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信息化2.0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作业-小学语文.pdf
-
资源ID:74132151
资源大小:573.87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1.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信息化2.0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作业-小学语文.pdf
第 1 页 共 13 页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 2.0(信息化 2.0)A3 演示文稿(PPT)设计与制作作业 小学语文 一、主要内容 匆匆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文章的特点:一是结构精巧,层次清楚,转承自然,首尾呼应;二是文字清秀隽永,纯朴简练;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写燕子、杨柳、桃花,还是写太阳,都与“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感叹融为一体,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匆匆写于 1922 年 3 月,恰逢“五四”运动落潮期。当时的“五四”知识青年忙于救国,忙于追求进步;他们备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压迫,却没有停止追求进步的脚步;他们苦恼、彷徨,却在冷静的沉思后,继续追赶人生的路。“五四”运动落潮期的现实情况让朱自清失望,但作者在彷徨中 第 2 页 共 13 页 并不甘心于沉沦。朱自清站在他的“中和主义”立场上执著地探寻与追求。作者认为:“生活中的各种过程都有它独立的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有它的意义与价值!每一刹那在持续的时间里,有它相当的位置。”(朱自清给俞平伯的信一文中的内容)朱自清依托春景激发内心情感,借助想象释怀美好。文章先提出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留它的无奈和对已逝去日子的深深留恋。然后通过“洗手时、吃饭时、默默时”这一系列生活情趣的描写,具体再现日子的去来匆匆和稍纵即逝以及作者对人生的思索。最后抓住“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一句结尾,照应开头,突出作者关于时光匆匆的感慨,引人深思。本组课文的学习重点是引导、启发学生结合阅读的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在阅读时不但要读通、读懂,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还要能够联想到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人和事、景和物、情和理,并把自己联想到的这些内容积极地与同学、老师广泛交流,共同探讨,从而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二、面向对象(一)教学主体 六年级学生 第 3 页 共 13 页(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属于小学高段,已经拥有了独立思考和较强的感悟能力。他们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当要离开校园的时刻,一定也会感慨时光易逝,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作者的思想。因此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更适合于本课。(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 5 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空虚、叹息、徘徊、伶伶俐俐”等词语。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读课文中的一连串问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时间流逝,能说出自己对“时间之流”的感触。第 4 页 共 13 页 三、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PPT 课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回忆体验,感知主题 1引发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为我们的童年记录了一段段难忘、快乐的时光,哪一段日子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哪一段日子,让你感受到小学生活是那么美好?2学生自由汇报交流,教师适当采访学生此时的心情,相机点拨,引发出学生对逝去时光的不舍、难忘之情。3引发思考:如此美妙、如此令人难忘的小学生活,成为我们记忆宝库中最难以忘却的记忆。可是,记忆中的那一段日子还能重现吗?(时光流逝,无法倒流)4引读课题。是啊,时光匆匆流逝(板书课题“匆匆”),齐读课题:匆匆。是啊,那美妙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了,那是一种来自心灵的惋惜,再读课题 是啊,我们还有很多想做的事情没有做,还有很多快乐的小学生活没有体验完,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无奈,再读课题 第 5 页 共 13 页 5过渡:面对匆匆逝去的时光,朱自清先生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二)阅读课文,再悟主题 1作者简介。课件出示朱自清的照片,引发交流:你心目中的朱自清是一个怎样的作家?师生交流朱自清的生平资料和主要作品,例如荷塘月色背影春等。2过渡:我们将走进课文,感受朱自清先生笔下的匆匆岁月。3课件出示自读小贴士,学生自由读课文。将字词读正确,带拼音的字多读几遍。将句子读通顺,遇到长句子反复多读几次,掌握好断句。将自然段读清楚,边读边想:每个自然段描写了哪些事物?将课文读明白,边读边想朱自清在课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并画出相关语句。4汇报交流。课件出示本课难读词语,指名朗读,纠正字音后齐读。伶伶俐俐 徘徊 涔涔 潸潸 蒸融 赤裸裸 第 6 页 共 13 页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针对长句、难句进行集体订正,再次朗读。集体交流:朱自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感知写法:指名朗读这两句话。这两句话是在课文的哪里提出的?有什么作用?感知主题:作者分别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提出同一个问题,这只是写法上的一种呼应吗?想一想,作者是想告诉我们什么?理清层次:作者围绕这个问题写了什么?同桌合作朗读每个自然段,然后联系每个自然段描写的事物,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5朗读全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三)精读课文,体验主题 1引发思考:作者在开头提出了“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给出答案了吗?2利用课件出示第 1 自然段,自由朗读,然后汇报自己的想法。3创编小诗。第 7 页 共 13 页 自我创编:你能把这个自然段改成一首小诗吗?互动修改:把你创编的小诗读给你的小组同伴,根据他们的意见改一改。朗读体验:再有感情地读一读自己的小诗,想一想,从自己的小诗中,你读出了怎样的心情?教师引领:课件出示第 1 自然段,教师配乐范读。共同赏析:学生交流自己听教师范读的感悟,齐声诵读。(开头采用排比句式,描绘了显示季节更替的景象,燕子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有再青的时候,桃花有再开的时候,而“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然后一连串的发问,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恋之情。)4教师小结:朱自清是个善于从客观事物中捕捉形象,以抒发自己的主观情愫的作家。燕子去了复来,杨柳枯了又青,桃花谢了再开,这本是人所常见的自然现象,但朱自清却触景生情,从中联想到自己的生命,默算着八千多个日子,思索着生命的价值,发出惋惜的感叹,这是为什么呢?其中的原因让我们下节课继续探究。(四)布置作业,拓展阅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1 自然段。2搜集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故事等。第 8 页 共 13 页 第二课时(一)诵读全文,感知主题 1教师引言:匆匆是一篇能触动我们心弦的文章。每每品读,都让我们的心灵一次次受到震撼。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文本,在齐声诵读中抒发我们心中的情愫。2学生齐声诵读文章。3引发思考:这篇文章没有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没有描摹美丽的风景,也没有刻画一个人物的品质,那么,它是在表达什么呢?(抒发内心的情感)4教师小结:要想透彻地表达内心的情感,作者通常会以散文为主要表达形式。所以,一篇好的散文,你能从中读出作者的情感,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思想。但是朱自清这篇题为匆匆的散文,又和一般的散文不一样,“匆匆”这两个字到底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呢?(二)深入品读,体会情感 1教师引言:一篇好文章不仅要用心灵诵读,还要用心灵“倾听”。听什么?听作者的言外之意。在刚才读的过程中,你对哪一段感触比较深,就去读哪一段,一边读一边想,你能从作者的表达中“听”出什么?2合作“听”文。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自由朗读,将自己从文字中“听”出来的情感简单批注在自然段空白处。第 9 页 共 13 页 将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小组同伴听,再请同伴谈一谈从你朗读的片段中体会到了什么。根据同伴的体会补充自己批注的感受。3互动“听文”。把你批注的感受通过你的朗读传递给大家。其他同学拿出一支笔来,一边倾听,一边在同学诵读的片段中圈画出感情最强烈的句子,然后针对这个句子批注感受。4初步汇报:在刚才的读文过程中,你从文字中“听”出了什么?(时间匆匆,一去不返)5细致汇报:燕子去了能再来,杨柳枯了又再青,桃花谢了会再开,唯独时间不会再来,所以在文章的开头作者就提出了“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样引人深思的问题,那么,你是从哪些语句中“听”到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的呢?6学生集中汇报,教师相机出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针对学生理解不到位之处加以点拨,并指导朗读。“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点拨:第 10 页 共 13 页 1)朱自清的“八千多日子”具体指什么?在朱自清先生看来,他的这“八千多日子”是怎样度过的呢?从一个“溜”字,你读出了什么?2)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从这一修辞方法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心绪?(这里作者运用了极新奇巧妙的比喻,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极小极小的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日子显得如此渺小,消逝得如此之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3)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心绪呢?请同学们看一段资料。(课件出示)这篇散文写于 1922 年 3 月,当时朱自清先生 24 岁。“五四”运动时,他为光明和新时代的到来而欢呼。“五四”高潮过后,由于旧的东西没有被摧垮,新的社会蓝图又不清晰,朱自清很想为国家作出贡献,但是他找不到方向,没有目标,于是陷入了苦闷之中,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在犹豫、徘徊中,眼看宝贵的时光从身边白白地流逝,心中无限惆怅,于是写下了这篇感人的散文。“于是洗手的时候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点拨:1)读了这段文字,你从哪里感受到了日子来去匆匆?第 11 页 共 13 页 2)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描写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洗手、吃饭、默思,“日子从水盆里过去”“日子从饭碗里过去”“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以细腻而独特的笔触,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3)日子还会在什么时候悄悄地溜走?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的生活细节,模仿本段的语言形式,也来说一说。4)小结:“手边过去”“身上跨过”“脚边飞去”“叹息里闪过”,真是挽不住,也留不得啊!日出日落,来去匆匆,光阴本是无影无踪的,但“太阳他有脚”,诗人将时光这一空灵对象写得如此的新鲜活泼,使无情之物充满了人情味。透过作者的灵动之笔,我们感受到了那被人格化的太阳形象。让我们把心放进课文中,随着作者一同感受这时光飞逝的愁绪和无奈。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点拨:1)导语: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朱自清先生笔下匆匆流逝的时光,感受到了作者的声声叹息和无奈的愁绪。那么,作者是不是真的让日子从自己的身边任意溜走,无 第 12 页 共 13 页 所事事?是不是真的像文中所说的那样“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呢?2)课件出示:朱自清,他一生勤奋写作,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等著作。主要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1948 年,拒绝接受美国的救济粮,因病在北平逝世。3)读了这段话,你认为朱自清是一个怎样的人?讨论:朱自清先生在他短短的生命旅程中,成果卓著,那他为什么还要说“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他真的是赤裸裸地来,又赤裸裸地去吗?透过这些问题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指导朗读:在这一连串的问题中,有作者的追问,有作者的反问,更有触景生情,对自己的深深责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深深地不满于自己尽在“徘徊”的思想状态,不甘虚度光阴,力求向上的一种精神。是呀,“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你能读出作者的这种“悔”和“恨”吗?(三)朗读全文,熟读成诵 1播放课文朗读动漫,欣赏全文。2你最喜欢哪一段,请你带着作者的情绪或者自己的体会朗读这一段。第 13 页 共 13 页 3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四)主题拓展,提升认识 1回应文题:学了这篇散文,你有怎样的感受?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再谈一谈对于“匆匆”的理解。2知识拓展:时光逝去,永不再返,让我们齐声朗读这首明日歌,做一个珍惜时间、跑在时间前面的人。(课件出示: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五)布置作业,丰富积累 1课内作业:背诵课文。2课外作业:积累和“珍惜时间”有关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