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工程施工方案_1.pdf
1 测量工程施工方案 一、测量施工安排 根据测绘院提供的 GPS 点的坐标和高程进行闭合导线及高程联测。复测时利用全站仪,测角中误差2,以边长相对中误差 1/40000 进行角度、距离复测,并将复测点位误差成果报业主及监理单位。坐标和高程检查一切正常后,利用全站仪将坐标引进本工程所施工的地块,然后利用水准仪将高程点也引进施工的地块,高程引测完毕后利用高程闭合导线进行检查,无误后,再进行施工测量。二、施工测量 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工程,对施工测量技术要求更为严格,无论是内业技术资料的分类整理,还是外业测设放样的测量检查工作,都要做到步步到、精益求精,特别是对测量误差的调校处理更要依据相关测量规范而进行。1、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及施测方法 平面控制测量包括场区平面控制网、钢结构施工控制网和其他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测量。平面控制测量前,将业主通过建立提供的基准点作为平面控制测量的起始依据。当起始数据的精度不能满足场区或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时,经委托方和监理单位同意,可以采用一个已知点和一个已知方向作为起始数据进行布网。轴线控制网是否科学合理地布设,直接关系到本建筑物自身的相对尺寸统一与否,施工测量方法尤为重要,必定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法则。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细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先布设整个红线区域内的平面控制网,再根据平面控制网中的控制点布设出各单位工程的轴线控制网。布设平面控制网要充分考虑到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定位图,基础及首层平面布置图中的关键部位;选点应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2 坐标点保护装置(1)工程定位基准点的复核校正方案 建筑物的定位坐标是设计院依据整个城市建设规划,在一个完整的城市地图坐标系中先确定建筑红线后,再确定该工程的定位坐标,设计定位坐标也会出现人为的错误。项目部在交接基准点控制桩的过程中有复核的必要。项目部不仅要复测该工程测量基准点的相对平面尺寸关系与高程点闭合差的要求,还要与周围建筑物测量控制点进行必要的联测(请建设方出面协调),如有较大偏差要上报设计院等相关单位。(2)一级与二级平面控制网布控原则 一级平面控制网是根据测绘院提供的测量基准点和建筑总平面定位图,采用全站仪引测,控制点建立在稳定可靠、不受施工影响的位置。测量一级平面控制网,是二级平面控制网建立和复核的依据,在整个工程施工期间,必须保证这个控制网的稳定可靠。该控制点的布设位置选择在稳定可靠处,且设置保护装置。硬化路面用钢钉打进混凝土里,并用红油漆标识好。二级平面控制网的布网以一级平面控制网为依据,布置在施工现场以内相对可靠处,用于为受破坏可能性较大的下一级平面控制网的恢复提供基准,同时也可直接引用该级平面控制网中的控制点测量。二级平面控制网为各护坡桩的中点或是中心点连线延长线上的点。由于布设在基坑附近,每次使用时要复测二级控制点的坐标,确保二级控制点的准确性。(3)建筑物外控制网与内控制网的布设 3 本工程存在深基坑工程,场地内外高差较大,给测量控制网的布设带来诸多不便。基础部分采用“外控法”,地下及地上混凝土结构工程拟采用高精度激光铅垂仪“内控法”进行轴线的竖向传递。(4)轴线投测方法 1)以下的基础施工以轴线控制网中的控制点作为基准点,采经纬仪方向线交会法来传递轴线、引测投点误差不应超过3mm,轴线间误差不应超过2mm。2)首先依据场区平面轴线控制桩和平面图,测放出外轮廓轴线与边线,并用白石灰撒出。当基坑开挖到接近坑底设计标高时,用经纬仪分别投测出基坑边线和集水坑控制轴线,并打控制桩指导开挖。本工程为基础多为独立柱基础,放线可以采用全站仪坐标放样法较为合理,可以转换建筑直角坐标系放样定位。3)待垫层、基础浇筑完成后,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量以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轴线不得少于 2 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一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用弹墨线标明作为支模板的依据,并在露出的钢筋上抄测出+500mm 或+1000mm 标高线,控制支模高度。模板支好后,应用两经纬仪架设在两条相互垂直的轴线上检查上口的位置。本工程设备安装基础平面控制,在测量放线中是一个该注意的问题,在设备基础附近设置纵横控制轴线各一条,确保设备基础平面位置的正确性。4)轴线投测的精度 施工层放线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外廓主轴线长度 L(m)L30 5 30L60 10 60L90 15 L90 20 细部轴线 2 承重墙、梁、柱边线 3 非承重墙边线 3 4 门窗洞口线 3 5)竖向投测方法 首先将激光垂准仪安置在已作好的控制点上,对中整平后,仪器发射激光束,穿过楼板洞口而直射到激光接收靶上,激光垂准仪操作人员将激光点调至最小最亮,转动仪器,使激光点在接收靶上形成圆圈,上面操作接收靶人员见光后移动接收靶,使靶交点与圆圈中点重合,此时固定靶位,接收靶中心即控制点位置。投测时,测量人员互相之间用对讲机进行联络。激光接收靶由 3003005mm 厚有机玻璃制作而成,接收靶上由不同半径的同心圆及正交坐标线组成。做好测量成果技术交底,及时检查修正各个队伍的测量结果。2、高程控制网的测设 本工程高程控制网采用城市四等水准测量,水准测量采用闭合环形式,闭合差要符合水准测量精度要求。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须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高程控制的建立是根据测绘院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两个以上,采用高精度自动安平水准仪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附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平面控制点,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四等水准的精度。在布设附合水准路线前,结合场区情况,在场区与甲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间埋设半永久性高程点,埋设 1 个月后,再进行联测,测出场区半永久性点的高程,该点也可作为以后沉降观测的基准点。技术要求见下表:等级 每千 m 高差中误差(mm)水准仪型 号 水准标尺 观测次 数 附和差(mm)四等 10 DZS3-1 双面 往返 20L (1)高程的传递 基坑底标高的传递采用“悬吊钢尺法”,以现场高程控制网为依据,经高程联测 5 无误后的地上水准点,用 50m 的钢卷尺配合水准仪进行标高传递,将高程引测到基坑施工面上。标高基准点用红油漆标注在基坑侧面上,并标明数据。基坑标高引测图 地上部分,可通过拆模后的墙柱向上拉尺将标高传递至地上施工部分。地上结构标高的测设是以引测到地上的标高基准点为依据。施工标高点测设在墙柱上,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每层所需的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 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高程传递允许误差见下表:高度(m)允许误差(mm)每层 3 H30m 5(2)细部标高线控制 垫层高程测定方法:用 3030500mm 木桩或钢筋头打入土内组成矩形方格网,在每个木桩或钢筋棍上用水准仪抄测出垫层控制高程(用红油漆作标记),形成垫层高程控制方格网,控制垫层混凝土浇注施工。梁、板标高控制:梁板标高控制线投测两次,一次在独立柱基础上,以控制支模高度;另一次在支模完成后向钢筋上投测控制点,控制混凝土浇注标高。(3)装修阶段施工测量 6 校核结构施工时墙柱上的 1000mm 线,误差在3mm 之内,取平均值,引测到内隔墙上,所有墙柱上的 1000mm 线作为门窗洞口、专业管线、地面等高度的控制基准线。校核外立面柱子上的控制轴线,角度误差小于5,距离误差小于2mm。3、测量成果控制(1)放线数据的验算 将所有控制点和放线点在 CAD 图上编号,并将编号及坐标输入全站仪存储,放线前从 CAD 图上拾取所需数据并输出放线数据表,放线时与全站仪坐标放样程序自动生成的数据进行验核,两者一致方可进行点位放线。否则查出错误原因,重新组织数据。每次放线抽取 20且不少于三个点进行手算验核。(2)不合格项的管理 实测过程中,当闭合差超出规范要求时,由测量工程师查出超差原因,并写出重测报告,报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重测,同时将超差及重测情况记录存档,严禁随意调整点位处理超差情况发生。(3)验线制度 所有轴线、细部线和标高线,测量人员必须百分之百自检,自检合格后填写测量放线资料。地面定位线、垫层墨线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签字并组织验线。其余线位由专业测量工程师签字后报监理验线。验线合格后,测量工程师与现场工程师、施工队技术员进行交接,三方签字后存档。严禁不经验线进入下道工序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