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二节第1课时演练.pdf
第四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演练 1 第 2 页 1普里斯特莱把一只小白鼠和一盆植物一同放到一个玻璃罩内,结果小白鼠和植物都能存活很长时间,但后来有人重复这个实验,有的成功,有的却失败。以下关于这一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并不科学,没有可重复性 B该实验的成败与否,要看是否将装置置于阳光下 C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与小白鼠需要的氧达到了平衡 D 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需要的 CO2与小白鼠呼出的 CO2达到了平衡 解析:该实验是否成功,取决于 B、C、D三项的内容。答案:A 2如图所示,某植物上的绿叶经阳光照射24 h 后,经脱色并用碘处理,结果有锡箔覆盖的位置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该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 CO2 光合作用需要光 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第 3 页 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A B C D 解析:通过图示说明,有光照射部位有淀粉生成,即进行了光合作用;无光照射部位无淀粉生成,即未发生光合作用,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并且能产生淀粉(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答案:C 3(2019江苏高考)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 2 条 B 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 2 条来源:1来源:学,科,网 Z,X,X,K 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 3 条 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 3 条 解析:水稻叶片中的叶黄素缺失,其对蓝紫 第 4 页 光的吸收减小,但对红光的吸收无明显差异,故排除 A、C 项。色素层析条带从上至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 a、叶绿素 b,叶黄素缺失则会导致色素层析条带从上至下缺失第 2条,故D 项错误。答案:B 4(2009广东高考)将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的叶片均分 4 块,置于不同的试管中,按下表进行实验,着色最浅叶片所在的试管是()试管编号 来源:Zxxk.Com 实验处理CO2溶液 来源:Zx 来源:1 第 5 页 来源:学.科.网 xk.Com来源:学。科。网来源:Zxxk.Com 光照 白光 蓝光 红光 绿光 碘液 注:“”表示具有该条件。A B C D 解析:将叶片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目的是 第 6 页 进行饥饿处理,消耗掉有机物,然后用不同的光照射,进行光合作用,用碘液处理看有机物产生的多少,因为叶绿体中的色素几乎不吸收绿光,所以着色最浅叶片所在的试管是号。答案:D 5(2019广东高考)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颜色会影响消费。小李同学拟研发“绿色”食用色素,他以生长很快的入侵植物水葫芦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提取叶绿素:绿色叶片 X碳酸钙提取液 过滤液 浓缩液 叶绿素粗产品 .探究 pH 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取一些叶绿素粗产品,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于室温(约 25)下进行实验,方法和结果如下表。实验组号 叶绿素溶液调 pH 至 处理时间(min)溶液颜色 第 7 页(mL)Y 10 绿色 10 绿色 10 黄绿色 10 黄褐色 注:叶绿素被破坏后变成黄褐色。根据所学知识和实验结果,请回答:(1)提 取 食 用 叶 绿 素 的 X 应 该 为_,原因是_。(2)表中 Y 应该为_,原因是_ _。(3)若用作食品色素,天然叶绿素色素不适用于_食品,否则 _。(4)小李想了解叶绿素粗产品中是否含有其他色素,请你提供检测方法并写出主要步骤。解析:(1)色素不溶水,只溶于有机溶剂。但 第 8 页 是有机溶剂大多有毒,所以应选择对人体无害的有机溶剂。(2)分析题中表格不难得出 Y 等于8.0,原因是 pH 是该实验的自变量,到pH 逐渐增大且相邻两组的 pH 相差 1,所以组的 pH应该为 8.0。(3)从表中信息可知,酸性条件下天然叶绿素色素容易被破坏造成食品失绿而影响品质。(4)该叶绿素粗产品来自植物,检测其中是否含有其他色素可用纸层析法。答案:(1)对人体无害的有机溶剂(食用酒精)叶绿素溶于有机溶剂和应考虑溶剂对人体的影响(2)8.0 实验中自变量的变化应有规律和应考虑碱性 pH 对叶绿体稳定性的影响(3)酸性 由于叶绿素被破坏造成食品失绿而影响品质(4)纸层析法,其主要步骤:制备滤纸条,画色素液细线,用层析液分离色素,观察色素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