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发展.pptx

    • 资源ID:74014497       资源大小:262.30KB        全文页数:53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发展.pptx

    2.1.1中外早期社会保障思想及实践的发展1.国内 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文化,构想出大同社会,广泛涉及到养老医疗救助等。2.国外 (1)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理想国 (2)英国托马斯.莫尔乌托邦 (3)意大利康柏内拉太阳城 (4)德国闵采尔千年王国第1页/共53页2.1.1社会保障制度的前身济贫法1.产生背景 (1)圈地运动 (2)社会和家庭关系的弱化 (3)行会组织的解体第2页/共53页2.新旧济贫法比较1.旧济贫法-1601年 救济对象:无业游民 措施:政府救济和强迫劳动(院外救济)2.新济贫法-1834年 救济对象:无业游民 措施:政府救济和强迫劳动(院内救济)原则:“不够格”,即一定要使依靠救济的贫民的状况比最低一级的靠工资为生的人境况要差。第3页/共53页2.2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其历史背景第4页/共53页2.2.1社会化大生产是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 原因1.生产方式的转变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化大生产2.市场经济 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周期性、竞争性3.弱势群体第5页/共53页第6页/共53页2.2.2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1.福利国家论 新历史学派:施穆勒、阿道夫、布伦坦诺(主张国家干预建立社保制度)2.“市场社会主义”理论 代表人物:英国的费边(温和的改良)第7页/共53页1.疾病保险法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 的标志(1883年-德国)2.新历史学派 主张国家干预,实行改良主义的社会经济政策,国家的公共职能在不断扩大和增加,凡个人努力所达不到的或不能顺利达到的目标,理应国家去办理。第8页/共53页2.3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初步形成及其历史和理论背景第9页/共53页2.3.1欧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框架的形成及其社会经济根源1.1929-1933经济危机2.社会保障法颁布-1935年 美国 (世界上第一个制定社会保障法的国家)3.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干预需求创造供给,反对萨伊定律(供给可以自然地产生需求)第10页/共53页2.3.2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初步形成阶段的特征1.应急措施2.保障范围狭窄3.侧重治疗:一种事后的补救措施4.处理社会问题的方式和责任逐步转变 (私人、地方-政府 济贫 -立法)第11页/共53页2.3.3社会保障制度框架的形成与福利经济学和国家干预理论1.福利经济学-阿赛.庇古(1)提出一套福利概念,并把社会福利和国 民收入联系起来(2)a.国民收入总量增加国民福利增加 b.国民收入均等化第12页/共53页(1)产生背景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时期,生产过剩,失业严重。2.凯恩斯主义第13页/共53页2.传统经济学说和凯恩斯主义(1)传统经济学说 自由经济萨伊定律:供给能够自动创造需求(2)凯恩斯主义 需求也能创造供给有效需求理论第14页/共53页3.有效需求管理理论(1)有效需求不足 a.消费需求不足 b.投资需求不足(2)三个基本规律 a.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b.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c.货币流动性偏好规律第15页/共53页2.4福利国家的兴起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多样化发展第16页/共53页2.4.1贝弗里奇报告与福利国家的兴起1.贝弗里奇报告(1)五大障碍 贫困、疾病、愚昧、肮脏、懒惰(2)七个保障 儿童补助、养老金、残疾津贴、失业救济、丧葬补助、丧失生活来源的救济、妇女福利第17页/共53页(3)四个原则 a.普遍性原则 b.保障基本生活原则 c.政府统一管理原则 d.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4)三种方式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自愿保险第18页/共53页2.4.2社会保障制度多样化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1.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发展的原因 a.世界经济发展迅速,有一定的物质基础 b.二战后,社会稳定,世界人民期望安全稳定的生活,一定程度上得到人民的支持 c.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 d.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干预,强调政府责任 e.西方政党竞选的需要第19页/共53页2.社会保障制度的多样化发展四重含义 a.世界上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急剧增加,制度类型多样化 b.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和受益范围进一步扩大 c.社会保障项目构成趋于体系化、网络化 d.社会保障支出的绝对值及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显著增加第20页/共53页3.社会保障制度阶段特征 a.缓和社会矛盾构筑社会功能体系 b.实施对象和覆盖范围扩大 c.社会保障制度化 d.社会保障体系化 e.社会保障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分工体系第21页/共53页2.5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调整第22页/共53页2.5.1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挑战1.人口老龄化(原因?)2.庞大的社会福利开支消弱了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3.制度引发的道德风险导致信任危机4.制度运行的成本与效率状况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第23页/共53页2.5.2改革的探索与实践1.改革类型 (1)调整性改良(英美 开源节流)(2)结构性改革(瑞士 多支柱多层次)(3)根本性改革第24页/共53页2.调整性改良(1)概念:调整性改良亦称小调整,是指在不改变原有制度模式的条件下,通过对一些具体政策措施的调整增收节支,缓解制度的财务危机。(2)调整措施 a.提高退休年龄 b.提高缴费率 c.推行公共福利事业“市场化”、“私有化”d.改变养老金的管理方式,扩大投资范围第25页/共53页3.结构性改革(1)概念:结构性变革主要是指在不改变原有制度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对现有制度架构进行较大幅度的改革,使其结构和系统功能得以更新和创新。(2)主要形式 a.缩减原有现收现付制的规模 b.增强自愿性(或强制性)的企业年金计划、自愿性个人储蓄养老计划(3)“三支柱”国家基本养老保险、职业年金、个人储蓄第26页/共53页4.根本性改革(1)概念:根本性改革是指由一种制度模式转换为另一种模式。(2)改革类型a.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智利)b.完全积累制现收现付制(印、马来西亚)第27页/共53页5.智利模式(1)主要特征 个人账户、竞争营运、政府规制(2)具体内容 a.缴费完全由个人承担,雇主不缴费 b.覆盖所有工薪劳动者,个体劳动者自愿参加 c.养老金由私营公司运营,个人有选择公司的权利 d.养老金的支付水平依据个人账户基金的积累额,政府只对退休收入低于最低养老金的部分承担责任 e.政府对运营公司严格监管第28页/共53页2.5.3改革的争论与风险1.关于社会保障目标的争论(1)世界银行(2)国际劳工组织第29页/共53页世界银行1.观点:社会保障不是一项纯粹的社会稳定制度,还应讲求效率,促进经济增长。2.现收现付制的弊端a.难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危机b.养老金待遇过高,增加了企业负担c.财政赤字d.国民储蓄水平降低3.改革方案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a.第一支柱:强制性、税收筹资、政府管理的先收现付b.第二支柱:强制性、个人筹资或雇主雇员共同筹资、私有 管理的完全积累c.第三支柱:自愿性的个人储蓄第30页/共53页国际劳工组织1.观点:保护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公平,并认为这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2.现收现付制的优点 a.通过再分配体现了社会的公平 b.管理成本较低 c.能够自然避免通货膨胀的影响第31页/共53页3.完全积累制的缺点 a.养老金的给付受投资回报率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b.没有体现互助共济的功能 c.易受通货膨胀的影响4.改革方案 a.第一支柱:强制性、税收筹资、政府管理的先收现付 b.第二支柱:强制性、雇主雇员共同缴费、社会保险机构管理、确定待遇、留有部分积累的现收现付 c.第三支柱:自愿性的个人储蓄第32页/共53页2.关于社会保障私有化的争论(1)世界银行 主张推行市场化、私有化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2)国际社会保障协会 a.社会保障采取私营方案不一定产生低水平的公共花费 b.保障水平失衡 c.通货膨胀第33页/共53页3.关于福利型社会保障改革方向的争论1.改革派 追求公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税-公平2.保守派 “私人化”、“市场化”、“非调节化”-效率第34页/共53页2.6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第35页/共53页2.6.1我国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及其改革的背景1.我国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及其弊端a.社会保障以“身份”属性取代其“社会”属性,保障范围狭窄b.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行机制紊乱,保障层次单一c.社会保障体系不完整,没有失业保险第36页/共53页2.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历史启示 a.保障水平与生产力相适应,促进经济的发展 b.在一定保障水平的基础上,保障范围的扩大 c.培育城乡统一的竞争性劳动力市场 d.适应家庭结构和社会环境的变化 e.政府职能和责任 f.公平和效率的统一第37页/共53页3.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我国的基本国情(1)我国的基本国情 a.生产力水平低 b.城乡二元结构 c.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发展不平衡 d.人口多,人口老龄化进程快 e.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制度自身的束缚严重第38页/共53页(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背景 a.经济体制转轨的复杂性 b.经济结构的调整 c.庞大的人口数量和人口老龄化影响 d.全球化是企业竞争加剧第39页/共53页(3)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面临的挑战 a.从长期看,要解决人口老龄化造成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 b.从中期看,要减轻经济体制转轨带来的社会震动 c.从近期看,确定社会保障的收支水平,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第40页/共53页2.6.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前期改革的基本实践1.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前期改革轨迹描述(1)第一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1992年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大”召开(探索期)(2)第二阶段从1993年至今(突破性时期)第41页/共53页2.社会保险各项目的改革实践(1)养老保险制度改革(2)医疗保险制度改革(3)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4)工伤、生育保险制度的改革第42页/共53页(1)养老保险制度改革a.实行退休费用的社会统筹 b.养老保险基金实行部分积累的财务机制 c.实行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d.统一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e.逐步推行企业年金制度 f.实行省级统筹,由行业统筹转化为属地化管理 g.“两个确保”第43页/共53页(2)医疗保险制度改革(1)第一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1994年(2)第二阶段从1994年至今(3)关于建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方案对象:城镇全体劳动者形式: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包括基本医 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医疗社会救助第44页/共53页(3)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a.建立失业保险制度1986年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b.逐步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c.失业保险和促进就业的有机结合d.失业保险与下岗职工最低生活保障相衔接第45页/共53页3.社会救助制度改革(1)救助对象 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保险期满未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在职人员、下岗人员、退休人员中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2)“菜篮子法”即选择若干生活必需品,将其最低消费作为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标准第46页/共53页4.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改革(1)统一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体制(2)规范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体制第47页/共53页5.社会保障制度的机制创新效应 a.费用由国家、单位、个人三方负担 b.大数法则 c.注重公平与效率 d.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e.由先收现付制转向部分积累制第48页/共53页2.6.3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深化改革的目标模式1.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 a.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b.管理法制化 c.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d.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 e.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深化改革的目标模式特征 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具有社会化、广覆盖、低水平、可持续和促发展特征的社会保障制度。第49页/共53页2.6.4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路径与策略1.制度、政策的统一性和法制化(保证公平)2.注重改革的长期性和复杂性3.从急需解决而又有能力解决的方面入手,循序渐进的推进改革4.对国家强制举办的社会保障项目要坚持低标准起步(刚性)5.加强社会保障各项目之间及其与相关体制之间在改革中的协调6.改革与管理相结合第50页/共53页2.7当今世界主要的社会保障模式社会保障模式共有特征a.强制性,即社会保障作为一种政府行为,由国家立法,强制实施b.基金性,即按照大数法则筹集建立社会保险基金,合作互济,分散风险c.保障性,即扶持弱者,保障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第51页/共53页类型类型代表国代表国家家理论依理论依据据费用承费用承担担特点特点公平与公平与效率效率社会保险社会保险型型德国、美德国、美国、日本国、日本新历史学新历史学派、凯恩派、凯恩斯主义斯主义国家、国家、企企业业、个人、个人权利与义权利与义务对等务对等兼顾公平兼顾公平与效率与效率福利国家福利国家型型丹麦、荷丹麦、荷兰、冰岛兰、冰岛福利经济福利经济学学政府政府、企、企业业高税收、高税收、高福利高福利侧重公平侧重公平强制储蓄强制储蓄型型新加坡、新加坡、智利智利中央公积中央公积金制度金制度个人个人、雇、雇主主自我保障自我保障侧重效率侧重效率国家保障国家保障型型前苏联前苏联马克思的马克思的“六项扣六项扣除除”国家国家、企、企业业低工资高低工资高福利、覆福利、覆盖范围小盖范围小公平公平第52页/共53页感谢您的观看!第53页/共53页

    注意事项

    本文(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发展.pptx)为本站会员(莉***)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