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真题.pdf

    • 资源ID:74070087       资源大小:6.90MB        全文页数:7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1.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1.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真题.pdf

    1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水真题 选择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1、阿克库勒湖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阿尔泰山南麓、准噶尔盆地北缘),因其湖水呈乳白半透明状又称“白湖”。下图为该湖泊周围河流入湖和出湖水量统计图和该地区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6)下列关于湖泊和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河流补给类型相同 B.该湖泊为咸水湖 C.河与河相比,流速更快 D.河流量季节变化小于河(17)该湖泊水位最高的月份大致是 A.3月 B.4月 C.10月 D.11月 答案:D D【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 水循环的意义 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6)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读图可知,河注入湖泊,主要补给类型应为高山冰雪融水,河源头为湖泊,补给为湖水,错。该湖泊湖水有进有出,盐类不易积累,应为淡水湖,错。河与河相比,流经地区等高线稀疏,流速慢,错。河补给主要为湖泊补给,流量季节变化小于河(高山积雪融水补给,季节变化大)。对。故选。(17)读湖泊入湖与出湖水量变化图可知,入湖水量大于出湖水量时,水位升高,出湖水量大于入湖水量时,水位降低,读图可知,11月份以后,出湖水量大于入湖水量,水位降低,到四月份达到最低,故选。2、如图为利用雨水而设计的房屋效果图,通过这种方式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读图完成(1)(2)题。(1)图中雨水收集方式直接影响水循环环节的()A.降水 B.径流 C.蒸发 D.水汽输送(2)下列城市中,该类房屋在一年中能够发挥雨水收集作用时间最长的是()3 A.长春 B.拉萨 C.乌鲁木齐 D.广州 答案:B D【提示】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解析:水循环分为海陆间循环(大循环)以及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小循环)。从海洋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凝结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其余部分成为地面径流或地下径流等,最终回归海洋。据课本知识,锋面雨带推移的规律可知,我国南方雨季长(从 5 月到 9 月),北方的雨季短(7、8)月。【解答】利用屋顶收集雨水,减少了地表径流,直接影响了地表径流环节,B 对。因为如果这部分雨水不被屋顶截留,首先会通过地表径流流走,在径流过程中,地表状况等因素才会影响蒸发和下渗;因而,图中雨水收集方式间接影响降水、蒸发,不影响水汽输送,ACD 错。我国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所给的四个城市中广州在最南方,所以该类房屋在一年中能够发挥雨水收集作用时间最长的是广州。3、读洋流分布图(局部),完成下面小题。4 (1)下列四幅图中(等盐度数值),能正确反映甲地沿岸等盐度线的是()A.B.C.D.(2)比较图中四地盐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B.C.D.答案:D A【提示】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D A 4、如果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在相同的降水条件下()A.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都增加 5 B.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都减少 C.地表径流增加和地下径流减少 D.地表径流减少和地下径流增加 答案:C【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生态功能,如果地表植被遭到破坏,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地表径流增加,下渗能力减弱,地下径流减少,C 符合题意。故选 C。5、下图为全球年降水量及海洋表面平均温度、盐度随纬度分布曲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图中三条曲线对应正确的是()A.a海洋表面平均温度、b海洋表面平均盐度、c年降水量 B.a海洋表面平均盐度、b海洋表面平均温度、c年降水量 6 C.a海洋表面平均温度、b年降水量、c海洋表面平均盐度 D.a年降水量、b海洋表面平均温度、c海洋表面平均盐度(2)a 曲线值从副热带海域向极地海域逐渐降低的主要原因是()A.水温下降 B.降水减少 C.陆地径流增加 D.海洋面积增加 答案:B A【提示】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1)副热带海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蒸发量大,海水盐度高,所以全球海洋平均盐度从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a 对应海洋表面平均盐度;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海水温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而降水量在赤道附近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60附近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降水偏多,b 对应海洋表面平均温度,c 对应年降水量。故选 B。(2)读图可知,a 曲线为海水盐度随纬度分布曲线,在副热带海区盐度高,主要是由于副热带海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蒸发量大,海水盐度高,随着纬度升高,从副热带海域向极地海域,水温降低,蒸发量减少,盐度降低,A 对。故选 A。7 6、表层土壤水分会受降水、气温、植被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如表示意黄土高原某区域表层土壤水分变化情况,该区域年降水量约 300mm,地面覆盖有人工恢复的植被。完成(1)(2)题。月份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表层土壤水分(m3m3)0.048 0.047 0.016 0.020 0.076 0.064 0.051 与其它时间相比较,该区域 7、8 月表层土壤含水量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强度大,地表冲刷力强烈 B.植物蒸腾强,表土水分渗漏多 C.降水量较小,雨水补给量微弱 D.地面蒸发强,表土水分渗漏少 答案:B【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土壤的观察、形成与养护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 7、伊敏盆地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西坡,盆地内南高北低,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355mm,年平均蒸发量为1318mm,盆地南部有大片露天煤矿。盆地内多封闭性咸水湖,1983 年煤矿开采前湖泊数量多且面积稳定,煤8 矿开采后湖泊数量减少、面积明显缩小。下图为伊敏盆地某湖泊岩层剖面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煤矿开采前该湖泊的水平衡关系是()A.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蒸发量+径流排水 B.降水补给=下渗量+蒸发量 C.降水补给+积雪融水补给=下渗量 D.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蒸发量(2)当地下水水位低于某一岩层或土层时,湖泊水位开始急剧下降,该土层或岩层是()A.粉砂层 B.细砂层 C.淤泥层 D.泥岩层 答案:D C【提示】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解析:(1)本题考查水循环,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2)本题考查岩层对水循环产生的影响,同时考查学生探讨和论证地理问题的能力。9 【解答】(1)该地区湖泊为咸水湖,且蒸发量大于降水量,采矿前地下水水位较高,所以采矿前主要补给形式是地下水和降水补给湖水,消耗方式以蒸发为主。故选 D。(2)采矿前湖泊的主要补给形式是地下水,所以当地下水难以补给湖泊时,湖泊水位会急剧下降。粉砂层和细砂层属于较疏松的沉积岩层,地下水可以通过粉砂层和细砂层渗入湖泊。淤泥层较为致密,当地下水水位低于淤泥层时,湖泊水补给地下水。泥岩层与湖泊淤泥层以细砂层相间隔,当地下水水位低于泥岩层时,地下水早已不能补给湖泊,所以泥岩层不属于湖泊水位开始急剧下降的临界层。故选 C。8、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数码表示水循环环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陆地上植被遭到破坏会导致水循环()A.环节加强 B.环节季节变化变小 C.环节减弱 D.环节季节变化变大 (2)澳大利亚东水西调工程是人类改造水循环中的()A.环节 B.环节 C.环节 D.环节(3)有关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A.东亚地区:环节水量 7 月份较小 B.南亚地区:环节水量 1 月份较大 10 C.地中海沿岸:环节水量 7 月份较小 D.开普敦附近:环节水量 1 月份较大 答案:D B C【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解析:(1)陆地上植被遭到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会导致水循环地表径流环节季节变化变大,D 正确。与降水、蒸发环节无关、蒸腾环节季节变化变大,ABC 错。故选 D.(2)澳大利亚东水西调工程是人类改造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3)有关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地中海沿岸,冬雨型,7 月份降水少,环节地表径流水量较小,C正确。东亚地区:环节水量 7 月份较大,A 错。南亚地区:环节降水的水量 1 月份较小,B 错。开普敦附近:属于南半球地中海气候,1 月份是当地夏季,降水少,环节地下径流水量较小,D 错。故选 C.【解答】11 此题暂无解答 9、安徽省南部山区陵阳镇的山坳中有一处奇观“三色井”。“三色井”虽近在咫尺,三口井的水质却存在明显差异,该处砂质黏土层富含高岭土(遇水呈松散状)。图 1 示意“三色井”周边环境,图 2 示意“三色井”周边垂直剖面。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三色井”井水最主要的补给过程依次是()大气降水坡面下渗地表径流池塘下渗地下径流 A.B.C.D.(2)一号井水质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地表泥沙落入 B.池塘含沙量大 C.人工取水扰动 D.砂质黏土层泛起 答案:12 C D【提示】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土壤的观察、形成与养护 解析:(1)本题考查了综合分析能力。(2)本题考查了读图分析能力。【解答】(1)三色井”位于山坳中,其水源补给,首先是大气降水,然后形成坡面径流,坡面径流下渗,形成地下径流,地下径流和大气降水汇入池塘,池塘水下渗然后补给三色井。据图 2 显示池塘水面高出地面 40 厘米,故三色井井水的补给过程依次是大气降水坡面(地表)下渗池塘下渗地下径流,正确,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2)一号井据图显示有 110cm 深,这个深度已经到了砂质黏土层,而砂质黏土层富含高岭土,高岭土遇水呈松散状,故因砂质黏土层泛起而形成该井水质浑浊特点,D 正确,其余 A、B、C 自然排除。故选 D。10、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13 (1)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A.蒸发量增加 B.降水量增加 C.雨季地表径流量增加 D.地下径流量增加 (2)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减少土壤侵蚀补充地下水增加下渗量根治城市洪灾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A.B.C.D.答案:C B【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城市化的利弊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4 C B 11、2014 年的“掉深”事故中,中国海军 372 号艇的官兵,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坚韧的毅力,在 3 分钟内执行 500多个动作,成功处置事故,创造了潜艇史上成功摆脱“掉深”先例。“掉深”即“海中断崖”,是由于海水性质发生跃变,海水浮力由上至下急剧减小,使潜艇犹如人“从山顶跳下悬崖”一样,引发潜艇的破损并导致沉没。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下列关于造成“掉深”现象的海水性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水盐度由上至下急剧增加 B.海水密度由上至下急剧减小 C.海水温度由上至下急剧降低 D.水下滑坡引起海啸(2)海水的密度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影响表层海水密度最明显的因素是()A.盐度 B.深度 C.径流 D.温度(3)暖流的流动方向大致是()A.由北向南 B.由南向北 C.由较高温度海域向较低温度海域 D.由较低温度海域向较高温度海域(4)下图甲海区曾是世界著名渔场,历史上产量非常丰富,甚至“供养了欧洲”。然而,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鱼群大量减少,延续了 500 年的捕鱼业逐渐衰落。导致该渔场鱼群大量减少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15 A.全球气候变暖 B.人类过度捕捞 C.寒暖流减弱 D.地表径流减少 答案:B D C B【提示】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 海水的运动及其影响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3)本题主要考查了海水的运动。(4)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6 (1)“掉深”即海中断崖,由于海水性质出现差异,浮力由上至下急剧减少,而浮力与密度有关,因此可推测“掉深”为海水密度由上至下急剧减少,B 正确。故选 B。(2)影响表层海水密度最明显的应当是温度。温度高,蒸发旺盛,海水盐度相对较大、密度较大,D 正确。故选 D。(3)暖流是指海水由水温相对较高的海区流向水温较低的海区,由于南北半球水温较高的海区方向存在差异,因此不能说是由北向南或由南向北流,C 正确。故选 C。(4)图示为纽芬兰渔场,自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鱼群大量减少,主要原因在于人类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匮乏,B 正确。故选 B。12、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出境后称湄公河。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不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地每年都要经历一次强度不等和历时不同的干旱。图示为澜沧江湄公河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8 月份湄公河口附近海域的盐度为一年中最低,其主要原因是()A.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B.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C.附近有寒流流经 D.附近有暖流流经 17 (2)严重的干旱可能对湄公河河口三角洲地区产生的影响是()A.改变气候类型,影响农业布局 B.河流水位降低,三角洲面积扩大 C.海水倒灌,土地盐碱化加重 D.海岸线倒退,缓解雨季洪涝影响 答案:A C【提示】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 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2)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解答】(1)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每年的 69 月受西南季风的影响,为雨季,这时河流水量增多,河口附近的盐度较低。故选 A。(2)干旱对该区域的影响有:入海河水减少,河口受海浪侵蚀作用,造成三角洲后退;工、农业生产缺水,生活用水困难;海水倒灌,地下水位上升,盐碱化加重,生态环境恶化。故选 C。18 13、传统城市建设处处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设施来排水,很容易造成逢雨必涝的现象。“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列为海绵城市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下列城市最适宜建设成“海绵城市”的是()A.乌鲁木齐 B.呼和浩特 C.拉萨 D.成都 答案:D【提示】城市化的利弊 昼夜长短的变化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 19 14、红海是是世界上水温和盐度最高的海域,红海表层海水水温高,200m 水深处水温也达 21。下图为红海地区略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红海深层海水水温高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太阳辐射强 B.地壳运动活跃 C.信风控制 D.海洋生物繁盛 (2)红海表层海水盐度高低及其空间分布特点()A.盐度高,北高南低 B.盐度低,北高南低 C.盐度高,北低南高 D.盐度低,北低南高 答案:B A【提示】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 解析:暂无解析 20 【解答】略 略 15、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1)(3)题。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 线代表地球表面,则()A.环节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环节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答案:A【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 21 16、分明的“河口锋”。下图示意长江 6 月份“河口锋”的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影响“河口锋”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密度 B.温度 C.深度 D.盐度长江河口携带大量泥沙的河水与较为清澈的海水相遇,并伴有水色差异,形成泾渭(2)长江河口处“河口锋”()A.锋面垂直于洋面 B.锋线附近盐度差异小 C.涨潮时色差最大 D.锋线位置季节变化大 答案:A D【提示】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分析 22 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 略 17、近年来,北京市在一些人行道改造过程中,采用透水砖代替釉面砖、水泥等不透水的材质铺设“可呼吸地面”。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4)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A.a 增加 B.b 增加 C.c 减少 D.d 减少(15)铺设“可呼吸地面”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是()有利于大气降水下渗,形成地下水防止路面结冰影响通行美化环境,减弱噪声增加城市地面和空气的湿度 A.B.C.D.答案:B D 23 【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解析: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境的影响。【解答】(14)根据水循环示意图判断,a 为地表径流、b 为下渗、c 为地下径流、d 为蒸发和蒸腾。“可呼吸地面”使得下渗增强,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蒸发环节同样增多。故选 B(15)采用了质量很好的透水砖替代釉面砖、水泥等不透水的材质铺设地面有利于大气降水下渗形成地下水,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城市地面和空气湿度。所以本题选择选项。18、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水循环系统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图示水循环环节()A.为水汽输送 B.为地下径流 C.为蒸发 D.为下渗(2)近年来,该城市建设硬地面积扩大,直接影响图示水循环中的环节()A.B.C.D.答案:24 C B【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1)由水蒸气到地表,应表示降水,A 错;由地表指向地下水,应表示下渗,B 错;由河川、地表径流等指向水蒸气,应表示蒸发,C 对;属于人类社会水循环,是将都市的废水排向污水处理厂,不属于下渗,D 错。故选 C。(2)城市建设硬地面积扩大,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多,地下径流减小,所以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下渗,B 对。故选 B。19、能够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大量的补充、更新的是()A.海陆间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D.生物循环 答案:A【提示】25 水循环的意义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海陆间水循环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能够最大程度地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大量的补充、更新,选 A。20、海绵城市,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建设海绵城市的主要目的是()A.减轻城市水体污染 B.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C.增强城市抗旱能力 D.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 (2)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调节地表径流 调节水汽输送 增加大气降水 增加下渗 A.B.C.D.答案:D B【提示】26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解析:(1)本题考查水循环。(2)本题考查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解答】(1)海绵城市具有吸水、蓄水、渗水、净水且在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的功能,可以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D 正确;海绵城市对减轻城市水体污染的作用有限,A 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应当增加城市绿化面积,B 错;增加城市抗旱能力是海绵城市功能的一部分,而不是主要目的,C 错。故选 D。(2)海绵城市下雨时吸水、渗水,能够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量,和正确;人类活动对水汽输送影响比较弱,错;降水主要受大气环流影响,海绵城市不能影响降水量,错。故选 B。21、下图为某月世界局部区城海水等温线(单位:)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示月份可能是()A.2 月 B.5 月 C.8 月 D.11 月 27 (2)图示区域东南部海域海水等温线向东北方向延伸,是由于()A.盛行风造成下层冷水上泛 B.受洋流影响,暖海水向北流 C.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D.海水深度较大,水温较高 答案:C B【提示】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 解析:(1)读图可知,图示海域为渤海、黄海和东海,海水温度在 2530之间,海水温度较高,应为夏季,故 C选项正确,ABD 选项错误。故选 C.(2)图示月份在夏季,夏季风不会使冷海水上泛,故 A 选项错误。图示东南部海域受自西南向东北方向流动的日本暖流影响,海水等 温线向东北方向延伸,故 B 选项正确。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图示月份近海地区海水温度应比远海地区高,故 C 选项错误。表层海水的水温和海水深度关系不大,故 D 选项错误。故选 B。【解答】(1)略(2)略 28 22、热带云林是位于高海拔地区的生态系统,在植被高度上持久或季节性地有云层存在。云林在水分捕获和动态方面的作用使该生态系统具有独特性。委内瑞拉安第斯山某地云林被开辟为牧牛场,其降雨水文过程发生显著变化。如图为云林开辟为牧场前后水循环环节示意。据此完成(1)(3)题。维持云林生态系统内部较大水循环量的关键环节是()A.云雾截留量 B.叶片截留量 C.枯落物截留量 D.蒸腾量 答案:B【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 29 23、目前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的平均盐度大约为 35。世界不同海域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海水盐度的差别也很大。圣劳伦斯湾(如图 1)表层海水盐度在 12%32,平均盐度只有 22,远远低于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的平均盐度。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水盐度较同纬度大洋低的原因是()A.径流汇入量较大 B.海域较封闭 C.高纬度地区低温海水注入 D.有暖流流经 (2)人类活动对圣劳伦斯湾海洋生态系统破坏最严重的地带是()A.海岸带和浅海水域 B.纽芬兰岛地表 C.海湾中部深水水域 D.接近海峡的部位 (3)圣劳伦斯湾()A.冬季会结冰 B.冬季海流呈顺时针流动 C.夏季盐度最高 D.夏季海流自东向西流动 30 答案:D A A【提示】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略。(2)略。(3)略。24、海水深度是指深度基准面与海底之间的垂直距离,等深线是连接水域深度相同各点的平滑曲线,在同一条等深线上各点的深度相等。下图为我国东部部分海域等深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与甲地相比,乙地()A.海水较浅 B.距陆地较近 C.坡度较大 D.地势平缓(2)甲地表层和底层海水温度差异较小,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31 A.海水深度 B.盛行风向 C.人类活动 D.大气环流 答案:C A【提示】其他等值线图的判读及应用 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 解析:(1)主要考查了等深线的判读。(2)主要考查了海水的温度变化原因。【解答】(1)读图可得,甲地位于大陆边缘,乙地距陆地较远。与甲地相比,乙地海水较深,等深线较为密集,地势崎岖,坡度较大。故选 C。(2)甲处等深线在 0100m 之间,海水深度较浅,是导致表层和底层海水温度差异较小的主要原因。故选 A。25、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影响带鱼在我国边缘海域季节性游动。北方带鱼在黄海和渤海之间作越冬游与繁殖游;南方带鱼沿东海西部边缘作越冬游与繁殖游。带鱼在南、北游动的过程中形成鱼汛。如图为中国近海 2 月与 8月海水温度分布图(单位:)。读图,回答下列小题。32 (1)我国大陆海岸线附近海域表层海水温度()A.最低值出现在黄海 B.夏季长江口比周边略低 C.冬季南北差异较大 D.季节变化从南向北减小 (2)能够在我国边缘海域形成带鱼鱼汛的有()北方带鱼春季向北游 北方带鱼秋季向北游 南方带鱼春季向南游 南方带鱼冬季向南游 A.B.C.D.答案:C B【提示】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解析:33 (1)本题主要考查了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从图中可看出我国大陆海岸线附近海域表层海水温度最低值出现在渤海,A 错;夏季长江口受大陆的影响较大,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比周边海洋的水温高,B 错;从图中可看出冬季等温线密集,南北温度差异较大,C 对;从图中等温线数值可看出季节变化从北向南减小,D 错。故选 C。(2)纬度越高,水温越低。渤海纬度高于黄海,水温低于黄海。秋季北方带鱼从渤海游向水温更高的黄海,春季水温回升,带鱼从黄海游向渤海,对,错;冬季南方带鱼沿东海向纬度更低水温更高的南方游动;春季水温回升,芾鱼向北游回,对,错。故选 B。26、2010 年某城市河道护坡多采用甲图模式,2015 年以后重新进行规划,普遍采用乙图模式。如图为该城市河道护坡图。据此完成(1)(2)题。与甲图模式相比,乙图模式中护坡可以()增加地表径流 增加下渗量 减少地下径流 增加蒸发(蒸腾)量 A.B.C.D.34 答案:C【提示】昼夜长短的变化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城市化的利弊 解析:读图可知,甲模式用水泥护坡,坡面硬化,地表水不能下渗;乙模式用空心砖,耐湿植被护坡,增加了下渗量。【解答】与甲图模式相比,由于乙图模式中护坡为透水砖可以减小地表径流,错;增加下渗量,对;增加地下径流,错;增加蒸发(蒸腾)量,对。27、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洞庭湖经历了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演变过程。下图示意洞庭湖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洞庭湖的降水具有夜多昼少的日变化特点,其降水类型多为()A.对流雨 B.地形雨 C.锋面雨 D.气旋雨(2)洞庭湖流域水循环最活跃的时期是()A.2、3 月份 B.4、5 月份 C.6、7 月份 D.8、9 月份 35 (3)洞庭湖泥沙淤积增多和面积缩小,最先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有()水汽输送大气降水地表径流湖面蒸发 A.B.C.D.答案:A C D【提示】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2)本题主要考查了水循环的相关知识。(3)本题主要考查了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解答】(1)由于湖水与陆地比热容的差异,形成湖陆风,夜晚因湖面气温较高,气流膨胀上升,形成对流雨。选项B、C、D 错误,A 正确。故选 A。(2)降水多的季节水循环周期短,水循环活跃。洞庭湖流域 6、7 月份为梅雨季节,8 月份多伏旱天气,25月降水量小于 6、7 月份,故而选项 A、B、D 错误,C 正确。故选 C。36 (3)泥沙淤积使湖泊变浅,直接影响湖泊蓄水量,即地表径流,正确;湖泊缩小,直接影响湖面蒸发量,正确;水汽输送和大气降水除受湖泊影响,与其它因素也有关系,且比较滞后,、错误。故选 D。28、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A.下渗、地表径流、蒸发、地下径流 B.蒸发、地下径流、下渗、地表径流 C.地表径流、蒸发、下渗、地下径流 D.蒸发、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2)下图表示降水后各因素对环节的影响,其中正确的是()A.B.37 C.D.答案:D C【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解析:(1)图中从海洋进入大气,为蒸发;表示地表水流向海洋,为地表径流;表示地表水变成地下水,为下渗;表示地下水汇入海洋,为地下径流。故 D 正确,A、B、C 错误。(2)为地表径流。降水强度与地表径流呈正相关,图是负相关,A 错。下渗与地表径流是负相关,图是正相关,B 错。植被与地表径流是负相关,图是负相关,C 对。坡度与地表径流是正相关,图是负相关,D 错。故选:C.【解答】此题暂无解答 29、海水“跃层”是指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等在垂直方向上出现突变的水层。夏季,黄海海水在水深 20 米左右的地方,水温突然降低到 10以下,垂直温差可达到 20,出现了一个延伸至海底的巨大冷水团,图 1 示意38 黄海冷水团底层温度分布。研究证明,黄海冷水团与“跃层”同步消长,每年春季开始形成,夏季达到最盛,秋季开始衰退,冬季消失,其范围与超前其 6 个月的风速相关。图 2 示意 25 米层黄海冷水团分布范围变化与超前 6 个月的风速对照(经向风,北为正、南为负;纬向风,西为正、东为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25m 层黄海冷水团分布范围的变化()A.与冬季西北风相关 B.与冬季东南风相关 C.与夏季东南风相关 D.与夏季西北风相关 (2)黄海“跃层”夏季最盛的主要原因是夏季()A.气温高,降水多,表层增温减盐 B.暖流势力强,对黄海的影响更大 C.盛行东南季风,与低纬度海水交换多 D.沿岸盛行离岸风,使深层冷海水上泛(3)地处黄海之滨的日照市,海产品因冷水团的存在而格外鲜美,原因是()A.冷水团水质好,无污染 B.冷、暖水团相遇,形成水障 39 C.冷水团透光好,藻类繁盛 D.冷水团水温低,水产生长慢 答案:B A D【提示】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了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3)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1)据图,冷水团范围大小与超前 6 个月的风速有关,超前六个月就是冬季,根据风向南为负,东为负,即东南风,即范围与东南风风速正相关。故选 B。(2)黄海冷水团的成因是冬季温度低、盐度高、密度大的冷海水在黄海海底下沉,夏季表层水温升高,盐度降低,密度减小,底层海水难以与上层交流,形成与表层温差巨大的冷水团。故选 A。(3)冷水团温度低,水产品生长慢,生长周期长,有机物积累时间长,味道鲜美。40 故选 D。30、下图为长江三峡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中的“西归”主要依靠的水循环环节是()A.植物蒸腾 B.地表径流 C.水汽输送 D.地下径流(2)图示能直接体现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A.缓解不同纬度热量不平衡的矛盾 B.使陆地水体不断更新 C.把地球各大圈层联系起来 D.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答案:C D【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水循环的意义 解析:41 暂无解析【解答】(1)长江为我国外流域河流,海洋水汽蒸发,通过水汽输送,到陆地降水,再通过长江自西向东流入海洋,水汽输送称为“西归”。(2)图示长江三峡,可直观体现出水循环塑造地表形态。综合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橙橘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水果,低温冻害是影响其生长的主要障碍,图 a 和图 b 分别是我国江南丘陵某地1980 年和 2010 年土地利用示意图。(1)简述 1980 年2010 年该地水循环环节可能发生的变化。(2)冬季晴朗的夜晚,两地最易受低温冻害的是 地,并说明主要原因。(3)分析该地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水文特征的影响。答案:(1)蒸发、蒸腾量增大;下渗量增多;河流径流量减少;地下径流量增多 (2);冬季的夜晚,山坡顶部降温较快,冷气流沿山坡下沉至谷地处集聚;谷地暖空气被抬升至高处,地气温高于地,因此地更易受低温冻害(3)土地类型由耕地变为林地,水土流失减弱,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和含沙量减小。解析:(1)由图可知,1980 年2010 年,土地利用从耕地变成林地。所以耕地变林地后,蒸腾变多,下渗增强,地表径流减少,同时由于树木的阻挡,水流速度减慢,流水侵蚀作用减弱,因此水土流失减小,耕地变林42 地后,地下径流增多。(2)结合山谷风分析。根据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可知,夜晚降温快,大气遇冷收缩下沉。处大气受热膨胀上升,冷而重的空气沿山坡下沉到地,导致处冷却。所以处最易受低温冻害。(3)由图可知,土地利用从耕地变成林地,由于树木的阻挡,水流速度减慢,流水侵蚀作用减弱,因此水土流失减小。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能力增强,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和含沙量减小。【小提示】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特征 影响因素 对环境的影响 流量(大或小)“得”:补给类型(气候),支流状况及流域面积,调入水。“失”:蒸发(干旱),下渗(干旱),引水,用水。“储”:流程长短,湖泊、沼泽、水库等湿地的调节作用 湿地面积的变化 水位:变化大小;汛期:有或无(有就答,明确季节或时间及长短;无就不答)取决于河流的补给类型,主要包括降水量,气温,地形,以及湖、沼的调节作用 洪涝灾害 含沙量:(多或少)泥沙的来源:植被状况、地形坡度(流速)、表土性质、降水强度、流量多少侵蚀强度沙的来源量。泥沙的沉积:流经的地形和河道曲直、湖、沼、水库的沉积沉积量 三角洲的变化;海岸线的变化;河水的颜色;土壤的肥力;水质的好坏 3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一艘轮船自城市 A 航行至城市 B,在洋流的作用下其航行速度较 ,当航行至丁海峡,其航行速43 度会 ,请说明原因。(2)说出洋流乙的名称,并简析乙对甲地气候的影响。(3)分析图中丙处能形成大规模渔场的原因。答案:(1)快;减慢;因为丁海峡处的洋流为西风漂流,洋流流向与航行方向相反(2)秘鲁寒流;秘鲁寒流对流经地区降温、减湿,促使了甲处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扩大甲处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延伸范围,使其接近赤道(3)在东南信风(离岸风)的影响下,丙处形成了上升补偿流|使得海底的营养物质上泛,鱼类的饵料丰富,因而形成了大型渔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的相关知识。(1)由图中陆地轮廓可知该区域位于南美南部;根据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可知,在图中陆地东侧有巴西暖流向南流,大陆西侧有秘鲁寒流向北流,轮船自城市 A 向城市 B 航行方向与洋流运动相同,所以轮船航行速度较快。当航行至丁海峡时,由于丁海峡处的洋流为西风漂流,洋流流向与轮船航行方向相反,所以其航行速度减慢。(2)根据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可知,洋流乙位于南美大陆西侧是秘鲁寒流;秘鲁寒流对流经地区降温、减湿,促使了甲处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而且使热带沙漠气候直逼海岸;扩大了甲处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延伸范围,使其接近赤道。(3)丙处渔场为秘鲁渔场;该地区位于回归线附近,处在东南信风的影响下,风向由陆地吹向海洋为离岸风,表层海水随风而去,底层海水上升,在丙处形成了上升补偿流,使得海底的营养物质上泛,鱼类的饵料丰富,因而形成了大型渔场。【小提示】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纽芬兰岛沿岸是世界上观看冰山的最佳地点之一,目前每年常有来自高纬度的冰山漂浮到该岛附近海域,吸引来自各地游客。而冰川的分布常与大洋表层水温状况有关。下图为“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材料二:进入 2020 年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席卷全球。截至 2020 年 3 月 18 日,丹麦确诊人数已达 105744 人,丹麦被迫采取国家封锁措施。一旦有需要,丹麦健康群众可以前往格陵兰岛,躲避新冠病毒。(1)纽芬兰岛附近出现冰山数量最多的季节是 。根据材料描述北大西洋中高纬地区洋面年平均水温分布特点。(2)纽芬兰渔场曾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渔业资源极其丰富。请从鱼的种类和数量两个角度分析洋流对该渔场形成的主要影响。(3)分析格陵兰岛可作为丹麦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疫情避难地的原因。答案:(1)夏季;分布特点:随纬度增加水温降低(南高北低);同纬度水温西低东高;单位距离西部温差大,东部温差小(2)影响:位于寒暖流交汇处,冷水鱼类与暖水鱼类大量聚集,鱼的种类多;洋流交汇处容易引起海水的扰动,营养物质上泛,饵料众多,鱼的数量多 (3)原因:地广人稀,人均土地面积广阔;四面环海,相对孤立,携带病毒的人或物进入困难。解析:(1)该小岛附近的冰川主要来自高纬度地区,而夏季气温高,冰川得以融化;由图可知,同一经线上,纬度越高水温越低,这主要是纬度因素造成的,呈现随着纬度增加而降低;同一纬线上,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真题.pdf)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