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运动生理学习题_1.pdf

    • 资源ID:74120717       资源大小:352.6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1.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1.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运动生理学习题_1.pdf

    word 专业资料-可复制编辑-欢迎下载 第八章 酸碱平衡与肾脏排泄 (一)填空题 1 机体通过血液缓冲系统、肺、肾等来调节体内酸性和碱性物质的 及 ,维持体液 pH 值恒定,称为酸碱平衡。2 依据布朗施泰德和劳莱的酸碱质子理论,凡是能释放质子的任何物质都是 ,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 。3 pH 值是用来衡量溶液或体液酸碱度的一把尺子,pH 值为 7 是中性,此时,溶液H+=OH-;pH值7 为酸性,此时,溶液H+OH-;pH 值 7 为碱性,此时,H+OH-。4 凡代谢产物能够增加体内 H+含量的食物称为 ;能够增加体内 HCO3-含量的食物称为 。5 由 以及 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混合溶液称为缓冲体系;该缓冲体系具有缓冲酸、碱和保持 pH 值相对恒定的作用,称为 。6 NaHCO3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碱性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对固定酸的缓冲能力,故把血浆中的碳酸氢钠看成是血浆中的 ,简称 。7 排泄是指机体将代谢产物、多余的水分和盐类以及进入体内的异物,经过血液循环由 排出体外的过程。8 肾小球的有效虑过压 ()。9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是指其管腔 通过新陈代谢,将所产生的物质分泌到滤液的过程。10 大量饮清水后,血液被稀释,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使 释放减少,水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排出稀释尿。11 骨骼肌细胞内和血液 pH 值均随运动强度的增加表现出一致的下降趋势,但骨骼肌细胞内pH 值总是较血液低约 0.40.6 pH 单位。这是因为骨骼肌内的酸性代谢产物 血液,而其 低于血液所致。12 是糖无氧酵解的产物,也是运动时体内产生最多的代谢性酸性物质,约占代谢性酸总量的 95%。13 运动时,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存在两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 和 ,它们可以快速地将运动时机体产生的强酸转变为弱酸。而第二道防线则有赖于 的代偿作用。(二)判断题 1 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和运动,除需要适宜的温度、渗透压等条件外,还需保持体液酸碱度的相对恒定。()2 pH 值是溶液或体液 H+浓度的负对数,即:pH=-lgH+。()3 对于酸性溶液而言,pH 值越小,酸性越小;而对于碱性溶液而言,pH 值越大,碱性越强。()4 除极少部分用于合成代谢外,生成的碳酸绝大部分在肺重新分解释放 CO2,然后呼出体外。()5 人体在从事大强度剧烈运动时,由于糖酵解加强,乳酸生成量增加,可造成其在肌肉组织内和血液中大量累积,成为运动时酸性物质的重要来源。()6 正常人成酸食物和酸性代谢产物远超过成碱食物和碱性代谢产物,故对酸性物质的处理是体内酸碱平衡的关键。()7 由强酸以及强酸与强碱生成的盐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混合溶液叫作缓冲体系。()8 体内的固定酸或碱可被所有的缓冲体系缓冲,而挥发性酸可由磷酸盐、血浆蛋白及血红蛋白等缓冲体系缓冲。()9 通常情况下,323COHNaHCO的比值保持在120,血浆 pH 值就可维持在 7.4 不变。()10 在红细胞缓冲体系中,血红蛋白缓冲体系不是重要的缓冲物质,它对 H2CO3发挥较小的缓冲作用。()word 专业资料-可复制编辑-欢迎下载 11 肺排泄 CO2的作用受呼吸中枢的调节,而呼吸中枢的兴奋和抑制又与血液的 PCO2、H+或 pH值和 PO2变化有关。()12 据研究估计,机体通过肺排泄 CO2对酸碱平衡的作用约为全身化学缓冲作用的 4 倍。()13 因 H2CO3原发性增多或减少引起的酸碱失衡称为呼吸性酸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14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比其它器官的毛细血管压高,这是因为皮质肾单位的入球小动脉粗而短,对血流的阻力较小,而出球小动脉细而长,对血流阻力较大。()15 肾血浆流量增加时,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浆胶体渗透压上升速度减慢,有效滤过作用的毛细血管段加长,从而使肾小球的滤过率减少。()16 正常膳食条件下,自尿液排出的固定酸比碱多,故尿液的 pH 值一般为 6.0 左右。()17 ADH 是下丘脑某些神经元合成的激素,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从而增加水的重吸收量,使尿浓缩,尿量减少,即发生抗利尿作用。()18 磷酸肌酸分解伴有对 H+的摄取,而次黄嘌呤核苷酸的生成不伴有有对 H+的摄取。()19 通常情况下,骨骼肌细胞内的 pH 值高于血液。()20 缓冲作用的第一道防线是细胞内和血液缓冲体系,它们可以快速地将运动时机体产生的强酸转变为弱酸。()(三)单选题 1 机体生成的碳酸绝大部分在肺重新分解释放 CO2,然后呼出体外,故称碳酸为 A 固定酸 B 挥发性酸 C 强酸 D 弱酸 2 血液缓冲体系分布于血浆和红细胞,其中血浆缓冲体系中最重要的缓冲碱是 A 323COHNaHCO B PrPrHNa C 323COHKHCO D 22HHbOKHbO 3 以下不属于排泄的生理学过程是 A 排汗 B 排尿 C 呼出二氧化碳 D 排出大便 4 肾小球滤过率是指 A 每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滤液量 B 两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滤液量 C 每分钟一侧肾脏生成的滤液量 D 每分钟两侧肾脏的血浆流量 5 原尿的成分与血浆相比不同的是 A 葡萄糖 B 蛋白质 C 钾离子 D 钠离子 6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促进血浆滤出的直接动力是 A 入球小动脉血压 B 出球小动脉血压 C 肾动脉血压 D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7 引起 ADH 分泌最敏感的因素是 A 循环血量减少 B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C 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D 以上都不是 8 运动时,肌肉内 pH 值总是比血液低,其原因是 A 骨骼肌内的酸性代谢产物高于血液,而其酸碱缓冲能力低于血液 B 骨骼肌内的酸性代谢产物低于血液,而其酸碱缓冲能力高于血液 C 骨骼肌内的酸性代谢产物高于血液,而其酸碱缓冲能力等于血液 D 骨骼肌内的酸性代谢产物等于血液,而其酸碱缓冲能力低于血液 9 由于乳酸的 pKa4,故在体条件下可解离成 H+和乳酸根负离子的乳酸数量为 A 1 B 99 C 40 D 50 10 骨骼肌的化学缓冲作用主要是由以下哪种物质实现的 A 磷酸盐化合物 B 重碳酸盐 C 蛋白质和氨基酸 D 以上都不是 (四)名词解释 每题 2-4 分,共 20-40 分 1 酸碱平衡 2 酸、碱和 pH 值 3 缓冲体系与缓冲作用 4 碱贮备 word 专业资料-可复制编辑-欢迎下载 5 排泄 6 肾小球滤过作用 7 肾小球有效虑过压 8 运动后蛋白尿 9 酸碱平衡紊乱 10 代偿性酸中毒或碱中毒(五)简述题 每题 4-6 分,共 20-40 分 1 简述安静条件下和运动时机体酸性物质的来源。2 简述血液缓冲体系及其酸硷调节作用的原理。3 简述肾脏在维持水和酸硷平衡中的作用。4 简述运动性蛋白尿及其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六)论述题 每题 8-10 分,共 16-40 分 1 试论述肾脏尿生成的基本过程。2 论述运动时骨骼肌和血液 pH 值的变化规律以及骨骼肌细胞内的酸硷缓冲作用。3 试论述肾脏肾脏调节机体酸碱平衡的基本方式。参考答案(一)填空 1 含量 比例 2 酸 碱 3 小于 大于 4 成酸食物 成碱食物 5 弱酸 弱酸与强碱生成的盐 6 碱储备 碱储 7 排泄器官 8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肾小囊内压 9 上皮细胞 10 ADH 11 高于 酸硷缓冲能力 12 乳酸 13 细胞内 血液缓冲体系(二)判断题 1对 2.对 3.错 4.对 5.对 6.对 7.错 8.对 9.对 10.错 11.对 12.错 13.对 14.对 15.对 16.对 17.对 18.错 19.错 20.对(三)单选题 1.B;2.A;3.D;4.B;5.B;6.D;7.B;8.A;9.B;10.C。(四)名词解释 1 酸碱平衡 机体通过血液缓冲系统、肺、肾等调节体内酸性和碱性物质的含量及比例,维持体液 pH 值恒定,称为酸碱平衡。2 酸、碱和 pH 值 凡是能释放质子的任何物质都是酸,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而pH 值是溶液或体液 H+浓度的负对数。3 缓冲体系与缓冲作用 由弱酸以及弱酸与强碱生成的盐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混合溶液称为缓冲体系;该缓冲体系具有缓冲酸、碱和保持 pH 值相对恒定的作用,称为缓冲作用。4 碱贮备 NaHCO3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碱性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对固定酸的缓冲能力,故把血浆中的碳酸氢钠看成是血浆中的碱贮备,简称碱储。5 排泄 机体将代谢产物、多余的水分和盐类以及进入体内的异物,经过血液循环由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word 专业资料-可复制编辑-欢迎下载 6 肾小球滤过作用 当血液流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除血细胞和血浆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以外,其余的水分和小分子溶质均可滤入肾小囊,形成肾小球滤液(原尿),这一过程称为肾小球滤过作用。7 肾小球有效虑过压 肾小球的有效虑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是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8 运动后蛋白尿 在剧烈运动或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后,尿中会出现大量蛋白质,即尿蛋白阳性,经一定时间休息后,尿蛋白自行消失。这种健康人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或暂时性的蛋白尿为运动后蛋白尿。9 酸碱平衡紊乱 人体因某些疾病的影响,可使机体物质代谢和水、电解质平衡甚至缓冲体系以及肺、肾功能受到影响,这些均可引起体内酸性、碱性物质过多或不足,从而产生酸中毒或碱中毒,这一病理过程称为酸碱平衡紊乱或简称酸碱失衡。10 代偿性酸中毒或碱中毒 因 NaHCO3原发性增多或减少引起的酸碱失衡称为代谢性酸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五)、简述题 1简述安静条件下和运动时机体酸性物质的来源。除食物、饮料和药物中的酸性物质外,安静条件下体内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主要有三类,即(1)糖、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完全氧化后生成的 CO2和 H2O 进一步结合形成的碳酸;(2)含硫氨基酸氧化所生成的硫酸,含磷的核酸、蛋白质、磷脂分解所产生的磷酸,糖代谢中产生的乳酸和丙酮酸,脂肪酸氧化所产生的酮体等。由于这些酸性物质不能变成气体由肺呼出体外,故称固定酸;(3)人体也可从外界获得一些酸性物质,如调味用的醋酸、饮料中的柠檬酸等,但这些外源酸性物质数量很少,不是体内酸性物质的主要来源。运动时体内酸性代谢产物主要来自以下四个方面,即(1)ATP 水解;(2)6-磷酸葡萄糖和1-磷酸甘油的生成;(3)乳酸的生成,乳酸是糖无氧酵解的产物,也是运动时体内产生最多的代谢性酸性物质,约占代谢性酸总量的 95%;(4)不完全和完全氧化。2 简述血液缓冲体系及其酸碱调节作用的原理。血液缓冲体系分布于血浆和红细胞。血浆缓冲体系包括:323COHNaHCO、4242PONaHHPONa、PrPrHNa(Pr代表蛋白质)。其中,323COHNaHCO体系中的 NaHCO3是血浆中主要的缓冲碱,它与 H2CO3保持一定比值,维持血液 pH 值恒定。红细胞缓冲体系包括:323COHKHCO、4242POKHHPOK、HHbKHb、22HHbOKHbO(Hb代表血红蛋白),其中,血红蛋白缓冲体系是红细胞中的重要缓冲物质,它对 H2CO3发挥巨大缓冲作用。当固定酸进入血液时,可产生以下反应:HA+NaHCO3 H2CO3+NaA CO2+H2O HA 代表固定酸,如乳酸、羟丁酸等。此时,酸性较强的固定酸转变为酸性较弱的碳酸,因而起到缓冲作用,而碳酸可分解为 CO2,从肺排出体外。当碱性物质如 Na2CO3进入血液时,可产生以下反应,使其碱性减弱。Na2CO3+H2CO3 2NaHCO3 生成的过多碳酸氢钠可由肾脏排出体外。3 简述肾脏在维持水和酸碱平衡中的作用。肾脏对机体水平衡的调节能力非常强。在大量饮水时,尿量增加,可达 15002000mld-1,称水利尿(water Diuresis);相反,在机体缺水时,尿量减少,仅有 350400mld-1。通过肾脏对机体水平衡的调节,无论饮水过多或过少,体内水分和细胞外液渗透压仍可维持或接近正常。肾脏维持酸碱平衡主要是通过排出过多的酸或碱,保持血浆中的 NaHCO3含量,保持血液 pH 值的恒定。当血浆 NaHCO3浓度降低时,肾脏便加强酸性物质的排出和 NaHCO3的重吸收,以恢复血浆 NaHCO3的含量。相反,血浆 NaHCO3过高,则增加对这些碱性物质的排出量,使血浆 NaHCO3回降到正常含量。正常膳食条件下,自尿液排出的固定酸比碱多,故尿液的 pH 值一般为 6.0 左右。word 专业资料-可复制编辑-欢迎下载 4 简述运动性蛋白尿及其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剧烈运动或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后,尿中会出现大量蛋白质,即尿蛋白阳性,经一定时间休息后,尿蛋白自行消失。这种健康人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或暂时性的蛋白尿为运动后蛋白尿。尿蛋白阳性率及尿蛋白量与运动强度、运动量有密切的关系。在运动生理学界常采用这一指标对运动员的训练进行监控。评定负荷量和运动强度的大小:负荷量和运动强度大时,运动员易出现运动性蛋白尿,而且尿蛋白量随之增加。观察运动机体对负荷量的适应能力:机体适应能力差,则尿蛋白阳性率增高,而且尿蛋白量也增加。反映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同一个体在完成相近运动量时,尿蛋白量相对稳定。当训练水平提高时,尿蛋白量减少。运动后尿蛋白的个体差异较大,所以不宜在不同人之间用尿蛋白指标来比较其负荷量、训练水平和机能状况;而对同一个体来说,尿蛋白却是一个很灵敏的指标。(六)、论述题 1 试论述肾脏尿生成的基本过程。肾脏尿生成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1)肾小球滤过作用:当血液流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除血细胞和血浆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以外,其余的水分和小分子溶质均可滤入肾小囊,形成肾小球滤液(原尿),这一过程称为肾小球滤过作用。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有效虑过压,它涉及三种力量,即:肾小球的有效虑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2)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3)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或者排泄:是指其管腔上皮细胞通过新陈代谢,将所产生的物质分泌到滤液的过程。肾小管与集合管的排泄是指其管腔上皮细胞将血液中的某些物质直接排入滤液的过程,如肌酐、马尿酸以及某些药物的排泄。然而,一般情况下以上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过程难以严格区分,因此生理学通常将这两个过程统称为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作用。2 论述运动时骨骼肌和血液 pH 值的变化规律以及骨骼肌细胞内的酸碱缓冲作用。通常情况下,人体血液 pH 值平均为 7.4。其中,动脉血的 pH 值为 7.357.45 之间,静脉血的 pH 值为 7.357.41 之间;骨骼肌细胞内的 pH 值 7.0 左右。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内和血液 pH 值均可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骨骼肌细胞内和血液 pH 值均随运动强度的增加表现出一致的下降趋势,但骨骼肌细胞内pH 值总是较血液低约 0.40.6 pH 单位。这是因为骨骼肌内的酸性代谢产物(主要是乳酸)高于血液,而其酸碱缓冲能力低于血液所致。除血液缓冲体系和肺、肾脏的调节作用外,骨骼肌细胞内缓冲作用也是体内酸碱平衡调节的重要环节。研究表明,大强度耗竭性运动时,骨骼肌可释放大量的 H+。其中,94%来自于积累的乳酸,其余的则来自其他代谢酸(如丙酮酸 0.3%,苹果酸 3%)以及 6-磷酸葡萄糖的生成(2%)及 1-磷酸甘油的生成(1%)。这些生成的 H+如果被加到一个非缓冲溶液中,其溶液的 H+浓度将高达 35 mmoll-1,pH 下降到 1.5。而事实上,此时骨骼肌细胞的 pH 值只下降到 6.6,证明骨骼肌细胞有较强的酸性物质缓冲能力。骨骼肌的酸性物质缓冲能力,主要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实现的:(1)化学缓冲作用:人体骨骼肌中含有较多的磷酸盐化合物、重碳酸盐化合物、蛋白质和氨基酸缓冲体系,其中以蛋白质和氨基酸缓冲体系缓冲的作用为主。(2)在骨骼肌进行物质代谢过程中,有时可产生一些碱性物质或伴有对 H+的摄取过程,这些过程主要包括:磷酸肌酸分解、次黄嘌呤核苷酸的生成和氨基酸的氧化。(3)H+和 HCO3-的跨膜流动。3 试论述肾脏肾脏调节机体酸碱平衡的基本方式。肾脏维持酸碱平衡主要是通过排出过多的酸或碱,保持血浆中的 NaHCO3含量,保持血液 pH 值的恒定。当血浆NaHCO3浓度降低时,肾脏便加强酸性物质的排出和NaHCO3的重吸收,以恢复血浆NaHCO3的含量。相反,血浆 NaHCO3过高,则增加对这些碱性物质的排出量,使血浆 NaHCO3回降到正常含量。正常膳食条件下,自尿液排出的固定酸比碱多,故尿液的 pH 值一般为 6.0 左右。以上肾脏调节机体酸碱平衡主要是通过肾小管的 H+分泌活、磷酸盐酸化和氨(NH3)的分泌等实现的。

    注意事项

    本文(运动生理学习题_1.pdf)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