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体积》教学反思.pdf
-
资源ID:74099302
资源大小:170.09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1.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新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体积》教学反思.pdf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 马额镇郑家小学 范娟娟 圆柱的体积 是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节知识,属于“几何与图形”领域的知识,它是在学生了解了圆柱的特征、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以及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圆柱是一种含有曲面的几何体,这给体积的认识和计算增加了难度。为了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为后面学习圆锥体积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节课我是按照我镇的新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三步八环”设计的,我十分注重从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经历圆柱体积的探究过程,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并能结合实际的情景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一、亲近学生,发现问题,设计教学。课前我认真研读教材,翻阅了数学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的目标、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了学生的“预习指导”,其中有关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是为推导计算公式打基础的,圆柱的体积推导过程以填空的形式展出,使学生更容易感受“化曲为直和转化”数学思想;课堂上的交流与展示,有充分的体现了学生的预习效果和学习本节课兴趣。二、情境生活化,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 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本节课中,我从生活情境入手,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这根柱子的体积是多少?一个杯子能装多少水呢?”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直观感知圆柱体积的概念,紧接着我再出示第二个圆柱体,让学生比较哪个圆柱体的体积大,学生意识到前面所说求体积计算方法的局限性,从而产生思维困惑,进一步激发了探究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欲望。这样的导入不仅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十分宽松的生活化学习环境,还为学生后面构建数学模型,发现圆柱体积公式奠定了基础。在第七环节“巩固与应用”部分,为避免纯数字的计算,我采用学生生活中问题为背景,提出有关圆柱的体积问题,让学生学会灵活应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巩固体积计算方法的同时,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价值。这样的教学安排不仅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思想,也使数学的课堂教学充满浓浓的生活味。三、重视动手实践,让学生经历公式推导的全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学中我努力为学生搭建探究平台,首先,通过观察、设疑、猜想、验证,经历圆柱体积的转化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探究圆柱体积的过程中,我从本班学情出发,大胆放手让学生猜想“圆柱体积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可能怎样计算,为什么?”,然后再结合以往学习几何图形的经验,回顾圆的面积推导过程,实现知识迁移,明确“转化”思想在数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为 了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的过程,借助实物模型和多媒体课件演示,把二者有机结合,先让小组四个学生上台操作演示,然后再课件动态模拟,在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小组讨论交流:当圆柱体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圆柱的底面积有什么关系?长方体的高与圆柱的高有什么关系?从而得出结论: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整个探究过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知识的形成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伴随着问题的圆满解决,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与满足。四、注重学法指导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学会学习”是对学生“学”的最高要求,因此在教学中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用。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把“观察、猜想、验证”的学法指导,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使学生学得主动有效。在探究方法的引导上从回忆圆的面积公式推导入手,确定转化的方法,体验转化的过程,验证转化的结果,使“转化”、“极限”等数学思想在课中得到良好渗透,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科学、条理的数学思维方式,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数学能力。不足之处: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有效、良性互动还达不到预期目标,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具备良好预习及参与活动的习惯,导致参与活动主动性不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比较欠缺。通过这节课,我认为“亲近学生”环节(交流预习成果)能不能与全课的教学活动有机整合在一起,在课堂上怎样更好地关注中等 偏下的学生,使学困生能更好的参与学习活动,通过一节一节课的学习及老师、同学的帮助他们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