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自然灾害、地质灾害的避险自救方法和应急处置主题班会.pdf
-
资源ID:74122833
资源大小:1.07M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1.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常见自然灾害、地质灾害的避险自救方法和应急处置主题班会.pdf
1 常见自然灾害、地质灾害的避险自救方法和应急处置主题班会 一、地质灾害的避险自救和应急处置 一、临灾前兆 二、1.滑坡发生前兆 三、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特点的滑坡,在滑动之前,一般都会显示出一些前兆。归纳起来,常见的有如下几种:(1)滑坡滑动之前,在滑坡前缘坡脚处,堵塞多年的泉水有复活现象,或者出现泉水(井水)突然干枯,井、泉水位突变或混浊等类似的异常现象。(2)在滑坡体中部、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它反映了滑坡体向前推挤并受到阻碍,已进入临滑状态。(3)滑坡滑动之前,滑坡体前缘坡脚处,土体出现隆起(上凸)现象,这是滑坡体明显向前推挤的现象。2 (4)滑坡滑动之前,有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音响,这种现象反映了深部变形与破裂。(5)滑坡在临滑之前,滑坡体周围的岩(土)体会出现小型崩塌和松弛现象。(6)如果在滑坡体有长期位移观测资料,在滑坡滑动之前,无论是水平位移量或垂直位移量,均会出现加速变化的趋势。这是临滑的明显迹象。(7)滑坡后缘的裂缝急剧扩展,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风。2.崩塌发生前兆:崩塌发生前可能会出现以下征兆:(1)崩塌处的裂缝逐渐扩大,危岩体的前缘有掉块、坠落现象,小崩小塌不断发生。(2)坡顶出现新的破裂形迹,嗅到异常气味。(3)不时偶闻岩石的撕裂摩擦错碎声。(4)出现热、氡气、地下水质、水量等异常。(5)3.泥石流发生前兆(6)泥石流发生前将有以下征兆:(1)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并夹有较多柴草、树枝。(2)深谷内传来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3)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震动感等。3 (4)二、避险自救 3.临时避灾场地的选定 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外,事先选择一处或几处安全场地,作为避灾的临时场所。避灾场所的选定,一定要选取绝对安全的地方,绝不能选在滑坡的主滑方向、陡坡有危岩体的坡脚下或泥石流沟沟口。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避灾场地距原居住地越近越好,地势越开阔越好,交通和用电、用水越方便越好。6.撤离路线的选定:撤离危险区应通过实地踏勘选择好转移路线,应尽可能避开滑坡的滑移方向、崩塌的倾崩方向或泥石流可能经过地段。尽量少穿越危险区,沿山脊展布的道路比沿山谷展布的道路更安全。7.预警信号的规定 撤离地质灾害危险区,应事先约定好撤离信号(如广播、敲锣、击鼓、吹叫笛等)。制定的信号必须是唯一的,不能乱用,以免误发信号造成混乱。8.发生崩塌时怎么办 崩塌发生时,如果身处崩塌影响范围外,一定要绕行;如果处于崩塌体下方,只能迅速向两边逃生,越快越好;如果感觉地面震动,也应立即向两侧稳定地区逃离。9.发生滑坡时怎么办 4 滑坡发生时,应向滑坡边界两侧之外撤离,绝不能沿滑移方向逃生。如果滑坡滑动速度很快,最好原地不动或抱紧一颗大树不松手。10.发生泥石流时怎么办 11.当处于泥石流区时,不能沿沟向下或向上跑,而应向两侧山坡上跑,离开沟道、河谷地带,但应注意,不要在土质松软、土体不稳定的斜坡停留,以防斜坡失稳下滑,应在基底稳固又较为平缓的地方暂停观察,选择远离泥石流经过地段停留避险。另外,不应上树躲避,因泥石流不同于一般洪水,其流动中可能剪断树木卷入泥石流,所以上树逃生不可取。应避开河(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不高的凸岸,因泥石流有很强的掏刷能力及直进性,这些地方可能被泥石流体冲毁。12.三、应急处置 13.11.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中的主要任务 14.(1)第一时间建立地质灾害应急救灾现场指挥机构,启动防灾预案,根据防灾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工作内容;15.(2)根据险情和灾情具体情况提出应急对策,转移安置人群到临时避灾点,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有组织的救援受伤和被围困的人员;16.(3)对灾情和险情进行初步评估并上报,调查地质灾害成因和发展趋势;5 17.(4)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并建立警示标志;18.(5)加强地质灾害发展变化监测,并对周边可能出现的隐患进行排查;19.(6)排危及实施应急抢险工程;20.(7)信息、通讯、交通、医疗、救灾物资、治安、技术等应急保障措施到位;21.(8)根据权限做好灾害信息发布工作,信息发布要及时、准确、客观、全面。22.12.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中的应急处置权限 23.根据灾害等级、处置要求和指挥权限,统一组织、指挥、协调、调度专业救援队伍及相关应急力量和资源,采取相关响应措施实施应急处置 24.(1)级响应 25.出现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特大型地质灾害灾情的县(市)、市(地、州)、省(区、市)人民政府立即启动相关的应急防治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部署本行政区域内的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26.(2)级响应 27.出现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大型地质灾害灾情的县(市)、市(地、州)、省(区、市)人民政府立即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28.(3)级响应 6 29.出现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中型地质灾害灾情的县(市)、市(地、州)人民政府立即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30.(4)级响应 31.出现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小型地质灾害灾情的县(市)人民政府立即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13.应急避让场地的选择 32.对辖区内地质环境调查的基础上,依托技术单位选定临时应急避让场所。33.(1)场址尽量选在地形平坦开阔,水、电、路易通入的区域;34.(2)历史上未发生过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及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地区;35.(3)场址不应选在冲沟沟口,弃渣场、废石场、尾矿库(矿区)的下方;36.(4)避开不稳定斜坡和高陡边坡;37.(5)不宜紧邻河(海、库)岸边;38.(6)避开地下采空区诱发的地表移动范围;39.(7)存在工程地质条件制约因素时,应实施相应的处置措施。40.14.灾后如何抢险救灾 41.(1)监测人、防灾责任人及时发出预警信号,组织7 群众按预定撤离路线转移避让;42.(2)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灾后自救,包括被困人员自救、家庭自救、村民互救;43.(3)不要立即进入灾害区去挖掘和搜寻财物,避免灾害体进一步活动导致的人员伤亡;44.(4)及时向上级报告灾情;45.(5)灾害发生后,在专业队伍未到达之前,应该迅速组织力量巡查滑坡、崩塌斜坡区和周围是否还存在较大的危岩体和滑坡隐患,并应迅速划定危险区,禁止人员进入。46.(6)有组织的救援受伤和被围困的人员;47.(7)注意收听广播、收看电视,了解近期是否还会有发生暴雨的可能。如果将有暴雨发生,应该尽快对临时居住的地区进行巡查,避开灾害隐患。48.15.转移避让后何时撤回居住地 49.经专家鉴定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已消除,或者得到有效控制后,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撤消划定的地质灾害危险区,转移后的灾民才可撤回居住地。16.崩塌应急抢险措施 17.(1)加强监测,做好预报,提早组织人员疏散和财产转移;18.(2)针对规模较小的危岩,在撤出人员后可采用爆破清除,消除隐患;8 19.(3)在山体坡脚或半坡上,设置拦截落石平台和落石槽沟、修筑拦坠石的挡石墙、用钢质材料编制栅栏挡截落石等工程防治小型崩塌;20.(4)采用支柱、支挡墙或钢质材料支撑在危岩下面,并辅以钢索拉固。21.(5)采用锚索、锚杆将不稳定体与稳定岩体联固;22.(6)因差异风化诱发的崩塌,采用护坡工程提高易风化岩石的抗风化能力 23.(7)疏导排地下水。17.滑坡应急治理措施 (1)避:加强监测,做好预报,提早组织人员疏散和财产转移;(2)排:截、排、引导地表水和地下水,开挖排水和截水沟将地表水引出滑坡区;对滑坡中后部裂缝及时进行回填或封堵处理,防止雨水沿裂隙渗入到滑坡中,可以利用塑料布直接铺盖,或者利用泥土回填封闭;实施盲沟、排水孔疏排地下水。(3)挡:采用抗滑桩、挡土墙、锚索、锚杆等工程对滑坡进行支挡,是滑坡治理中采用最多、见效最快的手段;(4)减:当滑坡仍在变形滑动时,可以在滑坡后缘拆除危房,设置清除部份土石,以减轻滑坡的下滑力,提高整体稳定性;9 (5)压:当山坡前缘出现地面鼓起和推挤时,表明滑坡即将滑动。这时应该尽快在前缘堆积砂石压脚,抑制滑坡的继续发展,为财产转移和滑坡的综合治理赢得时间;(6)固:结合微型桩群对滑带土灌浆提高滑带土的强度,增加滑坡自抗滑力。18.泥石流应急治理措施 (1)避:居民点、安置点应避开泥石流可能影响的沟道范围和沟口;(2)排:截、排引导地表水形成水土分离以达到降低泥石流爆发频率及规模的措施;(3)拦:修建拦沙坝和谷坊群起到拦挡泥石流松散物并稳定谷坡,工程实施可改变沟床纵坡、降低可移动松散物质量、减小沟道水流的流量和流速从而达到控制泥石流的作用;(4)导:修建排导槽引导泥石流通过保护对象而不对保护对象造成危害;(5)停:在泥石流沟道出口有条件的地方采用停淤坝群构建停淤场,以减小泥石流规模使其转为挟砂洪流,降低对下游的危害;(6)禁:禁止在泥石流沟中随意弃土、弃渣、堆放垃圾;(7)植:封山育林、植树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