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开挖支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pdf
1 深基坑开挖支护工程 监理实施细则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主体建筑 24 层,裙楼 4 层,地下 1 层,设计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物高度为85.3m,总建筑面积为36316.2m2,地上建筑面积30038 m2,地下建筑面积6278.2m2。地下基础开挖深度为7.45m,局部开挖深度为10.25m,地基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以天然地基为持力层.二、环境概况 施工现场四周环境复杂建筑物稠密 1、基坑东侧为 1 栋已建 1 层建筑,砖混结构,浅基础,建筑外轮廓线距地下室外墙边最近处约 6m,需保护。2、基坑北侧为 1 栋已建 34 层建筑,砖混结构,浅基础,建筑外轮廓线距地下室外墙边最近处约 8.5 米;该侧西边围墙外有一配电柜,围墙外有雨、污水管及自来水管,需重点保护.北侧西半段外为渔市口路,路边距地下室外墙约 5.5 米。3、基坑西侧围墙外为东大街,紧靠围墙为沿街商铺,在基坑施工前搬迁,街道一侧为人民商场,为 34 层建筑,框架结构,该侧地下室外墙距其外墙边最近处约 15m 需重点保护.4、基坑南侧有 2 栋已建 23 层建筑,砖混结构,浅基础,建筑外轮廓线距地下室外墙边最近处约 10m 该侧围墙外道路下埋有电缆,需保护。三、基坑安全等级 综合本基坑挖深,周边环境等因素,确定本基坑的安全等级为二级,重要性系数 1。0 四、工程地质条件 本工程场地土类型属中压缩性、中硬场地土,属基本稳定区。场区内无液化土层分布。场地地下水常年最高水位埋深为1。5 米,年变化幅度为 1.0 米左右。五、工程特点 1开挖面宽,开挖深度大,开挖时间要求紧.故只能用分段分层开挖,根据进度需 2 要,视施工现场条件的可能,适当考虑部分工序搭接进行。2本工程地下水主要赋存于上部杂填土中,下部土层为隔水层且含水量小,基坑所在场地地表土体已被下挖约 23 米,场地标高-2。00+0.00;基坑挖深 4.3m6.8m。现场查看发现坑内基本干燥,本工程不做专门的止降水措施,采用坑内布设明沟加集水井的方式明排坑中地下水。六、实施监理工作依据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4、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6、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10、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96:97)11、设计文件及国家现行的相关标准、规范 12、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3、已批准工程基坑监测方案 14、已审批的基坑开挖施工组织设计、基坑支护方案 15、已批准的工程监理规划 七、土方开挖控制要点 1、土方开挖前施工单位须编制详细的土方开挖施工组织设计,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估和对策分析,并取得基坑支护设计单位和相关部门的认可后严格遵照实施.2、按设计或施工要求标高平整场地,清除和搬迁施工区域内地上,地下所有障碍物,做好防洪、排洪工作保证场地不积水。3、设置测量控制网,水准点要求设在不受基坑影响之处。4、采用机械开挖,地下水位低于开挖底面0。5M。3 5、在开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时空效应,遵循分区、分层、对称、平衡的原则。6、基坑内部临时坡体坡率应不大与 1:1.2;土方开挖过程中挖土高差不得大于 3米,慎防土体的局部坍塌造成工程桩位移、破坏及现场人员伤损和机械损坏等工程事故。7、坑底土方留 300 厚人工开挖,不得超挖,尽量减少对土体的扰动。8、机械进出口通道处应铺设路基箱扩散压力,或设置配筋混凝土面层,不得在支护结构顶部直接碾压.9、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基坑周围地面超载,基坑顶部严禁堆载,地面超载应控制在20kPa 以内,尤其是大型施工机械行走路线及停靠地点.10、弃土应及时运出,如需堆土或留作回填土用堆土坡脚至坑边距离及堆土高度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执行。11、基坑开挖至设计土面后,应对坑底找平,如有小部份超挖,应用 C15C20 毛石混凝土回填处理,并整实至与地基土基本相同密实度,及时施工排水沟和集水井及垫层。八、基坑支护施工控制要点 根据基坑挖深、地质条件及现场施工条件,采用人工挖孔桩悬臂支护、土钉墙支护及局部放坡开挖;坡面挂网喷细石混凝土封闭措施。1、进场材料(1)水泥:425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2)钢筋:一级钢筋 HPB235,二级钢筋 HRB335(3)钢材:Q235(4)焊条:E43 系列型焊条(5)砂:土钉灌浆用砂采用细沙,粒径不应大于 2.5mm,使用前应过筛,其含泥量按重量计不得大于 2%,喷射混凝土用砂采用中粗砂,细度模数宜大于 2。5,含水率 57%,含泥量3(6)石子:粒径12mm 2、人工挖孔桩施工(1)人工挖孔桩混凝土等级 C30,护壁混凝土等级 C20。(2)每浇灌完三节护壁,须校核桩中心位置及垂直度一次,以保证桩的垂直度。(3)孔顶护壁要高出地面 20cm,防止地面杂物,石子落入孔内和地表水流入。4(4)孔周围堆放泥土应离开孔口 2 米以外,堆高不得超过 2 米,并要当日清运不得过夜.(5)纵向主筋与水平钢筋交接处均应焊牢,钢筋笼可分节放入孔内,采用焊接连接,焊接长度 10d,接口必须按规范要求错开。(6)钢筋笼外侧需设置混凝土垫块或采用其他有效措施,以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 50mm.(7)出露地表桩段可采用砖模。(8)混凝土应连续浇筑,每根桩的浇筑时间不应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浇灌时混凝土自由落下高度小于2 米,成桩后不得有断桩、混凝土离析及夹泥出现.(9)桩顶混凝土超灌长度为 0.8 倍桩径,凿除泛浆后的桩顶混凝土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桩顶以上出露的钢筋长度达到设计要求。(10)桩位水平偏差50mm;桩径偏差50mm;垂直度偏差0。5%;充盈系数1。1;沉渣厚度150。(11)桩顶应嵌入圈梁100mm,状体纵筋应伸至圈梁顶。(12)桩间土体采用挂钢丝网喷细石混凝土护壁.3、土钉墙支护施工 (1)土钉孔径 100mm,孔内注浆体强度等级3d 强度不得低于 10MPa,28d 强度不应低于 30MPa。(2)土钉布置形式:三角形.(3)网片钢筋:8,间距 200mm.(4)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厚度:80100mm,坡顶混凝土外延 1.0m,作好护坡顶排水。(5)土钉锚杆 HRB335 级热轧带肋钢筋 25,钻孔直径 100。(6)挖土应按土钉垂直间距挖土并修坡面。机械挖土时应预留0.1m,之后人工修整,根据边坡土质情况,可采取全面或分段挖土支护。(7)按设计孔深,人工或机械成孔.(8)按配比制浆,注浆采用底部注浆法,注浆管应插入距孔底 250500mm 处,随浆液的注入缓慢匀速拔出,为保证注浆饱满,孔口宜设止浆塞或止浆袋。5 (9)网片筋应顺直,按设计间距绑扎牢固。在每步工作面上的网片筋应预留与下一步工作面网筋搭接长度。钢筋网应与土钉连接牢固。埋设控制喷层混凝土厚度的标志.(10)按配合比要求拌制混凝土干料。为使回弹率减少到最低限度,喷头与受喷面应保持垂直,喷头与作业面间距宜为 0.61。0m.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喷射时应控制用水量,使喷射面层无干斑或移流现象。(11)喷射混凝土终凝 2h 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根据气温确定,宜为37d。九、监测 本基坑周围紧邻已建建筑和地埋管线,基坑北侧、西侧紧靠道路,为保证道路、已建建筑及地埋管线在基坑施工期间的安全,该支护方案的实施应有施工监测配合实施,实行信息化施工;根据基坑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及进度。本基坑监测等级为二级.(一)监测内容 1、支护结构顶部水平、竖向位移监测:沿人工挖孔桩桩顶圈梁、土钉墙段坡顶每隔 1015 米设置一观测点。2、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在支护结构外侧土体中埋设测斜管,测斜管长同桩长,间距 3050 米。3、建筑物沉降监测:在建筑物的角点部位及其它适当的部位设置沉降观测点,每栋不少于 6 点。4、道路沉降观测:沿路边每1015m 左右设置一观测点。5、地埋管线位移监测:视现场情况布设,可利用检查井或模拟 式测点作为 监测点。(二)技术要求 1、施工期间应根据监测资料及时控制和调整施工进度方法,尽量减少基坑的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2、监测仪器的选择应考虑最大可能需要的量程,选用满足安全监测要求的仪器。3、仪器安装埋设前应进行检验和率定,绘制检测点安装埋设详图,并按照方案和埋设要求做好埋设准备.4、所有监测点安装完毕后,应及时绘制准确测点位置图,并对监测点加强保护,预防意外破坏。5、监测数据必须做到及时、准确和完整,发现异常现象,加强监测。6(三)观测要求 1、在土方开挖前,须测得初读数.2、基坑开挖到底板浇筑完毕后三日,支护结构顶部水平、竖向位移及土体深层水平位移需一日一测。3、底板浇筑完毕后三日到施工至主体结构0.00,支护结构顶部水平、竖向位移及土体深层水平位移23 日一测。4、临近建(构)筑物、道路沉降监测一日一测。5、地埋管线位移须一日一测。6、施工期间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监测频率;暴雨洪水期间应加强监测频率。(四)报警值 1、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位移速率4mm/d,位移总量40mm。2、支护结构顶部竖向位移:位移速率3mm/d,位移总量25mm.3、土体深层水平位移:位移速率4mm/d,位移总量70mm。4、周边建筑物沉降:位移速率3mm/d,位移总量30mm,差异沉降L/1000.5、道路沉降:位移速率2mm/d,位移总量15mm。6、地埋管线位移:报警值需征询相关部门意见。(五)质量监测 1、人工挖孔桩施工完成后,应采用低应变动测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测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 30,且不少于 20 根;当根据低应变动测法判定的桩身缺陷可能影响桩的水平承载力时,应采用钻芯法补充检测,检测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 2,且不少于 3 根。2、每一典型土层设 3 根专门用于测试的非工作土钉,土钉采用液压千斤顶进行抗拉试验检测承载力,同一条件下,试验数量不得少于土钉总数的 1%,且不少于 6 根。3、喷射混凝土厚度、强度采用钻孔检测。面层厚度检测钻孔数每 100 一组,每组不少于 3 点;面层强度检测钻孔数每 500 一组,每组不少于 3 点。十、质量保证措施 1、了解地质情况和地下管网、构筑物情况,认真编制基坑支护的设计、施工方案,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必要时现场商定调整技术参数应急施工。2、提前计算施工用材料量,以便备料。3、根据水泥浆和混凝土的强度及工艺要求,提前做好配合比的试配和优选。7 4、严格按照基坑支护施工方案精心施工,技术人员跟班指导作业,确保每道工序符合要求。5、严把钢材、水泥、砂、石等材料的质量关,原材料应具有合格证。6、对每个施工环节严格把关,质检员必须对工作认真、及时到位,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7、设专人对坡顶水平位移、坡顶沉降观测点进行测量,每天将测量结果反馈给责任工程师以指导施工.十一、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该支护工程具有离周边建筑物近、地质条件复杂、交叉作业、工期紧等特点,安全工作十分重要,严禁施工中在坡顶堆放材料及重物以免造成未成形的坡体滑移,各级管理人员应引起高度重视.1、施工现场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建立安全管理生产责任制.2、建立并认真执行安全交底制度,班前安全活动制度.3、进入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现场临时搭设的脚手架,支撑杆必须稳固。4、土方坍落和滑坡是本工程最容易发生的安全隐患。在危险处设置醒目警示标志。施工过程中设专人对边坡进行监测.5、施工前应提前做好防雨准备工作,遇雨天应停止施工,对施工用材料、机具及坡面进行覆盖防护,雨后复工须认真检查边坡情况。决定是否有必要采取措施,之后才能施工。6、施工现场要做到及时清理,保持场容整洁,道路畅通.7、施工期间严格遵守安全用电操作规程。8、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规定,确保支护施工的顺利进行。十二、应急措施 如基坑变形过大、变形速度过快时应暂停施工,根据险情原因选用如下应急措施:1、根据基坑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土方开挖顺序,放慢土方开挖速度。2、地面出现裂缝.可灌入水泥砂浆,防止地表水渗入增加坑壁压力,软化土体,裂缝周围地面用水泥砂浆找平。8 3、支护桩侧向变形过大。加快垫层、底板的混凝土浇筑,垫层随挖随浇,可在垫层中配筋。情况严重时在坑底设置临时支撑。4、土钉墙段位移过大。可增打土钉、增加土钉的长度和密度。5、根据监测数据密切关注管线位移变化情况,若发现管线位移较大,必要时将管线开挖暴露,并架空保护。9 B13 x x x 工程 深基坑开挖支护 监 理 实 施 细 则 项目监理机构(章):专业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日 期:江苏省建设厅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