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外国文化概论课程授课计划教案.pdf

    • 资源ID:74270160       资源大小:2.72M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1.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1.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外国文化概论课程授课计划教案.pdf

    -1-外国文化概论课程标准教案 课程代码:052111 课程名称:外国文化概论 课程类型:必修 课程属类: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学分:2 计划课时:36 学时 适用专业:汉语国际教育 制订时间:职业资格: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 开课部门:文学院 制 订:汉语国际教育系 批准人 课程负责人: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 该课程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专业学习领域必修课程与核心课程。(二)课程定位 该课程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对接汉语国际教育、基础教育、高级秘书、文化产业以及其他相关行业的职业岗位,是提高相关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核心课程。本课程上承“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学,下接“跨文化交际理论”、对外汉语教学法、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跨文化交际实践等相关课程。(三)课程设计思路 1、总体思路:我校是一所省属综合性本科院校,建设目标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性大学,文学院除了培养适应地方现代化建设的涉及基础语文教育、文化管理、文秘、新闻和广告等各方面专业人才之外,同时也侧重于培养高质量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本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是:在向学生传授外国文化 -2-基本知识的同时,注重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外国文化的发展历史与文化类别;帮助学生扩充与中国现代社会、文化相关的各种外国的政治、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知识;注重文化现象的分析与归纳,培养学生的社会感知、语言感知、文化感知能力,以及根据材料进行文化现象分析、表述的能力,引导学生感受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外国文化所经历的巨大变革,理解外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及冲突,体会文化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发展性与继承性。2、具体方法:采用以每一种文化类型为一个知识模块的做法,即西方文化简史、西方哲学、西方政治制度、西方教育制度、西方宗教文化、西方音乐文化、西方造型艺术、西方旅游文化、西方礼仪文化、西方民俗文化、欧美文学,一共十一个模块。每周 2 学时,总学时为 36 学时。要求每位主讲教师在讲授西方文化概论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研究专长有所侧重。教师能够从宏观上把握外国文化的全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学术专长,点与面的结合有利于使学生全面掌握基本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从而继续深化所学知识并最终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结合起来。整个课程设计将文化学史教学、文化现象分析、学生对文化的认知与实践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实施“课堂+实践”的教学模式,适当引入讨论、写作、表演、朗诵、改编等实践环节,将文化素养的提升落到实处。二、课程目标(一)课程工作任务目标 1、系统掌握西方文化发展简史,掌握西方文化的基础知识,各类文化现象,重点学习欧美文学艺术,熟悉本学科的最新学术动态。2、提高学生查找、阅读外国文化概论文献的能力,使之建立起科学、求实的学术精神。通过分析外国文化中的文学经典名著,培养学生高层次 -3-的审美鉴赏力,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文学研究的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学术创新意识。3、通过经典作品的文本分析,培养学生文学的写作能力、文本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二)职业能力目标 针对学生在对外汉语教学与政府部门、企业就业的特征,强化专业知识学习与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1、培养文学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化现象批评能力;2、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达到中文专业水平,具有自由表达独立见解的能力;3、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快速跟踪新技术和文化市场需求的能力;4、培养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一定科学研究能力;5、具有获取中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的能力,具有获取对外汉语教学资格证书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能力,对外汉语教学能力。(三)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目标 与该课程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是中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对外汉语教学资格证书。三、课程教学内容、学时安排(专业教育课程)(一)课程教学内容 章 节 课程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目的 第一讲 西方文化简史 讲授、讨论 感知西方不同时期的文化特色;要求学生了解西方文化从古典时期到现代发展的脉络;掌握各时期的主要特点与发展动力。第二讲 西方哲学 讲授、讨论 感知西方哲学的发展进程;了解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要求学生能够认识一些有较大影响力的哲学家。第三讲 西方的政治制度 讲授、讨论 要求学生了解西方主要国家的政治制度;通过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内容,进一步理解中西方不同的政治制度。-4-第四讲 西方的宗教文化 讲授、视频、讨论、评价 要求学生了解西方主要的宗教内容;理解不同的宗教派别及仪式,了解宗教与科学、政治、迷信的关系;感悟各大宗教对西方文化发展的影响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第五讲 西方的民俗文化 讲授、讨论、视频 要求学生理解西方民俗文化的特征,主要民族;侧重把握服饰民俗、丧葬民俗、饮食民俗的特点;了解西方主要的传统节日,理解西方主要国家的信仰禁忌民俗。第六讲 西方的礼仪文化 讲授、讨论、视频、表演 了解英、法、德、西班牙等西方国家的礼仪规范,进一步体会西方礼仪与中国礼仪的异同;感悟文化的相通性、地域性、族群性的特征。第七讲 西方的旅游文化 讲授、讨论、视频 理解西方旅游文化的特色,熟悉西方主要旅游景点及旅游指南,感知人文与地理文化的特色与魅力。第八讲 西方的造型文化 讲授、讨论、视频 了解西方造型艺术的发展史,掌握各时期的造型艺术的主要特点。第九讲 西方的音乐文化 讲授、讨论、视频 了解西方音乐文化的发展史,熟悉一些著名的音乐作品,理解一些著名的音乐家,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第十讲 欧美文学 讲授、讨论、视频、朗诵 掌握西方文学的发展史,了解不同时期文学的主要特点;重点把握一些著名的作品,熟悉相关作家,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诵读及编写技能。第十一讲 实践课:西方文化现象面面观 讨论、讲练、演绎、视频 学生自由选择西方文化现象作为材料,分小组作专题讨论、讲练。让学生学会对文化现象进行分析,学习独立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中的文化现象的评析,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二)学时安排表(学习情境规划与设计)教学模块 学习情境 子学习情境(项目载体)主要内容 学时分配 西方文化简史 通过展示图片带学生来到遥远的“西方”现场 1、概述西方文化的发展简史2、讨论为什么说古希腊古罗马是西方文化的源头?古典时期与中世纪时期的文化、文艺复兴与新古典时期的文化;浪漫主义时期与现代的文化 4 西方哲学 从哲学家的肖像展示将学生带回课堂学习 1、介绍西方不同时期的哲学思想。18 世纪法国哲学家介绍。讨论:尼采的哲学思想与西方宗教信仰之关系?近代前的哲学思想、近代哲学、现代与后现代哲学 2 西方政治制度 通过图片展示西方政治制度:让学生进入政治制度的课堂 1、图片展示西方国家的政治模式 2、观看介绍西方主要国家的政治制度的视频 西方主要国家的政治制度:英国、美国、法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2 西方宗教文化 教堂画面情景代入 1、圣经读书报告会 2、巴黎圣母院视频观看与讨论 西方各大宗教文化基本内容;宗教文化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2 西方民俗文化 通过影像或图片资料展示民俗文化 1、讨论我们要不要过西方节日?2、你如何组织一次西式的餐饮聚会?西方服饰与餐饮文化;西方主要民俗节日 2 西方礼仪文化 通过图片或影像资料展示西方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 1、图片或视频展示西方的时代女性服饰 2、视频材料展示饮食文化 3、讨论西方餐饮文西方见面礼;餐饮礼仪;接待礼仪;交际礼仪 2 -5-化与中国餐饮文化的异同?西方旅游文化 通过视频、图片让学生进入学习的场景境 1、讨论老百姓喜欢到哪儿旅行?2、结合现实讨论旅游景点的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旅游文化特色;著名旅游景点介绍 2 西方造型文化 西方雕塑、油画、教堂场景展示 1、让学生发挥想象,谈谈大卫雕塑的艺术美;2、讨论不同类型的教堂建筑艺术美 古希腊古罗马艺术;巴洛克艺术;哥萨特艺术 2 西方音乐文化 教堂音乐情境进入 1、讨论:西方教堂音乐对人心灵的作用?2、你对命运交响曲的理解?教堂音乐欣赏;法国歌剧卡门鉴赏 2 欧美文学 文学家的图片导入课堂学习 1、观看诗歌朗诵视频 2、你最喜欢欧美文学中体现的哪些方面?3、角色设想:如果你是哈姆雷特(堂吉诃德、浮士德、克洛德、冉阿让、于连、安娜、简爱等)?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哈姆雷特堂吉诃德浮士德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高老头红与黑安娜卡列尼娜 10 西方文化现象面面观自学实践 读书报告会 学生演讲,总结学习的收获 “我们学到了什么”、“学习外国文化概论的问题与方法”2 实践课:讨论、小结;小说或诗歌的评论写作,或作品改编 讨论、写作 1、选择评论文章进行研读 2、选择小说结尾进行续写,或者将小说情节改编成话剧 评论写作,或文本改编 2 随堂考查 2 总学时 36 四、课程实施 把西方文化史教学与各类型文化特色分析作为本课程的主要内涵,融合最新学术新成果,并将其转化作为教学思考与实践的重心;强化学生的实训能力,增加专题讨论课的教学时数,重视学生的文化现象分析、理解能力,对西方文学艺术的文本分析能力,以及各类文体的写作能力;根据需要增加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工具的运用。根据课程制作规划,丰富外国文化概论课程网络学习资源,适时打造 e 课程资源、慕课、微课等线上课程教学资源,探索外国文化概论翻转课堂建设。合理吸收与学习传统基础课的教学方法,努力改革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使得外国文化概论的教学改进理念,与时俱进,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6-需要,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在教学方法上,本课程教师高度重视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课程专任教师全部能从网上下载材料,掌握最新学术信息,共享全国著名高校的课程资源。2、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推行“双向互动”原则,采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使教师和学生积极配合,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3、从外国文化概论课程的自身特征出发,提倡“审美感悟法”教学模式,在教学中采用角色扮演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训教学法等以情动人、以美动人,使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领悟到文化中的文学、艺术、音乐作品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和追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五、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1、教的评价:根据学生评教,麦克斯报告,遴选任课教师,根据师德、教学水平对老师进行评价。2、学的评价:从西方文化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类别、文化现象分析等方面入手,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进行全面评价与考核。注重教学过程的考核与期末的综合考核相结合,探索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考核办法。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硬件条件 摄像机、报刊编辑制作平台、视频编辑制作平台、多媒体放映设备、表演舞台(二)师资条件 课程组负责人 1 人,任课教师不少于 3 人。任课教师都有相关学科丰富的教学经验,较强的专业能力,都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职称层次合理。-7-(三)教材编写中国古代文学是书法学专业的相关学科基础课程,是培养具备一定文学素养的中小学书法教师所必备的课程,是学生学习其它书法类课程的基础,在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该课程主要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知识,是学生了解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培养较强的阅读、理解、欣赏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从横向角度讲,古代文学作为书法类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里,是与语言类课程相对而存在的;从纵向的角度来讲,一是要考察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之间的关系,二是要了解自上个世纪初期以来语文学科的设置情况以及人们对“语文”二字理解的历程。因为就课程本身而言,古代文学是现当代文学的源头活水,而现当代文学又是古代文学的实际出发点与归宿。学习该门课程之前,应该首先对中国通史、中国文化史、古代汉语等课程有一定的了解。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其并行课程为古代汉语,后续课程为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共同形成中国文学体系。该课程具有纵横向联系特点、文史哲关联特点、中西联系特点。前导课程:中国通史、中国文化史、古代汉语等。后续课程: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等。(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设计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知识体系的系统性,注重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相结合,立足于作家和作品分析,通过诵读和欣赏使学生充分体验文学的美感,教会学生探索古代文学的特点和规律。在课程设计中,教师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与任务,通过对学生古代文学理论、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分析,依据实用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在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突出师生间的导学互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对课程前后相关内容进行梳理,使知识系统化、简单化。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学习,了解各分期文学史发生发展与演进的脉络,代表作家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基本知识。比较系统地掌握古代文学的基本轮廓、各种文学现象的兴衰变异、联系交融等状况。(2)了解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现象、文学史、文学运动及文学流派。(3)了解古代文学的伟大成就,对古代文学的发展规律有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8-(4)能够对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家、重要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作出科学评价。(5)掌握与古代文学有密切关系的古代典章制度、历史知识及古代汉语知识。2.能力目标 (1)通过对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达到独立阅读中等难度文学作品的能力。(2)熟读、背诵大纲规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吟诵中体会其写作技巧和艺术韵味,提高审美鉴赏能力。(3)能够运用文艺学、美学及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评述古代作家作品,具备独立分析、评论、鉴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4)能够写出观点清晰的文学欣赏短文。(5)写出具有一定水准和质量的研究论文。3.情感目标 (1)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情操。(2)提高审美情趣,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3)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4)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二)职业能力目标 针对学生在基础教育与政府部门、企业就业的特征,强化专业知识学习与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1、培养文学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化现象批评能力;2、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达到中文专业水平,具有自由表达独立见解的能力;3、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快速跟踪新技术和文化市场需求的能力;4、培养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一定科学研究能力;5、具有获取中小学书法教师资格证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教学能力。(三)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目标 与该课程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是中小学书法教师资格证。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一)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9-本课程的历史跨度长,其基本内容包括文学史和作品选两大部分。设置本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知识与能力兼顾,重在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本课程共安排总授课学时 96学时,在 2 个学期内进行:二年级第一学期: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隋唐五代文学。每周 2 学时,共 36 学时。二年级第二学期:宋元文学,明清文学,每周 3 学时,共 60学时。将作品选讲与文学史发展脉络梳理紧密结合是本课程基本内容讲授的基本思路。具体安排如下:表一:先秦两汉文学 章 节 课程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目的 学时分配 第一讲 先秦文学概述 讲授、讨论(1)识记:中国文学的起源、特质;(2)领会:先秦文学的形态与作者的流变;(3)应用: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的发展轨迹。1 第二讲 诗经(上)讲授、讨论(1)识记:诗经的体制;(2)领会:诗经的内容;(3)应用:诗经的艺术特点。1 第三讲 诗经(下)讲授、讨论(1)识记:诗经的风雅精神。(2)领会:诗经婚恋爱情诗、怨刺征役诗的特色;(3)应用:诗经婚恋爱情诗、怨刺征役诗的文化内涵。1 第四讲 左传 讲授、讨论(1)识记:左传的思想倾向;(2)领会:左传叙事特征;(3)应用:左传辞令艺术。1 第五讲 战国策 讲授、讨论(1)识记:战国策的思想倾向;(2)领会:战国策的人物描写;(3)应用:战国策的语言艺术。1 第六讲 孟子 讲授、讨论(1)识记:孟子的主要思想;(2)领会:孟子的论辩技巧;(3)应用:孟子的文风。1 第七讲 庄子 讲授、讨论(1)识记:庄子的主要思想;(2)领会:庄子的创作方法;(3)应用:庄子的文学成就。1 第八讲 楚辞(上)讲授、讨论(1)识记: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2)领会:屈原生平及其创作;(3)应用:屈原的思想与精神。1 第九讲 楚辞(下)讲授、讨论(1)识记:离骚的性质和内容;(2)领会:离骚的艺术特征;(3)应用:屈原的文学成就。1 第十讲 秦汉文学概述 讲授、讨论(1)识记: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2)领会: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与特点;(3)应用:汉代文学样式的嬗革与分期。1 -10-第十一讲 汉赋 讲授、讨论(1)识记:汉赋的发展历程与名家名作;(2)领会:汉大赋的风貌与特质;(3)应用:东汉抒情小赋的艺术特色。1 第十二讲 秦汉散文 讲授、讨论(1)识记:汉代散文的发展历程与名家名作;(2)领会:子书类散文的特色(3)应用:李斯、贾谊的散文成就。1 第十三讲 司马迁与史记 讲授、讨论(1)识记:司马迁的生平思想与史记的体例;(2)领会:史记的叙事艺术与人物刻画艺术;(3)应用:史记的风格特征。1 第十四讲 班固与 汉书 讲授、讨论(1)识记:班固生平与汉书体例;(2)领会:汉书的文学成就;(3)应用:汉书的人物描写。1 第十五讲 两汉乐府诗 讲授、讨论(1)识记:乐府名义及乐府诗的搜集分类;(2)领会:乐府诗的内容与文学成就;(3)应用:陌上桑的艺术分析。1 第十六讲 东汉文人诗 讲授、讨论(1)识记:东汉文人诗创作概况;(2)领会:古诗十九首的内容与艺术特色;(3)应用:古诗十九首的艺术分析。1 教学实践 先秦文学读书报告会 自学、交流 课外强化对教材和作品选的研修,采用分组的形式进行专题研修,形成小组读书报告,在课堂上作分享交流。以先秦文学作为专题研修的范围,由小组成员商议决定选题。1 教学实践 秦汉文学读书报告会 自学、交流 课外强化对教材和作品选的研修,采用分组的形式进行专题研修,形成小组读书报告,在课堂上作分享交流。以秦汉文学作为专题研修的范围,由小组成员商议决定选题。1 表二: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 章 节 课程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目的 学时分配 第一讲 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 讲授、讨论(1)识记: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2)领会: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状况;文人心态及思想学说。(3)应用:魏晋南北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1 第二讲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讲授、讨论(1)识记:三曹、七子、蔡琰、嵇康、阮籍等人的主要作品。(2)领会:以上诸家诗人的生平、思想与创作之间的关系,他们代表作品的艺术特色。(3)应用:建安风骨及正始之音各自的特色;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转变的原因。1 第三讲 两晋诗坛 讲授、讨论(1)识记:陆机、潘岳、左思等人的代表作品。(2)领会:太康“繁缛”诗风及东晋玄言诗之特色。(3)应用:玄学对文学发展的影响。1 -11-第四讲 陶渊明 讲授、讨论(1)识记:陶渊明的代表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2)领会:陶渊明的生平、思想及经历与创作之关系。(3)应用:从陶渊明身上感知隐士情怀;从陶渊明被发现、重视、推崇的历史进程感知历代文人思想及诗风的演变。1 第五讲 南北朝民歌 讲授、讨论(1)识记:乐府诗的发展线索,南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2)领会:南北朝民歌的艺术特色。(3)应用:从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传统方面比较南北朝民歌的异同。1 第六讲 大小谢的山水诗 讲授、讨论(1)识记:谢灵运与谢朓的山水诗特色(2)领会:永明体的产生、发展及特点;大小谢山水诗的比较。(3)应用:山水诗的发展线索及其兴盛的原因;从陶渊明与谢灵运的比较中感知魏晋诗风与南朝诗风的差异与演变。1 第七讲 庾信 讲授、讨论(1)识记:庾信代表作品(2)领会:庾信前后期诗风的演变及其原因。(3)应用:感知宫体诗的产生、发展、特点及其评价的历史变迁。1 第八讲 南北朝散文与小说 讲授、讨论(1)识记:散文、骈文的代表作品。(2)领会:散文、骈文的艺术特色;志怪志人小说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3)应用:南北朝骈文及志怪志人小说兴盛的原因。1 第九讲 唐代文学 绪论 讲授、讨论(1)识记:唐代文学的风貌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领会:漫游、入幕、读书山林之风、贬谪与唐文学;开放的文化环境与唐代文学的繁荣。(3)应用:佛、道二家对唐文学的影响。1 第十讲 初唐诗坛 讲授、讨论(1)识记:初唐四杰、陈子昂、张若虚等的代表作品。(2)领会:初唐诗风的特点。(3)应用:由南朝、隋朝至初唐诗风的演变过程。1 第十一讲 盛唐诗人群体 讲授、讨论(1)识记:王维、孟浩然、王昌龄、崔颢、高适、岑参(2)领会:山水田园诗与边塞诗各自的特色。(3)应用:盛唐诗风的特色。1 第十二讲 李白 讲授、讨论(1)识记:李白的代表作品。(2)领会:李白作品的艺术特色;其生平、思想、经历与创作之关系。(3)应用:李白在中国文学史及文化史的重要意义。1 第十三讲 杜甫 讲授、讨论(1)识记:杜甫的代表作品。(2)领会:杜甫作品的艺术特色;其生平、思想、经历与创作之关系。(3)应用:杜甫在中国文学史及文化史的重要意义。1 第十四讲 中唐诗人群体 讲授、讨论(1)识记:韩愈、李贺、刘禹锡、柳宗元、白居易等代表作。(2)领会:中唐诗风的特色。(3)应用:唐朝由盛转衰对文人思想及文学创作的影响。2 第十五讲 晚唐诗人 讲授、讨论(1)识记:李商隐、杜牧的代表作(2)领会:晚唐诗风的特色。(3)应用:晚唐时代特色对文人思想及文学创作的影响。1 -12-第十六讲 唐代散文 讲授、讨论(1)识记:唐代散文代表作。(2)领会:唐代散文的艺术特色。(3)应用:南朝骈文至唐朝散文的演变历程。1 第十七讲 实践课:唐五代词的鉴赏及创作 自学、交流 了解词体常识,背诵唐五代词的代表作品,掌握词体格律,实践练习填词。1 第十八讲 读书报告会 自学、交流 课外强化对教材和作品选的研修,采用分组的形式进行专题研修,形成小组读书报告,在课堂上作分享交流。以秦汉文学作为专题研修的范围,由小组成员商议决定选题。1 表三:宋元文学 章 节 课程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目的 学时分配 第一讲 宋代文学概述 讲授、讨论(1)识记:宋代文学的独特成就与历史地位。(2)领会:高度繁荣的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忧患意识与爱国主题的弘扬;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3)应用:宋代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 1 第二讲 北宋前期词 讲授、讨论(1)识记:晏殊、欧阳修、张先、柳永的代表词作。(2)领会:以上诸人词作的艺术特色。(3)应用:以上诸人对词体的革新贡献。1 第三讲 北宋中后期词 讲授、讨论(1)识记:苏轼、秦观、晏几道、贺铸、周邦彦的代表词作(2)领会:以上诸人代表词作的艺术特色。(3)应用:北宋中后期词风的演变;苏轼的词学主张及对词境的开拓贡献;周邦彦对词体革新的贡献。1 第四讲 李清照的词 讲授、讨论(1)识记:李清照的代表词作。(2)领会:李清照的生平、经历与创作之关系。(3)应用:李清照的词学主张与词风特点;李清照在词史上的地位。1 第五讲 辛弃疾的词 讲授、讨论(1)识记:辛弃疾的代表词作。(2)领会:辛弃疾的生平、经历与创作之关系。(3)应用:辛弃疾对词境的开拓贡献及其艺术成就。1 第六讲 姜夔的词 讲授、讨论(1)识记:姜夔的代表词作。(2)领会:姜夔词作的艺术特色。(3)应用:姜夔对词体的革新贡献。1 第七讲 北宋诗与江西诗派 讲授、讨论(1)识记:林逋、欧阳修、江西诗派的代表诗作。(2)领会:北宋诗风特色。(3)应用:江西诗派的诗学主张与创作演变。1 第八讲 苏轼的诗 讲授、讨论(1)识记:苏轼的代表诗作。(2)领会:苏轼生平、经历、思想与诗歌创作之关系;苏诗的艺术成就(3)应用:苏轼在文学史及文化史的地位及影响。1 第九讲 陆游的诗 讲授、讨论(1)识记:陆游的代表诗作。(2)领会:陆游的创作道路和诗歌渊源;陆游诗歌的特点与成就。(3)应用:陆游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1 -13-以许国中国古代文学是书法学专业的相关学科基础课程,是培养具备一定文学素养的中小学书法教师所必备的课程,是学生学习其它书法类课程的基础,在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该课程主要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知识,是学生了解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培养较强的阅读、理解、欣赏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从横向角度讲,古代文学作为书法类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里,是与语言类课程相对而存在的;从纵向的角度来讲,一是要考察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之间的关系,二是要了解自上个世纪初期以来语文学科的设置情况以及人们对“语文”二字理解的历程。因为就课程本身而言,古代文学是现当代文学的源头活水,而现当代文学又是古代文学的实际出发点与归宿。学习该门课程之前,应该首先对中国通史、中国文化史、古代汉语等课程有一定的了解。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其并行课程为 古代汉语,后续课程为 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共同形成中国文学体系。该课程具有纵横向联系特点、文史哲关联特点、中西联系特点。前导课程:中国通史、中国文化史、古代汉语等。后续课程: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等。(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设计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知识体系的系统性,注重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相结合,立足于作家和作品分析,通过诵读和欣赏使学生充分体验文学的美感,教会学生探索古代文学的特点和规律。在课程设计中,教师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与任务,通过对学生古代文学理论、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分析,依据实用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在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突出师生间的导学互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对课程前后相关内容进行梳理,使知识系统化、简单化。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学习,了解各分期文学史发生发展与演进的脉络,代表作家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基本知识。比较系统地掌握古代文学的基本轮廓、各种文学现象的兴衰变异、联系交融等状况。(2)了解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现象、文学史、文学运动及文学流派。-14-(3)了解古代文学的伟大成就,对古代文学的发展规律有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4)能够对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家、重要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作出科学评价。(5)掌握与古代文学有密切关系的古代典章制度、历史知识及古代汉语知识。2.能力目标 (1)通过对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达到独立阅读中等难度文学作品的能力。(2)熟读、背诵大纲规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吟诵中体会其写作技巧和艺术韵味,提高审美鉴赏能力。(3)能够运用文艺学、美学及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评述古代作家作品,具备独立分析、评论、鉴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4)能够写出观点清晰的文学欣赏短文。(5)写出具有一定水准和质量的研究论文。3.情感目标 (1)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情操。(2)提高审美情趣,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3)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4)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二)职业能力目标 针对学生在基础教育与政府部门、企业就业的特征,强化专业知识学习与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1、培养文学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化现象批评能力;2、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达到中文专业水平,具有自由表达独立见解的能力;3、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快速跟踪新技术和文化市场需求的能力;4、培养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一定科学研究能力;5、具有获取中小学书法教师资格证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教学能力。(三)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目标 与该课程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是中小学书法教师资格证。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一)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15-本课程的历史跨度长,其基本内容包括文学史和作品选两大部分。设置本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知识与能力兼顾,重在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本课程共安排总授课学时 96学时,在 2 个学期内进行:二年级第一学期: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隋唐五代文学。每周 2 学时,共 36 学时。二年级第二学期:宋元文学,明清文学,每周 3 学时,共 60学时。将作品选讲与文学史发展脉络梳理紧密结合是本课程基本内容讲授的基本思路。具体安排如下:表一:先秦两汉文学 章 节 课程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目的 学时分配 第一讲 先秦文学概述 讲授、讨论(1)识记:中国文学的起源、特质;(2)领会:先秦文学的形态与作者的流变;(3)应用: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的发展轨迹。1 第二讲 诗经(上)讲授、讨论(1)识记:诗经的体制;(2)领会:诗经的内容;(3)应用:诗经的艺术特点。1 第三讲 诗经(下)讲授、讨论(1)识记:诗经的风雅精神。(2)领会:诗经婚恋爱情诗、怨刺征役诗的特色;(3)应用:诗经婚恋爱情诗、怨刺征役诗的文化内涵。1 第四讲 左传 讲授、讨论(1)识记:左传的思想倾向;(2)领会:左传叙事特征;(3)应用:左传辞令艺术。1 第五讲 战国策 讲授、讨论(1)识记:战国策的思想倾向;(2)领会:战国策的人物描写;(3)应用:战国策的语言艺术。1 第六讲 孟子 讲授、讨论(1)识记:孟子的主要思想;(2)领会:孟子的论辩技巧;(3)应用:孟子的文风。1 第七讲 庄子 讲授、讨论(1)识记:庄子的主要思想;(2)领会:庄子的创作方法;(3)应用:庄子的文学成就。1 第八讲 楚辞(上)讲授、讨论(1)识记: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2)领会:屈原生平及其创作;(3)应用:屈原的思想与精神。1 第九讲 楚辞(下)讲授、讨论(1)识记:离骚的性质和内容;(2)领会:离骚的艺术特征;(3)应用:屈原的文学成就。1 第十讲 秦汉文学概述 讲授、讨论(1)识记: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2)领会: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与特点;(3)应用:汉代文学样式的嬗革与分期。1 -16-第十一讲 汉赋 讲授、讨论(1)识记:汉赋的发展历程与名家名作;(2)领会:汉大赋的风貌与特质;(3)应用:东汉抒情小赋的艺术特色。1 第十二讲 秦汉散文 讲授、讨论(1)识记:汉代散文的发展历程与名家名作;(2)领会:子书类散文的特色(3)应用:李斯、贾谊的散文成就。1 第十三讲 司马迁与史记 讲授、讨论(1)识记:司马迁的生平思想与史记的体例;(2)领会:史记的叙事艺术与人物刻画艺术;(3)应用:史记的风格特征。1 第十四讲 班固与 汉书 讲授、讨论(1)识记:班固生平与汉书体例;(2)领会:汉书的文学成就;(3)应用:汉书的人物描写。1 第十五讲 两汉乐府诗 讲授、讨论(1)识记:乐府名义及乐府诗的搜集分类;(2)领会:乐府诗的内容与文学成就;(3)应用:陌上桑的艺术分析。1 第十六讲 东汉文人诗 讲授、讨论(1)识记:东汉文人诗创作概况;(2)领会:古诗十九首的内容与艺术特色;(3)应用:古诗十九首的艺术分析。1 教学实践 先秦文学读书报告会 自学、交流 课外强化对教材和作品选的研修,采用分组的形式进行专题研修,形成小组读书报告,在课堂上作分享交流。以先秦文学作为专题研修的范围,由小组成员商议决定选题。1 教学实践 秦汉文学读书报告会 自学、交流 课外强化对教材和作品选的研修,采用分组的形式进行专题研修,形成小组读书报告,在课堂上作分享交流。以秦汉文学作为专题研修的范围,由小组成员商议决定选题。1 表二: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 章 节 课程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目的 学时分配 第一讲 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 讲授、讨论(1)识记: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2)领会: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状况;文人心态及思想学说。(3)应用:魏晋南北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1 第二讲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讲授、讨论(1)识记:三曹、七子、蔡琰、嵇康、阮籍等人的主要作品。(2)领会:以上诸家诗人的生平、思想与创作之间的关系,他们代表作品的艺术特色。(3)应用:建安风骨及正始之音各自的特色;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转变的原因。1 第三讲 两晋诗坛 讲授、讨论(1)识记:陆机、潘岳、左思等人的代表作品。(2)领会:太康“繁缛”诗风及东晋玄言诗之特色。(3)应用:玄学对文学发展的影响。1 -17-第四讲 陶渊明 讲授、讨论(1)识记:陶渊明的代表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2)领会:陶渊明的生平、思想及经历与创作之关系。(3)应用:从陶渊明身上感知隐士情怀;从陶渊明被发现、重视、推崇的历史进程感知历代文人思想及诗风的演变。1 第五讲 南北朝民歌 讲授、讨论(1)识记:乐府诗的发展线索,南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2)领会:南北朝民歌的艺术特色。(3)应用:从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传统方面比较南北朝民歌的异同。1 第六讲 大小谢的山水诗 讲授、讨论(1)识记:谢灵运与谢朓的山水诗特色(2)领会:永明体的产生、发展及特点;大小谢山水诗的比较。(3)应用:山水诗的发展线索及其兴盛的原因;从陶渊明与谢灵运的比较中感知魏晋诗风与南朝诗风的差异与演变。1 第七讲 庾信 讲授、讨论(1)识记:庾信代表作品(2)领会:庾信前后期诗风的演变及其原因。(3)应用:感知宫体诗的产生、发展、特点及其评价的历史变迁。1 第八讲 南北朝散文与小说 讲授、讨论(1)识记:散文、骈文的代表作品。(2)领会:散文、骈文的艺术特色;志怪志人小说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3)应用:南北朝骈文及志怪志人小说兴盛的原因。1 第九讲 唐代文学 绪论 讲授、讨论(1)识记:唐代文学的风貌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领会:漫游、入幕、读书山林之风、贬谪与唐文学;开放的文化环境与唐代文学的繁荣。(3)应用:佛、道二家对唐文学的影响。1 第十讲 初唐诗坛 讲授、讨论(1)识记:初唐四杰、陈子昂、张若虚等的代表作品。(2)领会:初唐诗风的特点。(3)应用:由南朝、隋朝至初唐诗风的演变过程。1 第十一讲 盛唐诗人群体 讲授、讨论(1)识记:王维、孟浩然、王昌龄、崔颢、高适、岑参(2)领会:山水田园诗与边塞诗各自的特色。(3)应用:盛唐诗风的特色。1 第十二讲 李白 讲授、讨论(1)识记:李白的代表作品。(2)领会:李白作品的艺术特色;其生平、思想、经历与创作之关系。(3)应用:李白在中国文学史及文化史的重要意义。1 第十三讲 杜甫 讲授、讨论(1)识记:杜甫的代表作品。(2)领会:杜甫作品的艺术特色;其生平、思想、经历与创作之关系。(3)应用:杜甫在中国文学史及文化史的重要意义。1 第十四讲 中唐诗人群体 讲授、讨论(1)识记:韩愈、李贺、刘禹锡、柳宗元、白居易等代表作。(2)领会:中唐诗风的特色。(3)应用:唐朝由盛转衰对文人思想及文学创作的影响。2 第十五讲 晚唐诗人 讲授、讨论(1)识记:李商隐、杜牧的代表作(2)领会:晚唐诗风的特色。(3)应用:晚唐时代特色对文人思想及文学创作的影响。1 -18-第十六讲 唐代散文 讲授、讨论(1)识记:唐代散文代表作。(2)领会:唐代散文的艺术特色。(3)应用:南朝骈文至唐朝散文的演变历程。1 第十七讲 实践课:唐五代词的鉴赏及创作 自学、交流 了解词体常识,背诵唐五代词的代表作品,掌握词体格律,实践练习填词。1 第十八讲 读书报告会 自学、交流 课外强化对教材和作品选的研修,采用分组的形式进行专题研修,形成小组读书报告,在课堂上作分享交流。以秦汉文学作为专题研修的范围,由小组成员商议决定选题。1 表三:宋元文学 章 节 课程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目的 学时分配 第一讲 宋代文学概述 讲授、讨论(1)识记:宋代文学的独特成就与历史地位。(2)领会:高度繁荣的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忧患意识与爱国主题的弘扬;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3)应用:宋代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 1 第二讲 北宋前期词 讲授、讨论(1)识记:晏殊、欧阳修、张先、柳永的代表词作。(2)领会:以上诸人词作的艺术特色。(3)应用:以上诸人对词体的革新贡献。1 第三讲 北宋中后期词 讲授、讨论(1)识记:苏轼、秦观、晏几道、贺铸、周邦彦的代表词作(2)领会:以上诸人代表词作的艺术特色。(3)应用:北宋中后期词风的演变;苏轼的词学主张及对词境的开拓贡献;周邦彦对

    注意事项

    本文(外国文化概论课程授课计划教案.pdf)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