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山碧山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pdf
外山碧山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永春县外山乡碧山水库管理处 二六年九月 1目 录 1 总 则.-1-1.1 编制目的.-1-1.2 编制依据.-1-1.3 工作原则.-1-1.4 适用范围.-1-2 概况工程.-1-2.1 流域概况.-1-2.2 工程基本情况.-2-2.3 水文.-2-2.4 工程安全监测.-2-2.5 汛期调度运用计划.-3-3 发突事件危害性分析.-3-3.1 重大工程险情分析.-3-3.2 影响范围内有关情况.-3-4 险监测与报情告.-3-4.1 险情监测和巡查.-3-4.2 险情上报与通报.-3-5 险抢护情.-3-5.1 抢险调度.-4-5.2 抢险措施.-4-5.3 应急转移.-4-26 应急保障.-5-6.1 组织保障.-5-6.2 队伍保障.-5-6.3 物资保障.-5-6.4 通信保障.-6-6.5 其它保障.-6-7 应预启动与结急案束.-6-7.1 启动与结束条件.-6-7.2 决策机构与程序.-6-8 附表-6-31 总 则 1.1 编制目的 编制应急预案是为了提高水库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切实做好水库遭遇突发事件时的防洪抢险调度和险情抢护工作,力保水库工程安全,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减少损失。1.2 编制依据 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技术规范、规程和经批准的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1.3 工作原则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体现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全力抢险、力保水库工程安全的原则。1.4 适用范围 1.4.1 水库遭遇的突发事件是指水库工程因以下因素导致重大险情:1、超标准洪水;2、工程隐患;3、地震灾害;4、地质灾害;5、上游水库溃坝;6、上游大体积漂移物的撞击事件;7、战争或恐怖事件;8、其它。2 概况工程 2.1 流域概况 2.1.1 碧山水库,位于永春县外山乡乾溪村,坝址地处晋江东溪上游的支流外山溪上,主河道长度 16.1km,平均坡降为 12.32%,多年平均降水量 1600mm,水库总库容 64m3,属小(二)型水库。碧山水库于-1-2002 年 11 月动工,2003 年 10 月竣工,装机 500kw,多年平均发电量 186.2 万kwh,工程总投资 253.67 万元。2.2 工程基本情况 2.2.1 电站主要建筑物由拱坝、压力隧洞、压力钢管、厂房和升压站组成。大坝采用c15 细骨料混凝土砌块石,最大坝高 18.6m,坝顶弧长 67.65m,总库容 64 万m3,有效调节库容 22.0 万m3。水流经 722.0m长的有压隧洞后,再由长 76.71m直径1400 的压力钢管向机组供水。电站设计水头 27.0m,设计流量 2.50m3/s,安装二台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HLA153-WL-50、SFW205-8/850),装机容量为 2250KW。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 186.2 万 kmh。装机利用小时数 3700H。工程总投资253.67万元,单位千瓦投资5073元,单位电能投资1.36元/kwh,投资回收年限 7.20 年。工程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3 水文 2.3.1 外山乡海拔在 240280 米,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年最高气温 36,最低气温-4,多年平均降雨量 1600mm,雨季多集中在 38 月,平均湿度 80%。所以,气候呈冬冷夏凉特点。根据电站的集雨面积 54.3 km2,水头为 27.0m。2.3.2 径流计算。本流域的多年平均降雨量 1600 mm,本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为 890 mm。年径流变差系数Cv=0.35,Cs=2Cv.经统计,其多年平均流量为 1.542m3/s.本电站的三个代表年的设计径流成果见下表.坝址处设计年径流成果表 特征值 代表年 年径流深(mm)年径流总量(万m3)年径流量(m3/s)丰水年(P=10%)1308.30 7104.07 2.252 平水年(P=50%)854.40 4639.39 1.471 枯水年(P=90%)525.10 2851.29 0.904 2.4 工程安全监测 2.4.1 水库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度,专人值守,对大坝正常运行各方-2-面技术参数进行安全监测。2.5 汛期调度运用计划 2.5.1 水库汛期调度严格按照县主管部门批准的计划运行。3 发突事件危害性分析 3.1 重大工程险情分析 3.1.1 拱坝开裂的主要原因是水库低水位时的气温骤降,因温度应力超负荷引起的。由于砌石拱坝一般不设结构缝,多采用均匀上升、层层封拱的施工方法,设计计算考虑的封拱温度一般低于多年平均值,而夏季施工时,混凝土的入仓温度及封拱温度较难控制,造成实际温降应力大大高于计算值。许多经历夏季施工的砌石拱坝在第一个冬季后就有不同程度的开裂。如果拱坝出现较大拉应力主要出现在水库水位较低时,拉应力较大区域也主要分布在大坝上部两岸拱端,一般不致引起较大渗漏。当库水位较高时,在外荷作用下,拱的内力以压为主,有的小裂缝还会在水压力作用下会自行闭合。坝体开裂后形成的二次拱,也会阻止裂缝的发展。因此单纯由温度应力造成的裂缝危害性并不大。3.2 影响范围内有关情况 3.3.1 水库库容 64 万 m3,下游涉及东关镇外碧村人 1200 多人,防洪保护人口 0.2 万人,耕地 800 亩。4 险监测与报情告 4.1 险情监测和巡查 4.1.1 水库实行工程险情监测、巡查制度,专人值守,重点监测大坝渗漏和裂缝险情,每日巡查。对发现的险情,无法立即处理的及时上报派技术员进行处理,能立即处理的可先处理后汇报。4.2 险情上报与通报 4.2.1 发生险情后,大坝管理人员必须快速向乡防汛抗旱领导组及乡政府值班室报告紧急情况。有关人员到达现场后,必须在第一时间,将险情的时间、地点、性质、现场动态及现场联络员的姓名、职务、-3-联系方式等情况报告乡防汛抗旱领导组及乡政府值班室。现场联络员应随时了解现场动态,及时报告现场指挥和处置情况。还应对排险除险过程和善后处理情况进行连续、深入、全面续报。5 险情抢护 5.1 抢险调度 5.1.1 根据水库发生的实际险情,确定水库允许最高水位及最大下泄流量,实施合理调度方案。具体由水库直接负责人实施执行指挥调度。5.2 抢险措施 5.2.1 对裂缝规模较大,且已形成通缝的拱坝,为防止拱坝应力重分配后出现局部应力恶化,出现新的裂缝,必须对裂缝进行必要的修补。修补时间应在冬季气温较低时进行,否则冬季仍有可能会拉裂张开。修补方法借鉴拱坝裂缝修补成功经验实例,采用先补后灌的施工方法进行修补。通过防渗,防止裂缝因射水而扩张;通过内部补强灌浆,恢复拱坝拱向承载条件。具体方法简述如下:先沿裂缝开槽,在开好的槽上骑缝布设灌浆管,间隔 1.0m1.5m 左右。在上游面裂缝中嵌入 GBW 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再用聚合物柔性砂浆将槽封闭,下游槽埋设灌浆管后,直接用聚合物柔性砂浆封槽。封槽后 23 天,对裂缝进行灌浆处理。灌浆水泥浆液中掺入适量微膨胀剂,使浆液在硬化过程中产生微膨胀以补偿水泥的收缩效应,提高与被灌体的粘结抗渗性,从而恢复坝体的整体性。灌浆压力为 0.2MPa。灌浆顺序为:先上游缝后下游缝,自下而上进行灌浆。5.3 应急转移 5.3.1 乡防汛抗旱领导组统一领导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具体组织乡和村组在发现水库险情后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如降雨监测、预警、人员转移和抢险等工作。转移遵循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人员后一般人员的原则,以集体、有组织转移为主,因地制宜地采取集中、分散等安置方式,以“不死人”为前提,力争减少损失。5.3.2 当发现警戒险情时,领导组成员应深入险区和电话传递告示警戒险情,并做好群众思想上、组织上的转移准备,做到家喻户晓。当-4-出现危险险情时,一方面要深入险区做危险警报传播,而且还必须动用广播、敲锣等更有力的传播媒介作大范围的危险警报传播,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另一方面,遵循转移原则及时组织水库下游受威胁地区的群众立即向较高的安全地带转移。应及时通知湖洋镇防汛抗旱领导组,采取相的应急处理措施。通知下游两个电站的值班员工及时撤离电站,并向后山安全地带转移。防汛抗旱领导组应根据不同险情,立即调动人力物人和技术,尽最快速度给予排除。待险情确已排除后,再上山发布险情警报解除信息,组织宣传人们鼓起精神,重建家园,并发放救灾物资,予稳定群众们的情绪,守库人员仍必须坚守岗位,密切监视水库的雨、水、工情等,准备随时汇报汛情。6 应急保障 6.1 组织保障 6.1.1 成立乡防汛抗旱领导组,负责全乡防汛抗旱、抗洪抢险救灾的指挥调度工作。领导组组长由乡长担任,乡党委副书记、人武部长、乡党委秘书、分管副乡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各村委会、乡直各有关单位、乡政府各科室的负责人组成。领导组下设办公室(简称“乡防汛办”),负责全乡防汛抗旱的日常管理工作。根据防洪法规定,防汛抗洪工作实行各级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我乡防汛抗灾工作由乡长负总责,分管副乡长具体抓防汛抗旱工作,各部门、本单位负责人为第一防汛责任人,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6.2 队伍保障 6.2.1 防汛抢险应急分队由基干民兵等组成,通过行政手段,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人员,并登记造册。明确召集人、联系方式、集结时间、抢险任务、具体位置。防汛抢险应急分队负责人接到任务后,必须在汛前到指定地点现场察看,熟悉地形和路线,同时组织抢险救灾、救生培训与演练,提高实战能力。6.3 物资保障 6.3.1 根据实际需要,汛前储备一定数量和品种的防汛抢险救灾物-5-资,主要是土、沙、石料、木料、编织袋、麻袋、防汛专用照明设备、救生衣等。储备物资存放于乡政府和工程管理单位。乡供销联社对储备防汛物资给予支持配合。6.4 通信保障 6.4.1 电信部门应确保抗洪抢险救灾期间的通信畅通,及时提供临时应急通讯设备。6.5 其它保障 6.5.1 由乡卫生院负责,建立村级医疗单位、卫生防疫、医药器械和药品动态数据库,明确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机构的资源分布、救治能力和专业特长等,保证灾区应急需要。由乡派出所负责,建立抗洪抢险救灾应急状态下维护治安秩序应急机制,包括警力集结、布控方案、执勤方式和行动措施等。由乡财政所负责,制定抗洪抢险救灾经费管理制度,明确经费来源、使用范围、数量和监督管理措施,并保障应急状态时财政应急经费的及时调拨使用。各级各部门必须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宣传单等媒体,做好抗洪抢险救灾各阶段宣传工作。7 应急预案启动与结束 7.1 启动与结束条件 7.1.1 应急预案的启动与结束视实际险情程度不同而定。7.2 决策机构与程序 7.2.1 乡防汛抗旱领导组为启动和结束应急预案的决策机构,按规定预案程序实行。-6-8 附件 表表 1 水库通讯联络表水库通讯联络表 水库名称 外山碧山水库 管理单位 福建省永春县外山碧山水库电站通信地址 福建省永春县外山乡碧山水电站 邮政编码 362606 联系人 李文伟 电 话 0595-23711999 13805939018 主管单位 永春县水利局 通信地址 永春县桃城镇留安路 105 号 邮政编码 362600 联系电话 0595-23882447 传 真 0595-23894190 值班电话 0595-2388253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