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和采暖设计热负荷.pdf
1/5 热负荷是只室内18C,室外-9C(北京)的条件下,供暖需求量,用这个值去配置供暖设备,相当于在最大条件下的出力,也就是汽车最高时速200公里 的能力极限;北京通常每平米50瓦左右。指标是在整个冬季不断变化的气候环境下,冬季实际总耗能除以时间得出的平均功率,相当于汽车的平均时速,在北京能开到40公里就很不错了。北京冬天室外平均-1.6,室内保证16,这时的规定平米指标20.6瓦 很多人不清楚的是,指标与设备配置?即热负荷没有太大的关系,例如我设备给的很大,像日本鬼子那样不问功能一平米给配200瓦的量,但是温控做的好,实际输出不大,最后指标依然正好。再往深了说,指标就是约束墙体保温的,只要保温达到要求,指标就能达到,系统浪费它不管,就算室温高了,也折合到标准温度下了,没有影响。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g)indexOfdesignloadforheatingOfbuilding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由锅炉房或其他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单位:Wm。21设计规范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计算方法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W/m2)。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是指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由锅炉房向其它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公式如下:q=Q/Ao(1)式中Q,Ao分别为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W)和建筑面积(m2),且Q值应根据建筑物下列散失的获得的热量确定:1)围护结构的耗 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且基本大批量计算公式为 Q1=Afk(tn-twn)2)式中Q 1、F、K、a、tn、twn分别表示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面积(m2)、传热系数W/(m2?K)、温差修正系数及冬季室内计算温度(C)、采暖室外(C)。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包括朝向附加、风力附加、外门附加和高度附加,各项附加应按其占基本耗热量的百分比确定。2)加热由门窗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旧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2/5 为:Q2=acppwnLlm(trtwn)(3)式中Q2表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W)、a表示单位换算系数、cp表示空气的定压比热容kJ/(kg?K)、L表示在基准高度(10m)风压的单独作用一,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m3/(m?h)、l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tn和twn与上同、pwn表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温度(kg/m3)、m表示综合修正系数。新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为:Q2=0.28cppwnL(tn-twn)(4)式中tn和twn、pwr与上同,L表示渗透空气量(m3/h)、其计算公式如下:L=L0lmb(5)式中L0表示在基准高度(10m)风压的单独作用下,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m3/(m?h)、I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m表示冷风渗透压差综合修正系数,b表示门窗缝渗风指数,b=0.560.78。由式(4)和式(5)可知,新设计规范对公式的形式及有关参数的确定上都进行了较大的修订,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的计算将更加合理和精确。3)加热由门、孔沿及相邻房间浸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4)建筑内部设备得热;5)通过其他途径散失或获得的热量;2.2节能标准建筑大批量指标计算方法建筑物耗热量指标qH(W/m2)。建 筑物耗热量指标是指在采暖期间平均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由室内采暖供给的热量。建筑物耗热量指标qH计算公式如下:qH=qH?T+qINF-qI?H(6)1)qH?T为单位建筑面积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应分别按屋顶、外墙、外窗、外门、阳台门下部门芯板、地面、楼梯间隔墙、户门等分项计算后汇总,且计算公式如下:(7)式中ti、te、d、Ki、Fi、Ao为全部房间平均室内计算温度(C),采暖期间室外平均温度(C),围护结构传热的修正系数,传热系数(W/m2?K)、面积(m2)及建筑面积(m2)。3/5 2)qINF为单位建筑面积的空气渗透耗热量(W/m2),且计算公式如下:(8)式中CPpN、V分别是空气比热容、密度,换气次数和换气体积(m3)。3)qI?H为单位建筑面积的建筑物内部得热(W/m2),包括炊事、照明、家电和人体散热,住宅建筑取3.80W/m2。3设计规范与节能标准差异比较分析 31概念差异1)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和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是不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前者是在设计室内外条件下能耗量,其值是按设计规范计算得到的为确定最不利工况时达到室内温度所必须设计的采暖设备的依据,北京地区其值不宜超过52.0W/m2;后者是在全采暖期间内的耗热量的平均值,其值是按节能标准计算得到的,可用以计算全年采暖能耗量,北京地区其值不应超过20.6W/m22)在计算围护结构传热和冷风渗透耗热量时,设计规范中都用到了最大温差(tn-twn),而节能标准中都用到了平均温差(ti-te),二者的差异是很大的。以北京地区为例,前者一般为27C(厨房为24C,卫生间为34C),后者统一为17.6C,前者为后者的1.534倍;3)设计规范是从纯渗透的角度出发(卫生间除外)确定渗透耗热量,而节能标准是从换气的角度出发确定渗透耗热量。节能标准与设计规范中各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表1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2?K)名称朝向节能标准设计规范/标准屋顶0.620.621.00外墙南、西、北0.810.780.96南、北0.811.001.23东0.811.071.32外窗东、南、西、北2.703.951.46不采暖楼梯间隔墙1.041.041.00户门2.002.911.46外门东门、西门2.704.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和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是不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前者是在设计室内外条件下能耗量,其值是按设计规范计算得到的为确定最不利工况时达到室内温度所必须设计的采暖设备的依据,北京地区其值不宜超过52.0W/m2;后者是在全采暖期间内的耗热量的平均值,其值是按节能标准计算得到的,可用以计算全年采暖能耗量,北京地区其值不应超过 20.6W/m2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手册中是这样解释的,建筑物耗热指标指在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由室内采暖设备供给的热量,单位是W/m2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指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上面是平均温度),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再单位时间内需由锅炉房或其他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建筑物耗热指标在数值上比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要小 4/5 13楼的:“耗热量到底是指什么概念?”XX,就是消耗的热量。“单位建筑面积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只不过把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除以建筑面积得到的一个指标数值“它和热负荷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是构成热负荷的一部分。热负荷还通常包括了冷风 侵入、冷风渗透等耗热量 简单说:1、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是指平均数,用于限定维护结构之传热系数;2、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是指最不利负荷,用于计算选择采暖设备。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是整个采暖季的室外平均温度下计算出来的单位面积的 耗热量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是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计算出来的单位面积的耗热量,然后你用它为选用设备的依据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是用于采暖期貉煤量的指标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qh和米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由于同一地区米暖设计热负荷有较为明确的室内、室外温度差值,所以qh和q是有一定关联的,是用来说明同一建筑物的两个方面,一是从建筑物外围护节能方面,一是从建筑物米暖耗热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