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效学3学习教程.pptx
内容提要 1.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作用、药理效应、药物作用两重性、对症治疗、对因治疗、不良反应等。2.药物的量效关系:量反应、质反应、最小有效量、极量、半数有效量、半数致死量、效能、效价强度、治疗指数。3.药物与受体:受体的概念和特性、激动药、拮抗药、受体类型及调节。第1页/共84页一、药物作用与效应药物作用(action)是指药物导致效应的初始反应,而药理效应(effect)是指药物引起机体生 理、生化功能或形态的变化。靶点结合 药物机体生理、生化功能或形态的变化第2页/共84页药物与靶点的作用、效应与治疗用途示意图 药物 靶点(target)作用性质治疗用途 机体功能的提高或降低效应 作用位点生理功能、生化反应改变 药物与靶点的作用(位点、性质)决定其效应。药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药物效应的基本类型及其选择性。第3页/共84页药理效应选择性药理效应选择性(selectivity)是指药物引起机体产生效应的范围的专一或广泛程度。胆碱受体非特异性阻断药对腺体、胃肠道、血管、心脏、神经系统等可产生广泛多样的药理效应。胆碱选择性受体亚型阻断药:阻断1的药物哌仑西平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阻断3的药物溴化泰乌托品治疗哮喘;作用特异性强而药理效应比较专一。第4页/共84页药理效应选择性 药理效应的选择性受较多因素的影响,如在药物的剂量改变时可明显影响其效应范围。通常情况下,药物选择性低是产生药物副作用(sideeffect)的基础。第5页/共84页药理效应的基本类型 机体功能的改变减弱 抑制(inhibition)(inhibition)兴奋(excitation)增强 药物通过适度调节机体病理生理功能状态为正常生理功能状态而发挥治疗作用 对机体功能低下者用兴奋药;对功能亢进者用抑制药,使机体功能在药物效应的影响下达到新的动态平衡。第6页/共84页二、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治疗作用(therapeuticeffect)是指符合用药目的、有利于防治疾病的药物作用。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是指那些不符合用药目的,并引起患者其他病痛或危害的反应。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是由药物生物活性、作用机制决定而且必定存在的两重性作用。临床治疗,必须充分考虑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合病情与治疗需要细心权衡利弊,合理选用。第7页/共84页治疗作用分为: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对因治疗(etiological treatment)是指消除原发致病因子的治疗,如应用化疗药物杀灭体内致病的病原体,特异性解毒药解救急、慢性中毒等。对症治疗(symptomatic treatment)是指改善疾病症状的治疗,例如心绞痛发作时,应用硝酸甘油舌下含服的急救。临床用药时应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的原则。替代疗法(substitution therapy)。第8页/共84页药物的不良反应(ADR)1.副作用(side effect)。2.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3.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4.继发性反应 5.后遗效应(after effect)。6.致畸作用 7.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8.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sy)第9页/共84页不良反应主要表现有:1.副作用(side effect)是指药物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产生副作用的原因是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差,效应范围广。随着治疗目的的不同,副作用有时也可成为治疗作用,危害小。如阿托品 2.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是用药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致药物在体内蓄积,血药浓度达到中毒浓度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为药理效应的进一步增强和延续,危害大。分为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第10页/共84页不良反应主要表现 3.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是机体受药物刺激发生的免疫反应,引起生理功能障碍或组织损伤。但反应性质与药物固有的效应与剂量均无关,药理性拮抗药解救无效。仅见于少数过敏体质的病人。如青霉素用药前先做过敏试验,阳性者禁用。4.继发性反应:由于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如长期服用四环素类光谱抗生素,导致二重感染。第11页/共84页不良反应主要表现 5.后遗效应(after effect)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下降至低于产生效应的阈浓度时仍然残存的药理效应。如长时间服用苯巴比妥后,有头昏、乏力等后遗作用。6.致畸作用:有些药物能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而引起畸胎。如沙利度胺,在怀孕的头3个月内用药特别谨慎。致畸胎、致癌、致突变合称三致反应,均属于毒性范畴。第12页/共84页不良反应主要表现 7.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是指长期用药时突然停药出现的原有疾病加剧,又称反跳现象(rebound reaction)。8.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sy)这是一类先天遗传异常所致的反应,但与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反应严重程度与剂量成比例,药理性拮抗药救治可能有效。这种反应不是免疫反应,故不需预先敏化过程。第13页/共84页图中 :代表连续给药维持期间不良反应与药物浓度关系示意图side reactiontoxic reactionafter effect withdrawal reaction allergic reaction idiosyncrasy withdrawal最小有效浓度最小中毒浓度drugconcentrationtime第14页/共84页第二节量效关系 量效关系(dose effect relationship)是指药物的药理效应与其剂量或血药浓度呈一定关系,它是药理学的一个核心概念。以药理效应的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血药浓度为横坐标绘图,所得的量效曲线(dose effect curve)如下。直方双曲线图对称的S S型曲线图第15页/共84页量效曲线及其意义 通过量效关系的研究,可定量地分析和通过量效关系的研究,可定量地分析和阐明药物剂量与效应的规律,有助于了解药阐明药物剂量与效应的规律,有助于了解药物作用的性质,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物作用的性质,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第16页/共84页第17页/共84页无效量:剂量过小达不到有效浓度,不能引起无效量:剂量过小达不到有效浓度,不能引起药理效应药理效应最小有效量最小有效量:开始出现药理效应时的最小剂量:开始出现药理效应时的最小剂量有效量:为临床常用量,产生疗效而不引起毒有效量:为临床常用量,产生疗效而不引起毒性反应的剂量性反应的剂量极量极量:引起最大效应而不至于中毒的剂量,国:引起最大效应而不至于中毒的剂量,国家药典明确规定允许使用的最大剂量家药典明确规定允许使用的最大剂量,无特殊需无特殊需要要,一般不采取一般不采取第18页/共84页最小中毒量:引起毒性反应的最小剂量;中毒量:介于最小中毒量与最小致死量最小致死量:引起死亡的最小剂量致死量:大于最小致死量 第19页/共84页量反应和质反应 药理效应根据资料类型分为量反应和质反应。量反应(graded response)的药理效应大小用计量资料来衡量。各种连续增减的量变指标:血压的升降、平滑肌舒缩张力改变等。质反应(all-or-none response,quantal response)只能用有效和无效,阳性或阴性来表示的药理效应。如死亡、麻醉等第20页/共84页量反应量效曲线的分析 阈浓度(阈剂量,最小有效浓度)是指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effect(%of maximal responses)100500lgCED50斜率(slope)阈浓度最大效应第21页/共84页个体差异(individual variability)生物的个体差异现象普遍存在,药理效应也是如此,如给予同等药量,不同个体间的效应强弱存在明显差异;达到相同效应所需的药量在不同个体间也存在明显差别。Effect(%of maximal responses)100500LgC平均值 (average value)(average value)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tandard deviation)第22页/共84页效能和效价效能(efficacy)或称最大效应,为药物的药理效应的最大值(Y轴最高点),反应效应的差别,Emax。效价强度(potency)产生相同效应是药物剂量的不同,为药理作用效应性质相同的药物之间等效剂量的比较。达到相同效应时所用药量与效价强度成反比,所用药量相对越小(x轴数值越小)者其效价强度越大。效能和效价强度 二者分别反映药物的不同性质,都用于评价药物的作用的强弱。第23页/共84页lgACBD100500responses试比较上图ABCD四种药物的效能和效价强度第24页/共84页质反应 质反应(quantalresponse)是指效应用阳性或阴性(allornone)的方式表现的反应。质反应量效曲线的分析如下:半数有效量半数有效量(50%effectivedose,ED50)在量反应是指能引起50%最大反应强度的药量;在质反应是指引起50%实验对象出现有效(或阳性)反应的药量。半数致死量半数致死量(50%lethaldose,LD50)是指引起50%实验对象死亡的药量,反映药物的急性毒性大小。第25页/共84页质反应量效曲线n累加量效曲累加量效曲线线n EDminEDminn ED50ED50 LD50 LD50n频数分布曲频数分布曲线线第26页/共84页治疗指数安全范围 LD50ED50为治疗指数(therapeuticindex,TI),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LD5ED95的值或LD5ED95之间的距离表示药物的安全性,称为安全范围(marginofsafety)。药物的安全性与药物剂量(或浓度)相关,因此将药物的ED50与TD50(或LD50)这两组实验的数据同时绘制在一起并加以比较则比较容易清楚治疗指数和安全范围的关系及其意义。第27页/共84页从 量 效 关 系 曲 线 了 解 药 物 的 安 全 性图1-5。药物的治疗指数(虚线的长度),A药比B药大;C药的治疗指数和A药相等,但量效曲线的斜率较小,两条量效关系曲线的高段和低段有交叉,安全范围较A药小。图例:治疗作用的量效关系曲线;中毒作用的量效关系曲线;有效而不中毒的的百分数。对数剂量第28页/共84页安全界限和安全指数 安全指数安全指数=最小中毒量最小中毒量LD5最大治疗量最大治疗量ED95安全界限安全界限 =LD1-ED99 ED99第29页/共84页 量效关系总结药物的治疗用量:以适当剂量获得最佳疗效,避免毒性反应。量效关系(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的分析:药物引起的药理效应依赖于剂量。药物在低于阈剂量(threshold dose)时不会引起效应在一定剂量(阈剂量最大效应)范围内,效应随药物剂量增加而增加。达到最大效应后,增加剂量效应不再增加。第30页/共84页药物的最大效能与效应强度最大效能(轴高度)效应强度(轴幅度)斜率和标准差 在量反应中:量效曲线中段斜率(slope)较陡的提示药效随剂量增加较急剧。在质反应中:斜率较陡的曲线提示实验个体差异较小。曲线上的点为平均数(average)和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问题:如何客观准确评价药物的强弱和根据临床需要而选用。第31页/共84页第三节药物与受体一、受体研究的实验、假说与发展 1908年,Ehrlich进一步提出受体(receptor)概念,提出药物。占领学说(occupation theory)速率学说(rate theory)二态模型和三态模型学说(two or three model theory)第32页/共84页受体、递质和信使学说的发展 1948年Ahlquist提出的肾上腺素受体可分为和两种类型的假设。1955年选择性的受体拮抗药的发现证实了此假设。1972年Sutherland发现环磷酸腺苷(cAMP),通过阐明受体与cAMP间的关系即药物-受体复合物由第二信使介导产生效应,从而创立了第二信使学说。受体理论逐渐完善。第33页/共84页(subunit)(subunit)二、受体的性质和特性 受体任何能与药物结合产生药理作用的细胞上的大分子,特异性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受体可由一个或数个亚单位(subunit)组成,形成分子上的特殊立体构型,称为结合位点或受点(receptor site)。CCa2+N Po4Po4Po4Po45subunits:2+receptor site第34页/共84页特异性特异性(Specificity)敏感性敏感性(Sensitivity):受体分子含量极微受体分子含量极微 (10fmol/1mg(10fmol/1mg组织)饱和性饱和性(Saturable):与受体数量有限有关与受体数量有限有关 可逆性可逆性(Reversible):结合后可解离;可置换结合后可解离;可置换多样性多样性(Multible-variation):类型多样,类型多样,动态变化化、受体的特性、受体的特性第35页/共84页受体和配体 多数受体具有亚型多样性(如肾上腺素受体、胆碱受体和吗啡受体等等),不同亚型的分子特性各有不同。配体结合与药理活性的相关性:受体与药物结合的强度与产生的生物效应的药效强度相关 第36页/共84页三、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的学说 (一一)占领学说占领学说(occupationtheory)(occupationtheory)Hill(1909)、Clark(1926)和 Gaddum (1937)等提出的占领学说认为:受体只有与药物结合才能被激活并产生效应,而效应的强度与被占领的受体数量成正比,全部受体被占领时出现最大效应。第37页/共84页对占领学说occupationtheory的修饰 1954年Ariens在占领学说中引入内在活性(intrinsicactivity)的概念:药物与受体结合时产生效应的能力称为intrinsicactivity。Intrinsicactivity的大小用一个介于01之间的系数a值来表示。完全激动药:a=1 完全拮抗药:a=0 部分激动药:1a0药物与受体结合需要有亲和力,而激动受体产生效应则需要有内在活性。第38页/共84页对占领学说occupationtheory的修饰 1956年Stephenson根据实验提出:药物不需要占领全部受体,只需占领小部分受体即可产生最大效应。未占领的受体称为储备受体(sparereceptor),当各种原因导致部分受体丧失时,由于储备受体的存在因此不会立即影响最大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激动药占领的受体必须达到一定阈值后才开始出现效应,阈值以下被占领的受体称为沉默受体(silentreceptor)。第39页/共84页(二)速率学说(ratetheory)1961年Paton提出速率学说,认为药物作用最重要的因素是药物分子与受体结合与分离的速率,即药物分子与受体碰撞的频率。药物效应的强弱与其占有受体的速率成正比,效应的产生是药物分子和受体相碰撞时产生的定量刺激传递到效应器的结果,而与其占领受体的数量无关。第40页/共84页(三)二态模型学说(two-orthree-statemodeltheory)Monod的二态模型学说认为,同一受体有两种构型状态:激活态构型(activeconformation,R*)和静息态构型(restingconformation,R),R*与R处于动态平衡,可相互转变。药物均可与R*和R两态受体结合,其选择性取决于对静息态或激活态的亲和力;激动药(agonist)与激活态结合产生效应,并促进静息态转变为激活态;拮抗药(antagonist)则与静息态结合,还能促进激活态转变为静息态。第41页/共84页(三)二态模型学说(two-orthree-statemodeltheory)当激动药与拮抗药同时存在时,两者竞争受体,其效应取决于R*-激动药复合物与R-拮抗药复合物的比例,如后者较多时,则激动药的作用被减弱或阻断。第42页/共84页二态模型示意图R*RLLR*RLR*LRR*RLR*LRPPR*RLR*LRII激动药:L部分激动药:P拮抗药:I药物均可与R*和R两态受体结合,其选择性取决于对静息态或激活态的亲和力。R*与R处于动态平衡箭头粗细表示亲和力大小第43页/共84页药物和受体的相互作用由于引起效应的差异而分为:1.受体激动药(agonists)2.部分激动药(partialagonists)3.受体拮抗药(antagonists)第44页/共84页受体结合量与效应的关系:受体结合量与效应的关系:D+R DR E DR DRKD(解离常数解离常数)=反应平衡时:反应平衡时:四、受体与药物反应动力学第45页/共84页解离常数KD 解离常数KD是引起50%最大效应时所需的药物剂量(或浓度),此时DR=50%RT即50%受体被占领。KD与药物和受体之间的亲和力成反比,KD越小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越大。药物-受体复合物解离常数KD的负对数(lgKD)为pD2,pD2值与药物和受体之间的亲和力成正比。第46页/共84页五、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一)激动药(agonist)(二)拮抗药(antagonist)第47页/共84页作用于同一受体的药物分类 亲和力亲和力 效应力效应力完全激动药完全激动药 强强 强(强(=1=1)拮抗药拮抗药 强强 无(无(=0=0)部分激动药部分激动药 强强 弱(弱(0 01)1)二类药合用时互相竞争二类药合用时互相竞争第48页/共84页激动药(agonist)激动药(agonist)激动药为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 根据内在活性(值10)将药物分为:激动药又分为:完全激动药(full agonist)有较强的亲和力和较强的内在活性(=1);部分激动药(partial agonist)有较强的亲和力和有较弱的内在活性(01)。小剂量激动、大剂量对抗的两重性。第49页/共84页拮抗药(antagonist)拮抗药为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0)的药物。拮抗药依据是拮抗药与受体之间的结合是否可逆及可被竞争结合分为:竞争性拮抗药(competitive antagonists)非竞争性拮抗药(noncompetitive antagonists)第50页/共84页竞争性拮抗剂n与激动剂互相竞争与受体可逆性结合的拮抗剂n使激动剂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Emax不变n强度表示:pA2(拮抗参数,实验求得)表示亲和力,值大,拮抗强第51页/共84页Fig.3-5:Fig.3-5 Comparison of drugs affinity and intrinsic activity in dose-response curves.For fig.(A):drugs affinity:XZ,and intrinsic activity:X=Y=Z.For fig.(B):drugs affinity:A=B=C,and intrinsic activity:ABC.第52页/共84页pD2和pA2值 竞争性拮抗药对激动药量效曲线的影响进行数据处理可推算得到pDpD2 2和pApA2 2值。激动药量效曲线在加入竞争性拮抗药后,2 2倍浓度的激动药才可产生等于原来量效曲线的效应,则此时的拮抗药的摩尔浓度的负对数称为pApA2 2值。pApA2 2是竞争性拮抗药与受体的亲和力的定量表示,pApA2 2越大,竞争性拮抗药对相应激动药的拮抗作用越强。第53页/共84页非竞争性拮抗剂n对激动剂产生不可逆性拮抗的拮抗剂对激动剂产生不可逆性拮抗的拮抗剂n特点:量效曲线右移,特点:量效曲线右移,EmaxEmax压低压低第54页/共84页Fig.3-5:Fig.3-5 Comparison of drugs affinity and intrinsic activity in dose-response curves.For fig.(A):drugs affinity:XZ,and intrinsic activity:X=Y=Z.For fig.(B):drugs affinity:A=B=C,and intrinsic activity:ABC.第55页/共84页Fig.3-6:Fig.2-6 Dose-response curves for agonist in the presence of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s of competitive(A)and noncompetitive(B)antagonists.Furthermore,in the cases of(C)and(D),the antagonists display different intrinsic activities.第56页/共84页第四节受体的分类1 1、含离子通道的受体: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和电压离子通道。2 2、G G蛋白偶联受体3 3、具有络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4 4、调节基因表达的受体第57页/共84页受体的类型受体的类型 第58页/共84页第五节第五节 信号转导信号转导 (Second Messengers)(Second Messengers)细胞外信号如何进入细胞内?细胞外信号如何进入细胞内?l通过膜上的信号系统,增加细胞内第二信使的浓度而发挥作用 End End第59页/共84页在细胞信息转导体系中的信息分子是指传递生物信息的细胞外信使物质,如多肽类激素、神经递质及细胞因子等细胞外第一信使物质。第二信使(secondmessenger)是胞外信息与细胞内效应之间必不可少的中介物,为靶受体激活后信息在胞质内依次向下效应器传递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分子。第60页/共84页Fig.2-10 Receptors and their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during the cell biological responses.Extracellular signals,or first messengers,produce biological responses in a cell through a series of intracellular events.Many of them activate their second(and third)messengers pathways resulting in the different enzymes activations.Cell nuclear hormone receptor regulates the expression of genes to produce their effects(also see figure 2-9).第61页/共84页第二信使(secondmessenger)环磷酸腺苷(cAMP)三磷酸肌醇(inositol-1,4,5-triphosphate,IP3)二酰基甘油(diacylgcerol,DAG)Ca2+cMP第62页/共84页从生物信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信息传递是在信息分子(第一信使)启动下,通过一系列受体或酶蛋白质的构型和活性改变,引发特定的级联反应过程,胞外信号经过胞质中的酶促反应产生的信使物质(第二信使)逐级放大,在细胞中快速扩增并引起特定的生理效应并迅速灭活或中止。第63页/共84页第六节受体的调节受体处于不断代谢的受体处于不断代谢的动态平衡动态平衡状态,其状态,其数量、亲和力数量、亲和力和和反应性反应性经常受各种生理经常受各种生理及药理因素的影响而向上、下调节。及药理因素的影响而向上、下调节。第64页/共84页调节方式受体脱敏(下调):受体脱敏(下调):长期使用一种激动长期使用一种激动剂后,组织或细胞对其敏感性和反应性剂后,组织或细胞对其敏感性和反应性下降的现象。下降的现象。受体增敏(上调)受体增敏(上调):与受体脱敏相反的:与受体脱敏相反的一种现象,可因受体激动剂水平降低或一种现象,可因受体激动剂水平降低或长期使用拮抗剂而造成。长期使用拮抗剂而造成。撤药反应原因撤药反应原因之一之一第65页/共84页调节方式同种调节:同种调节:配体作用于其特异性受体,配体作用于其特异性受体,使自身的受体发生变化,如肾上腺素受使自身的受体发生变化,如肾上腺素受体。体。异种调节异种调节:配体作用于其特异性受体,:配体作用于其特异性受体,对另一种配体的受体产生的调节作用。对另一种配体的受体产生的调节作用。肾上腺素受体可被甲状腺素受体调节。肾上腺素受体可被甲状腺素受体调节。第66页/共84页目前临床治疗药物常在以下的关键位点起作用:1.影响信息分子作用的药物,如外源性的神经递质、激素物质或胰岛素、阿片等信息分子的拟似药或拮抗药。2.影响信息分子代谢酶的药物,如胆碱脂酶、单胺氧化酶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抑制药以及肝药酶的诱导或抑制药。3.影响信息接受系统的药物,如钙、钠通道的阻滞药和钾通道的开放药。第67页/共84页目前临床治疗药物常在以下的关键位点起作用4.影响细胞内信息转导系统的药物,如减少cAMP灭活的磷酸二脂酶抑制药;影响核酸合成、影响DNA结构与功能、干扰基因转录调节的抗恶性肿瘤药,如抗代谢物类、烷化剂等。5.消除外源性有害信息的药物,如对细菌、真菌和病毒等起杀灭或抑制作用的抗病原微生物药;特异性解毒药和抗毒血清等。第68页/共84页第 2 章学习结束END!下一章主菜单前一章第69页/共84页二、药物和受体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药理作用药物受体药理效应受体有特定的药物进行高度的特异性结合的部位(受点bindingside)。药物和受体有高亲和力,在极低的浓度下便能引起药理效应。可饱和(),受体数目相当有限。作用于受体的药物有明确的构效关系很多药物受体其实就是神经递质、激素和自身活性物质的受点,起调节生理功能作用。第70页/共84页药物和受体的相互作用由于引起效应的差异而分为:1.受体激动药2.受体拮抗药3.部分激动药各类型药物和受体的相互作用分述如下(一)受体激动药 受体激动药(agonist,DA)能和受体(R)结合,结合后(DA R)能引起效应。效应 (1)第71页/共84页受体激动药的效应公式推导 效应(1)()()()按质量作用定律:第72页/共84页受体激动药的效应与KD从(4)可见:当DA=0时,E为0,当DAKD时,EEmax,激动药作用达最大效能。故从式(4)可理解药物量效曲线形状。当E=50%Emax时,即ED50时,KD=DA。在数值上相当于半数效量。在进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药物和受点结合实验时,常对受体动力学基本公式(3)进行坐标转换处理数据,可将受体结合曲线改变为直线关系,以便计算KD。第73页/共84页图1-6 放射性配体和受体结合曲线的直线化(五种直线化方法之中的两种)、双倒数作图求配体和受体结合的解离常数(KD)、Scatchard作图求配体和受体结合的解离常数(KD)。第74页/共84页(二)竞争性阻断药(competitive antagonist,DC)竞争性阻断药指能与激动药互相竞争与受体结合,但缺乏激活受体的内在活性(=0),本身不能引起效应的物质。如(5)所示:第75页/共84页受体阻断药对激动药量效曲线的影响图1-7:A、竞争性阻断药对激动药量效关系曲线影响。B、非竞争性阻断药对激动药量效关系曲线影响。箭头表示当阻断药浓度增加时,激动药量效曲线的移动方向(注意:的变化)KDKD*NKD第76页/共84页当增加激动药的浓度对抗竞争性阻断药的作用而维持激动药效应不变时:(省略)则移项并取对数:()()设:()第77页/共84页竞争性阻断药从公式可见,当需加倍激动药剂量拮抗竞争性阻断药的作用时,才能维持效应,此时竞 争 性 阻 断 药 的 摩 尔 浓 度 的 负 对 数(-logDc)称为pA2,pA2在数值上等于pKI,反映竞争性阻断药和受体的亲和力,其数值越大,拮抗作用越强。inhibitor当x=2时,第78页/共84页非竞争性阻断药(noncompetitiveantagonist,DN)非竞争性阻断药多以键能较高的共价键与受点结合,结合后解离很慢或是不可逆转,使能与激动药结合的受点数量减少。结果表现为量效曲线高度量效曲线高度(Emax)下降下降,见示意图。但非竞争性阻断药与剩余的R结合动力学不变,即不改变激动药的KD。KD第79页/共84页部分激动药与激动药部分激动药的特性介乎在激动药和竞争性阻断药之间。它和受体虽有亲和力,但激动受体引起效应的能力微弱(01)。部分激动药和激动药共存时的效应为:当Dp 为定值时,r值随DA 增加趋向于1,接近激动药的最大效应;但当DA为定值时,r值随Dp增加趋向于p,其函数图见以下示意图。第80页/共84页部分激动药和激动药的相互作用激动药浓度(对数刻度)示意图:在低浓度时,激动药和部分激动药的作用协同,但在高浓度时,激动药和部分激动药的作用相互拮抗。部分激动药对激动药量效关系曲线的影响;无部分激动药存在时激动药量效关系曲线;加入低浓度部分激动药时激动药量效关系曲线;加入高浓度部分激动药时激动药量效关系曲线;第81页/共84页部分激动药和激动药的相互作用示意图:预先加入激动药对部分激动药量效关系曲线的影响。无激动药存在时部分激动药量效关系曲线;加入低浓度激动药时部分激动药量效关系曲线;部分激动药浓度 logC加入高浓度激动药时部分激动药量效关系曲线加入更高浓度激动药时部分激动药量效关系曲线。表示部分激动药浓度增加。第82页/共84页分析量效曲线等内容最小有效剂量(minimal effective dose)最大效应剂量(maximal effective dose)半数致死剂量(LD50)/半数有效量(ED50)最大效能(maximal efficacy)最小毒性剂量(minimal toxic dose)最小致死量(minimal lethal dose)思考:临床用药要获得治疗高效、低毒效果需要给予的剂量范围。第83页/共84页感谢您的观看!第84页/共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