophene and pyrrole)(一)结构 电子离域的结果使环上各C原子的电子云密度增大(6/5),这类杂环称“多”芳杂环。它们的亲电取代比苯容易。第22页/共64页23由于杂原子的电负性不同,电子的平均化程度也不同,芳香性和稳定性顺序为:苯 噻吩 吡咯 呋喃氧的电负性强,S轨道的电子为3P电子,易给出。(二)、物理性质 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吡啶小,其溶解度顺序为:吡咯 呋喃噻吩。第23页/共64页24(三)、化学性质、酸碱性 吡咯虽然含有N原子,但并不具有碱性,反而是N上的H表现出酸性,可以与强碱(如:金属钾、固体KOH等)成盐。例:这是由于N上P轨道中的两个电子参与形成了大键,无孤对电子,不再有给出电子的能力。第24页/共64页25、稳定性 与强酸作用时,吡咯和呋喃会发生水解、聚合等反应,表现出环的不稳定性,噻吩比较稳定。环的稳定与其芳香性有关,芳香性越强就越稳定,其顺序为:苯 噻吩 吡咯 呋喃。因此,吡咯和呋喃不能用强酸进行硝化、磺化,而要用较温和的非质子性试剂。第25页/共64页26、亲电取代反应 比苯容易,主要发生在位。亲电反应活性顺序为:吡咯 呋喃 噻吩苯(1)卤代 一般得到多卤代物,若要制备一氯代或一溴代物,需要用溶液稀释并控制温度。第26页/共64页27第27页/共64页28(2)硝化 不能直接用HNO3,吡咯和呋喃与强酸作用时,会发生质子化或水解。当发生质子化后,五元环失去芳香性,性质相当于环戊二烯,可发生加成聚合等反应,所以不能直接硝化或磺化。常用的硝化剂为硝酸乙酰酯(硝酸乙酸酐)。例:第28页/共64页29第29页/共64页30(3)磺化 吡咯和呋喃所用的磺化剂为吡啶三氧化硫,噻吩可以直接用H2SO4磺化,-SO3H进入位。第30页/共64页31(4)付-克酰基化 第31页/共64页324、呋喃环的狄尔斯-阿尔特(Dels-Alder)加成 呋喃环稳定性小,具有部分共轭二烯的性质,能发生双烯加成反应。第32页/共64页335、还原反应第33页/共64页34二、嘌呤 嘌呤是两个互变异构体形成的平衡体系,平衡偏向于9H形式。第34页/共64页35 嘌呤衍生物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许多具有生理活性。第35页/共64页36第三节 六元杂环化合物 吡啶、嘧啶、喹啉、吡喃Hexheterocycles第36页/共64页37 一、吡啶(Pyridine)(一)结构(Structure)C:SP2杂化,N:不等性SP2杂化6个p轨道上各有一个电子N的一个SP2轨道上有一对孤对电子第37页/共64页38 由于N原子的吸电子性,使环上C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且分布不均。C上的电子云密度比苯低(间位较接近),这类芳杂环称为“缺”芳香环,吡啶环不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第38页/共64页39(二)物理性质(Physical properties)具有特殊臭味的无色液体,可以任意比例溶于水,能溶解大多数极性或非极性有机物,为一良好的溶剂。第39页/共64页40(三)化学性质(Chemical Properties)1、碱性及亲核性:N上的孤对电子可以与质子结合,吡啶具有碱性。吡啶碱性小于胺和氨,但比芳胺强。这是由于N的SP2杂化,孤对电子所处的轨道S成分较多,靠近原子核较近,不易给出。第40页/共64页41 吡啶环上有取代基时,取代基对碱性的影响规律同苯胺,供电子基团使碱性增强,吸电子基团使碱性减弱。N的亲核性:吡啶具有碱性,是良好的亲核试剂,可以与卤代烷、酰卤等成盐。类似于季铵盐第41页/共64页42第42页/共64页432、环上亲电取代 比苯难进行,主要进入3位不能用AlCl3等路易斯酸催化第43页/共64页443、环上亲核取代 吡啶环中的N相当于-NO2,是强吸电子基团,当2位或4位有易离去基团时(-Cl),可以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第44页/共64页45第45页/共64页46 亲核试剂的亲核能力很强时(强碱),取代基可以取代氢原子。第46页/共64页474、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 吡啶环不易被氧化,但侧链可以被氧化,也可以被过酸或过氧化氢氧化为N-氧化物。第47页/共64页48还原 吡啶加氢还原成哌啶,比苯容易仲胺,碱性增强第48页/共64页49二、喹啉和异喹啉(Quinoline and Isoquinoline)喹啉和异喹啉的结构和性质类似于吡啶,N同样为SP2杂化,其中一个SP2轨道中有一对孤对电子,具有碱性。喹啉和异喹啉都是萘的含氮类似物,其芳环发生钝化。喹啉异喹啉第49页/共64页501、亲电、亲核取代 喹啉同样易发生亲电、亲核取代反应,都比吡啶容易,亲电取代主要在5位或8位,而亲核反应主要发生在2位。第50页/共64页51亲核取代:异喹啉类似于喹啉,也是亲电,主要发生在5,8位,而亲核发生在1或4位。第51页/共64页522、氧化、还原反应(比苯容易)氧化易发生在苯环上,还原则先还原含氮环。第52页/共64页531,2,3,4-四氢喹啉(碱性降低,同苯胺)十 氢喹啉第53页/共64页543、喹啉合成(斯克劳普,Z.H.SKraup)原料为芳胺,甘油,和硝基苯,硫酸催化。反应过程如下:(1)第54页/共64页55(3)环合、脱水(2)(Michael加成)共轭加成。第55页/共64页56(再作为原料)苯胺用其它取代芳胺代替,甘油用其它(,)不饱和醛、酮代替,可以得到相应的喹啉衍生物。如:(4)第56页/共64页57第57页/共64页58四、含两个杂原子的六元杂环 嘧啶(Pyrimidine)(一)结构和物性三、含氧六元杂环(吡喃)(自学)第58页/共64页59 二嗪类环上二个氮原子的构型与吡啶中的氮原子相同,各有一对未共用电子在SP2轨道上。但一个氮原子与酸作用质子化后,使吸电性大增强,另一氮原子就很难再质子化了。故均为一元碱。且由于二个N原子相互影响,碱性都比吡啶弱。嘧啶能与水形成氢键,故嘧啶可与水混溶。第59页/共64页60(二)嘧啶衍生物 1 1、嘧啶环是生理及药理上都非常重要的环系。它们是核酸的重要组分。2,4-二氧嘧啶(尿嘧啶,5-Fu)胞嘧啶胸腺嘧啶第60页/共64页612、磺胺嘧啶属磺胺类药物是一个治疗全身细菌性感染的特效药;其优点为抗菌谱广,对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肺炎、脑炎。第61页/共64页624、氟尿嘧啶是抗癌药,毒性很大。它与脱氧核糖缩合成苷可降低其毒性。第62页/共64页63第63页/共64页64感谢您的观看。第64页/共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