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育成中心营运效率之评估与验证-资料包络.pdf
1創新育成中心營運效率之評估與驗證-資料包絡分析法(DEA)之應用 研 究 生 黃國 實踐大學企業管研究所 指導教授 洪鉛財 實踐大學企業管研究所 文摘要 文摘要 國內育成中心絕大部分接受中小企業處補助,在補助款總額未有增長,而受補助育成中心所增加情況下,績效評估模式有效性成為重點。以績效評估檢視現中小企業處對育成中心之績效評估模式,在指標屬性上雖已考慮相對性與絕對性之比重,在模式取向上雖已加入 質性與化,然就政府資源運用之策目標看,現育成中心績效評估模式並未顧及效性取向,而引發本研究之動機。本研究以廣泛用於組織營運效性評估的 DEA 方法為分析工具,並以 92、93 持續受中小企業處補助的 50 所育成中心為研究對象,分析據為當訪視之化績效據,資源具相當高之效。分析程序上,本研究以因素分析歸納出投入產出因子關鍵構面,再檢定其投入產出因子相關性以建 DEA 投入產出模式,而後進DEA 之營運效運算、規模報酬及用差額變分析提供其改善建議。爲驗證所建之投入產出模式有效性,本研究以魏氏無母統計法證明 9293 各育成中心營運效性名次無顯著改變,以支持提出之 DEA 模式具備內部有效性;另證明育成中心效性名次與現使用之質並模式之名次無顯著改變,以支持提出之 DEA 模式具備外部有效性。本研究經嚴謹之 DEA 分析程序,從模式建、資處到模式有效性之驗證,所得之結果對於將效性取向加入質性、化取向之現績效模式,增加績效評估模式有效性甚具考價值,而差額變分析之結果亦可供育成中心提升營運效之考。整體而言,從績效評估作業或改善育成中心營運效,本研究之結果堪為中小企業處評估採用,納為育成中心管作業之一環。2關鍵字:創新育成中心、績效評估、營運效、DEA、差額變分析 與中小企業之關性 與中小企業之關性 對政府補助的育成中心進績效訪視是中小企業處的重點工作,對育成中心也是大事,因為訪視結果決定是否能於下一續獲補助及補助額多寡,而其關鍵即在於績效模式及訪視作業之有效性。中小企業處於 92 在傳統的訪視委員質性評估成績外另加入化績效成績,以彌補委員主觀評估之或有缺點,惟以績效評估檢視現中小企業處對育成中心之績效評估模式,除兼顧相對性與絕對性之比重,質性與化並計,然就政府資源運用之策目標看,並未顧及效性取向。本研究經由嚴謹之 DEA 分析程序所得之 DEA 績效模式,內部穩定性驗證及外部與現績效模式比較驗證,證實可將效性取向加入質性、化取向之現績效模式,具體提高績效評估模式有效性,堪為中小企業處績效評估機制考採用。3壹、緒言 壹、緒言 育成中心提供初創者在創業期間所需之運作空間、商業服務、技術支援與政協助,讓擁有技術的創業主或剛成之公司在創業初期能有效減低營運成本以及風險,並協助新創或擁有技術之企業發展與成長,提高創業成功之機(賴杉桂,2002,袁建中,2001)。過去中小企業處對各育成中心進績效評估,皆係由訪視委員或專家學者進,為考慮客觀及公平性,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於 2003 開始加入化指標,使育成中心績效衡採質/並計雙軌並機制,確保專業性,然而政府在每公共預算有限,而育成中心所增加的情況下,如何達到經費有效運用即為績效考核制的另一項重點。國內中小企業育成中心績效評估制仍有足之處,因其未考資源運用效,另於 92、93 所實之質/並重雙軌制,在化指標方面分為絶對指標值及相對指標值,對於規模大小同之育成中心仍有爭議之處,且於一般上在質化評估過程中產生評估結果偏高或偏低,看出相互間績效差程;同時月效果、評者個人因素偏誤,過寛或過嚴的標準等等,亦可能影響評估之客觀及公平性。故本研究以資包絡分析法(DEA)分析台灣育成中心資源運用效,此法可避免人為主觀因素干擾亦可同時處多項產出及投入項且無須預設權重,可強化現考核機制之客觀及公平性,期望透過本研究成果能達成下幾點目的:一、提供政府一套客觀公正的績效評估模以評估創新育成中心之績效。二、針對創新育成中心實營運效評估,並期望未將其納入現績效評估機制,強化政府考核時之客觀公平性。三、獲得個別育成中心規模報酬型,並用差額變分析提供改善方向。四、營運效較佳之育成中心經營模式可作為其他經營績效較弱之借鏡,並使國內育成中心之經人掌握經營效提昇之道。並可提供經營績效較弱之育成中心其改善方向及資源配置策。4貳、文獻探討 貳、文獻探討 一、資包絡分析法之緣起 早期經濟學大多以預設的生產函求得生產可能曲線,以評定組織的生產;而於 1957 Farrell 透過學規劃法,以非預設生產函代替慣用的預設生產函求出效前緣曲線,且依此曲線評估受評單位的技術與價格效。但 Farrell 模式之評估僅限於單一產出情況,使用上有其限制,因此於 1978 Charnes,Cooper與 Rhodes(CCR)根據 Farrell 的效評觀,提出固定報酬下多項投入及多項產出之多元評估準則環境,並將之定名為資包絡分析法 DEA(Date Envelopment Analysis)。二、現育成中心績效評估與現況 國內之育成中心的發展己由 1997 的 9 所成長至 2004 的 82所,截至 2004 受中小企業處補助設之育成中心為 71 所,其中大專院校 65 所、財團法人 11 所、政府型 6 所及民營型 3 所。而在培育新創企業家方面,截至 2004 3 月,前述 71 所中小企業補助之育成中心之進駐企業已達 817 家,國內育成中心絕大部分接受中小企業處補助,在補助款總額未有增長,而受補助育成中心所增加情況下,績效評估模式有效性成為重點。過去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對各創新育成中心進績效衡時,皆係由訪視委員或專家學學者進,爾後為使績效評核具公平及客觀性,經濟部於 2003 育成績效考核模式加入化指標,使育成中心績效衡採質/並計雙軌並機制,但以績效評估檢視現中小企業處對育成中心之績效評估模式,在指標屬性上雖已考慮相對性與絕對性之比重如下表 2.1,在模式取向上雖已加入質性與化,然就政府資源運用之策目標看,現育成中心績效評估模式並未顧及效性取向。表 2.1 93 指標內容比重分析 資源:本研究整 化指標 構面 相對指標 個 佔構面 比重(%)絶對指標 個 佔構面 比重(%)總個 中心要件 4 100%0 0%4 培育業務 2 40%3 60%5 企業成效 4 50%4 50%8 母體互動 0 0%4 100%4 總 和 10 190%11 210%21 5另進一步探討指標型佔其構面比重分析,每個構面其所包含之相對與絶對指標個同所佔百分比亦有所差,然而對規模大小同之育成中心造成公現象,規模小的組織偏好相對指標較公平,規模大者則偏向絶對指標可衝,故整個績效評估未考效性,然而能在有限的資源下,以相同投入達到最大產出,資源運用效才能充份發揮,績效呈現亦能加完善。三、績效評估 績效評估與管 制對政府機構影響層面之重點內容可包括下幾點(吳安妮,2000):1.資源分配之合化:績效評估與管制會促進政府單位預算的合分配,將預算分配多一點給績效佳之單位,此僅公平且達到真正之激效果。2.建計劃之優先次序:政府單位所推動之計劃相當多,在資源有限之情況下,在考慮政策問題的前提下,能依各計劃之可能績效決定其優先次序,將能促進各項計劃之有效運作及其績效之達成。3.促進組織效及效果性:為促進組織之生產,尤其對公務機關而言,在政府資源越越少之情況下,能有效地運用績效評估與管制的話,則甚促進組織效及效果之達成。4.改進決策品質及服務品質:公務機關每天得從事少的決策,同時也從事少的服務工作,能有效地設計績效評估與管制,則促進決策品質之提升及服務品質之提高。目前許多有效的績效評估系統常具備一些共同的特性,可用衡一套績效評估系統的有效性,這些特性包含(Beamon,1999):1.包容性(inclusiveness):能涵蓋所有相關方向的評估方法。2.多方面性(universality):6績效評估系統能在同的作業情況下做比較。3.可測性(measurability):需要的資是可以測的。4.一致性(consistency):評估系統能與組織整體目標一致。績效評估包括測和評價部份,測著重定分析(化),而評價著著重定性綜合(質化分析),績效評估必須透過多重觀察與綜合評,方能提高評估的準確性。評估過程雖無法達成百分之的準確性,但是有相關據為佐證資,能獲得客觀、公正的評估結果(弘輝、吳瓊治,2004)。綜合以上相關文獻分析本研究認為,現中小企業育成中心績效評制為求公平、客觀而加入化指標實質/並重雙軌制,然而在化指標評分方面分為絶對指標與相對指標對規模同之育成中心有其弊,且於一般上在質化評估過程中產生評估結果偏高或偏低,看出相互間績效差程;同時月效果、評者個人因素偏誤,過寛或過嚴的標準等等皆會影響評估之客觀及公平性。故本研究建議現評制輔以資包絡分析法(DEA)分析,此法可同時處多項產出與投入且無須預設權重亦可除去人為干擾,衡國內育成中心營運效並改善資源配置效,期能將有限資源發揮最大效用。、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本章總共分成三部份,第一部份介紹研究範圍,包括研究對象、研究期間,與資蒐集;第二部份投入、產出因子選取;第三部份為研究設計,包含介紹實證研究所用的統計方法。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實質/並機制之 92、93,且成滿二並續二獲得政府補助之 50 所創新育成中心。本研究評估資源乃由育成協調中心會同中小企業協會蒐集完整 92、93 18 月育成中心訪視化績效有效指標之定義據,使研究成果具備客觀公正以將做為政府評估育成中心績效 7考並強化中心營運效。二、投入、產出因子選取 本研究據國內現育成中心績效評估之化指標為主,且經由專家學者研究明選取 92、93 皆為有效之化指標後,再將相關之重要評估因子納入研究中,初步選取投入因子包括輔導專家顧問投入程、經費投入、專業諮詢總次、政支援總次、廠商招商推廣場次、產品發表辦場次、產品展廠商家,產出因子包括取得政府相關補助獎額、取得政府相關補助獎項件、協助廠商取得專研發成果件、企業回饋家、技術移轉件、產學(研)合作案。再以因素分析取得關鍵要素。三、研究設計 本研究以因素分析、相關檢定、CCR、BCC 模式、規模報酬、差額變分析及敘述性統計與無母魏氏符號檢定,評估創新育中心營運效並驗證現育成績效衡模式,以因素分析歸納出投入產出因子關鍵構面,再以相關性檢定投入產出因子相關性;以 CCR、BCC模式評估 50 所創育成中心營運效,並分析育成中心資與效關係,最後探討個別育成中心規模報酬型及用差額變分析提供其改善建議 肆、實證結果分析 肆、實證結果分析 本研究以 Frontier analyst professional 軟體,執營運效實證分析,成果內容涵蓋各別育成中心之整體效、純粹技術效與規模效,研究期間為 92、93,研究單位共 50 所創新育成中心。為求保密原則育成中心以代號 A1A50 表示,此章內容順序如下:一、模式建構,二、DEA 效值分析,三、現育成中心績效模式驗證,四、規模報酬與差額變分析。一、模式建構(一)因素分析 本研究將七項投入變及項產出變用統計軟體 SPSS 做因素分析,首先先對投入變及產出變進 Bartlett 球形檢定,其投入產出變卡方值各高達 80.032、64.405 而對應之 P 值皆為 0.000 相當顯 著,且 經 Kaiser(1958)的 抽 樣 適 合 衡 出 的 KMO(Kaiser-Meyer-Olkin)值分別為 0.634、0.661,此值低於 0.5 則 8可接受,綜合以上所述本研究之投入與產出變皆適合進因素分析。本研究以 SPSS 軟體因素分析投入、產出成果及考現中小企業育成中心化指標構面將其因素命名方式明如下表 4.14.2:4.1 投入/產出變項因素特徵值及積解釋變 因素編號 特徵值 解釋變(%)積解釋變(%)因素一 2.191 25.741 25.741 因素二 1.292 20.499 46.240 投入變項 因素三 1.084 19.002 65.242 因素編號 特徵值 解釋變(%)積解釋變(%)因素一 2.235 31.779 31.779 產出變項 因素二 1.013 22.351 54.131 資源:本研究整(依 Kaiser(1960)原則保特徵值大於 1)4.2 投入/產出變項因素命名 因素構面 因素命名 構面項目 一 中心推廣 廠商推廣、產品發表場次、產品發表家。二 中心業務 輔導專家顧問投入程、專業諮詢總次。投入變項 三 經費政 經費投入(中心自籌款、企業配合款、政府補助款)、政支援總次。因素構面 因素命名 構面項目 一 企業成效 取得政府相關補助獎額、取得政府相關補助獎項件、協助廠商取得專研發成果件、技術移轉件。產出變項 二 母體互動 企業回饋家、產學(研)合作案。資源:本研究整 經由上述分析整,可得知三項投入因子(中心推廣、中心業務、經費政)與二項產出(企業成效、母體互動)。(二)投入、產出相關分析 本研究以 Pearson 相關分析驗證投入、產出因子之間是否具有相關性,主要目的是用以反應研究變之間關係的密程,主要是相關係 r,相關係的取值在於-1 和+1 之間,為 0 則為完全無相關。9表 4.3 92、93 投入、產出因子相關性分析 產出 投入 企業成效 母體互動 中心推廣 .333*.189 中心業務.239*.019 經費政.243*.118 註:*.具有 P0.01 的顯著水準;*.具有 P 0.9)A01,A15,A21,A24,A29,A32,A38 7 家 邊緣非效單位(0.9 CCR 值 0.8)A04,A07,A09,A10,A17,A22,A23,A34,A36,A41,A43,A45,A47,A48,A49,A50 16 家 明顯非效單位(CCR 值 0.9)A02,A15,A16,A19,A20,A24,A26,A31,A34,A38,A40,A43,A44 13 家 邊緣非效單位(0.9 CCR 值 0.8)A01,A03,A07,A08,A10,A11,A13,A17,A22,A23,A25,A28,A29,A30,A33,A35,A36,A37,A41,A42,A49,A50 22 家 明顯非效單位(CCR 值 0.8)A04,A05,A06,A09,A12,A14,A18,A21,A27,A32,A45,A46,A47,A48 14 家 資源:本研究整 歸納上表 4.4 續二績效表現較佳者為 A15、A24、A38,可做為其餘未達營運效育成中心改善標準,另續二皆為明顯非效單位者共 7 家,應即改善其營運績效避免資源配置當。而值得主管機關感到欣慰的是就二之平均營運效而言有明顯的改善及進步。(二)BCC 技術效與規模效分析 於前述 92、93 CCR 模式分析中得知僅有三家達整體效值為1,其餘的衡單位均未達整體效,以此分析成果故可就其無效原因探討:純粹技術無效、規模無效或者純粹技術無效加規模無效所造成,BCC 模式為純粹技術效值,值為 1 者達到最佳效,意即有效運用投入要素達到產出極大化,值愈小則較佳。而規模效(CCR/BCC=規模效)係衡在效前緣上的組合,其規模報酬的況,意即是否為最適生產規模,評估值為 1 者達到最佳效,值愈小則愈需要改善。92 育成中心達純技術效值 1 者為共有 10 家。未達純技術效者為 41 家。92 育成中心達規模效值 1 者僅 1 家。未達規模效者為 49 家。93 育成中心達純技術效值 1 者為共有 11 家。93 育中心未達純技術效者為 39 家。最後歸納續二皆達純技術效僅有A10、A22,意即此受評估之育成中心有效的運用各投入要素以達到產出極大化。另無任何一家評估單位續二皆在最適規模下生產,值得檢討改進。11三、DEA 績效模式有效性驗證 本研究為驗證此模式有效性,及探討育成中心資與效之關係,故本節分二部份探討,第一部份以內部驗證及外部驗證二大方向進模式有效性探討,上二育成中心績效成績應有顯著性劇變動,故以內部驗證方式分析績效變動結果,然而為進一步驗證此模式之有效性,藉由官方所提供之 92、93 質/成績評分排序與本研究所評估之效成績進模式驗證,亦使模式具可靠。第二部份則為育成中心資與效性關係分析,並以無母統計及 One Way ANOVA、T 檢定分析之,茲將驗證成果分述如下:(一)內部驗證 以 無 母 檢 定 方 法-魏 氏 檢 定(Wilcoxon test for paired observations)檢定 92、93 效成績排序名次,驗證此評估模式是否具有穏定性,分述如下:表 4.5 92、93 效成績排序分析 93 名次-92 名次 個 等級平均 等級總和 Z 檢定 顯著性(雙尾)93 名次-92 名次 負等級 正等級 等值結 總和 24a26b 0c 5024.29 26.62 583 692-.526d.599 資源:本研究整 a.93 名次92 名次 c.93 名次=92 名次 d.以負等級為基礎 表 4.6 92、93 名次變動幅分析表 動名次 所 動名次 所 動名次 所 05 13 所 1823 5 所 3641 1 所 611 14 所 2429 5 所 4247 0 所 1217 6 所 3035 6 所 4850 0 所 資源:本研究整 經由上表 4.5 整可看出,92、93 效成績排序名次,P 值=0.5590.05並無顯著性差,而名次變動幅於017名內者達66%。12(二)外部驗證 本研究以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所提供之 92、93 創新育成中心質/成績評分排序與效成績進相互驗證,分析程序以為主,驗證每個下質與個別成績、質總成績評分排序與本研究所評估之效評估成績排序有無顯著性差並將成果分述如下表4.7:表 4.7 92、93外部驗證分析表 成績別 等級型 等級平均 Z 檢定 顯著性 負等級 29.45 質化 正等級 13.00-4.650.000 負等級 24.45 化 正等級 25.41-.985.325 負等級 23.80 92 質總和 正等級 25.98-.886.376 負等級 29.22 質化 正等級 18.89-2.873.004 負等級 27.24 化 正等級 23.76-.420.674 負等級 22.07 93 質總和 正等級 28.59-.164.870 註:*.具有 P0.05 的顯著水準 資源:本研究整 綜合上述 92、93 內部與外部驗證分析可得知,僅有質化成績與效評估排序有顯著差,因由訪視委員所衡的成績與化成績本身亦存在相性且較為主觀,故實務上與化成績為互補,而在內部驗證方面二之整體效評分排序並無顯著性差;外部驗證則二之化成績、質總成績和效評估評分排序相互比較,無顯著性差,意即此效評估模式具有穏定性且會造成整體評結果劇變動,故本研究模式建構成果,可供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未納入績效考核當中。(三)育成中心限與效性關係分析 本研究欲探討育成中心資與企業成效及效的相關性,解育成中心設資是否顯著影響營運效的表現,茲將分析結果明如下表:13表 4.8 資與成效效相關分析 92 企業成效 92 營運效 93 企業成效 93 營運效 設資.153-.037-.001-.018 註:*.具有 P0.01 的顯著水準;*.具有 P0.05 的顯著水準 資源:本研究整 經由上表 4.8 可看出資對於企業成效無顯著相關,亦與我們所得之企業成效產出變相互驗證,企業成效因子構面所包含之多個變皆與設資無相關較受育成中心設資所影響,另外由表中得知資與營運效無顯著相關,此結果與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期望消弭育成中心設資對績效之影響目標一致。四、規模報酬與差額變分析 本研究可由資包絡分析法模式中,分析出各受評估單位是處於何種規模報酬階段,規模報酬型可區分為固定規模報酬、遞增規模報酬、遞減規模報酬三種。經由整 92、93 規模報酬分析發現二規模報酬型皆有固定、遞增、遞減三種,然而續二皆為規模報酬遞減之育成中心共有 22 家,意即應調整縮減其投入項目,以達最適規模,值得主管機關警惕。另於 92、93 共有 5 家處於遞增階段,應稍加投入即可有較大產出,而續二皆處於最適規模者僅有二家。另本研究差額變分析係針對具效之 DMU,在營運資源使用上提供其具體之改善方向與幅,本研究以 CCR 模式運算差額變,就分析結果,出現在投入項的差額變表示投入資源過多,因此應予以減少;而出現在產出項的差額變表示產出項仍有增加的空間,應該繼續努,以達到相對有效之境界。因資包絡分析法產生的效前緣是以實證求得,因此以所得到的差額變作為改善的考,是具有相當的可性,將無效單位的各項投入依差額變值進縮減,各項產出依差額值進擴增,可使無效單位移到效前緣上。由差額變分析出 92 資源達最佳運用效者為 A15,以 92 整體改善方向看,有高達 37 家之育成中心在中心業務及中心推廣投入要素,皆需同時縮減其投入,而經費政方面則僅有 10 家需縮減投入。茲以 93 整體改善方向觀之,中心業務及中心推廣二者皆需縮減之家僅有 5 家,於 92 相比有大幅明顯改善,值得主管機關 14欣慰,而在經費政方面則增至 19 家需縮減其投入,可於經費方面有運用無效之虞,而最後於產出方面改善策,以二整體看皆需增加其產出,以達資源運用最佳態。伍、結 伍、結 本研究從上述各項實證分析中,將結分為效分析與模式驗證二點:(一)效分析:目前國內育成中心的整體營運效大致呈現出明顯進步的況,於研究中亦發現到在中心業務與中心推擴二項投入要素,有明顯的改進空間,應思考當我們投入大的專家顧問及人才培訓、技術服務等等項目是否能發揮效用,而在廠商推廣方向亦是如此,經營者應將廠商產品發表或展場次加強質的控管,避免以取勝而未能將資源有效運用,其次,於經費政投入的部分,由本研究可看出 92、93 皆有育成中心需縮減此項投入,可知於經費政資源未能有效運用,能規劃好最佳的使用方式及徹底強化管資的運作,相信對整體的營運績效會有顯著的改善。(二)模式驗證:本研究以無母統計進內外部驗証 92、93 育成中心之營運效與現中小企業質/並重績效考核制於績效排名上有無顯著差,最後結果得知二之整體效排序並無顯著差,可得知本研究所建構之 DEA 績效模式之穏定、客觀、有效性,可供政府評估育成中心績效時在質性、化取向上另加入效性取向之考。另一面,而由外部驗證顯示二質化成績與效成績有顯著性差,乃印證於評估過程中,訪視委員的質性觀點與效成績具有相性,可互補使評估機制加完整;另外進一步驗證獲知二化成績、質總成績與效成績並無顯著性差,此結果加強化並佐證本研究所建構之 DEA 績效模式之有效性。、實務貢獻、實務貢獻 對政府補助的育成中心進績效訪視是中小企業處的重點工作,對育成中心也是大事,因為訪視結果決定是否能於下一續獲補助及補助額多寡,而其關鍵即在於績效模式及訪視作業之有效性。15中小企業處於 92 在傳統的訪視委員質性評估成績外另加入化績效成績,以彌補委員主觀評估之或有缺點,惟以績效評估檢視現中小企業處對育成中心之績效評估模式,除兼顧相對性與絕對性之比重,質性與化並計,然就政府資源運用之策目標看,並未顧及效性取向。本研究經由嚴謹之 DEA 分析程序所得之 DEA 績效模式,內部穩定性驗證及外部與現績效模式比較驗證,證實可將效性取向加入質性、化取向之現績效模式,具體提高績效評估模式有效性,堪為中小企業處績效評估機制考採用。另以 DEA 分析育成中心資源運用效,此方法可避免人為主觀因素干擾,亦可同時處多項產出及投入項且無須預設權重,可強化現考核機制之客觀及公平性:而差額分析之結果,營運效較佳育成中心之經營模式可作為其他育成中心之借鏡,並使國內育成中心之經人掌握經營效提昇之道。亦可提供經營績效較弱之育成中心其改善方向及資源配置策。整體而言,從績效評估作業或改善育成中心營運效,本研究之結果堪為中小企業處評估採用,納為育成中心管作業之一環。考文獻 考文獻 弘輝、吳瓊治(2004),提昇績效評估可靠品質之探討,品質月刊,頁9495。吳安妮(2000),公務機關實施平衡計分卡及績效評估及管制之探討:以主計處會計作業小組為研究對象,政院主計處。洪鉛財(2004),育成中心績效考核相關研究期末報告,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袁建中(2001),績效評估模式規劃計畫期末報告,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委託。黃旭男(1993),資包絡分析法使用程序之研究及其在非營組織效評估上之應用,國交通大學管科學研究所博士文。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004)。93中小企業白皮書,經濟部。賴杉桂(2002),創新育成中心資源型與策群組對營運績效關係之研究,國台大學企業管學系博士文。8.魏嘉惠(2003),國內育成中心經營績效評估-資包絡分析法(DEA)之應用,實踐大學企業管研究所碩士文。Banker,R.D.,A.Charnes&William W.Cooper(1984),”Some Models for Estimating Technical and Scale Inefficiencies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Management Science,Vol.30,pp.10781092.16Beamon,B.M.(1999),“Measuring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Production Management,Vol.19,No.3,pp.275-292.Charnes,A.,William W.Cooper and E.Rhodes(1978),”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Vol.2,pp.429-444.Farell,M.J.,”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Series A,General,Vol.120,Part3,P253281,1957 Mian,S.A.,1996,“The University Business Incubator:A strategy for developing new research/technology-based firms”,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Fall 1996,7(2),pp.19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