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人民币汇率与经济增长.pdf

    • 资源ID:74068995       资源大小:295.65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民币汇率与经济增长.pdf

    2006 年 1月第 38 卷?1月号学术月刊Academic MonthlyJan.,2006Vol.38?No.1人民币汇率与经济增长刘?伟(北京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871)摘?要 2005 年 7 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调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并决定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合理的汇率调整,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在制订和调整中国的汇率政策时,应当权衡人民币汇率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使之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整体利益;实现有管理的汇率体制,将为中国的宏观调控提供了一个新的重要手段。关 键 词 人民币汇率?宏观调控?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 刘伟(1957?),男,北京市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宏观经济研究。中图分类号 F832.6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439?8041(2006)01?0062?06?随着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对世界经济影响的不断增加,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了近些年国际、国内关注的焦点。以美国、日本为首的一部分发达国家近年来一直在向中国政府施压,希望中国同意人民币升值。国内经济学界对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也有较大争论。2005 年 7 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调整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对美元的比价升值 2%。这是自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及汇率本身的一次重大调整。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这一方面表示中国政府对国际社会意见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在不断地检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的各种问题,使之能够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这种调整无论是对中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国际地位、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和宏观调控,还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针对中国的这一次人民币汇率升值和形成机制调整,各方面有不同看法。美国和日本在中国汇率调整后,曾多次表示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幅度不够,希望中国在汇率形成机制方面,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但从整体上看,人们对中国在人民币汇率改革上的举措是认同的。本文试对中国此次汇率制度改革,汇率变化可能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实现人民币汇率改革目标的过程中所应该重视的问题进行探讨。一、合理的汇率调整幅度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表 1 列出了 1979 年以来美元兑换人民币汇率的情况。从表 1 中可以看出,从改革开放初期到1994 年,1 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数量是不断上升的,也就是说,人民币汇率是不断贬值的。而从 1994 年开始,人民币汇率逐渐稳定,对美元的比价只有很小的波动。1998 年前后,东亚出现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当时很多国家(包括一些后来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国家),要求人民币贬值。但中国政府顶住了国际上的压力,没有让人民币贬值,为东亚国家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作出了牺牲和贡献。但也从这时开始,人民!62!张明扬:美日财长联手施压人民币?要中国提高汇率灵活性#,东方早报#,2005?09?09。币汇率的波动幅度进一步收窄,基本保持在 8.27 人民币比 1 美元的水平上,一直保持了近八年的时间。2003 年后,美国和日本等一些国家提出了人民币升值的要求。他们提出这种主张,主要是出于对华贸易中自身利益的考虑。中国较低的汇率水平,使中国商品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因而冲击了他们的市场,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就业。这种影响是客观存在的。由于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后发性及其在一些生产要素上的比较优势,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性是毋庸置疑的。这种优势如果不通过汇率表现出来,也会通过其他方式得到表现。问题在于,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人民币与外汇之间供求的关系,和形成当前的汇率关系的 1994 年前后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表 1?1979年以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人民币/1 美元)年份年均汇率年份年均汇率19791.554919904.783219801.498419915.323319811.705019925.514619821.892519935.762019831.975719948.618719842.327019958.351019852.936619968.314219863.452819978.289819873.722119988.279119883.722119998.278319893.765120008.2784?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从国内看,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外汇是非常短缺的。1985 年以后,中国对外汇管理制度实行了改革,政府允许企业创汇可以按比例留成,多余外汇可以到官办的外汇调剂市场交易,因而在官方公布的汇率之外,又产生了人民币调剂汇率。1994 年,中国取消了汇率制度的双轨制,实现汇率并轨和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浮动的人民币汇率制度。这里所说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指的是根据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上的外汇买卖行情来确定人民币汇率;单一指的是人民币实际上只盯住美元,而人民币与其他国际货币的汇率则是根据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以及国际市场上美元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汇率套算得到;有管理的浮动是指货币当局并不承诺明确的汇率目标,而是酌情地进入外汇市场买卖外汇,其频率和幅度也无须事先界定。这次并轨,实际上是官办汇率向人民币调剂汇率的并轨。换句话说,1 美元兑换 8.3 元左右的人民币,接近当时人民币调剂汇率的价格,而且在这一汇率下,外汇仍显紧缺,管制较紧。随着中国的经济增长,出口盈余和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当年那种外汇紧缺的局面已经明显改善。随着关税制度的改革和中国生产能力的提高,民间对于外汇的需求也在减弱,如当年的免税店、出国人员服务部,曾经是老百姓用外汇购买大件耐用消费品的地方,现在已经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从国际上看,随着各国利率、价格总水平的变化,维持当年的比价关系的基础已经发生了变化。表 2 列出的是 1998 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美国和中国隐含的 GDP 平减指数的变动情况。其中,美国的数字为公布数字,中国的数字则是通过 GDP 价值指数除以 GDP 指数推算。从中可以看出,从 1998 年到2003 年,美国的价格总水平提高了 10.75%,而中国的价格总水平则降低了 0.81%,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在这一时期里,和人民币相比,美元 毛%了。人民币仍然以不变的汇率 盯%住美元,就显得我们对情况的变化呼应得太不及时。因为在这一段时间里,美元对于世界主要货币的汇率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近一两年来,中国外汇储备不断增加,人民币外汇占款增加很快,这其中可能有一定的投机因素,但更多地还是反映了外汇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西方国家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也有一定的根据。表 2?1998年美国和中国隐含的GDP 平减指数变动情况隐含的 GDP平减指数(Implicit GDP Deflator)变动(%)年份美国中国19981.0-2.419992.2-2.220002.00.920012.11.220021.2-0.220031.82.0累计变动10.75-0.81?考虑到以汇率协调国际经济关系的要求,人民币汇率还是应该在稳定的基础上有一定的调整,这不仅仅是为了回应美国、日本等国的要求,也是在保护中国自身的利益。应该看到的是,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我们在对外经济交往中,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关系正在不断扩大,如果我们盯住美元的政策保持不变,在美元贬值的情况下,就意味着人民币对西方主要国家的货币的汇率也在贬值,反之亦然。例如,欧元对美元的汇率就是不断变化的,近几!63!&经济学前沿年来,虽然美元也出现过升值的时候,但总的趋势是欧元在升值。欧盟东扩后,它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位居第二,日本居第三。如果美元对欧元发生贬值,而人民币仍然盯住美元,就意味着人民币在继续对欧洲主要货币贬值,这就有可能加剧中欧贸易的摩擦。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政府作出的调整汇率和汇率形成机制的决定,无疑是正确的。它不仅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自身要求,也反映了在新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希望更好地调节和世界各个国家、各大贸易伙伴间的经济关系。那么,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幅度应该有多大?我认为,时隔十年之后,人民币首次调整的幅度不应过大。此次人民币汇率的调整,仅升值了 2%,幅度并不大。这个幅度是合适的。从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要求看,经济活动中的较大波动是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平稳增长的。正因为此,在过去的多年里中国实行的稳定汇率的政策,客观上起了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虽然一些国家认为中国的汇率调整幅度太小,还应该进一步调整汇率和汇率形成机制,但中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渐进地、有管理地实行汇率调整。对经济活动的过度干预所造成的连续性的中断,将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更为重要的是,本次中国的汇率调整,调整的并不仅仅是汇率本身,还对中国的汇率形成和变动机制进行了改革,这就使这一举措具有了更加深远的意义。二、汇率政策与经济发展对于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国家而言,汇率水平和其经济增长之间有非常密切的相关关系。汇率是一个国家调节自身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它的调整要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条件和经济发展目标而定,而不是别国的压力,否则就可能对自身的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美国对日元汇率的干预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1949 年设定的日元对美元的固定汇率是 1 美元兑换 360 日元,这一汇率一直维持了 22 年。这一时期正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1971 年末,日元在维持了约 22年的固定汇率之后,在西方十国财政部长会议上,决定上调 16.8%,从 1 美元兑换 360 日元升至 1 美元兑换 308 日元。1973 年 2月,美元贬值又使日元升值到 1 美元兑换 260 日元。此后,日本在美国和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压力下,多次调整日元汇率,使日元大幅度升值,最高时曾一度达到 80 日元兑换1 美元的水平,并将固定汇率过渡为浮动汇率。这些举措对日本经济造成严重的冲击。现在,日本已经成为全世界物价最高的国家之一,而从 1973 年到现在,年均经济增长率不到 3%。这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未能坚持自己的立场,不断屈从美国的压力,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就人均 GDP 来看,远远低于日本 1973 年前后的水平;多年的对外开放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又使得中国成为了世界上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大国之一,现在已经到达 75%以上。在短期内大幅度地提高人民币汇率,将对中国发展外向型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从而放缓中国经济增长的节奏,这是我们在实现有管理的新的汇率形成机制时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中国的汇率政策调整的虽然是对外的经济关系,出发点应该是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事实上,美国和日本要求人民币升值,也是从他们国内发展的需要出发的。人民币汇率较低,有利于他们国内的消费者以较低的价格购买更多的商品,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这也是这些国家的许多消费者和零售企业希望更多的中国商品进入的原因;但另一方面,中国商品较低的价格,确实形成了对这些国家同类产品生产企业的竞争压力,这也是一些生产企业希望人民币升值的原因。而他们的政府对我国提出的升值要求,正是在权衡了他们的利益和损失之后提出来的。因此,我们在制订和调整中国的汇率政策时,也应该权衡各方面的关系,使之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整体利益。中国的汇率制度和汇率政策的改革,不应该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过早地开放管制或者是屈从于某些国家的压力大幅度地调整汇率,而应该从中国的现实情况出发,为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汇率调整不能只考虑市场的供求关系,也要考虑到国家经济安全。既要考虑对外经济合作的需要,也要考虑中国经济稳定的需要。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对中国的对外经济活动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国内经济学界已经进行过很多的讨论,它主要包括以下一些方面:第一,人民币汇率较大幅度的升值对中国商品!64!学术月刊?2006!1 贺迎:日元升值的是非曲直#,载中国科技财富#,2003(1)。在国际市场上的出口可能形成较大影响。人民币升值必然导致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提高,减弱中国商品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消费者面对的是世界各国的生产者,中国商品一旦提价,消费者就有可能选择其他国家生产的替代商品,如美国消费者可能就会选择本国的商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商品价格提高所获得的收益不能弥补销售数量减少所带来的损失,那么我们的汇率调整就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第二,人民币升值对吸引外商在中国的直接投资也有影响,它意味着同样的外汇只能换取更少的人民币,用它在中国市场上进行投资所形成的生产能力将小于从前,外商就有可能把这些投资转到能够换取更好的生产要素条件的国家去。第三,人民币升值还可能对国内许多外向型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造成冲击。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中,我国的许多外贸企业都是在微利的情况下生存的,有些企业甚至没有利润,要靠国家的退税来维持生存。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的升值一旦超过了某一个临界点,这些企业的生存就会面临危机。第四,各种负面的综合作用,将可能对中国的就业造成较大的影响。这和美国对中国的指责是类似的。他们认为,低人民币汇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美国的就业,那么,高人民币汇率影响的就可能是中国的就业。根据商务部的有关分析,近几年来,外商投资企业每年为中国提供的就业机会多达 110 万个。而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测算,每出口 1 亿元的工业品可为 1.2 万人提供就业机会。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较大幅度地提高人民币汇率,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近期的经济发展,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人民币汇率较低,同样也可能对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中国的外汇使用方向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改革开放以前和改革开放初期,外汇主要用来购买我们还没有能力生产的技术和设备,用以提高我们的国防能力、科技水平和生产能力。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将初级产品以很低的价格出口,用以换回我们急需的产品。这实际上是在变相地实施人民币汇率的贬值,这是我们在计划体制下长期采用的一种方法。这在我们把对外贸易作为国内生产的一种补充的情况下,无疑是可行的。但在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随着大量的非公有经济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增加,原来的方法行不通了。这才有了调剂汇率,后来又有了官方汇率向调剂汇率的过渡,这实际上就是把暗 贬%转为明 贬%,也就是要让人民币汇率大致地反映人民币和外汇间的供求关系。当然,即使转化为这种明 贬%,外汇的供给仍然是紧缺的。但现在情况不相同了,随着中国外向型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的外贸依存度正在不断提高。对外贸易已经不再是中国国内生产的一种补充,而是中国经济增长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进出口的品种和数量也不是由国家计划来安排,而是由市场决定。我们进口的主要产品已经不是用以发展生产的机器设备,而是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和能源;而出口的主要产品也不再是初级产品,而是机电和其他工业产品。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在这种情况下,外汇已经不仅仅是用来购买我们所不能生产而又急需的少数产品的货币,而成了经济活动中的一种广泛使用的支付手段。在这种情况下,由国家外汇政策所形成的人民币汇率较低的比较优势,在一定的条件下,又会反过来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研究,在对外经济交往中,是不是因为目前的汇率水平,本来可以用更高的价格卖出的商品现在只能以低价卖出,从而牺牲了我们自身的利益?我们的汇率水平是否有利于我们的企业从整体上提高经营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是否因为我们的汇率较低、商品太便宜而使我们获得了一些眼前利益(如安排了更多的人就业)而牺牲了长远的利益(如消耗了更多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污染了环境、占用了过多的土地)?首先,较低的人民币汇率意味着同样数量的出口产品,只能换回较少的进口产品。在我们的发展方式由出口导向型朝着互通有无型过渡时,这实际上意味着我们在对外交往中正在牺牲自己的利益。这也是中国的许多出国人员在国外购买日用消费品时所产生的一种共同感受。随着中国与国外人员之间交往的增加,这种感觉还会加深。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发展过程中,随着它的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总体生产规模的扩大,本币的汇率也会逐渐提高。这种汇率变化的进程,实际上标志!65!&经济学前沿 国家统计局:对外贸易多元扩大?新中国 50 年系列分析报告之十三#。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进步程度。而经济活动中的科技含量和资本含量越高,汇率水平也可能越高。这正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利用自己的发展优势,优化其资源配置的最主要途径。因此,单纯以低汇率来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方法是值得讨论的。其次,过低的汇率使得许多生产率较低的企业,仍然能通过发展出口产品获得一定的利润。这些企业的发展,更多地是通过增加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要素的投入,而不是技术进步或生产率的提高,从短期上看是可以取得一定的利益,但从长远看,并不一定有利于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和经济发展。最后,中国出口贸易的规模实际上是和国内资源的消耗相关的。中国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中,两头在外的生产方式确实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如炼钢所需的铁矿石中,相当一部分就是通过进口解决的。但是,也有相当大部分的资源是在国内解决的。如中国目前所需要的能源,94%都是由国内解决的。又由于国内外市场上的能源价格到现在仍然是脱节的,这就使得一部分高耗能产业能够通过这种能源价格的差别在国际市场上取得利润。但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丰富但却有限的国家,目前的技术水平又决定了中国在大多数领域只能进行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的出口,在人民币汇率较低的情况下,这实际上意味着中国在用较高的资源成本开拓国际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汇率越低,对外贸易发展得越快,有限的资源就消耗得越快,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影响也就越大。从这个意义上看,适当调高人民币汇率,鼓励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出口,适当减缓包括能源在内的各种资源的枯竭的速度,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三、有管理的汇率体制与宏观调控显然,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经济增长及其发展的影响是复杂的。无论是升值还是贬值,都会各有利弊,这正是前一段时期对人民币升值问题展开讨论时,各方面争论非常激烈的原因。从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来看,较低的人民币汇率较有利于中国扩大国际市场,促进当前的经济增长;而适当上调人民币汇率则较为有利于我们注重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中国经济、社会、能源、环境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从长远看,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应该是一致的,但是在特定阶段、特定条件下,则可能会有一定的矛盾。那么,从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增长的关系看,什么是中国当前更主要的矛盾呢?应该说,经济增长是当前更为主要的矛盾。以日本和韩国为代表的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都是世界上资源较为贫乏的国家,他们在 20 世纪 50?60 年代经济起飞过程中,利用了当时国际上廉价的能源和资源,实现了现代化,这为他们在自然资源紧缺的今天,通过自己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开发国际市场,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而同样资源贫乏的朝鲜,由于技术水平低下,现在就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这说明在国际竞争中,迅速地抢占制高点,对其未来在资源缺乏的条件下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获得了迅速增长,至 2004 年,年均GDP 增长率达到 9.38%。虽然中国的经济增长很快,但由于基础较差,起点较低,目前的人均GDP 仅为 1000 美元左右。有人认为,以汇率换算的人均GDP 并没有真实地反映中国的经济规模。这个观点是对的。因为用同样的美元在中国可以买到的东西,远比在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日本)多得多。但是,从经济全球化的观点看,这一人均GDP 水平却反映了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状态。如果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达到 75%,实际上意味着每一个中国人 GDP 份额中的 40%左右,是按照国际价格交易的,或者说,是以比人民币平均购买力低得多的价格交易的。这正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又是统一的。因为要想使自己的产品在汇率水平高的情况下仍然具有竞争性,维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率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起飞的前期,能够保持持续稳定的高速经济增长。这可能会在一定时期内加大我们对能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开发力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们将来的发展,但我们现在如果不这么做,不能迅速改变我们的落后面貌,我们将来可能就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因此,从静态上看,中国目前的低汇率,有利于现阶段的高速经济增长;而从动态上看,渐进的、和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汇率提高,则有利于中国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政府在 2005 年夏季作出的调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决定,无疑是在汇率管理改革方面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这种由固定汇率向有管理的浮动汇率的发展,为中国的宏观调控提供了一个新的重要手段。!66!学术月刊?2006!1我认为,从长期看,发挥汇率在宏观调控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应该考虑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的改革目标,应该渐进地、通过一个长期的过程来实现,应该和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目前在外汇管理上,中国已经在经常项目上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可自由兑换,但是在资本项目上还没有实现自由兑换。这说明了中国的外汇市场的市场化程度还不高。这种较低的市场化程度,一方面有可能影响人民币汇率真实地反映其市场供求关系,并可能进一步影响经济资源合理配置的效率;但在另一方面,它也保护了中国民族经济的平稳发展。在东亚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能经受住考验就说明了这一点。它同时也说明,一些国家在发展过程中过早地放开汇率,实施本币在经常项目下和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由于资本市场发展仍不完善,使它们受到了国际金融波动的影响。市场化进程过快而可能引发的经济波动,反而会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第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重在对于这种机制管理;尤其是现阶段,对汇率机制的管理特别重要。由于中国的对外开放,外向型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人民币汇率的管理,实际上就是通过汇率政策,调节国内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关系。这当然是非常重要的。长期以来,鼓励出口是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一种政策导向,似乎对外贸易的增长越快越好。这其实值得更深入地研究。正如固定资本投资或者是 GDP 的增长过热对国民经济可能造成负面影响一样,对外贸易的过度增长、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及国际收支失衡(如顺差或逆差过大),同样也可能对国民经济造成负面影响。而且在中国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美国这种对外贸易非常发达的国家的情况下,这方面的研究更应该深入开展。如果说我们的汇率机制向浮动汇率机制过渡,那么,对这种汇率的浮动进行管理时,除了考虑市场因素外,还应该考虑怎样通过这种浮动,调整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使国内外经济资源达到优化配置。这是在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的条件下,对宏观调控提出的一项新的艰巨任务。第三,在汇率制度改革上,应该形成一个长远规划,应该使它的改革和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目标结合起来,使其既能照顾当前发展,又能较好地服务于长远发展。从长期的具体实施上,应该考虑在稳定人民币汇率的基础上,随着中国国家实力和整体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相应地提高人民币汇率,实现人民币汇率与中国经济发展间的动态均衡。参考文献:1.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增长报告 2005#,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2.冯昭奎:日本经济#,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责任编辑:沈敏)RMB Exchange Rate and Economic GrowthLiu WeiAbstract:T he People s Bank of China declared to adjust current RMB exchange rate and its formationmechanism and decided to appreciate USD/RMB exchange rate by 2%.Reasonable adjustments of RMBexchange rate are helpful to economic growth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and the relationshipamong which should be balanced to improve the integrated benefit of China when the exchange rate policyis adjusted.A manageable mechanism of RMB exchange rate will provide an important measure of macro?control.Key words:T MB exchange rate,Macro control,Economic growth,Sustainable development!67!&经济学前沿

    注意事项

    本文(人民币汇率与经济增长.pdf)为本站会员(asd****56)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