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1)全册可编辑可打印.docx
-
资源ID:74176188
资源大小:373.32KB
全文页数:6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1)全册可编辑可打印.docx
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教学设计 教案说明:本教案注重了培优辅差及学困生的转化,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案环节齐全、内容详细,可以A4纸直接打印。 学 科 : ;任课班级 : ;任课教师 : ;20xx年 月 日第一单元:加与减(一)教材分析: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第二册第一单元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本册的重难点之一。它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最基础的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学会计算并运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单元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比较迅速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2、应用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3、通过数学学习,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4、通过操作,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计算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加法的口算。教学难点1、理解十几减9和十几减几的算理并掌握其计算方法;2、能解答求另一个加数以及相差数的应用题。单元教学安排:课题:买铅笔一、教学目标:1. 通过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并通过交流和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能正确地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习惯,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正确地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三、教学准备:第全景图(小兔买铅笔的场景)。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探索新知巩固新知小结1、交流,同桌说一说。2、全班汇报。在纸上列算式摆小棒1) 先摆15根小棒,再从中一根一根地拿掉,拿走9根后,就知道还剩6根。(2) 先把摆好的15根小棒分成10根和5根,再从10根里拿掉9根剩一根,把这一根加上5根,就得到还剩6根了。(3) 把9根小棒分两次拿。先从15根里拿走5根,再从10根里拿走4根,最后只剩下6根了。(4) 想9+615,反过来15-96做练一练小组讨论出示课本第全景图(小兔买铅笔的场景)。小白兔特别爱劳动,兔妈妈为了奖励小白兔,一大早就带着小白兔来到文具店买铅笔。我们一起去瞧瞧吧!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袋鼠阿姨有15枝铅笔,小白兔要买9枝铅笔,我们帮袋鼠阿姨算一算还剩多少枝呢? 你能根据要求列出算式来吗?15-9?该怎么算呢?下面同学们用小棒代替铅笔先摆一摆,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肯定和评价做书上练习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吗?课前调整(手写)引起兴趣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探索方法实践方法学生概括总结,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小结点到为止,不给过多的结论性东西,不限制学生的算法。练习课一、 练习1、准备题9( )11 9( )149( )15 9( )172、想一想 做一做159 想:9加( )得15。179 想:9加( )得17。189 想:9加( )得18。3、做一做9( )13 9( )16 139( ) 169( )119 149 179 129 159 1894、解决问题1.大汽车里面坐9人,小汽车里面坐4人。两辆车一共坐多少人?2.有12根小棒,拿走9根,还剩多少根?二、完成本课配套练习册课题:捉迷藏一、教学目标:1. 通过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计算减数是8的退位减法;并通过交流和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能正确地计算减数是8的退位减法。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习惯,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正确地计算减数是8的退位减法。三、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问题导入探索新知巩固新知小结观察图,理解图意一共有13个小朋友,去掉图上的8个,剩下的就是藏起来的人数13-8摆小棒1) 先摆13根小棒,再从中一根一根地拿掉,拿走8根后,就知道还剩5根。(2) 先把摆好的13根小棒分成10根和3根,再从10根里拿掉8根剩2根,把这2根加上3根,就得到还5根了。(3) 把8根小棒分两次拿。先从13根里拿走3根,再从10根里拿走5根,最后只剩下5根了。(4) 想8+513,反过来13-85做练一练小组讨论用电脑出示课本第全景图藏起来的小朋友有多少个?你能根据要求列出算式来吗?13-8?该怎么算呢?下面同学们用小棒先摆一摆,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肯定和评价16-811-812-8做书上练习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吗?课前调整(手写)引起兴趣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探索方法实践方法学生概括总结,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小结点到为止,不给过多的结论性东西,不限制学生的算法。练习课 一、巩固练习 1. 判断题 (1) 16-7=9 ( ) (2) 14-8=7 ( ) 2. 填空 5+( )=14 4+( )=12 3+( )=12 14-5=( ) 12-4=( ) 12-3=( ) 3、在()里填上正确的数,看一看有什么规律。 13-9=3+( ) 11-8=1+( ) 15-9=5+( ) 15-8=5+( ) 12-9=2+( ) 14-8=4+( ) 17-9=7+() 13-8=3+( ) 16-9=6+( ) 17-8=7+( ) 二、完成本课配套练习册课题:快乐的小鸭一、教学目标:1. 通过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计算减数是7,6的退位减法;并通过交流和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能正确地计算减数是7,6的退位减法。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习惯,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正确地计算减数是7,6的退位减法。三、教学准备:课本全景图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问题导入探索新知巩固新知小结观察图,理解图意12只鸭子在河边玩耍,有7只下河游泳了草地上还有多少只鸭子?12-7摆小棒1) 先摆12根小棒,再从中一根一根地拿掉,拿走7根后,就知道还剩5根。(2) 先把摆好的12根小棒分成10根和2根,再从10根里拿掉7根剩3根,把这3根加上2根,就得到还有5根了。(3) 把7根小棒分两次拿。先从12根里拿走2根,再从10根里拿走5根,最后只剩下5根了。(4) 想7+512,反过来12-75方法和十几减7 是一样的11-6=5 14-6=8做练一练小组讨论出示课本全景图你说一下这幅图的意思吗?提一个减法问题怎么列式?12-7?该怎么算呢?下面同学们用小棒先摆一摆,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肯定和评价十几减7会做了,那十几减6呢?11-6= 14-6=做书上练习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吗?课前调整(手写)引起兴趣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探索方法实践方法学生概括总结,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小结点到为止,不给过多的结论性东西,不限制学生的算法。练习课(一) 练习课(二)一、变式1.( )里藏着数字几? ( )+4=12 3+( )=11 17-( )=3 ( )-5=7( )+8=16 15-( )=6 13-( )=5 14-( )=7 3、课题:开会啦 4、二、完成本课配套练习课题 开会啦一、教学目标:1、结合开会情境,经历用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解决“还差几个就同样多”的简单问题的过程。2、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习惯,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二、教学重难点:用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解决“还差几个就同样多”的简单问题的过程。三、教学准备:课本全景图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问题导入探索新知巩固新知小结观察图,理解图意11个小朋友要开会,每人需要一把椅子,会场上只有7把椅子。还缺几把椅子?11-711-7=4做练一练小组讨论出示课本全景图你说一下这幅图的意思吗?提一个减法问题怎么列式?11-7?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来肯定和评价11-7=4(把)表示“还差几个就同样多”的关系,可以用减法做书上练习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吗?课前调整(手写)引起兴趣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探索方法实践方法学生概括总结,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小结点到为止,不给过多的结论性东西,不限制学生的算法。练习课(一)2.想加法算减法:想9+( )=15,9+ 6 =15,所以 159= 651例题:159= 1.分解法:想15分成10和5,用109= 1,1 + 5 = 6 1、练习129= 179= 158= 138= 178= 118=2、直接写得数:(9)+(7)=16 (8)+(7)=15 169=( ) 158=( )167=( ) 157=( ) (3)+(9)=12 (8)+(6)=14129=( ) 148=( )123=( ) 146=( )练习课(二)1.分解法:想11分成10和1,用107=3,3+1=42.想加法算减法:想7+( )=11,9+ 4 =11,所以 117= 414例题:117= 1、直接写得数:(7)+(5)=12 (6)+(7)=13127=( ) 136=( )125=( ) 137=( )(7)+(9)=16 (5)+(6)=11169=( ) 115=( )127=( ) 116=( )137= 157= 167= 147=146= 136= 156= 126=课题:跳伞表演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简单问题的过程。2、掌握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二、教学重难点:用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简单问题。三、教学准备:课本全景图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问题导入探索新知巩固新知小结观察图,理解图意蜗牛在跳伞(1)背红色降落伞的蜗牛比背黄色的多几个?14-6纸上计算14-6=8(2)背蓝色降落伞的蜗牛比背红色的少几个?14-714-7=7用昨天的减去今天的11-5摆小棒1) 先摆11根小棒,再从中一根一根地拿掉,拿走5根后,就知道还剩7根。(2) 先把摆好的12根小棒分成10根和1根,再从10根里拿掉5根剩5根,把这5根加上1根,就得到还有6根了。(3) 把5根小棒分两次拿。先从11根里拿走1根,再从10根里拿走4根,最后只剩下6根了。(4) 想6+511,反过来11-56方法和十几减5 是一样的11-2= 9 12-3=913-4=9做练一练小组讨论出示课本第全景图你说一下这幅图的意思吗?提一个减法问题怎么列式?14-6?该怎么算呢?下面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来14-6=8(个)还能够提出不一样的减法问题吗?怎么列式?14-6?该怎么算呢?下面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来14-7=7(个)出示11页例题提问:今天比昨天少生了几个蛋?怎么列式?11-5=?如何计算用小棒演示11-5=6(个)十几减5会做了,那十几减4,3,2呢?11-2= 12-3=13-4=做书上练习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吗?课前调整(手写)引起兴趣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探索方法实践方法学生概括总结,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小结点到为止,不给过多的结论性东西,不限制学生的算法练习课141.分解法:想11分成10和1,用107=3,3+1=42.想加法算减法:想7+( )=11,9+ 4 =11,所以 117= 4例题:11 7= 直接写得数:(7)+(5)=12 (6)+(7)=13127=( ) 136=( )125=( ) 137=( )(7)+(9)=16 (5)+(6)=11169=( ) 115=( )127=( ) 116=( )习题:137= 157= 167= 147=146= 136= 156= 126=课题:美丽的田园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从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并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二、教学重难点: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教学准备:田园的情境图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探索新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练习巩固小结观察自己说,同桌说,全班说。生1:湖里有8只天鹅,岸上有6只天鹅。生2:天空中有11只小鸟,树上有5只小鸟。生1:湖里有8只天鹅,岸上有6只天鹅,一共有几只天鹅?8+6=14(只)生2:草地上一共有12只羊,白羊有7只,黑羊有几只?12-7=5(只)提问纸上列式完成书上练习交流讨论1、教师出示美丽的田园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肯定和评价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么列式?谁能提出不同的问题?怎么列式?同桌互相提问并列式解决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略) 你觉得这堂课同学们的表现怎么样?课前调整(手写)引起兴趣回顾旧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概括总结,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小结点到为止,不给过多的结论性东西,不限制学生的思维。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材分析:教材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安排了观察小兔储钱罐、玩具老虎、玩具车等物体的活动,以使学生经历“观察实物初步感知形成表象”的过程,从而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单元教学目标:1.发展观察、操作、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2.通过观察实物,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会进行辨认。教学重点: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实物直接感知形成视觉表象”的过程,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教学难点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实物直接感知形成视觉表象”的过程,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课题:看一看(一)一、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2、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三、教学准备:1.(学生)玩具老虎2.(老师)实物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探索新知巩固新知小结1、交流,同桌说一说。2、全班汇报。小霞看到了小兔头上有漂亮的小花小宇看到了小兔的一只耳朵思考小女孩坐在小兔的正面小男孩坐在小兔的侧面思考交流讨论小霞坐在小兔后面,看到的是小兔的背面,选第二幅图同桌面对面观察老虎交换位置说自己看到的形状做练一练小组讨论用电脑出示课本第全景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为什么都是同样的小兔,他们看到的形状不一样呢?肯定评价观察物体时,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PPT出示18页例题提问:小霞看到的是哪幅图?鼓励评价拿出玩具老虎,同桌一起看一看,说一说做书上练习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吗?课前调整(手写)引起兴趣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探索方法实践方法学生概括总结,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小结点到为止,不给过多的结论性东西,不限制学生的思维。练习课 完成本课配套练习课题:看一看(二)一、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实物,能辨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2、从上面观察物体的形状。三、教学准备:1.(学生)玩具车2.(老师)实物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探索新知巩固新知小结1、交流,同桌说一说。2、全班汇报。小明看到了车的警灯小华在车的侧面小亮在车的后面思考分别从车的上面,侧面,后面观察生1:我从上面看到了警灯和车顶盖生2:我从侧面看到了车门和轮胎生3:我从后面看到了车牌和尾灯解决问题完成例题同一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拿出书包观察侧面做出选择用电脑出示课本第全景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出示20页例题他们分别看到的是下面哪幅图?拿出玩具车,三人一组观察车的三个方向抽学生说自己从哪个方向看到了什么?刚才,我们在不同的位置上对小汽车进行了观察,(课件显示课本主题图)小明小华小亮也在观察小汽车。根据你的经验,判断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PPT出示图片,提问:从书包的侧面面,会看到哪幅图?肯定评价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吗?课前调整(手写)引起兴趣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探索方法实践方法学生概括总结,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小结点到为止,不给过多的结论性东西,不限制学生的思维。练习课1、 完成本课配套练习2、 完成本单元检测题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教材分析:本单元把认数范围从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对数的认识,教科书首先强调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设计了”数花生”等活动,帮助学生从中抽象出100以内的数。教科书还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安排了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意义及相对大小关系、理解位值制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等活动。单元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2、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数感。3、结合生活实际,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在次基础上,初步体会基数,序数和位值制度。教学重点:结合生活实际,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在次基础上,初步体会基数,序数和位值制度。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在次基础上,初步体会基数,序数和位值制度。课题:数花生一、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2、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3、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二、教学重难点:会认、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一包豆子 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探索新知巩固新知学生反馈学生自由数1、交流,你是怎么数的。2、全班汇报。再数一数(用刚刚汇报的多种方式都试着数一数)再用圈一圈的方式完成第四题练习课后第三题练习课后第二题练习第五题总结怎么数的小朋友,今天你们是不是带了花生呀?我们来数一数自己带了多少花生好不好?给与评价数一数(第23页第一题)圈一圈(第23页第四题)在下面各数的后面,连续数出五个数来。(第23页第三题)二十三、五十六、七十七、八十五、九十五接力赛生生练习:小组一人报前面三个数字,另三个人接着说师生练习:34、36、38、()()、()、()20、30、40、()、()、()、();45、50、55、()、()、()、();22、32、42、()、()、()、();晴天和多云有多少个,说说你怎么数的,看谁数的快。课前调整(手写)引起兴趣探索方法实践方法练习再总结练习课完成本课配套练习课题:数一数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2、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探索观察能力,体验数学方法多样性发展思维灵活性。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使学生感受与同伴交流的乐趣,二、教学重难点:正确数出100以内数量,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三、教学准备:1.(学生)一百根小棒(牙签)和十根橡皮筋(扎头发那种)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探索新知巩固新知学生反馈思考数PPT上的小棒估计一下有几个小方块同桌合作数小棒100根。一根一根的数同桌合作数小棒100根。十根为一捆的数汇报交流,那种方法更好,进一步提高100以内数数能力,加深对数的组成的认识。练习25页第1、2、3题练习第四题练习第五题古人计数复习一捆小棒有十根,九十九根小棒填一根就是100根(二十九加一根是30,三十九加一根是40)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1、课件演示100个小方块,让学生估一估大约有几个小方块。2、动手操作,交流探究A、1个1个数,课件演示得出:100个一是100。B、10个10个数,结合课件演示,得出:10个十是100。评讲讲例题,再添多少就变成一百了?课前调整(手写)引起兴趣回顾旧知探索新知总结再练习练习课独立完成本课配套练习,讲解难题。课题:数豆子一、教学目标:1、会写100以内的数,进一步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2、能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二、教学重难点:数位、基数、序数感念的渗透。三、教学准备:1.(学生)豆子2.(老师)PPT、计数器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探索新知巩固新知思考估计有多少颗,说说怎么估计的。数一数拨一拨写一写说一说写一写练习书上27页第1、2、3题练习书上27页第4题找找生活中的1001、教师拿出一把豆子,让学生估计大该有多少粒。2、让学生数出10颗豆子是多少,再让他们估计有多少颗。让他们讨论交流是怎么估计的。(一)学习记数和写数。1、师生一起来数数到底是多少颗?2、让学生说说28课应该在怎么在记数器上来表示。3、生拨数。边拨边说十位上的2表示是2个十,个位上的8表示8个1。怎么写呢?学生自由的写。(二)说一说1、教师拨出22,让学生说说这两个“2”的意义一样吗?学生讨论。全班汇报。(三)写一写教师拨珠,学生写数。36、40、100评讲讲例题,评讲课前调整(手写)引起兴趣回顾旧知探索新知总结再练习练习课完成配套练习,教师讲解难题。课题:谁的红果多一、教学目标:1、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2、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二、教学重难点:抽象地比较数的大小。三、教学准备:计数器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探索新知练习巩固观察,讨论练习,讨论练习巩固1、教师出示主题图,小熊是21个红果,小猴是18个红果。2、学生观察,谁的红果多,谁的红果少。为什么?1、现在知道了谁的红果多。那谁能用我们学过的符号来表示。2、学生回答。在说说记“”“”的方法。3、填一填:让学生观察记数器后,独立把数写在书本上。32O34,100O99,然后再进行比较,填上数学符号。4、看一看,填一填,认识直尺上的数,从小到大排列课后1、2、3、4、5题课前调整(手写)引起兴趣回顾旧知探索新知总结再练习练习课完成配套练习。课题:小小养殖场一、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2、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二、教学重难点:在一节课中来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这么多概念的含义。三、教学准备:小小养殖场的情境图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