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带的安全使用.pptx
止血仪的适用范围骨科、烧伤整形科、创伤外科、显微外科手术如:骨折复位内固定术、肢体肿块或囊肿切除术 神经、肌腱、血管探查/修复/吻合术 骨移植术、关节镜手术、截肢术 指关节、肘关节、膝关节手术 断肢、断指、断趾再植术 第1页/共37页使用止血仪存在的风险止血仪使用不当,存在安全隐患可导致肢体损伤、伤残 如:软组织压轧伤 神经、血管、皮肤的损伤安全使用止血仪至关重要 了解肢体解剖特点 了解止血仪的功能和特性 掌握止血仪的正确使用方法第2页/共37页止血仪的种类手动气压止血仪电动气压止血仪 第3页/共37页电动气压止血仪的类型1HXY型立式电动气压止血仪 HXY型电动气压止血仪 第4页/共37页电动气压止血仪的类型2ATS1型:单路ATS1型:双路第5页/共37页电动气压止血仪结构及配件 结构及配件:主机、气囊止血带、电源线 显示屏压力显示屏、时间显示屏 功能键充气按键、放气按键 压力调节按键、时间调节按键主机面板 报警静音键 止血带连接口 电源开关 第6页/共37页电动气压止血仪主机面板压力显示屏时间显示屏功能键止血带接口电源开关第7页/共37页电动气压止血仪主机内部结构 压力监测器 压力调节器主机内部:空气灌注泵 定时钟和报时钟 第8页/共37页电动气压止血仪工作原理和特点1微电脑技术自动调节压力,使压力保持恒定 恒压止血根据手术部位的需要设定压力、时间等参数高效气压泵快速泵气,可防止动脉闭塞前大量血液充盈动脉 充气于气囊止血带压迫肢体,暂时阻断血流流向肢体压力达设定值自动停止泵气可在断电时保持压力,不因停电造成压力释放 达到预定时间,自动停止充气、止血带压力下降,肢体血液循环恢复脉动式放气、有效防止心、脑突然缺血第9页/共37页电动气压止血仪工作原理和特点2根据手术情况可随时增、减压力 漏压自动补偿功能,使压力恒定于设定的工作压力值 当系统有微小的漏气时,气泵自动补气到设定 的工作值 当肢体位置改变引起止血带压力变化时,自动 放气或补气,提供止血带均衡的压力压力、时间可由数码管实时显示开始工作后自动倒计时可配内置电源,携带方便 第10页/共37页电动气压止血仪性能指标压力设定范围:0100Kpa压力误差:+5Kpa时间设定范围:0120分钟初始充气时间:60秒厂家设定压力的建议:剩余10分钟、5分钟、1分钟时自动声音提示 (ATS1型)上肢压力40Kpa下肢压力80Kpa第11页/共37页操作流程 11.评估:病人和手术部位 选择合适的止血仪和气囊止血带2.检查:机器性能、止血带是否漏气3.接电源,打开电源开关,开机自检 4.设置参数:保险压力(设定压力)、工作压力 工作时间保险压力:上肢压力40Kpa,下肢压力80Kpa工作压力小于保险压力510Kpa上肢工作压力35Kpa 下肢工作压力75Kpa工作时间 60分钟第12页/共37页操作流程 25.固定:止血带固定于病人手术肢体的适当部位原则距离手术部位上方10 15cm以上6.连接:止血带充气导管与仪器接口连接7.泵气:手术开始,驱血带驱血或抬高患肢后,按开始键(star)泵气8.报警提示:工作时间剩余10、5、1分钟时自动报警提示9.排气:达设定工作时间泵气自动停止,排气阀自动打开,止血带压力下降10.手术结束:缓慢放气,关闭主机开关,拔插头第13页/共37页止血仪使用的现状国际、国内尚无止血仪使用的统一标准国内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中,止血仪使用规则尚未列入第14页/共37页止血仪的安全使用第15页/共37页止血仪使用的禁忌症开放性外伤伤口,污染创口,超过6h以上,原则上不能使用止血仪,避免引起全身毒素吸收上止血带处的皮肤如果有损伤、水肿等情况,原则上禁用血栓性脉管炎、静脉栓塞、严重动脉硬化、血管性疼痛患者禁用血液病患者慎用第16页/共37页止血仪规格型号的选择 袖带规格:大袖带长105cm、宽7cm 小袖带长50 cm、宽5cm 有成人、儿童规格 使用选择:考虑病人情况、年龄、手术等因素选择长短、宽度适合的止血带 大号:成人下肢 中号:成人上肢、小孩下肢 小号:小孩上肢 尽可能选则宽的止血带儿童 根据年龄和肢体的大小选择袖带的宽窄 大号:儿童下肢、较大儿童的上肢、大龄儿童的上下肢手术 小号:婴幼儿四肢手术第17页/共37页止血仪压力的选择1 (1)没有统一标准,一般根据病人的年龄、收缩压、止血带的宽度、肢体周径大小、局部组织的厚薄 而决定(2)AORN的建议(3)进口止血仪厂家的建议(4)国内PT-1型止血仪的建议(5)目前国内多采用的标准(6)儿童和瘦弱患者的压力应适当减少第18页/共37页止血仪压力的选择 2(7)国内有研究建议:成人根据手术肢体的周径来设定压力大小 肢体周径50cm者 下肢工作压力=下肢周径数值 方法皮尺测量下肢止血带应用部位的周径 (cm)数值直接作为工作压力 下肢保险压力:在工作压力的基础上+10 kpa 肢体周径 50cm者,充气压力为50kPa 第19页/共37页止血仪压力的选择 3(8)儿童:严格掌握压力大小建议:上肢压力 200 mmHg下肢压力 250 mmHg 建议 2:上肢压力:150-203 mmHg下肢压力:203-248 mmHg建议 3:压力范围:30.445.6 kpa 上肢压力30.4 kpa 下肢压力45.6 kpa1mmHg=0.133Kpa第20页/共37页止血仪时间的设定1 无统一标准通常由病人的年龄、生理状况及肢体的血管供应而定AORN建议:50岁以下的健康成人 上肢应少于60分钟 下肢应少于90分钟止血仪生产厂商建议:健康成人,止血带持续使用时间不应超过120分钟 儿童一般不超过6090分钟 若需继续使用,可放气恢复肢体血流1015分钟(有提议5-10分钟)再重新充气第21页/共37页止血仪时间的设定2室温高或局部血供差者,止血仪时间相应缩短手术时间超过6h,要逐步缩短充气时间,延长放气时间,使局部组织定时得到充分血液灌注尽量缩短止血仪使用时间,以减少肢体缺氧时间和酸性物质的产生第22页/共37页止血仪放置的部位选择远离手术部位、距离手术部位1015cm的近心端止血带连接口朝上,避免污染无菌区上肢:选则上臂近心端1/3(上肢中上1/3)或上臂远心端1/3处避免在中1/3段,否则会压迫桡神经下肢:选则大腿上1/3,或中下1/3交界处不宜选则前臂及小腿的原因主要血管均位于尺桡骨和胫腓骨之间在上述部位扎止血带,起不到止血作用儿童:选择手术肢体近心端的单根骨处,尽量远离手术野若止血带与骨之间的组织很薄,可能造成神经损伤第23页/共37页止血带的连接管朝上避免污染无菌区第24页/共37页止血带保护垫厂家一般不提供不宜将止血带直接绑在皮肤上 避免引起皮肤压伤或水疱 除非产品说明书已注明不用保护垫,可直接与皮肤接触选择合适的保护垫保护皮肤:要求无皱、平整、摩擦系数小材料细软手术巾 袜套 柔软的棉纸 柔软棉布 绷带 海绵保护垫过厚、不平、粗糙,捆绑止血带或充气时都会产生皱褶皮肤持续受不平、粗糙的皱褶压迫会产生红、肿、小水泡第25页/共37页不同保护垫对病人皮肤的影响 皮肤反应 N 正常 压痕+红 红+肿 小水泡 合计 棉纸组 123 112 8 3 0 91.1%6.5%2.4%8.9%绷带/手术巾组 123 86 21 11 5 70%17%8.9%4.1%30%结果:使用棉纸做保护垫产生的皮肤压痕、红、肿、小水泡 等皮肤反应比绷带、手术巾少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年第9期)广州番禺市某医院X2=9.21,P0.01第26页/共37页止血带的固定方法 1使用止血带之前,先将止血带内空气驱净止血带松紧适度 容纳1指摸不到远端动脉搏动和使出血停止为度 过紧:软组织及神经损伤、肢体麻痹、疼痛等 过松:压力不足,阻断V回流而未压迫A 阻断血流效果不佳 肢体静脉或组织充血、加重出血 神经出血性浸润第27页/共37页止血带的固定方法 2止血带固定好后,不可旋转移位用碘酒消毒皮肤时:避免消毒液流至止血带下引起皮肤化学灼伤患有肿瘤的肢体 使用止血带时禁止使用驱血带驱血 应将该肢体抬高45后再扎止血带第28页/共37页使用止血仪常见的并发症神经损伤危险因素:止血带压力、连续使用时间神经损伤的机理:(1)神经套叠样改变:原因:止血带边缘神经承受的压力突然降为 正常压力 好发部位:上肢正中神经、尺神经损伤(2)急性神经卡压:原因:系带样纤维对神经的固定作用影响 神经的轴向移动 好发部位:桡神经第29页/共37页止血带安全使用的对策 1(1)制定操作流程和指南,每台仪器挂一份(2)AORN建议:设备维护管理计划,定期维护、记录(3)应用术中止血带使用记录表(表1)(4)使用前常规检查仪器和配件 是否齐全 是否配套 功能状态 第30页/共37页 表1 止血仪使用记录表 驱血橡胶带驱血橡胶带 手动止血仪手动止血仪 电子气压止血仪电子气压止血仪 型号型号单侧肢体单侧肢体双侧肢体双侧肢体 左左 右右上肢上肢 下肢下肢 左左 右右上肢上肢 下肢下肢充气时间(北京时间)充气时间(北京时间)放气时间(北京时间)放气时间(北京时间)总历时总历时 (分钟)(分钟)压压 力:力:mmHg Kpa mmHg Kpa 使用前皮肤状况使用前皮肤状况使用后皮肤状况使用后皮肤状况出处:广东省人民医院手术室护士签名:年 月 日第31页/共37页止血仪安全使用的对策2(5)术前访视:评估、宣教(6)每次按star键前,先设置工作时间和工作压力(7)止血带应扎在肢体或物体上才能充气,防止止血 带损坏、破裂(8)将止血带扣紧后,外层可用绷带固定,防止充气 后松脱第32页/共37页止血仪安全使用的对策 3(9)手术过程:可改变工作压力值及工作时间 在工作中需要提前停机排气,可按停止键(stop)若工作中止血带压力超过工作压力,达到保险压力 值时,仪器自动报警并停机 手术结束前适当加快输液速度维持有效血容量 手术结束将止血带缓慢放松 年老体弱者:放气时预防静脉回流突然增加导致心衰 手术完毕按摩局部皮肤,促进血液循环第33页/共37页止血仪安全使用的对策 4(10)严格控制止血时间,及时提醒手术医生,防止肢体缺血、缺氧、坏死(11)四肢多发性骨折需同时使用止血仪时,应 轮流间隔充气、放气,并准确记录时间 (12)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气囊漏气,应及时 更换,否则导致气泵持续工作,影响使用 寿命(13)气囊外套定期清洁第34页/共37页存在的问题止血带的时间、压力没有确切、统一的标准病人存在个体的差异在压力和时间的控制方面 术者和护士意见不一致 所造成伤害的责任归属有争议 第35页/共37页谢 谢!第36页/共37页感谢您的观看!第37页/共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